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ree digit subtraction wit h continuous regression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二、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正确计算连续退位减法

四、分层目标

上限上限:能熟练、正确地计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下限:能在教师、同伴的帮助下,计算

课前准备:请一生数出其中3段的文字数。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师:一早到校,就能听到同学们的朗朗书声,真好!你们可

留意语文课本里也藏着数学知识吗?你们能把刚学的《小摄影师》这篇课文朗读给老师听吗?

要求:有感情得朗读,并听好口令。读到老师叫停!

师:同学们刚才大约用2分钟的时间读了3段。谁来估一估

同学们刚才读的3段大约多少个汉字呢?

学生回答30-100不等。

师:谁估得比较准呢?课前,我已经请**同学数后,记下来。请她来告诉大家共读了几个字?(288)

[学生估数能力有待提高,普遍估小。]

师:现在你能再估一估,全文共多少字吗?老师课前也数了数,共611个字,你估对了吗?

[有了前面的依据学生估的就相对接近了很多]

教材主题图离学生生活遥远,对于足不出户的农村孩子来说,他们旅游知识缺乏认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而三位

数的减法,属于生活中的大数,为寻找生活中的学生熟悉而感兴

趣的大数,伤脑筋。最后想到以学生刚学习的一篇语文课文导入,并在课上请学生朗读上一部分,同时提出估数的要求,学生读得

兴趣盎然,只是在第一轮估的环节表现不理想。

师:通过刚才读一读,估一估就把语文和数学知识紧密得练

习在一起。只要你善于观察和发现,一定能找到更多数学的地方。根据刚才的2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篇课文还剩下多少个汉字?你是怎么想的?

师生共同整理数量关系。

学生列式:515-177

2、估一估

同桌交流怎样估的。

3、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讨论

5 1 5 十位上退1后能减4吗?

- 1 7 7 百位退1给十位,这时十位上是几了?

3 3 8 十位上的3是怎样算出来的?

4、教师精讲

各位5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作10,各位就是15-7=8。十位上退1后变成0,0减7仍不够减,怎么办?再从百位退1作十,十位上就是10减7等于3,百为5退1作4,4-1=3 重点强调:百为退1给十位,这是十位是几?结果十位上的3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退位减法的过程,明确思路。

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即十位仍然不够减,向百位借1。

虽然教参一再强调,不需要学生归纳和说出算理,但是为了学生计算掌握得更扎实些,还是多多鼓励学生去说计算过程,尽管很费时。

(三)、应用拓展

1、主题情景图

出示信息,从昆明到丽江有517米,大理到昆明348米,大

理到丽江还有多少米?

生独立列式,并列计算

全班反馈交流。

2、美丽的大理,还有著名的景点”宋庄果园“我们来看一看,果树数量的统计图。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集中提出问题,教师板书,然后先解答用减法计算的

问题,计算卡的可以计算加法的问题。学生板书,集体检查核对,说一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困惑:这节课大胆地创改了主题情境,从实施导入环节上看,效

果可赞。而在读一读、估一估,尤其是估一估(包括后面先估后算)在限有的40分钟课堂上耗去了近10分钟。从这堂课来说应

该突出“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估算知识渗透环节应带过,而从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对估算的要求,我不舍浪费任何可以提供

学生练习估算的教学资源,尤其比较估算方法。本节课,估算与

笔算算理两头抓,而导致巩固练习无法展开。]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 322-258= 401-189= 253-97= 207-39= 461-484= 314-95= 312-79= 401-354= 363-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59= 462-232= 274-46= 372-54= 485-53= 993-296= 457-58=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141-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59= 412-28= 416-151= 352-173= 436-77= 350-86= 737-569= 300-182= 463-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708-223= 810-154= 870-383= 800-32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直接说得数 10+3= 10+4= 10+2= 10+5= 10+6= 10+9= 7+10= 8+10= 9+10= (2)举卡片表示结果 13-6= 16-7= 12-4= 15-9= 13-8=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请你们观察书上的两个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 独立完成习题 四、总结: 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班级三年级课时1课时使用人区森娣使用日期2013.11 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22页到23页的主题图(线段图),填一填: 昆明到丽江有()米。大理到昆明有()米。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知道丽江到大理有()米 估一估:517-348≈ 想:把517估成()348估成() 2、算一算: 517-348= 517 +348 ————

﹡3、想一想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是如何算的,要注意什 么? 4、完成课本第23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先相同数位,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从位退一当;然后再算十位,十位不够减时,从位退一当:最后算百位。 2、算一算:842-358= 712-257= 672-114= 三、我来闯关: 1、填空 被减数476 745 703 900 减数89 679 568 768 差 2、商店运来510瓶矿泉水,上午卖出154瓶,下午卖出174瓶,还 剩多少瓶?

