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产后出血工作总结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是产科急重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产后出血的抢救工作中,医护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产后出血抢救工作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产后出血的抢救需要快速而有序的团队合作。
在面对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且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共同努力才能将病人从危险中拯救出来。
其次,产后出血抢救需要高效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支持。
在抢救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供应必须得到保障,确保能够满足抢救的需要。
只有在设备和药品充足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开展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的几率。
最后,产后出血的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只有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断的学习,医护人员才能在面对产后出血这样的急重症时游刃有余,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重症,抢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高效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支持,以及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希望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抢救产后出血的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分娩总数620例,发生产后出血25例,孕周32~42周。
未做过系统产前检查2例,系统产前检查618例;出血时间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14例,2~24小时11例;出血量550~3 800 ml,子宫收缩乏力18例占72%,胎盘因素3例占12%,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4%,软产道损伤1例占4%。
2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2.1 产前监测: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重视妊高征和妊娠合并肝炎的防治。
积极纠正贫血,提高机体对出血的耐受性,临近预产期,血红蛋白在6 g左右,应给输血治疗。
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测技能,告知住院分娩的重要性。
2.2 产时监测:(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查肛。
了解宫口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
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手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
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
(2)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收集出血方法采用容积法。
(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如有,应及时缝合。
(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至少2小时,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色,检查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接产时收集弯盘中血液,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在产妇床边观察出血量。
可使产后出血量的估计更符合实际出血量。
应特别注意若产妇表现烦躁、口渴、尿少等可考虑为休克早期。
并于产后30分钟内,实行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
婴儿吸吮乳头可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 抢救护理3.1 平时应对全体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
产后出血工作总结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产科医生和护士们在产后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产后出血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提高产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对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要有清晰的认识。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产妇的身体状况、分娩方式、产程等。
因此,我们在产前要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产后护理的准备。
其次,要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产后出血是一项紧急情况,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团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意识。
另外,要做好产后护理的监测和记录工作。
产后出血的情况变化较快,我们需要及时监测产妇的出血量、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及时干预。
最后,要加强产后护理的宣教工作。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又危险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向产妇及家属宣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产后出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产科护理工作,我们要加强团队协作,做好风险评估和监测记录工作,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产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产妇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产后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产后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一:引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量达到500毫升以上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娩出胎盘后,子宫壁不充实、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肌肉、血管损伤引起的血液大量流失。
产后出血是产妇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可能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二:临床观察2.1 产后出血的症状观察产后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增多,出血呈暗红色或鲜红色;产妇面色苍白、出汗、心慌、头晕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产后疼痛明显。
2.2 产后出血的体征观察产后出血的体征主要包括:子宫增大、质地松软、位置低,无明显收缩;阴道触诊血块、凝块;阴道血液渗液;巨大或增多型子宫收缩。
三:护理措施3.1 产后出血的初级护理措施3.1.1 维持患者体位: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可提高下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
3.1.2 监测血压和脉搏:每隔一段时间(根据产妇情况而定),测量一次血压和脉搏,并记录结果。
3.1.3 监测出血量:使用称重型纸尿布或坐垫,定时记录并称量出血量。
3.1.4 给予氧气:根据产妇的血氧饱和度,酌情给予氧气持续吸入。
3.2 产后出血的进阶护理措施3.2.1 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根据医嘱使用催产素、奋乃静等药物,促进子宫恢复收缩。
3.2.2 确保导尿通畅:必要时给予导尿,避免尿液堆积引起膀胱刺激影响子宫收缩。
3.2.3 血液输注:根据产妇的血液情况,必要时给予血液输注以补充失血量。
3.2.4 手术干预:对于严重产后出血的病例,需要考虑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四: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护理记录表、出血量记录表、药物使用记录表、患者观察记录表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咸鱼法:指代上级指导性文件,因拿起鱼咸了手而得名,意指只要上级领导拍板,就可以不考虑其他因素,一切照章办事。
六:全文结束。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所面临的一种常见情况,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护理来确保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
要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如按时更换卫生巾、保持私处清洁等。
