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指标体系

政府指标体系

政府指标体系
政府指标体系

原人事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我国省级政府评估指标

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完整版)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外部环境,***企业制定了“科技成果效益提成奖励办法”,但在科技成果效益评估计算方面目前尚没有现成的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为实际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力图从解决单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估指标和计算方法问题入手,研究出一套规范的、可以实施操作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Abstract Confronting the gradual furious market competition and severe external environment, *** set down the “Award Measure of Economic Resul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 For at present there isn’t ready-made evaluating model and calculating method to calculat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 economic result, there is great difficulty in practical evaluating work.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valuating index and calculating method for direct economic result of individual apply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 intended to give a set of norma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economic result of petroleum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 which can be used in practical operation. … Key words:word1;word2;word3;word4

西方地方政府职能未来趋势

地方政府学作业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发展趋势 政府职能逐步扩大 近两个世纪来特别是二战以来,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迅速膨胀。因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不断增加,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随之增加。这就是“瓦格纳法则”.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认为,为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政府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加。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该法则不断被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所证实。 政府职能体系中政治职能相对减弱 在早期的政府职能体系中,政治职能占有重要比重,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通过对内阶级镇压,对外扩张或防卫,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被视为是实行政治统治的必要补充,是从属于政治统治和为政治统治服务的。 然而,政治统治职能只能起到控制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作用,不能消除这种矛盾和冲突。 统治阶级日益认识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两极对立最终会损害统治者的利益。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资资源的大幅增长,统治阶级可以为社会各阶级、阶层提供更多的分配份额,使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相对缓和。尽管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依然存在,但它以更隐蔽的形式体现出来。 由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增强和膨胀,从而使政府政治职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 政府的管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社会公共事务的激增,政府在许多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把某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交还给社会,集中精力管自己应该管、有能力管、也管得好的事情。 现在许多西方国家实行公共事务管理民营化,将公共服务或部分政府职能委托给民间团体或私人管理。 日本政府将清洁卫生、维修公共设施、修建学校等社会公共事务委托给地方自治体、民间团体或私人管理,除社会福利设施外,其他社会公共事务委托管理面达80%左右。 美国大约有35%的地方政府让私营公司负责收集城市垃圾,42%的地方政府使用私营企业经营城市公共汽车系统。 近年来,西方国家社会中介组织广泛兴起,这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趋势的重要反映。 政府通过宏观协调,将一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交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代替政府进行管理,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是当代政府职能发展新特点、新趋势。 宏观调控与综合协调职能增强 西方国家政府在实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的同时,十分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综合协调职能。 各国政府普遍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部门,建立和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美国的总统府,英国的内阁委员会、财政部,法国的总统府、经济计划厅等,都是承担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的重要部门。 各国政府普遍重视计划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益 (宁波案例分析)20110526 30多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一直处发展和转型中,这无疑也带来了政府服务的不断转变和提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指出的,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总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方法。 区域协同发展中特定区域(四个区域东、中、西、东北)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四大引擎)。这“四大引擎”过去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作用:东北-新中国的长子;西北-大三线的力量;中部-改革的引领着;东部-开放的率先。 (一)分田包干。 (二)出门打工。 (三)返乡创业。 安徽不仅有小岗村为我国改革开放起到了率先和引领作用,同时在新的发展时期,起到“链接东西”,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 今天,东西南北中进入均衡发展的时期。 一.宁波外向型经济的汇报。

宁波2010经济数据。 全市生产总512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162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00.4万标箱。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7.5亿元。 自营进出口总额829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5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530.9亿元。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6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61元。 (一)外向型经济数据。 1.外资情况。 2.外贸情况。 3.外经情况。 4.开发区情况。 1、外资情况

单位:亿美元 2、外贸情况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5年版) 2015年12月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基本原则 (1) (三)建设目标 (2) 二、建设思路 (4) (一)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4)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图 (11) (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13) 三、建设内容 (15) (一)基础共性标准 (15) (二)关键技术标准 (18) (三)重点行业标准 (28) 四、组织实施 (30) 附件1: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附件2: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智能制造、标准先行”,为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 性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聚焦智能制造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领域,建成覆盖5大类基础共性标准、5大类关键技术标准及10大领域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 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加强标准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化,建立动态完善机制,逐步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科技成果评价材料编制提纲技术开发类

