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西方“生活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

浅析西方“生活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

浅析西方“生活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
浅析西方“生活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

浅析西方“生活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9-01-22T14:08:26.5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作者:汤灿

[导读] 目前,“生活美学”己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己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2005年之后西方学界出版了关于“生活美学”的多本专著。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目前,“生活美学”己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己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2005年之后西方学界出版了关于“生活美学”的多本专著。国际上最重要的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JAAC)的主编苏珊?费金(Susan Feagin),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便前瞻说:“今天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由此可见,国际美学界不仅视“生活美学”为国际美学的最新主流,而且看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中国美学对“生活美学”己经与正在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生活美学;美学观念;当代艺术

一、广义与狭义的“生活美学”

按照布莱克维尔美学指南的权威界定,生活美学“这一运动逃离了狭隘的以艺术为中心的方法,指向了纯艺术经验与其他生活经验之间的连续性的认知。此运动已日渐兴起并形成了美学的次级学科,

然而,西方美学界的“生活美学”研究,理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美学”,在西方学界自身看来,早从杜威那里就可以找到理论渊源,在20世纪末又有所发展,直到新世纪才得以真正勃兴,但他们并没有使用“生活美学”来加以命名。狭义的“生活美学”就兴起在新世纪这十年间,它们就被直接称为“生活美学”(the aestheticsof everydaylife)或者“日常美学”(everyday aesthetics),特别是从2005年至今得到了系统而深入的拓展。从世界美学的整体走势来看,对于当代艺术、环境与生活的美学研究,已经成为了国际美学发展的最新主潮。

二、中西方的“生活美学”对话

无论怎样说,在生活美学的批评与辩护之间无论如何博弈,在西方的生活美学所面临的“基本困境”就在于:一方面传统审美观念以非功利作为基本的态度,审美无论如何还是需要规范性的确证;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及其普通经验却是生动的,但同时也可能是平凡的,究竟该如何处理审美与生活之间这种“内在的紧张”,对于西方生活美学而言,始终是个难解的谜题,这也恰恰构成了生活美学尚未解决的内在矛盾。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东方生活传统特别是“中国生活美学”传统的出场,才变得更有价值,甚至是“全球性”的价值。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生活美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善于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发现“生活之美”和“生活之乐”。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将“享受生活”当成自己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美学就在“生活世界”自本生根,它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本生成范式”,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古典美学的奠基者那里开始,中国美学就已经走上了生活美学的道路。当代中国美学界在汲取了西方美学的架构之后,再重新回归自身的审美传统当中,就可能在生活美学这一新的美学学科方面作出独特的贡献。2005年是西方生活美学专著出现的关键年头,同年,中国学者聚焦于生活美学的本体论建构的《生活美学》也得以出版,而此前的西方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东方生活美学的价值。这充分说明,生活美学的建构,不仅仅是西方美学独创而中国追随,就像环境美学所形成的全球影响那样,而几乎就是东西方美学异曲同工与共创的开局。

“生活美学”之所以在东西方同时出场,尽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各自生发的语境确实不同的。对于欧美的美学而言,在整个20世纪的后半叶,秉承了盎格鲁一撒克逊传统、以英语为主要语种的“分析美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艺术成为了美学研究的几乎唯一的对象,甚至分析美学原理本身往往就等同于“艺术哲学”(art philos?ophy)。然而,超出按照分析与非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艺术之外一一自然及环境与日常生活一一恰恰就成为了超出艺术的两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整个20世纪的美学主流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之后,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美学研究的领域又重新丰满了起来,“艺术界”、“环境界”与“生活界”,终于成为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美学从而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出场。

与西方“后分析美学”(post-analytical aesthetics)的生成语境不同,中国的“生活美学”所面对的则是“实践美学”的传统,还有与质疑实践美学所形成的“后实践”美学范式。欧美美学面临“艺术终结”与“后历史”的语境,而当代中国美学似乎对于艺术的研究并不那么热衷,美学往往成为了一种纯思辩化的自说自话的产物。如此说来,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既没有直接面对艺术加以言说,另一方面又脱离了其自身本来就具有的生活论传统,所以,回归生活世界来重构美学成为了对于上述美学方向的一种纠偏。如果说,欧美的美学提出“日常生活美学”是为了超越分析美学传统的话,那么,在中国所提出的生活美学则是为了直接超越实践美学所形成的主流传统。