产妇要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产妇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正确的产后出血护理体会可以有效预防并处理产后出血情况,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和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规范流程、观察情况、采取措施、疲劳、情绪稳定1. 引言1.1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产后护理中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流程和方法对于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24小时至6周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
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护理工作必须做到位。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包括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等方面。
正确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情况,对产妇的康复十分重要。
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产妇的安全。
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量,防止病情恶化。
产妇在产后要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休息和饮食,同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产后恢复,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
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健康。
2. 正文2.1 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规范产后出血护理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产妇的健康。
在产后出血护理流程中,要确保产妇在分娩后第一个小时内接受一次完整的产后护理评估,包括监测产后出血量,观察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对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以下是我的体会:
1.产妇在分娩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2.产妇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私处的清洁,避免感染引起出血。
3.适当的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产妇需要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铁质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4.产后出血的预防还需要依靠医生的指导,产妇需要按时复诊,接受检查和治疗。
5.如果出现产后出血,产妇需要及时就医,遵从医嘱接受治疗,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需要产妇自身的注意和努力,也需要医生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让产妇快速恢复健康。
- 1 -。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总结产后出血是妇女分娩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为了提高产后护理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护士应秉持一定的查房思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我对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的总结:首先,护理查房应该注重全面性。
产后出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子宫收缩不良、子宫负重障碍、继发性产后出血等等。
因此,护士在查房时应重点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情况、阴道出血情况,并注意询问产妇有无腹痛、头晕、出汗等不适症状。
只有全面观察产妇的情况,才能更加准确地判断产妇是否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
其次,护理查房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产后出血往往是突发的,护士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对产妇进行随时的巡查和观察。
特别是在产妇子宫负重或妇产科手术后,更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
一旦发现病情异常,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避免出血进一步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此外,护理查房应注意差异化。
不同的产妇可能存在不同的出血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出血,护士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或按摩方法加强产妇子宫的收缩;对于子宫负重障碍引起的出血,护士可以采取卧床休息、保持产妇尿频等措施;对于继发性产后出血,护士需要查找出血的原因,例如排除子宫内异常、止血药物使用不当等等。
只有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产后出血并提高护理效果。
最后,护理查房需要注重护理教育。
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与产妇自身的保健知识和行为有关。
因此,在护理查房时,护士需要向产妇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醒产妇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并及时就医。
护士还可以通过示范方法,向产妇演示正确的用力方式和哺乳姿势等,帮助产妇正确地进行身体恢复和护理。
总之,产后出血护理查房思想要全面、警惕、差异化,并注重护理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产后出血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交流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我深刻理解产后出血对产妇生命安全的潜在威胁。
因此,我在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严谨的态度。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处理产后出血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产后观察要点1. 子宫收缩情况:子宫收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我会定期观察子宫的位置、形状、硬度及脉搏,以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况。
若发现子宫收缩不良,我会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阴道出血量:我会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并详细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
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情况,我会及时报告医生,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
3. 生命体征:我会定时测量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
若发现异常,我会立即报告医生。
4. 膀胱充盈度:产后,我会注意观察产妇的排尿情况,及时发现膀胱充盈过度,避免因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而导致产后出血。
5. 精神状态:我会关注产妇的精神状态,了解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是否有恐惧、焦虑等情绪。
二、产后护理措施(1)给予宫缩剂:根据医生的建议,我会给予宫缩剂,如麦角新碱、缩宫素等。
(2)子宫按摩:我会用双手放在子宫底部,均匀用力按摩,以刺激子宫收缩。
(3)保持舒适体位:我会指导产妇取舒适的体位,如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利于子宫收缩。
2. 处理胎盘因素: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在胎盘娩出后,我会仔细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如有破损,会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
(1)给予止血剂:根据医生的建议,我会给予止血剂,如氨甲环酸、凝血酶等。
(2)压迫止血:我会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压迫出血部位,直至出血停止。
(3)创面缝合:对于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出血,我会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创面缝合。
4. 抗休克治疗:对于出现休克症状的产后出血患者,我会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输血、输液、吸氧等。
5. 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我会给予心理疏导,安慰鼓励产妇,增强其对疾病的信心。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护士在临床观察及护理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警觉,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产后妇女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分类,然后详细分析了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产道损伤等。
