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总结

蛋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总结

蛋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总结
蛋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总结

蛋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总结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蛋种鸭场始终坚持以创建蛋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为目标,现将蛋鸭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选址,合理开发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蛋种鸭场占地225亩,租用地块原为低洼低产农田,经过开挖渔塘等一系列的综合投入与开发,现已经建成了蛋鸭高效健康养殖鸭舍30栋,形成了鱼鸭共养的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二、基础设施完备,场区布局科学合理,饲养及疫病防治技术先进

1、场区布局科学合理,交通便利。

种鸭场场区鸭舍分为3片,片与片之间有鱼塘隔离及建有绿化隔离带。棚舍与棚舍之间距离较合理,全程有完整的硬化路面直达场区。

2、后勤保障充分

种鸭场场区建有职工食堂,配备有发电房、档案室、兽医室,主要路面全部实现硬化,场区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粪污处理区等全部实行分开。

3、鸭舍建筑牢固,饲养科学

鸭舍全部按照通风干燥、水源可靠、阳光充足、交通方便的场地原则建造,牢固可靠,具备一定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有硬化的水陆运动场。饲养密度科学合理,每平米5只左右。

4、消毒设施完好

种鸭场场区门口除建有标准化消毒池以外,还配有消毒室,专用

消毒喷雾器等设备。

5、疫病防治质量安全可靠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从事养殖多年,十分重视疫病控制,防疫质量是过关的。建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健全科学、严格的防疫卫生保障设施和制度。

三、管理制度合理,操作规范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蛋种鸭场设有《养殖场饲养管理制度》、《活禽出入场管理制度》、《养殖场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养殖场饲养管理制度》、《养殖场用药管理制度》《疫病防治制度》、《日常卫生管理制度》、《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七大制度,在生产实践操作中严格执行以上制度。

四、污染物排放达到养殖排放标准,对环境影响较小

(一)养殖场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一是蛋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鸭粪,二是鸭场冲洗排出的污水,三是鸭舍内排出的废气,二氧化碳、氨气等;四是各种原因死亡的鸭只。如不加以妥善有效处理,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鸭粪处理。鸭舍内的鸭粪采用人工清粪的方式,定期收集,由运粪车将其送至堆粪棚,进行堆积发酵。堆芯温度(至70度约需48-96小时),持续5—7天,达到《有机肥料》(NY525-2002)要求后,施用农田、林地、果树等。

2、污水治理。本养殖场采取封闭式的鱼鸭配套生态养殖模式,鸭舍在渔池内戏水,鸭体自洁,可以极大地减少用水;部分生物质经鱼类消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场区实行雨污分离,修建硬化排污沟、污水沉淀池,运动场内冲洗污水经沉淀后,集中收集排放。

3、废气治理。种鸭舍安装负压通风设备,控制舍内不良气体浓度;科学配套饲料,添加生物酶制剂,减少氨氮排放;场区绿化,裁种对NH3、CO2、CH

4、H2S等有害气体吸附力强的植物,如樟树、杨树、泡桐等,以净化空气。

4、病死鸭处理。设立病、死禽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因病死亡的病鸭尸体,采用生物热坑埋法处理。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已建有必备的粪污处理设施,并采用综合治理模式,满足项目污水、粪便的治理目标和技术经济原则,因此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五、生产性能水平高,经济效益可观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荆江鸭配套系商品蛋鸭,500日龄平均产蛋量达到300枚,较荆江鸭原种增加50枚以上,增幅22.73%。料蛋比低于2.7:1,较荆江鸭原种下降0.3以上,降幅10.91%。90%以上产蛋率可达7个月以上。配套系适应力强,抗病、抗应激能力明显强于其它品种。育雏育成期成活率在95%以上,整个产蛋期死淘率在5%以内。整个产蛋期蛋壳质量非常好,破损非常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XXXXX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