三、中国“生活美学”融入全球

中国学者首先试图回到传统来为“生活美学”寻找本土的资源。美学家刘悦笛追本溯源,认为生活美学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本生成范式”、“儒家生活美学”与“道家生活美学”便形成了两种基本原色,并与后兴的“禅宗生活美学”共构成中国美学的“三原色”。而且就历史而言,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古典美学的奠基者那里开始,中国美学就已经走上了生活美学的道路。其中张晶就当代美学同时面对生活与面对古典感兴传统做出探讨,他认为,感兴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诗兴并非来自神秘的诗神凭附,而就是来自生活中的“物感”或“感物”。在张晶看来,真正能够给艺术创造带来“神来之笔”的是感兴,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感兴论最能代表中国的审美创造的理论特质,“感兴”最为要紧的内涵是主体情感受到外物的触动感发。常康则致力于个案的研究,他对李贽的“自然人性论”审美意蕴的哲学解读出发,论述了整个泰州学派倡导“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

生活美学的视角已经转向了当代艺术研究,并在文学相关的个案研究领域得以孳生和蔓延。美学理论家刘悦笛认为,当代中国艺术史理应从“生活美学”的视角被重新审视,“政治生活美学”、“精英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分别对应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新的中国性”艺术正在指向生活美学。

当前的中国美学正在面临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在国际美学协会所倡导的“文化间性”转向的浪潮当中,中国美学界正在

试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发展历程

试论中 国传统 绪论:在中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以来,到汉魏的王充、刘勰,再到清代的王夫之、叶燮,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存在了大量的美学思想。除了哲学家,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书法家等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书法理论、音乐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品"。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材料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值得现代设计师有很好地学习。其次,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譬如在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各门艺术既具有自身的美感独特性,又在审美观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和相通之处。这个特点使设计师可以在传统工艺产品的范围之外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实质。第三,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之中,也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虽然自先秦诸子以来,造物的工艺就一直被归于"形而下"的范畴,但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古人强调"技进乎道",从实际操作的高超技艺中可以归结出美的规律"道"。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道是技的立足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这种道与技的辨证关系,应该为现代设计师所把握。充分了解了以上特点,我们作为现代设计师就可以明白,中国美学的发展史,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传统文化和对工艺、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够提供给我们许多资料和新的启发。这对把从理论上进行的设计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及对实际工作中创作思想的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书画美学审美思想先秦魏晋南北朝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激烈的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审美文化最为活跃的开创时期。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宣扬了中华民族的艺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一)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和谐思维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蕴含着历代中国人的审美体验,指导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工匠的艺术创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和之道”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中和美学思想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之道 中华文化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这一璀璨的文化,使其处处散发着淳朴自然之美。倘若细细品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我们便会发现“中和之道”处处有之,中和美学思想已深深渗透在历代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1、天人合一之美 中和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礼记·中和》强调:天地各得其位才能使万物化育生长,这是最理想的“中和”之美境界,亦即天人之合、風调雨顺的自然生态之美是“中和美”的主要内涵。因此,儒家强调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将外在的天地万物看作是人的内在品质的象征。其实,这一思想并非儒家一家所有,道家、禅宗关于这一点也均有论述。老子主张道之自然、以无为之法而达无不为之境,庄子提出“兴斋坐忘”[2]说,二者均强调人的情性当与自然保持一致、达到融合。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反映于绘画领域,便是画家的创作动机。画家笔下的自然景观是画家要借以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变为与人密切相关的可亲之物,甚至进一步进入人的生活世界。如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作品尽管是山水,但刻画的却是人的生活世界,画中错落着渔村山庄,点缀着道路小桥人家,一副人间可观、可居、可游的气派。天人合一思想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其对吉利祥和的美好诉求上:如五福捧寿中的蝙蝠形象,马上封侯的骑马猴,大吉大利的公鸡荔枝图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 2、适度适中之美 中和之道在于适度适中之美。《礼记·中和》篇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此句既强调了情感的含蓄性,又强调了情感的适度性。适度适中之美,作用于中国戏曲之中,便着重体现在其大团圆的结局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的常态结局。我们认为中国虽没有西方式的悲剧但却有自己的悲剧,这种悲剧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和的哲学观与乐生的伦理观。 除儒家所倡导的情感的抒发要含蓄适度外,道家对适度思想也有阐述。《老子·二十九章》言:“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在讨论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不满足于美的现象,而试图追问美本身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是希腊哲学才有的。 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看到的,美的问题,在关于先秦思想家们的文献中,并不处于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许我们可以说,对美的看重和敏感,是古希腊人的一个特色。 第一节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这里想提示一点,所谓结合善(功利)研究美的提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正好说明,美的问题,在先秦思想家那里,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非乐》。“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页34)在我看来,墨子是一个卓越的社会批评家,同时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一个意义上批评有钱人的奢华无度,但这并不表明他完全否定美。“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行,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谓《韶》:‘尽善矣,又尽善也’。” 致天下太平,则尽善尽美。 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 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页37) 荀子,“人性恶”。“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节结合艺术研究美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吹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页39-40) 刘勰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欧阳炯:“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中国美学