接着着重介绍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包括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后护理的重要性等方面。
在对产后出血后的处理与注意事项做了详细阐述后,文章强调了产后出血护理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了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产后护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努力,以确保产后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预防、处理、注意事项、重要性、体会、总结、展望1. 引言1.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指产后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毫升,或在分娩后24小时至6周内出血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等。
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面,重点应加强产后的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产后护理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保持产妇的休息,保持室温适宜,保持产妇的精神愉快等。
当出现产后出血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控制出血、输血、保持血容量等。
还需注意有关卫生及护理的注意事项,如勤换卫生巾、勤换床单等。
产后出血的护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健康。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深入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健康和生命。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促进产后护理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分类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产后48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摘要】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产妇生命。
产后出血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生理原因,如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等;也可能是由于病理原因,如子宫破裂、血管损伤等。
对于产后出血,及时处理非常重要,可以采取输液、手术等方法进行处理。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如定期观察产妇情况、保持产妇安静等。
在日常护理中,注意事项包括监测产妇出血量、维持产妇营养、避免剧烈活动等。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意识,注意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产妇的健康。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生理原因、病理原因、处理方法、护理措施、注意事项、预防、意识、发生率、危害、防治意义.1. 引言1.1 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生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产后出血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后出血不仅仅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出血速度和产妇的体质状况。
产后出血通常分为早期和迟发性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多由子宫收缩功能差、胎盘残留、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迟发性产后出血则在产后24小时后发生,常由子宫内膜异常、子宫内瘢痕、感染等原因造成。
产后出血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干预的问题,及时处理和护理对于产妇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防治意义在于减少产妇的血液流失量,避免病情恶化,从而提高产妇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对产后出血的管理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1.2 产后出血的危害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48小时内流血量超过1000毫升。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严重危害产妇的生命健康。
产后出血主要危害表现为:1. 导致贫血:大量失血会导致产妇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
如果贫血严重,还会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心得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護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标签:产后急救护理心得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36例产后出血患者,本院分娩27例,外院分娩转入我院9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28岁,剖宫产8例,胎头吸引器助产5例,顺产21例,出血量500~800ml14例,800~1600ml11例,>1600ml8例;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6例,占72.2%,胎盘因素6例,占16.7%,软产道损伤4例,占11.1%,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治愈出院。
二急救护理1、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出血,迅速召集抢救小组人员立刻到位,由抢救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按照产房内张贴的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进行,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得心应手。
2、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帮助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取中凹卧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并把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尽量不搬动病人,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
3、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
立即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剌困难时需考虑做静脉切开,作好各种检查和交叉配血及相关的准备,上心电监护监测产妇的神志、血压、脉博、呼吸,尿量及宫缩情况,精确测量出血量并作好记录,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并报告医生。
正确掌握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速,过快发生肺水肿。
4、保持呼吸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因失血使全身脏器血液灌流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采用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为4~6L/min,密切观察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机体缺氧是否得到改善,休克症状是否缓解。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
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引起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
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8例产后出血达500 ml以上产妇,初产妇5例,经产妇3例。
有高危妊娠因素存在的产妇4例。
发生在剖宫产术后的3例,经阴道分娩的5例。
年龄20~38岁,平均29岁。
2 结果本组中3例经徒手掏出宫腔积血、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及抗休克治疗后宫缩好转,止血效果好,1例经结扎髂内动脉,1例行髂内动脉栓塞术,3例经宫腔填塞无菌纱条后止血效果均好。
3 产后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1)对发生休克者立即采取平卧位,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给予促宫缩治疗,徒手按摩子宫,严密观察产妇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子宫复旧情况,精确测量出血量,详细作好护理记录单。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4~6 ml/min。
(3)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积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
(4)产后2小时内,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5)嘱产妇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给产妇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贫血。