3、苹果树416棵,梨树358棵,桃树169棵。提出问题,并进行计 算。 (1)?算式: (2)?算式: (3)?算式: 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后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的减法 教案

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 2.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方法: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看算式,说得数:43+38= 65-27= 26+37= 73-28= 65+27= 56-39= (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怎样算?)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上的知识学习三位数(退位)的减法。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探讨:393-176= 提问:你能列出竖式吗?生答:393-176= 提问:怎样计算这道算式?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竖式计算 (2)指名汇报并板演。 ①刚才在计算时,大家都碰到了个位上的3减6不够减,你们是怎么办的? ②在十位上的数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了不忘掉被减数十位上退走的1,可以怎么办? 提问: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怎样计算?(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在写竖式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最后还不能忘记写横式上的得数哦! 2.探讨600-160的计算方法。 ①刚才在计算时,大家都碰到了十位上的0减6不够减,你们是怎么办的? ②在百位上的数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了不忘掉被减数百位上退走的1,可以怎么办? 提问: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小组内讨论:用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讨论小结出: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教学例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如何列式计算。 a.先在计算器上拨一拨。与同学交流是怎么算的? b.教师板演。 3.做易错提醒。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的内容)【设计思路】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学生自由编题,玩中学,学中玩。宽松又富有竞争的活动环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满足,并给学生以知识上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进位加法复习,为新课做好铺垫)投影显示: 9+7=9+()=11 9+8= 9+()=12 9+()= 15 9+5= 9+()=18 9+4= 你们到底做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1、讲述: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课件出示来到草地上,发出声音: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讲述:咦,是谁在喊卖桃呢?我们一块儿去水果店看看,好吗?(课件显示:小白兔走进水果店,向小猴走来:“小猴,小猴,我要买9个桃。”) 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是呀,小猴有13个桃子,卖给小白兔9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13-9=) 13-9=4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2、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摆一摆小圆片,边操作边说你是怎样从13里拿走9个的。想到办法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学生。 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应演示小猴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算法,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各种算法。 (1)一个一个减,减去9个1,还剩4个。 (板书:13-1-1-1-1-1-1-1-1-1=4) (2)先从盒子里拿走9个,剩下1个,和外面3个合起来就是4个。 (板书:10-9=1,1+3=4) (3)先拿走外面3个,再从盒子里拿出6个,剩下4个。 (板书:13-3=10,10-6=4) (4)因为9+(4)=13,所以13-9=4(板书:9+(4)=13,13-9=4) (5)因为13可以分成9和4,所以13-9=4。(板书: 13-9=4) (6)先减去10个,再还给1个。(板书:13-10=3,3+1=4)激励:小朋友真爱动脑,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13-9,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理由吗?教师板书完整:13-9=4,学生齐读算式:13-9=4。 4、师适时小结。 三、知识巩固阶段 讲述:前面还有一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去呢!你们想去吗?走,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 1、“开火车” 2、讲述:刚才我们顺利地通过了聪明屋,现在愿意用我们学到的新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三位数加减法教案(精选.)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 内容:教材47页-4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蜜蜂采花粉,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4.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小棒 2.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检查预习 出示情境图,指生说图上有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1)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2)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 (3)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信息窗2的基础上继续编故事,弄清情

境图中提供的信息。然后根据情境图中的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三、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解决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1)学生列式:592+374 (2)全班交流算法。 生可能估算: 592接近600,374接近370,600+370=970,592+374≈970 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 先在计数器上拨592,再加374,个位上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7个十得16个十,向百位进1,得6个十,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1个百是9个百,结果是966。 生可能用竖式计算。 从个位加起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7个十是16个十,10个十是1个百,向百位进1,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进位的1个百得9百,结果是966。 (3)师优化算法: 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既方便又准确。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观察这道题的笔算跟以前学习的三位数笔算有什么不同,以前学的没有进位,这道题有一次进位。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笔算。 2.解决“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方法同一 思考:十位上1减2不够减怎么办? (由于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的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进行学习。)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49页,第1、2题 2.限时作业: (1)用竖式计算 648-267= 426+293= 915-242= 578+281= (2)口算 389-264= 742-584= 694-374= 485+367= 154+902= 421+65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全班交流。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呀?