题目: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合之美姓名:杨富 学号:084020432 班级:08哲学 任课教师:雷希老师

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合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和合”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与审美运思的源头活水。 和合之美最突出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点。以天人异质同构为基础并由此确立二者间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润了古代审美境界论,中国人由此而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和合”文化中的整体直观运思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论,视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为同一的中国诗性智慧特别强调物我互感互动的生命运动中的整体直观把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诗性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构架和展开。“和合”文化构建了中国美学的主导精神——对“和”美的追求,形成了中国美学的和谐基调。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间并无绝对的分歧,自然是内在于人的存在物,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调谐;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达到一种完满和理想的境界,是中国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质言之,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就是要求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这表现在: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人与自然、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心源与造化、内根与外境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天人异质同构的这种深层文化意识使得中国古代人学与美学间有着内在的本体性关联,由此,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成为中国诗性智慧最具有特色和魅力之所在。中国美学深刻领悟了“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诗性智慧,并创造性地将之发挥由天至人的审美体认模式和以人合天的审美体验模式的双向运动中,从而

试论中国美学的中和美

试论中国美学的中和美 邵悦佳 【摘要】以“ 和” 为美, 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 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诗礼乐对达到“中和” 美的审美境界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孔子的文艺 审美也时刻透露出他的“中和”美观点。 【关键词】中和美,孔子 中和美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 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一般认为,中和之美指的是一种内部和谐而又温柔敦厚的 特定艺术风格。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中和”的概念,学术界对孔子“中和”思想原则的认定,其实质是根据孔子“中庸”思想推演而来,并进而认为,“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是孔子的“中庸”原则在美学上的具体运用。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本文主要论述以孔子为代表的 先秦儒家的中和美。 关于中和, 《礼记》有一段阐释: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礼记·中庸》给“中和” 思想下的这个定义, 是对儒家“中和” 观的经典概括。“喜怒哀乐” 是人的情感表现, 在它们尚未表现出来时, 是人的一种适中的内在本性。然而, 蕴于体内的情感总是要发之于外的,这是人之常情。“发而皆中节” , 这就是儒家主张的情感的抒发要有节制,只有保持一定的“度”,才能达到和谐的美。首先孔子认为诗礼乐对达到“中和” 美的审美境界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战 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中提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2(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一)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说明在孔子那里,《诗》与乐虽可合而为一,但其文化功能各有侧重,具体表现在“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都是修生养性,调节人的性情的法则,“ 诗” 和“乐” 都直接表现着人的思想情感。“礼” 与“乐” 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礼” 即仪式, “乐” 是原始仪式的组成部分。在原始仪式中, “礼” 是主体部分, “乐” 是受礼节 制的。而致“和” 的标准就是“礼”。《礼记·仲尼燕居》: “礼乎礼! 夫礼所以制中也。”陈戍国谓: “…制中? ,就是相称,就是…所处? 妥善。”3(陈戍国.中国礼制史( 先秦卷)[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所谓“相称” ,是指与“礼” 相称, 在孔子看来,“中” 的标准是“礼” ,与“礼” 相称即为“中”。” “ 礼” ,并不是指一般的仪节规范之礼,而是指与人的情感生活相统一的内心原则。礼节是使人与人 之间有区别, 即分别上下、长幼、尊卑的标准。礼乐的作用, 最终都可以归之为“和”,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人的行为时刻要以礼为原则。礼乐可以用来节制人的欲望,调节和引导人的感情,从而把人的情感控制在一个适中的范围内, 即不 能太过份,不能走极端。要“发而皆中节” ,使情感处于中和状态。这也正是“中和”之美所追求的。 其次孔子的文艺审美方面也透露出他的“中和”美观点。他要求在文艺作品中把各种不同的或者对立的因素恰到好处地统一起来,不要使某一因素太“过”,某一因 素“不及”, 也就是说,他认为艺术作品应当是美与善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符“中庸”之道。具体说来, 他要求艺术作品在其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上遵循“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和“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这典型地反映在他对《诗经》的评价上: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的思想内容都是 纯正的,都是符合儒家的中和美观点的。孔子对《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评价是在强调“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4陈