4 讨论(1)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诱因: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引起乏力的原因有:产程长、难产使产妇体力衰竭、精神紧张导致子宫收缩不协调、乏力。
子宫本身的因素有:子宫过度膨胀、慢性炎症使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或用了大量镇静、解痉、麻醉药品均可使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剥离不全、剥离后滞留、嵌顿、粘连、植入及胎盘发育异常等。
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2)产后出血的预防:作好产前、产时、产后的宣教工作,对具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在分娩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产前有无流产史、分娩史及分娩方式的不同均对发生产后出血有一定影响,早期观察,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给予及时处理是预防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
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和总结《关于产后出血的那些事儿》哎呀呀,说到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和总结,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想说啊!作为一名在妇产科摸爬滚打了不少年的医护人员,那真是啥场面都见过呀。
产后出血,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场面有时真能把人吓一跳!产妇和家属那紧张的样子,我都能理解,毕竟谁也不想遇到这样的情况。
但咱们可不能慌,得沉着冷静应对。
记得有一次,一位产妇刚生完宝宝,突然出血量就有点多起来了。
产妇和家属那脸色一下就变了,产妇更是吓得不轻,直说“哎呀,我这是咋了呀,是不是要不行了”。
我赶紧安慰她,“别慌别慌,这只是个小插曲,有我们在呢,不会让你有事的”。
然后我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各种止血措施赶紧安排上。
首先呢,密切观察那是必须的。
眼睛可得死死盯着出血量,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就像个侦探一样,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然后呢,对症处理也很关键。
该用药就用药,该手术就手术,可不能有半点犹豫。
有时候产妇和家属会担心这个药有没有副作用呀,手术会不会有风险呀。
这时候就得苦口婆心地解释,让他们放心。
说到这儿,我还得提一下,咱们医护人员也得有好心态呀!碰到那种咋说都不听的家属,别急别躁,耐心慢慢解释。
不然自己先急了,那不就乱了套啦。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和产妇的沟通。
要让她们知道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她们信心和安全感。
告诉她们“别怕别怕,有我们在你身边呢,你就安心养病就行”。
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可比啥药都管用。
总之呢,面对产后出血,咱们要冷静、要果断、要耐心。
把产妇和家属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去照顾、去安慰。
虽然有时候会很累,但看到产妇们慢慢恢复健康,那种成就感呀,真是没法形容。
这就是我的产后出血护理经验和总结啦,哈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帮助和欢笑呀!。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出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可能会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十分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产后出血护理的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产后出血的护理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产后出血常常在分娩后的一两个小时内发生,这是因为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的血管破裂导致。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血液流量和颜色,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对于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产妇,我们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保持产妇的体位是产后出血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产妇应该保持仰卧位,并且双腿自然分开,这样有助于促进子宫的收缩,减少出血。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产妇进行盆底按摩,通过按摩可以刺激产妇的子宫收缩,有助于止血。
此外,产妇在床上休息时,应该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躯干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子宫的压力,进一步减少出血。
产后出血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保持产妇的卫生。
我们应该定期帮助产妇更换血液浸湿的垫子,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我们还应该帮助产妇清洗外阴区域,保持局部卫生。
在清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用温水轻柔地擦拭,避免使用肥皂或者其他刺激性的洗液。
产后出血的护理还需要及时给予产妇输血和输液。
对于出血量过多的产妇,我们应该尽快通知医生,以便及时给予输血和输液的治疗。
在输血和输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产妇心理的疏导。
产妇在经历分娩和出血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害怕和焦虑。
我们应该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家属的力量,让他们陪伴产妇,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在护理产后出血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产后出血工作总结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毫升,是产科医护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中的一项常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产科医护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判断出产妇是否存在产后出血的情况。
在产后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一旦发现出血情况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工作,产科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发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后,要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包括压迫止血、输液输血等。
同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前来处理,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此外,对于高风险产妇,产科医护人员要提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
在产前和产后的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高风险产妇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出血风险。
总的来说,产后出血是一项需要产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的工作,对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产科医护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对高风险产妇的预防工作,确保产后出血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重度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上升明显,产后出血是剖宫产的并发症之一,重度产后出血因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导致产妇死亡,因此,及早找到原因,早期诊断休克,并加以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产妇转危为安。
我科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重度产后出血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35岁,平均27.5岁,孕周38-41周,产后出血l000-3500ml,平均2250ml,割宫产8例,经阴道分娩4例,其中3例为双胎妊娠,2例为第三胎妊娠,其余7例为单胎初产妇。
4例产前合并有贫血,给予了输血治疗。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9例,产后2-24小时2例,晚期产后出血1例。
2结果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9例,胎盘因素4例,软产道损伤1例。
3例产妇并发休克DIC,在产后大出血时,采取了积极的止血措施,并给予输血治疗,输入新鲜冰冻血浆等。