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 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 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 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 潜能。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 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 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熟练、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的,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根据学生特点,多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小猫钓鱼”和“蜜蜂采 蜜”等方法进行练习,在玩中学、玩中练,运用激励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 力。 1十几减9 3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

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猜测活动。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试一试。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_教案教学设计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主题图,第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

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第 5 课时: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4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减法验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知道了不少有关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信息,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条关于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信息。 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并解决问题: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13-158=,并计算出结果。 (2)集体订正。 (3)指名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注意哪一位上有退位要先减去一;注意从个位减起。) 3.改变信息,导入新知。 (1)改变信息:如果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那么2005

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 (2)解决问题: ①学生列式:403-158= ②对比:“403-158”与“413-158”中的被减数中间有0。 4.揭示课题:在退位减法中,被减数中间有0时该怎样减呢?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二、互动新授 1.自主探究。 (1)学生尝试计算:403-158= (2)学生独立思考:计算“403-15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2.交流释疑。 (1)小组讨论:计算“403-15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2)演示释疑:教师通过计数器和竖式讲解。 师借助拨珠演示讲解: 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给个位,当作10个一,这时十位就剩9个十。十位退的一个10与个位的3相加得13,13-8=5,在个位上写5。 十位:从百位上退1后,十位上是10,又退给个位1个十,十位上是9,9-5=4,十位上写4。 百位:百位是4,退给十位一个十后,剩下3,3-1=2,在百位上写2,最后结果是245。 竖式为: 4 0 3 -1 5 8 2 4 5 师小结: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法,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

(完整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依安县三兴镇小学杨占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明白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 ㈠促学,激发兴趣 三个同学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观察这幅照片,大家从上面知道了什么? ㈡探究发现。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 -9 = 5 4 10 1 +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E、14-10=4,4+1=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合山市实验小学黄秋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知识与技能)。 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 三、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会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有关的算理。 教学方法: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546-329= 386-78=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例题主题图。 师: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信息。 三、新课学习 1.发现问题。

(1)7月1日电表上显示的用电量是335千瓦时。 (2)8月1日电表上显示的用电量是514千瓦时。 (3)9月1日电表上显示的用电量是703千瓦时。 提出问题: (1)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2)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解决问题:要求(1)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先要找出数量关系:7月份的用电量=8月1日电表上的数-7月1日电表上的数 所以列式为:515-335= 要求(2)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找出数量关系:8月份的用电量=9月1日电表上的数-8月1日电表上的数 所以列式为:703-514= 2.探究算法。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尝试,全班交流。(2)师生共同用竖式计算。 四、结论总结 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后再减。 四、课堂练习 课本第63页练一练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知识呢?跟大家说一说。