科技成果评价材料编制提纲(技术开发类) 一、科技成果工作报告 (针对科技成果评价的六项评价指标,对整个评价项目技术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简介叙述,每一项都控制在1自然段之内,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1. 项目简介 (简明扼要地概述项目的基本情况。) 1.1 来源项目 (项目名称、立项日期、结题日期、项目说明等) 1.2 成果基本信息 成果交付物类别:硬件/软件/工艺/方法/商业模式/生物品种 研究形式:独立研究/同行业机构合作/产学研/其他 技术领域: 应用领域: 2. 技术创新程度 (简述在技术开发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取得技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的程度,阐明自主创新技术在总体技术中的比重,是完全自主创新,还是多项技术自主创新,还是单项技术有创新。) 3. 技术指标的先进程度 (简述成果与同类技术比较,其技术指标如:性能、工艺参数等;经济指标如:性价比、成本、规模等所处的位置,应突出与同类技术的对比;对于生物品种,应突出与同类型品种指标的对比) 4. 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 (简述成果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项目规模及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明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5. 技术重现性和成熟度 (简述项目技术稳定性、可靠性等,阐明已形成生产能力或达到推广应用的程度;生物品种应简述品种的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等。) 6. 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简述成果技术水平提高的幅度,阐明成果推动行业发展、科技进步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及所发挥的作用。) 7. 经济及社会效益 7.1 经济效益 已经发生的效益:在该时间点之前为了研发该成果所投入的各类经费和已经取得的收益。 预期发生的效益:针对尚需完善的技术,再投入经费预期发生的金额、时间,预期可以取得的收益等。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我国政府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其职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好。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共事务,这就需要他们肩负其身上的责任,确立服务意识,完善法制体系,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而对于地方基层政府来说,其主要职能是做好社会管理、发展经济和公共服务等事务,这就要求基础政府要进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基层的建设和发展。 引言 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生活越复杂,越需要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 在国外大环境的压力下,国内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和困难。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面对外国资本的强力冲击,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迫在眉睫,创新型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工业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建立环保型社会,提倡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拉大,部分地区矛盾激化,社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又要求我们建立和谐社会。这些种种要求和现实的紧迫压力都对我们的政府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转变职能。 1、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最原始的职能在于:协调社会的阶级矛盾,将阶级冲突控制于一定的秩序之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民主化思潮的催化。阶级间的对立关系有所缓和,政府的统治职能便有所减弱。 在当代,政府职能的核心则强调合作管理公共事务。随着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的进一步增加,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 中国政府职能的重构具体表现为: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由单元取向向多元取向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功能性向结构性的转变;政府职能的创新———建构与再造。政府职能结构性的转变意味着政府职能要从传统的、单一的、整体的政府职能向分散的、多元的政府职能转化,打破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一元结构模式。 1)要建立责任型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肩

2016《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新词汇

2016《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新词汇 导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在北京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2015年工作并全面部署2016年工作。由报告中的十大看点,或可管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 新词汇之一:【相机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解读】“相机调控”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所以说相机调控很重要的就是要“预调、微调”。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产业,政府出台的政策应该是有差别的。例如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分化现象,政府根据一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契税房贷政策。 新词汇之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解读】“众创”指通过创业创新服务平台聚集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众筹”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众包”则是指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众扶”指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途径,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中,专门对“四众”平台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四众”旨在汇众智搞创新、汇众力增就业、汇众能助创业、汇众资促发展。 一年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人们的创业、创新热情;此次将“四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了政府对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的高度重视。相信通过进一步推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社会财富的源泉将充分涌流。 新词汇之三:【分享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