出血难以控制,其中两例出血达3000ml以上,一例出血3500ml,3例产妇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行术前准备在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经积极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均治愈出院。
其余9例产妇经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严密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及产妇的一般情况,给予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全部治愈出院,12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护理3.1病情观察,产妇无论是剖宫产还是经阴道分娩,产后阴道流血量,子宫收缩情况、生命体征的观察都非常重要。
产后2小时内每15-30分钟按摩子宫一次,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量多时及时准确计算出血量,增加垫摩子宫次数,遵医嘱给宫缩剂,同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如有异常,一方面通知医生,另二方面主动采取制止出血的措施。
3.2重度产后出血的抢救配合:一旦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产妇阴道流血量多,色鲜红,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手足湿冷等休克征象时,一方面立即通知医生,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止血措施,遵医嘱给予缩宫素20-40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宫颈注射缩宫素,效果不佳时给子垂体后叶素6单位加入5%葡萄糖250ml持续静脉滴注,使用时注意输液速度。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
其中尤以产后2 h内出血为多见,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较常见原因。
[1]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也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特别重视。
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成功护理2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现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做一总结:1 抢救护理1.1遇到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吸氧,采用双鼻导管,流量4~6 L/min,同时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1.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
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2]1.3 抢救的同时迅速协助医师查明出血原因。
针对出血原因,给予止血措施。
宫缩乏力出血,将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行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于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宫缩剂可预防宫缩乏力,胎盘娩出后快速滴入大剂量催产素;软产道损伤出血者,进行及时准确的修补缝合;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粘连者及时清宫或徒手剥离取出;凝血功能障碍者,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输血小板或新鲜血等,做好抗休克及纠正酸中毒等抢救工作;其中宫缩乏力不缓解及胎盘植入者,应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1.4抢救的同时,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及术前准备相关准备。
1.5留置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
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生命体征变化及出入量。
根据医嘱准确采集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1.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
处理产后出血情况的护理实践
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出血情况。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实践非常重要。
护理措施
1. 监测血压和心率:及时监测产妇的血压和心率,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2. 观察出血情况: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颜色和出血性质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 保持导尿通畅:确保产妇的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潴留,减轻膀胱压迫,有利于减少出血。
4. 给予输液和输血:根据医嘱及时给予产妇输液和输血,以补充失血量,维持循环稳定。
5. 保持产妇安静:产妇应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风险。
6.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产妇药物治疗,如催产素、抗凝血药物等,以控制出血情况。
7. 提供心理支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她们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护理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防护:在处理产妇的血液和体液时,护士应佩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2.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产妇的出血情况和一般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3. 做好记录:详细记录产妇的出血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以便后续评估和参考。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处理产后出血情况,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应密切配合医生,及时沟通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妇产科护理论文关键词:体会护理出血产后产妇抢救子宫做好因素心理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且近年来是我国[1]、我省、我市[2]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死因。
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35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同行共同探讨。
1 临床资料1996年--1999年在我院住院产妇,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35例。
其中在本院分娩33 例,外院分娩以产后出血转入院2 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28岁。
2例为双胎妊娠其余为单胎妊娠。
分娩方式:剖宫产20例,吸引产1例,臀位牵引2例,顺产12 例。
出血量:800--1000ml 18例,1100~1300ml 5例,1400-1600ml 5例,≤ 1700ml 7例。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7例(占77.1%),胎盘因素3例(占8.5%),子宫破裂2例(占5.7%),软产道损伤 3例(8.5%)。
有妊娠合并症1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31例。
有产前检查30例,无5例。
转归:治愈32例(占91.4%),死亡2例(占5.7%),转院 1例(占2.8%)。
典型病例潘××,女,38岁,病案号:24923,以妊2产1宫内妊娠39+6周,双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度贫血于1998年4月30日入院。
护理体检:T 36.3 ℃,P 80次/分,R 20次/分,BP 18/12KPa ,双下肢浮肿+++,阴道无流血,胎膜未破,宫高47 Cm,腹围119Cm,胎方位:ROT/LSA,胎心音140、144次/分,皮肤无黄疸,无不良生育史,生活习惯,两便无异常,社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良好,对新生儿性别无要求,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治疗方案能理解和配合,对分娩的疼痛耐受性较差,心理紧张,原因为双胎妊娠,水肿,血压高,焦虑,担心分娩不顺利。
孕妇及家属卫生知识水平较低。
性格特点:愿暴露思想。
入院后给予产科常规、妊高征常规Ⅰ级护理,根据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作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对其进行身心的全面护理。
为避免作产用力引起血压升高,行剖宫产,手术前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和防止产后出血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交叉配血等。
术中产妇出现宫缩乏力,出血1750ml,并出现休克症状,予抗休克抢救措施和催产素50U宫肌注射,输血400ml输液2000ml等治疗护理后病情好转,病情稳定观察2小时后返母婴同室区。
术后予Ⅰ级护理,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等全面的身心护理措施,病人住院8天,康复出院2 护理对策2.1 组织管理2.1.1 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组织:在市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我市在1 996年建立了市孕产妇抢救中心和三级抢救网络(市、县、乡),我院亦组成了抢救小组,成员由院领导、职能科室主任、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护理技术骨干组成。
