风电场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 格式:doc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13
5 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批准:宋臻核定:董德兰审查:吉超盈校核:牛子曦编写:李庆庆
5 机型选择和发电量估算
5.1风力发电机组选型
在风电场的建设中,风力发电机机组的选择受到风电场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吊装等条件等制约。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前提下,选择经济上切实可行的风力发电机组。根据风场的风能资源状况和所选的风力发电机组,计算风场的年发电量,选择综合指标最佳的风力发电机组。
5.1.1 建设条件
酒泉地区南部为祁连山脉,北部为北山山系,中部为平坦的戈壁荒滩,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通道,风能资源丰富。场址位于祁连山山脉北麓山前冲洪积戈壁平原上,地势开阔,地形平缓,便于风机安装;风电场东侧距312国道约30km,可通过简易道路运输大型设备。
根据黑厓子北测风塔 2008年7月~2009年6月测风数据计算得到该风电场场址90m高度风功率密度分布图见图5.1(图中颜色由深至浅代表风能指标递减)。由图5.1可见,该风电场场址地势开阔,地形平坦,风能指标基本一致。根据风能资源计算结果,该风电场主风向和主风能方向一致,以E风和W风的风速、风能最大和频次最高。
用WASP9.0软件推算到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9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32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80W/m2,威布尔参数A=8.3, k=2.0;5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04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30W/m2,威布尔参数A=7.9, k=2.06。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判定该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3级。
黑厓子西风电场90m高度年有效风速(3.0m/s~25.0m/s)时数为7131h,风速频率主要集中在3.0 m/s~12.0m/s ,3.0m/s以下和25.0m/s以上的无效风速少,无破坏性风速, 年内变化小,全年均可发电。
由玉门镇气象站近30年资料推算70m、80 m、90 m和100m高度标准空气密度条件下50年一遇极大风速分别为48.00m/s、48.90 m/s、49.71 m/s和50.45m/s,小于52.5m/s。50~90m高度15m/s风速段湍流强度介于0.0660~0.0754之间,小于0.1,湍流强度较小。根据国际电工协会IEC61400-1(2005)判定该风电场可选用适合IECⅢ及其
以上安全等级的风机。
图5.1 黑厓子西风电场90m高度风功率密度分布图
5.1.2 机型选择
根据目前国内成熟的商品化风电机组技术规格,并结合该风电场建设条件,初步选择单机容量为2000kW、2500kW和3000kW的风电机组进行比选。机型特征参数如下:叶片数: 3片
额定功率: 2000kW、2500kW和3000kW
风轮直径: 93~113m
切入风速: 3~4 m/s
切出风速: 20~25m/s
额定风速: 11~12.5m/s
安全风速: 52.5~70m/s
轮毂高度: 69~100m
根据黑厓子西风电场风能资源特点和场址范围,风机排布采用东西间隔9D,南北间隔5D,按风机厂提供的当地空气密度下的功率曲线采用WASP9.0软件分别计算各风电机组发电量。并参照目前各风电机组在我国市场上的大致价格情况,对初选的3种机型6种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结果见表5.1。
表5.1 初选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由表5.1可看出,各方案中,方案1的单位电度投资最小,为3.83元/kW.h;方案6的单位电度投资最大,为4.19元/kW.h。由于方案5为业主指定机型,所以本次以方案5(华锐SL113-3000/90)机型作为设计依据。
5.1.3 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指标
推荐机型风力发电机机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2,推荐机型风力发电机功率曲线及推力系数曲线表(1.017 kg/m3)见表5.3。推荐机型风力发电机(1.017 kg/m3)功率曲线和推力系数曲线见图5.2。
表5.2 SL113-3000/90低温型风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表5.3 推荐机型功率曲线及推力系数曲线表(1.017 kg/m3)
图5.2 推荐机型SL113-3000/90(空气密度1.017kg/m3)功率曲线和推力系数5.2 风电场总体布置
5.2.1 风电机组布置原则
(1)根据风向和风能玫瑰图,使风机间距满足发电量较大,尾流影响较小为原则。从本风电场风向、风能玫瑰图分析,主风向为西(W)风和东(E)风,风能最大的方向是西(W)风和东(E)风,风电机组排列应垂直于主风能方向。
(2)本风电场属戈壁滩地,地势平坦。风电机的布置应根据地形条件,充分利用风电场的土地和地形,经多方案比较,选择机组之间的行距和列距,尽量减少尾流影响。
(3)考虑风电场的送变电方案、运输和安装条件,力求输电线路长度较短,运输和安装方便。
(4)不宜过分分散,便于管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风力资源。
5.2.2 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布置
风电场场址为戈壁荒滩,地势平坦,主风向和最大风能密度的方向一致,盛行风向稳定,所以,本区域风电场风机排列方式采用矩阵式分布,该风电场内部采用梅花型布置。即风力发电机组群排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前后两排错位,后排风机位于前排2台风机之间。
根据国外进行的试验,风机之间的距离为其风轮直径的20倍时,风机之间无影响,但考虑到道路、输电电缆等投资成本的前提下,风机之间列距一般约为3~5倍风轮直径,行距约为5~9倍风轮直径。根据本风场常年风向和主风能方向为E和W,确定南北为列,东西为行。选取华锐SL113-3000/90风机(轮毂高度为90m,功率曲线为1.017kg/m3下)分别按4D×8D、4D×9D、4D×10D、5D×8D、5D×9D、5D×10D、6D×8D、6D×9D 布置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发现,增大风机南北间距比增大东西间距发电量增加的多,且风机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间距增大发电量增加缓慢。各布置方案中5D×9D布置方案最优,最终按5D×9D布置,即南北间隔为5D (565m),东西间隔为9D(1020m)。具体机位可根据实际地形进一步在小范围内优化,以便风机布置更为合理。风电场推荐机型风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5。
5.2.3 风电场之间尾流影响分析
黑厓子西风电场东侧有已建成的黑厓子风电场一期、二期(各安装24台单机容量2.0MW的风机,总装机容量96MW)。
为尽可能减少风电场之间的尾流影响,本次设计考虑在两个风电场之间设置一定的风速恢复距离。在计算分析过程中,当逐步增大两个风电场的距离时,风电机组之间的尾流影响值也逐步减小,且风场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间距增大尾流影响减小缓慢。考虑到黑厓子西后期风机布置,本次黑厓子西风电场和已建成的黑厓子风电场之间预留1.3km的间距。
5.3 年上网电量估算
(1)理论年发电量计算
根据黑厓子北测风塔2008.07~2009.06实测资料及风机布置方案,推荐机型华锐SL113-3000/90当地空气密度(1.017kg/m3)下的功率曲线和推力系数,利用WASP9.0软件进行发电量计算,得到黑厓子西风电场工程风机的理论年发电量和风机尾流影响后(计算时不仅考虑了本风场风机之间的尾流影响,而且考虑了黑厓子一期、黑厓子二期风电场风机的尾流影响)的年发电量。
(2)风电机组利用率
根据目前不同风电机组的制造水平和本风电场的实际条件,本次设计风机可利用率采用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