地方政府学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 下篇 第一章作业 1.简述中国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本特点。 答:(1)“大一统”观念构成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础(2)血亲宗法关系是构成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石(3)全国性政府权力逐渐增强,国家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简述中国历史上郡县体制的形成。 县最早设立是在南方的大国楚和西方的大国秦,真正标志其出现是在公元前514年晋国。郡的出现是在公元前493年晋国。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大都采取了县与郡的组织形式。秦代时在郡下辖县,设郡县制 3.简述地方政府体制的确立。 ①汉初恢复封国体制,以拱卫皇室的屏藩刘邦封异姓功臣封候建国,受汉郡守监督;封同姓子弟为王建国受制于中央朝廷。封国在内部事务有相对独立权力不受中央干预(如自置官吏、克征赋税、刑罚等)②汉武帝时期,郡县体制为基础的地方政府体制在统一帝国内最终确立。(1)平定“七国之乱”后,汉剥夺封国的内部治理权力(2)汉武帝颁“推恩令”,缩减封国地域(3)汉琥帝分天下为13州,设剌史承担巡回监察职责。王国行政长官“相”等同于“郡守”,受剌史监察,王国仅作为特殊地方政府与郡并列。 4.简述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的历史分期。 答:郡县制时期;州县制时期;府县制时期。 第二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层级结构:指各地方政府单位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上下隶属关系组合而形成的结构。 二、简答题 1、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结构形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其结构形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纵向的层级结构,一是横向的功能结构。 2、简述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形态演变的历史分期。 其历史分期:郡县制时期;州县制时期;府县制时期 3、从结构形态看,帝制时期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发展演变的特点有哪些? 答:其发展演变的特点有:(1)县始终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性地方政府单位,在隋代以后一直是国家政权的基层。(2)从地方政府体制形成时起,除一般地方政府单位以外,历代都存在有为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各类型的地方政府单位。(3)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一贯采用比较灵活的办法。(4)以县为基本政府单位,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在层级上最终稳定在三级体制上。 4、中国专制帝制时期的皇权,在中央政府具体表现为哪几种权力? 答:其权利表现为:1、决策权(包括法律的制定和颁布);2、军事权(军队的指挥、调动);3、行政权(对国家事务的管理);4、检察权(对所有官员与机构的监督、视察);5、审判权;6、人事权(职官的设置、配备与任免)。 5、简述帝制时期中国地方政府单位政府组织演变的特点。 答:1.地方政府单位的功能日趋单一化。2. 地方长官的权限不断缩小。 3. 地方政府的组织,在中下层地方政府单位,渐趋单一化,长官衙署(府署、