每当有孕产妇需抢救,抢救小组成员可马上召集到位。
2.1.2 加强人员培训: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
特别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
和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2.3 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有检查登记,用后及时补充、维修。
2.2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2.2.1 产前监测: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
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2 产时监测:(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中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
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
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
(2)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收集出血方法采用容积法。
(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
(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脸色。
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
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2.2.3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保健、住院分娩重要性的健康教育,宣讲孕期保健知识、教会产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我监测胎动、自我识别胎动异常、掌握产检时间、预产期等)。
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2.2.4 抢救护理2.2.4.1 召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指定1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2.4.2 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马上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
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2.2.4.3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的吸氧。
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
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L/分,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畅顺。
2.2.4.4 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
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作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2.2.4.5 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
2.2.4.6 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4.6 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病人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3 讨论3.1 产后出血发生快且来势凶猛,直接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抢救组织、当本院或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病人时能及时组织抢救人员到位,并能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技术力量、人力、车辆、血源、设备等),为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3.2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资料显示发生产后出血孕产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存在许多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因此,作为产科工作人员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发现其危险因素,及时处理。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不良病史如:产后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难产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以上人流史、子宫肌瘤史,肝炎高血压、贫血、血液病等病史。
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骨盘和胎位异常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胎盘滞留等。
3.3 产后出血抢救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地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和护士的认真细致的观察。
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独慎的精神做好病情的观察。
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以及宫底的高度。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贮留,以后再流出,血呈暗红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
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失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促迫、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出血不可忽视。
3.4 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要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产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才能保证抢救成功。
3.5 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有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如孕产妇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隐满生育史,有些有婚前生育史者隐满人流史,有些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有手术指征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整体护理,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深入地与孕产妇交谈,认真地收集其信息资料,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同时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其各种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尽力满足其合理的要求。
本资料显示35例病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除生理、病理因素外有许多的心理因素,如产前、产时心理、精神紫张、担心不能顺利分娩,担心胎儿是否正常等,因此,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
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3.6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产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不良结局的危险越高。
而孕产妇能否接受保健服务与其自我保健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本资料显示35例产后大出血病人有5例未做过产检,有3例在家中分娩。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和住院分娩的重要义意。
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3.7 近年来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在大城市已上升至40%左右,本资料中剖宫产分娩20例占57.1%。
剖宫产除子宫出血外,尚有手术切口出血,因之产后出血危险性大。
因此,除掌握好剖宫产的适应症外,我们必须做好剖宫产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护理。
3.8 值得一提的是35例病人中有2例因子宫破裂引起大血,且因为出血量过多,引起重度休克而未能抢救成功。
因此提示我们子宫破裂引发的产后出血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常引起母婴死亡。
产科人员要掌握引发子宫破裂的原因和掌握子宫破裂的观察、预防。
特别是要严格掌握催产素的应用指征,使用催产素时严格执行使用常规,严密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催产素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