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年级历史 上册 各课考点同步训练

7年级历史 上册 各课考点同步训练

7年级历史 上册 各课考点同步训练
7年级历史 上册 各课考点同步训练

7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考点:元谋人、北京人七上P2—4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参考答案]B[08南京中考]第1题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A三.四百万年前B170万年前C70-20万年前D公元前21世纪

[参考答案]B[08山西中考]第1题

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考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七上P7—9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2008·山东聊城市)1.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A

①已经工使用磨制石器②会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拥有成熟的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参考答案]D[08福州中考]第1题

【】元谋人.长阳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

[参考答案]B[08宜昌毕业]第1题

【】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半坡原始居民已开始种植

A.水稻

B.粟

C.黄瓜

D.葡萄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1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

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

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B.北京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参考答案]C [08苏州中考]第1题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此地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B.玉米C.粟D.占城稻

[参考答案]C [08盐城中考]第1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

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参考答案]C[08芜湖学业]第1题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母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参考答案]C [08山东中考]第1题

(2008·山东滨州)17.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C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7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

考点: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七上P12—15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炎帝和黄帝

D.蚩尤

[参考答案][08泰州中考]第1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A [08扬州中考]第1题

【】关于我国先民早期创业的历史,有许多神话和传说。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蚩尤

B.黄帝

C.舜

D.禹

[参考答案]B[08太原中考]第1题

【】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2007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祭典礼。你知道“人文初祖”是

A.禹

B.尧

C.黄帝

D.舜

[参考答案]C [08桂林中考]第1题

7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考点: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七上P20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夏朝、商朝、西周三代的更替七上P20—23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七上P2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选择题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08泰州中考]第2题

【】2008 年5 月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 .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 .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 .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参考答案]A[08绍兴中考]第6题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B[08汕头学业]第1题

考点:司母戊鼎七上P26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下面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兵马俑D.敦煌莫高窟

[参考答案]B [08泉州丰泽学业]第1题

【】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参考答案]B[08恩施学业]第1题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大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

[参考答案]C [08广东学业]第1题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司母戊鼎

B. 整套编钟

C. 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参考答案]B [08咸宁学业]第1题

(2008·江苏淮安)1.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C

A B C D

考点:春秋五霸七上P30—32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战国七雄七上P33—34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参考答案]B [08临沂中考]第11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参考答案]B [08芜湖学业]第2题

【】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 卧薪尝胆 C. 问鼎中原

[参考答案]C [08黄冈中考]第1题

考点:都江堰七上P37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商鞅变法七上P38—39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选择题

(2008·山东济宁市)11.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

地震,距震中不足15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基

本完好。它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巨大作用。

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的是:C

A.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B.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庞涓

C.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D.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商鞅

【】李冰主持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金字

[参考答案]A[08福州中考]第2题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影响巨大。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白渠D.大运河

[参考答案]A[08宜昌毕业]第2题

【】据报道,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虽然位于重灾区,但其主体工程受损不严重。都城江堰修筑的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隋朝时期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8题

【】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在今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未被毁坏,这项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邗沟

[参考答案]B [08扬州中考]第2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六辅渠

D.白渠

[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1题

【】我国许多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指出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

[参考答案]A [08桂林中考]第2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有2000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受了这次地震的考验。2000多年前,组织发动民众修建此项水利工程的是

A.水工郑国 B. 蜀守李冰 C. 大将军蒙恬 D. 监御史禄

[参考答案]B [08黄冈中考]第5题

【】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赵州桥

[参考答案]A [08襄樊中考]第11题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参考答案]A [08威海学业]第2题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 商鞅

D.李春

[参考答案]B [08山东中考]第2题

【】都江堰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隋唐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08陕西中考]第1题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参考答案][08泰安中考]第2题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08广东学业]第2题

【】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参考答案]D[08汕头学业]第2题

7年级上册第7课 [08成都学业]

列举题第31题

(2008年·成都市)31.写出以下著名文物遗产的名称和出土地点。(4分)

A 图

B 图

A 图名称 出土地点

B 图名称 出土地点

31.A 图名称:青铜面具(青铜人头像) 出土地点:四川广汉三星堆

B 图名称:李冰石像 出土地点:四川都江堰

考点:甲骨文七上P41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

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参考答案]C [08宜昌毕业]第6题

【】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参考答案]B [08威海学业]第3题

考点:孔子七上P46—47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考点:“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七上P48—49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夏朝出现甲骨文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参考答案]A[08南京中考]第2题

【】西汉时,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达两千多年。请问: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

[参考答案]A [08苏州中考]第2题

【】中国古代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庄子D.韩非

[参考答案]A [08盐城中考]第2题

【】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参考答案]B [08资阳中考]第17题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参考答案]B [08衢州学业]第6题

【】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

[参考答案]A [08安徽中考]第1题

【】2007年9月27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世界华人华侨相聚孔子故里,共同举行祭孔等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这体现了全球华人华侨①在血缘上同根一脉②在文化上拥有同一渊源③在政治上拥有共同信仰④在经济上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08汕头学业]第6题

【】2007年12月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庙,当讲解员为他介绍孔子的思想核心时,他不断地点头称是。你认为讲解员介绍的“孔子的思想核心”应是

A.“无为而治”

B.“仁”

C.法治

D.“兼爱”“非攻”

