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知识第讲
- 格式:docx
- 大小:809.37 KB
- 文档页数:46
第十二章建筑结构抗農基本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1.地震及其破坏作用;震级与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
防目标、设防标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2.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
3.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和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措施。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理解震级、地震烈度的
念;
2. 了解建筑抗震设防的概念设计;
3.掌握建筑抗震设防的烈度、分类和标准。
1.震级与烈度;
2.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目标、设防标准、抗震
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
12. 1. 1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1.地震成因和类型
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和构造地震。
根据地震发生的部位,可将其划分为浅源地震(小于
60km)、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km)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 o震源深度越小,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性越大。我国发生的地震绝大多数属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10〜20km左
右)。議
f rrT亠五W b壽二畤
=:::
e ■ -» w _ rV
f \ I 二Jw I I 1T""Z * ■> 7M3f h 1 • VXuJU if t I
图12.1.1常用地震术语图示
等震线 震中区
那»結巫硏
2.常用地震术语
震源:地震发生时岩层断裂或错动产生振动的部位; 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称为;
震中区:地震发生时震动和破坏最大的地区称为;
震中距:受地震影响地区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等震线:在同一地震中,具有相同地震烈度地点连线。
3.地震的破坏作用
(1)地表的破坏现象
1)地裂缝
重力地裂缝:由于地面作剧烈震动而引起的惯性力超
过了土的抗剪强度所致。构造地裂缝:与地质构造有关,是地壳深部断层错动延伸至地面的裂缝。
2)喷砂冒水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及沿海地区,地下存在埋深较
浅的细砂层或粉土层时,可能发生喷砂冒水现象。
3)地面下沉
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在回填土和孔隙较大粘性土等
松软而压缩性较高的土层中,往往发生震陷,使建筑物破坏,此外,在岩溶洞和采空区也常发生震陷。
4)滑坡、塌方
在强烈的地震下,常引起河岸、陡坡滑坡,有时规模
很大,造成公路堵塞、岸边建筑物破坏。
(2)建筑物破坏
1)结构丧失整体性
建筑物一般都是由许多构件组成,在地震作用下因构
件连接不牢、支撑长度不够或作为支座的墙体倒塌、柱断裂,都会引起结构丧失整体性而破坏。
2)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作为结构主要承重的构件,墙、柱、梁等由于其强度
不足,在地震发生时首先破坏,不能继续承受重力荷载从
而造成房屋倒塌。
3)地基失效
当建筑物建在软弱的地基土上或建在液化的地基土上,
而又未进行特殊处理,在地震发生时地基土的抗剪承载
力不
能抵抗重力的继续作用,从而造成房屋的局部倾斜或不均匀下沉。
(3)次生灾害
地震除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外,还会引起火灾、水
灾、有毒物质污染等次生灾害,尤其在大城市,由次生枣:害造成的损失有时比地震直接产生的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要大。9--
地震次生灾害视频
击播放视频)
的常用对数值,用公式表示为
治IgA
12. 1.2震级与烈度
1. 震级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儼
震级的原始定义是:在离震中100km 处的坚硬地面上, 由标准地震仪(摆的自振周期为0.8s,阻尼为0.8,放大
倍数为2800倍)所记录的最大水平位移力(单位为um )
Zj\ O (12. 1.
因为这个震级的定义是1935年里希特所给出的,故称为里氏震级。
震级的大小直接与震源释放的能量大小有关,震级M与
地震释放能量E (单位erg)之间有如下关系
lg—"+ 11.8 (12. 1.2) 由式(12.1.1)可知,当震级相差1级时,地面振幅相
差10倍。由(12.1.2)可知,震级差1级,能量相差32倍。
峽緖构薜硏室
微震: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M=2〜4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M>5的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7〜8的地震。特大地震:M>8的地震。
12.1. 3建筑抗震设防
1.设防依据
(1)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时间内,在一
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2)设防烈度
作为一个地区建筑抗震设防依据的烈度称为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本烈度。
2 •设防目标
(1)大震和小震
小震:为烈度概率密度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 即众值烈度或称多遇烈度,如图12. 1. 2所示。当基准设计期为50年时,贝!|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 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
基本烈度:即第二水准烈度,也就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规定的烈度,它在50年内超越概率大体为10%。
大震或罕遇烈度:俗称其为大震,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烈度,也是第三水准所对应的烈度。
由烈度概率分布分析可知,基本烈度和从值烈度相差约1.55度,而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大致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