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词汇

建国以来,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外语教育不重视需求分析,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都不很关注解决问题的实用能力。对此,有专家学者指出,切实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受各种利益驱使(如各类职称和等级考试)创造出来的虚假外语需求和外语学习繁荣,是解决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和教学实践中诸多问题的关键之一。 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另一严重问题是,我国外语教育战略决策长期以来忽视了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外语教育必须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一对外传播国家战略的最高目标。我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坚持“一条腿走路”,即只重视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知识,而对于必须依托外语才能实现的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至今未得到重视,教材中鲜有中国文化内容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在经济上追求顺差,但是在文化传播方面却一直是逆差,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长期以来呈现明显的不平等。就翻译而言,我们所做的工作绝大多数是引进,中国文化的输出做得非常不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外语教育和翻译教育的失败。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我国的外语教育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我国的外语教学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外语教育只有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展示和提升国家良好形象,紧紧抓住世界需要中国、而中国也需要更好地融入世界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2007北京“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上致辞时就建议把培养中译外人才作为翻译学科建设和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希望高校的 外语教育能从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高度出发,重视中译外人才的培养并加强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因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取向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乃至中华民族的强盛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通俗地理解就是由我们自己来做好对外传播工作,通过国际通用语言向国外介绍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育中重视学习和积累相关词语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下整理的是温总理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热点词汇的英语表达,相信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值得一读的。 1.国际金融危机冲击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2.回升向好make a turnaround 3.连续6年增产an increase for the sixth consecutive year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the net per capita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the path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地方政府管理学A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1420912423001 姓名:王诚 2016年 6月 课程名称【编号】:地方政府管理学A卷【0857】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1)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2)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 2、地方政府管理的三个层次包括公共管理、自身管理及体系管理。 第一,公共管理的目标,是要使所辖地域的社会安定、持续发展进步; 第二,自身管理的目标,是要使行政机关提高效率; 第三,体系管理的目标,是要求整个地方政府体系能处于可控状态,依法有效地行使职责。 3、推动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管理因素。 (1)政治因素在城镇形成及发展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2)是城镇发展基本的动力; (3)文化因素在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4)管理因素在当代城镇发展中,越来越居于关键地位。 4、特殊型地方政府,不论是政治性的还是行政性的,都有如下的共同特点 (1)数量较少,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数量总是较少; (2)设置上的必要性,特殊型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安排。 (3)稳定性较差,特殊型地方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一旦需要设置的条件发生变化或消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便存在问题,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被撤销。 (4)特殊性明显,特殊型地方政府除政府单位名称不同于一般型地方政府外,在体制、组织、职能重点、权限等与一般型地方政府也有所不同。 5、1: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为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二、论述题 1、试述地方政府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 答: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及社会保障职能。 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作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作为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以及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工具等方面。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1)军事保卫职能;(2)外交职能;(3)治安职能;(4)经济建设职能。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为:对市场的培育作用;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作用;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人作用等。 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1)宏观经济调控职能;(2)提供公共品和服务职能;(3)市场监管职能。 三、材料分析题(25分) 1、谈谈上述案例中,卡尔斯库加政府调整铲雪顺序的行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恰当,因为改变铲雪顺序,并不会增加铲雪成本,却能让不开车的人(尤其是孩子),外出活动更加安全、方便,从而降低女性交通事故的发生机会。 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及社会保障职能。 政府政治职能主要体现在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作为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以及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等方面。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为:对市场的培育作用;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作用;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人作用等。 政府的文化职能体现在做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倡导者以及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者。 2、从以上材料分析地方政府的职能是什么? 答: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主要体现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上述案列体现了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政府政治职能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 3、卡尔斯库加政府调整铲雪顺序的案例给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的启示是什么? 答: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问题,是政府一切活动的逻辑与现实起点。政府权力来自法定的政府职能,政府所有其他要素都是由职能派生出来的。政府职能定位是否合理,是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发挥相应作用的关键。也就是说,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政府机构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载体,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职能得以运行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时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盲点,在职能的配置和实现机制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 1 -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转型tihedaan

当代中国的政治探索严格说来,应从1840年算起,1840年西方国家用殖民侵略方式使得中国社会遭遇现代性,政治发展命题浮出水面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项制度构成了我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制度,也是政治合法性构建的核心体现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中国现实的政治改革采用的是渐进而相对平衡的改革道路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4.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那就是“在合法性中累积有效性”。 对 错 【答案】:错 【解析】: 【题型】判断题 5.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从创造政治有效性出发的,并在保持政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效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扩大民主化,累积政治的合法性,以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整体进步。应该说,我们所采用的这种政治发展思路是非常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6.党政分开:在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进行必要的职能划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和排除党内的非技术官僚对经济建设的瞎指挥,阻止党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对经济改革的干扰 对