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中国农事的规律也是审美的规律,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农事诗,两者均体现出时间进程、自然审美体验与农事乃至政治实践相协调的特点。后世的“四季歌”、文学的伤春悲秋主题、绘画的“四条屏”等,均是这种时间模式的艺术延伸形式。 最后,在这种审美化的自然经验中,时间被空间化,空间也被时间化,从而使天下体系成为时空协调的审美体系。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四季感知至少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其中,东方因与春天关联而气候宜人、关乎理想;南方因与夏天相联而炽热、富于浓情;西方因与秋天关联而消极、充满肃杀;北方则

美学离线作业(选)答案

《美学》课程作业答案(选做) 第一编判断题1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亚里士多德是美学之父。3十 八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骑射、纺织、书法等五门。4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戏剧、舞蹈、电影、建筑等八门。5康德的美学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1对。因为与审美活动同步产生,所以古老;因为它的命名很晚,所以年轻。2错。鲍姆加敦才是美学之父3错。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等五门。4错。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等五门。5错。康德的美学著作是《判断力批判》。 第二编判断题1孔子认为先秦的音乐作品《武》是尽善尽美的。2儒家把音乐 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途径。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4道家美学思想认为美需要艺术家努力创造。5按道家思想,看不见的图像和听不见的声音也可以成为美的艺术。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了道家的美学思想。7乐记是儒家经典。8乐记认为音乐与政治没有关系。9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最好的绘画应该能够画出最逼真的图像。10好的书法家先在头脑中写字,再在纸面上写字。11《人间词话》提出的境界说来源于西方的文学理论。12王国维美学思想主要是受西方影响而形成的。 1 错。孔子认为先秦的音乐作品《韶》是尽善尽美的。2对。儒家对所有艺术都有这种要求。3对。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不要过份。4错。道家主张自然或道是美的根源,而人为的东西只能破坏美。5对。因为道家主张有无相生的审美的辩证法。6对。道家主张自然是美的根源。7对。乐记的音乐理论体现了儒家的思想。8错。乐记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9错。最好的绘画是最传神的绘画。10对。王羲之主张书法应该“意在笔先”。11错。“境界说”是王国维对中国古典美学“意境”和“韵味”的发展。12错。影响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既有西方近代思想,也有中国古典思想。 第三编判断题 1同样的审美经验是可以重复的。2审美现象是指美的事物。3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4所有审美对象都是美的。5是艺术都是美的6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肯定是艺术品 7这件衣服设计独特,做工精美,就像一件艺术品8绘画作品肯定是艺术品 9崇高是美的一种10崇高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使人的心境得到升华11悲剧的意思就是悲惨可怜12只要好人死亡,就是悲剧13只有好人的毁灭和厄运,才产生悲剧性14欣赏悲剧可以导致心理上的健康15善恶报应的结局属于喜剧范畴16喜剧是专门讽刺坏人坏事的17滑稽就是闹剧18丑没有审美价值 1错。审美经验不可重复。2错。美不同于审美现象。3错。审美的概念大于美的概念。4错。除了美,审美价值还有很多种。5错。美只是艺术审美价值的一种6错。从评价的意义看,只有具备审美价值的作品才是艺术品7对。在评价意义上,任何有审美价值的人工产品都可以是艺术品8错。从评价的意义看,只有具备审美价值的绘画作品才是艺术品9错。崇高与美是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10对。使人的心境得到升华是崇高的审美价值之一11错。无价值的东西所引起的可怜不是悲剧感12错。好人死亡如果保存了