隔位退位减法教案

隔位退位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位减的笔算过程,理解和学会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 2、使学生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索活动,土灰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思考、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时的前一位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计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请你拿出作业本,在作业本上完成下面2题。(出示)536-263 214-10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我们来看:第1题是怎样算的? 第2题的差十位上为什么是0? 小结:我们在列竖式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媒体演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 2、引入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愿不愿意挑战更复杂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估计得数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学校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画了许多儿童画,在橱窗里展览,请仔细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算式该怎样列呢?板书:204-108=, 204减108大约得多少呢?能估计一下吗?(大约100)(板书:大约100)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204看做200,108看做100,200- 100=100,所以204减108的差大约是100) 2、发现问题 引导:那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竖式笔算一算。(师边说边板书:204-108=的竖式) 咦,刚才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同学算不下去了。遇到什么问题了?(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3、直观探究 师:对呀,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我们用竖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书本54、5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5。 目标预设: 1.经历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减法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用差加减数验算减法的方法。 2.通过学习,能够归纳出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3.感受三位数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会算三位数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连续退位减法中十位是多少减多少。教学工具:小黑板、计数器图片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喜欢看书吧!前两天,老师作了一项调查,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同学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班谁读得书最多?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班***读了85本书,xxx读了64本书。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四种问题:(1)两人一共读了多少本书?(2)***比xxx多读了多少本书?(3)xxx比***少读了多少本书?(4)xxx再读几本书就和***一样多了? [由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师:刚才我们有三个问题都是用减法做的,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 独立演算,集体核对。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例1。 (1) 调查中,老师从图书馆的老师那里了解到:咱们班去年借书185本,今年借书335本。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个作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板书:335-185=) [再次活用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2) 学生们列竖式尝试笔算。(学生汇报) (3) 用计数器演示,讲解算理。 个位上5减5得几?十位上3减8不够怎么办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明白:十位上3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退l,十位上拨10是13,13减8得5,百位退l后是2减1得1)并说明:退1可以在上面点一点退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万以内数加减法(连续退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夜深了,弯弯的月亮出来了,田野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野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树枝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 2、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当它看到野鼠时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出示情境图) 3、根据图中猫头鹰一家每月捕鼠只数统计表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多少只? …………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活动一

1、要求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应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出算式:205—106)(1)估一估得数是多少? (交流估算:把205看做200,把116看做100,200-100=100,205-116≈100) (2)、学生独立试做。 (学生先独立思考算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有的可能会想到用估算;有的可能会想到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语言评价:看来你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估算意识;对,计算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你的想法很好……) (3)、遇到困难(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小组讨论解决计办法(可用计数器拨一拨)。 (4)全班交流。 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205,再减116,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在十位上退1在个位上当10,此时个位上是5+10=15,15-6=9,十位上是9-1=8,百位上是1-1=0 列竖式计算。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1 915 2 0 5 - 1 1 6 □9 (5)、结果正确吗?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引出验算) (6)、同学们的方法就是多,一道题能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同学们,你比较喜欢哪种算法呢? 2、自主解决740-596= 405-276= 活动二 1、要求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300-116) (1)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方法独立试算 (2)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想得的算法有: 估算:116 接近100,300-100=200,所以300-116 大约是200。 列竖式:个位上0-6 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学生在列竖式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办法,再同桌互说计算过程。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新知。 生边说师边板书计算过程: 2 9 10 3 0 0 - 1 1 6 1 8 4 用计数器拨一拨。先拨300,再在个位上减6,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 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 ,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 2、自主解决:200-137=600-348=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佛山市禅城区同济小学花园校区陈帼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到23页例1,第23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到美丽的云南旅游为主线,着重从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 78-36 90-17 82+14 77-34 40+35 18-9 24-6 83-47 2、选一道自已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小精灵聪聪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飞机要起飞啦。(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 明机场动画)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书上图片):从 昆明机场到石林要坐汽车,两辆车一共 有96个座位,已经座了39人。 ①从汽车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②我们全班小朋友够坐吗? ③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 96—39=57(个) . 9 6 —3 9 5 7 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 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 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 加几的内容。 9+53+99+79+99+()= 15 () + 9= 17 9 + 29+69+42+99+()= 14 () + 9= 13 (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 、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出示P2的主题图。 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你想提问题吗?(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师:阿姨的气球好幽美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师:17-9 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17-9 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 3、集体汇报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算法一:9+ 8= 1717—9 = 8 算法二:10—9= 11 + 7= 8 4、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 15 里面拿出10 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7 个气球,卖了9 个,还有8 个。 17—9= 17—9=8(个) 5、应用方法 过渡:公园里还有几个小朋友呢,我们去看看,来了几名小男生,几名小女生呢?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有几个男生? 三、及时达标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十几减9……………………………………………2课时 十几减8、7、6 ……………………………………2课时 十几减5、4、3、2………………………………2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整理复习……………………………………………2课时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十几减9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例1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十几减9”,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理解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计算。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 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第10页例1, 1、手指最上面的情景图 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②怎样列式呢? ③怎样计算得数? ④书上小朋友都用了哪些计算方法? 自学指导⑵ 把书翻到12页手指例1,思考: ①小男孩是怎样计算的? ②小女孩是怎样计算的? ③你喜欢哪种方法?还可以怎样计算?(连续减) 四、先学(看一看) 1.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