错 【答案】:错 【解析】: 【题型】判断题 7.政企分开: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经营的过多干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提高其经济活力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8.干部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党的以阶级斗争为主的用人制度,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政精英的转换。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9.领导体制的改进和制度化:人格化基础上的领导体制向制度化的集体领导转变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10.林毅夫、蔡昉出版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引起海内外对“中国模式”研究热潮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何谓“中国模式”?第一种是特指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已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另一种重在展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模式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2.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克等认为,中国模式总的特征是“威权式的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典型词汇(整理版)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语选登(12年) 1.择校pay to enroll one’s children in better schools 2.统筹兼顾adopt a holistic approach 3.三公经费spending on official overseas trips, official vehicles and official hospitality 4.淘汰落后产能close down outdated production facilities 5.倡导学术诚信advocate academic integrity 6.大力实施素质教育energetically implement well-rounded education 7.规范收入分配秩序ensure that income distribution is governed by proper standards 8.深化人才体制改革deepen reform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9.适时适度预调微调carry timely and appropriate anticipatory adjustments and fine-tuning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ommunity-level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11.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make the most of this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12.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Culture gives human beings a sense of belonging. 13.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mak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s to China’s open economy 14.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Chinese companies expanded overseas presence 15.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China’s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 16.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entities under diverse forms of ownership 17.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the Guidelines on Strengthening Ke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sks 18.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promptly resolve emerging issues that signal unfavorable trends 19.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It will be hard to ease 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 any time soon.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评价体系 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精神实质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一可比性。一方面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考虑时间上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我们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比较指标体系设置要具有空间上的可比性。 第二全面性。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因此科学发展是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既重经济学指标更重社会学指标。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守全面性原则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第三系统性。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这些评价指标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有的指标之间有横向联系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的指标之间有纵向关系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同时同层次指标之间要尽可能界限分明。 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上述原则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五个文明、二个创新、一个和谐”这八个方面:第一物质文明子系统。包括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收入分配和经济能力等方面。指标有:gdp增长率、人均gdp、农民收入增长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单位gdp物耗率、单位gdp综合能耗、资本产出率、价格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外贸依存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农业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地区差异系数、国际竞争力。 第二政治文明子系统。包括法制建设、政府文明行政和管理、国民参政议政、国民对政府的满意等方面。指标有:公务员占人口比率、公务员工资占财政收入比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率、重大事项社会听政率、决策失误率、冤假错案率、国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等。 第三精神文明子系统。包括民族凝聚力、社会诚信度、家庭和谐度、国民娱乐休闲时间、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社会稳定等方面。指标有:全社会合约履约率、离婚率、国民休闲娱乐支出增长率、国民休闲娱乐时间比率、犯罪率、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常用词汇(一)

政府工作报告常用词汇(一)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build a prosperous, strong, democratic and culturally advanced country 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matters vital to national wellbeing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人民生活水平\\ quality of life; the living standards 生活费用\\ cost of living; income maintenance; subsistence cost 生活费收入\\ income available for cost of living 新生儿死亡率\\ infant mortality rate;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预期寿命\\ life expectancy 教育程度\\ educational status; education received 教育程度比率\\ educational attainment ratio 失业率\\ rate of unemployment 过紧日子\\ tighten one’s belt 对口扶贫\\ provide poverty alleviation aid to the designated sister regions 脱贫\\ lift off poverty; cast off poverty 过温饱生活\\ live a life at a subsistent level 小康生活\\ enjoy a fairly comfortable life; be moderately better off 实现小康目标\\ attain the goal of ensuring our people a relatively comfortable life 安居工程\\ 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families

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31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1-02  关键词:摘 要:1 宁夏科技成果评价的现状 科技成果的评价有多种形式,从评价的客体上来分有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种方式。直接的成果评价以科研项目的验收、成果鉴定、成果奖励为主,而技术职称、各类人才工程的入选等科研荣誉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间接表现形式。 宁夏的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自治区科技厅负责全省科技成果的登记、成果鉴定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自治区人事厅负责科技人员技术职称的评定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各种人才工程项目的评选工作。自治区各个科研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各自的成果评价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成果奖励办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本单位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果评价的方式向多样化发展。近5年来宁夏每年成果验收的数量不断上升,成果鉴定的数量没有明显地增长,鉴定成果每年保持在200项左右,成果鉴定的级别多以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为主。成果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科技人员的重视。 在评价时,成果来源、项目级别以及经费的多寡成了推断科技成果的主要水准,那些未受到资助的成果在评价中遭到歧视。于是,形成了评价中“马太效应”的怪圈,多年来,很多荣誉的光环都集中于自治区科技界一些有影响的专家身上,大家轮流坐庄,鲜有新人脱颖而出。 2.3评价活动重操作轻学术 高级技术职称的获得是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动力之一。级别越高的职称完成的科研成果的数量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越高,具体的表现为发表在核心刊物(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例)上的论文数量要增加。就操作的角度而言,这种办法确实方便效率高。但是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样简单地划线是不公平的,从效果来看,作用更是消极的。把代表学科最高水平的刊物和一些非主流的刊物划分在同一级别标准上,虽都为核心,但是不同刊物学术影响力的差别是很大的。 2.4评价过程重数量轻质量 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分析 陈晓芳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成果评价这一制度“指挥棒”,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引导科学研究创新发展 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宁夏科技成果评价存在评价部门多、不同部门评价标准和程序不一的问题,以及评价制度重管轻理、重操作轻学术、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结果等共性问题,应采取加强统筹、信息公开、异地评审等措施改善评价环境,形成制度保障,做到科学合理评价。 科技成果 评价体系