中国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9a17031045.html, 中国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美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体系转换背景下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5期.皮朝纲. [2].务实、求新、尚学征途上的新旅程论皮朝纲先生基于禅宗书画美学实践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构之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潘国好.王宗峰. [3].中国美学:主义的喧嚣与缺位——百年中国美学批判. 《探索与争鸣》.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2期.王建疆. [4].对进一步拓宽、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基础的思考——以禅宗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4期.皮朝纲. [5].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2期.朱志荣. [6].两种西化与两种西方美学——中国美学西化的运作机制. 《江海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期.代迅. [7].禅宗诗学著述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皮朝纲. [8].双重挤压与世纪难题: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当代文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6期.钟仕伦. [9].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问题和动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邹华.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 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生存智慧,其正确合理的思想内核为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实用理性的特征,比较注重实际,重视人际关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典章制度仪式礼义为结构,以忠爱仁义为内容,以温柔敦厚为意态,以天下安和为功用。”中和之美最能体现着儒家文化精神的美的形态,比如儒家在哲学思想上,追求的天人合一;其次,中和之美的产生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有关系。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为人处事要恪守礼法,要适中合度,止于至善,这样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儒家认为人们只有实行了中庸之道才能有利于社会群体的和谐,实现“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一种非常现实的启示,强弱胜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是相通相依、息息相关的。“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不同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能够并存,互相促进。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中和之美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中和之美 摘要:“中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创作指导思想。中和思想源于儒家中庸的哲学思想,儒家把“中和”作为文学等艺术审美的理想和原则,它的中和观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的产生、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以《诗经》和《论语》等儒家经典为例,从传统审美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中和之美。 关键词:儒家文化;古代文学;中和之美 一、概述: 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作家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创作的产物。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也反映作家的创作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可以说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产生的,而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其中儒家思想的中和观尤为突出。 作为审美范畴的“中”,指内心情感的不偏不倚;“和”,是矛盾对立面和谐统一、相济相成、相反相成的外在表现的美的形态。所谓“中和之美”,就是不偏不倚的内在质,外现为一个既不过分、又非不足的矛盾对立、和谐统一的美。 二、儒家“中和之美”思想 “中和之美”的观点是儒家的核心观点,“中和”一体不可分。“中和”一词,出于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之情尚未表现出来时,谓之为中;表现出来后又能顺应自然,符合节度,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人追求的最高理想。若能达到不偏不倚,尽善尽美的中和之境,天地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会生生不息。“中”与“和”在这里成了宇宙的最高秩序与法则,因此把握住了“中和”,也就把握住了道。 “中和观”作为人格理想、社会理想的范式进入到审美领域,奠定了中国

试论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作业)

中国古典美 学试论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答: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都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道家美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美学观念,它的创始人是老子,庄子则是其重要的继承与发展者。而禅宗美学则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它是由老子提出的。道生万物,老子认为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著《道德经》,提出“道”的最高范畴和道家的价值观,同时也是道家美学的审美标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正是道家美学的总纲。道家美学主张人随自然,反对人为造作的仁义。由此可见,自然是道最根本的规律,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在治理,凡事顺其自然。道家美学对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在道家美学的影响下。山水田园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盛行,陶渊明,王维等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在绘画方面,山水画与泼墨画在成为中国绘画的代表,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绘画主要表现为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表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不是在深山里画一座寺

庙,而是在山下画一个打水的和尚,留下大量的空间让观者想象。在音乐方面,中国人喜欢用高山流水来形容音乐的美好,想必也与此有关。 而禅宗美学是一个由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的感悟。它主张追求独创性,人对禅要有自己的理解,别人悟通的禅理,永远代替不了自己的认识。这深深影响着古代文人。明代音乐家徐渭就曾说,“我自用我法,法自我立”。佛学大师南怀瑾在《禅宗与南宋理学》一文中认为,“(如果)佛学不来中国,隋唐之间佛学的禅宗如不兴起,那么儒家思想与孔孟的‘微言大义’可能永远停留在经疏注解之间。”由此可见,禅宗美学对中国有多么大的影响。中国文人大多爱把参禅与学诗联系起来,参禅需悟禅境,而学诗需悟诗境。在唐代,许多山水田园诗都与禅宗美学有很大的联系,其中谢灵运就是把禅宗美学与山水田园诗结合的集大成者。他的诗很多都表现了信佛教,爱山水的心情,具有禅宗美学的思想。而他的诗多用佛学典故,并自己注明出处。除了在诗文方面,禅宗美学在其它艺术上也具有很深的影响,它要求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把主观感情移入客体,使主客体进行交流,这样的音乐才具有影响力。禅把这种现象叫做“物我同化”。 总之,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不仅对古代艺术具有影响,也将继续对中国将来的艺术产生影响。 在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美学路在何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