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讲解词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寺讲解词(两篇)

少林寺讲解词1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驰名中外的河南少林寺参观游览。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的导游讲解工作。请问各位都看过由中港合拍、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片《少林寺>吧?那一定会对片中少林弟子精湛的武艺及少林寺庙古朴的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自从80年代这部影片一炮打红。少林寺名声大振,广大旅游者慕名而来,接踵而至,少林寺所在的登封以旅游为龙头发展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我们所处的方位就是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支脉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眼前高大的石牌坊上刻有“禅宗祖庭”、“武林胜地”8个大字,高度概括了少林寺在中国佛学界和武术界的独特地位。这里蹄少林寺山门约1公里,穿过少林武术馆与露天演武场,一条笔直的松柏大道引导着我们走向神往已久的地方。趁此机会,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少林寺的有关情况。

少林寺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传播佛教而建此寺,因为它坐落在少室山的密林丛中,所以得名“少林寺”。32年之后,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少林寺,首传禅宗,遂成祖庭。隋末唐初,少林寺13棍僧为李世民助战博得赏识,受到尊崇,少林武术从此名扬天下,寺院很快成为著名佛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后来几经兴衰,不料又遭劫难。1928年3月,军阀石友三烧毁了藏经阁以南的大批主要建筑,大火连烧40天,寺院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挽救和保护这千年古寺,投入大批财力、物力、人力,使少林寺金碧辉煌,容光焕发,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名单,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广义的少林寺分常住院、塔林、初祖庵和二祖庵四部分,狭义的仅包括常住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要参观内容。它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寺中住持僧和诸位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地方。

请看,这就是常住寺的大门,俗称少林寺“山门”,它是一座面阔三问的单檐歇山顶建筑,门前用青石砌成台阶,一对石狮稳立两旁,显得十分威严。山门上的长方形金字匾额题写着“少林寺”三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希望各位能用照相机留住他的真迹与您的倩影。

瞧,笑容可掬、慈祥和善的大肚弥勒佛正坐在门口欢迎各位宾朋的到来!走进山门,这有十余通石碑整齐地分列两旁,好像笔挺直立的武僧在接受大家的检阅。它们都是各国少林派弟子、洋和尚们归山朝圣时所立。其中这块来自日本。1936年,日本拳师宗道臣来到此地拜师学艺,苦修10年;1946年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至今已发展到180多万会员。他去世后,女儿宗由贵继承父志,发扬光大,代父立碑,以谢师恩。这已成为中日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千年银杏和柏树就像饱经沧桑的古朴老人,在旁作证呢!

中国寺院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布局整齐。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等等,由低到高被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并以“前进”的“进”字为一个建筑单位,两旁有对称的偏殿,功能各异。在少林寺的山门与天王殿之间东有古碑云集的慈云堂,西有泥塑林立的锤谱堂,吸引了爱好书法和武术的朋友们去一饱眼福。

天王殿前有哼、哈二将,从他们嘴型上就能猜出各自正确的名字。传说他们对外作战时,一位哼出两道白光,一位哈出一股黄气,霎时敌军方寸大乱,于是他们每次都能出奇制胜、凯旋而归。深受启发的少林弟子练武时也高喊“哼”、“哈”,伴以拳打脚踢。承此吉言武功果真大有长进。

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巍然而立,他们既是佛法守护神,又充当着凡问百姓美好愿望的代言人。这里还体现了中国文字游戏的高明,成功地运用了谐音、联想的表达方法,大家不妨留意他们手中的法器,猜猜看他们各自的职责。

近年来,承蒙各界人士捐钱捐物、鼎力相助,钟楼鼓楼,刚刚修复。少林寺正日臻完美,晨钟暮鼓更显示出佛事繁忙。

钟楼前的三通石碑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第一碑上刻有唐王李世民御封少林弟子高官厚禄及亲赐良田农具、特准培养僧兵等项法令内容。碑上还有李世民亲笔签名,人们经常在他的名字下面指指点点,日久天长竞划出一条深深的凹纹,自然十分醒目,都免去众导游的举手之劳了

第二碑名叫“三教合一碑”,根据一个头像上左、右、中发型的不同,可辨认出正中光头是佛教的化身,创始人物是释迦牟尼;头发结于一髻的形象代表着儒教,孔子首当其冲;至于显现出头发中分后扎成两髻,其中之一髻的不正是道教的发型吗!代表人物非老子莫属。历来各教互相攻击,争权夺利时有发生,可中原腹地却能三教和睦相处,让人惊奇的是少林寺附近有宣扬儒家的嵩阳书院,也有号称道教第六小洞天的中岳庙,对我们旅游者来说,便于集中参观,受益非浅,善哉善哉!

第三碑是请大家欣赏清朝乾隆皇帝写于1750年9月的诗作《宿少林寺》:“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居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雄伟建筑,称为面阔三问、进深五架的垂檐歇山房,是在原址上重建、于1988年对外开放的少林寺第三进殿堂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奉以释迦牟尼为首的佛像。释迦牟尼生长于古印度皇族世家,与中国孑L子是同一时代人,即公元前6至5世纪。他35岁那年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之后开展了广泛的传教活动,建立了僧团和寺院制度。目前佛教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教徒3亿以上,寺庙不计其数,而且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教派,仅我国就有10多种,以禅宗为首。由于中国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公民有信教和选择教派的自由,这里香火很旺,香客中有不少来自海外。

绕过大雄宝殿继续北进,崭新的藏经阁就在眼前。它是用来收藏经书的殿堂。在它的入口台阶下,摆放着一口大铁锅,不了解内情的人还误以为它是个最大型号的洗澡盆呢!刻在锅沿一清晰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是明朝万历四年铸造的,重1300斤,据说这还是当年寺僧做饭用的最小的一口锅呢。少林寺最兴盛时,拥有土地共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想想挑水、砍柴、烧火、炒菜、搅饭的和尚们如何不练得个个身怀绝技啊!看来“吃大锅饭”,实在不容易。

越往北走地势越高,我们在一一阵悠扬动人的佛乐祷歌声中拾级而上,来到第五进殿堂方丈室。室内正中供奉着禅宗初祖达摩的铜像。书中记载这位印度高僧在本国完成佛业后请教师父:“应去何处教化?”答日:“应去震旦(中国)。”于是达摩漂洋过海到达广州.又经金陵(南京)渡江北上。相传他来到江边,见江水茫茫无舟楫可渡,便向一位洗衣老妇化得一根芦苇,放入江中,双脚踏上,凭借一阵东南风悠悠北去。铜像后面一幅《达摩一苇渡江图》,生动传神地反映了这段故事,是少林弟子引以为自豪的宝物。

话说达摩公元527年来到嵩山少林寺,见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决定就在这里发展佛业。他在寺后山上找到了一个天然石洞(现在的达摩洞),面壁九年,终日默然。最后面影身形摄人石中,形成“面壁石”,真是精神可嘉,诚心可鉴啊。少林僧众佩服得五体投地,全成了他的门徒,佛教之禅宗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禅宗主张把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以期觉悟。但坐禅时间久了,自然肢体麻木,必须起来活动一下手脚。达摩首创“罗汉拳”之后,寺僧在此基础上博采百家,将它发展成一套人人演习的健身护寺的武功。历代不断沿袭发展,少林武术渐成体系。使得“禅宗祖庭”又获“武林胜地”美称。

达摩功成隐退,离开少林,据说在洛河岸边遇毒身亡,葬在熊耳山旁(今河南宜阳县境内)。又有传说他并没有死,手提他的鞋子,潇洒地返回故里了。留给中国人民的,是美好的记忆和深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