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其发展趋势

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发展趋势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确立。新形势、新问题随之出现,我国政府开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其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政府职能;地方政府;两重性;发展趋势 一绪论 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发挥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着市场经济的秩序。作为国家政府职能组成部分的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总称,它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作用。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从国际上而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增强,对我国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内部的改革而言,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迅速转变其职能。特别是加入WTO 后,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更是提出了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当前社会的变迁在最低改革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问题,而且与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有着重大关系。 二地方政府与政府职能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1]。它是指除中央政府以外的所有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的各个层级的地域性政府,但不包括联邦成员单位政府;它不是单指地方行政机关,而是指一个政府单位。 (二)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1、政府职能的定义及内容 政府职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在实现国家职能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1]。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决定了政府的规模和管理方式。政府职能包括两个层面: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基本职能是指,政府运用国家权力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管理和服务,使社会处于有秩序的稳定状态,从而实现和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具体职能则是指,政府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管理和服务时,出于各种不同的具体需要而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地方政府学单选多选

二、单项选择题 1、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为核心。A A、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安排 B、中央与地方关系 C、地方政府的未来发展 D、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 2、当代地方政府的()职能愈发突出。B A、政治统治 B、公共管理 C、安全秩序 D、文化管理 3、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B A、明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4、军人政府执政是独立后()国家经常出现的特征。B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D东南亚 5、周王朝以()作为地域性政府。A A、封国和采邑 B、诸侯 C、县 D、郡 6、美国的市政府由()批准设立。B A、联邦政府 B、州议会 C、市议会 D、国会 7、在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_____,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A A、社会管理 B、安全职能 C、基本职能 D、具体职能 8、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共同趋势是从简单的防御职能向_____发展。()C A.政治职能 B.社会职能 C.建设职能 D.经济职能 9.()是决定地方政府关系形式和内涵的前提。A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C.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D.斜向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0.在美国和德国等联邦国家,联邦与地方的纵向权力结构呈现出()的趋势。A A.由分权型走向协作型 B. 由分权型走向集中型 C. 由自治型走向协作型 D. 由集中型走向协作型 11.地方政府的()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根本目的。B A.内部管理 B.外部管理 C.组织管理 D.对自身管理 12.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产生于()。A A.19实际末 B.18世纪末期 C.18世纪中期 D.17世纪早期 13.我国的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以_____居于主导地位。C A.三级体制 B.二级体制 C.四级体制 D.五级体制 14.服务行政从观念上讲要求地方政府()。A A.以社会公众的意志为根本向度 B.对上级政府负责的态度 C.对中央政府负责的态度 D.对本部门负责的态度 15、印度的地方政府体制中,最有特色的是()。C A、种姓制度 B、联邦与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 C、县、区、村三级的“潘查亚特”制 D、总督制度 16、1949-1954年之间中国大陆的地方政府属于B 自治体地方政府B、行政体地方政府C、混合体地方政府D、特殊性地方政府 17.国家权力的()属性要求在权力的配置上确立相应的权限。A A、有限性 B、无限性 C、强制性 D、社会性 18、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直接来自于()A A、中央政府的授予 B、上级国家司法机关 C、上级国家国家权力机关 D、地方自治团体居民的授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