[参考答案]B [08威海学业]第4题

(2008·四川资阳)17. 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B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之一理念的是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08泰安中考]第1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孙膑

[参考答案]A [08温州中考]第15题

7年级上册第9课 [08桂林中考]

史林释意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民为贵”,“君为轻”。

请回答:

(1)孔子和孟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这一学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材料一被推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之一。请你说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材料二中“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1分)

[参考答案](1)儒家学派。(1分)“仁”的思想。(1分)

(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去做。(1分)尊重他人.宽容.平等待人。(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体现在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08桂林中考]第9题

7年级上册第9课 [08徐州中考]

非选择题第31题

(5分)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1分)

(2)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2分)

(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1分)

[参考答案](1)“仁”(1分)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受教育对象范围,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编订《诗》.《书》.《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古代文化;在教学中,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1分)(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2)董仲舒(1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3)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如有利于社会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08徐州中考]第31题

7年级上册第9课 [08山东中考]

非选择题第16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庙大成殿新加坡孔子学院

问题:

(1)阅读材料一,你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3分)

材料二: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对儒学产生怎样了的影响?(2分)

材料三:情景模拟:1916你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某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能)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3)某教授是怎样对待儒家学说的?他为什么持有这样的态度?(3分)

[参考答案](1)孔庙规模宏大.建筑辉煌;孔子在我国享有很高的地位;孔子被统治者神化,孔子学院在外国建立:儒家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3分)

(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开始成为封建正统思想。(2分)(3)态度:绝对否定儒家文化。原因: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封建礼教阻碍思想解放)(3分)

[08山东中考]第16题

7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

考点:秦统一的时间七上P56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七上P57—59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考点:秦长城七上P59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选择题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

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

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A[08泉州丰泽学业]第2题

(2008·江苏淮安)2.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D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嬴政

B.李世明

C.拓跋宏

D.武则天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3题

【】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参考答案]B [08连云港中考]第17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D.建立皇帝制度

[参考答案]A [08徐州中考]第16题

【】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

A.小篆B.甲骨文C.隶书D.金文

[参考答案]A [08盐城中考]第3题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了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它与下列哪一字体相同

[参考答案]A [08扬州中考]第3题

【】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 .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C .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参考答案]A[08绍兴中考]第14题

【】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

[参考答案]A[08长沙学业]第13题

(2008·湖南长沙)13.右图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

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A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2008·广东省)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北

京”,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这种典

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D

A.是中国画与西洋画巧妙结合的缩影

B.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

C.起源于清代

D.体现了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的特色

7年级上册第10课 [08苏州中考]

判断题第21题

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参考答案]A [08苏州中考]第21题

7年级上册第10课 [08襄樊中考]

简答题第32题

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4分)

[参考答案](1)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3)推行郡县制;(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5)修筑长城;(6)开凿灵渠等等。

(评分说明:只要求考生答出任意4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此题满分为4分,多答不加分。)[08襄樊中考]第32题

7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考点:陈胜、吴广起义七上P59 能力要求:识记

选择题

7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七上P68—69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选择题

【】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制D.文字狱

[参考答案]B[08宜昌毕业]第3题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盐铁官营[参考答案]B[08南京中考]第3题

【】下列不属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削弱封国势力

C.强化监察制度

D.统一度量衡

[参考答案][08泰州中考]第3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2题

【】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A.汉高祖刘邦B.汉武帝刘彻

C.汉光武帝刘秀D.蜀汉皇帝刘备

[参考答案]B [08成都学业]第1题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参考答案]D[08汕头学业]第3题

【】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B [08黄冈中考]第2题

(2008年·成都市)1.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B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师寄语】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良训。 【学习目标】 1、识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 围及史学价 值和文学价值,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2、能够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心有好报”……你知道这些说法都与佛教有关吗?佛教在哪个国家产生?它又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它为什么很快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对中国文化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道教与佛教的主张是否一样?带着好奇,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二、 宗教 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艺术: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 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基础知识 三、 基本教义: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兴起 兴起:______时期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东来 体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史范围:从______ 到_______时期的历史 价值: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合作探究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大全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大全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化演进和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7、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另: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人工取火、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因为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南方地区潮湿温热,干栏式房屋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练习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2.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关于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B.位于岷江中游 C.著名的水利工程D.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3.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罢兵归田B.释放奴婢C.承认土地私有D.迁都洛阳 4.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A.管仲B.商鞅C.吴起D.李悝 5.(题文)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B.李冰C.商鞅D.周厉王 6.老马识途、一鸣惊人、秦晋之好、退避三舍这些成语与下列哪项历史知识相关 A.战国七雄B.春秋五霸C.张骞通西域D.昭君出塞 7.板书学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以下板书内容,在______填上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A.商鞅变法B.大一统的汉朝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8.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9.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封建性质的是 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统一度量衡10.“水旱不从人,不知饥馑,实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课教案 主备人:田凤英组员:田凤英秦莉 教学目标: (1)理解战争类历史知识,掌握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2)理解改革(变法)类历史知识,掌握改革(变法)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历史作用。 (3)理解学派类历史知识,掌握各学派的各时期的代表人物、观点、著作。 (4)理解之最类历史知识,掌握中国、世界相关之最的人物、事件。 (5)理解目的类历史知识,掌握重要事件的目的。 (6)使学生分类系统的掌握知识,且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战争类历史知识,掌握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2)理解学派类历史知识,掌握各学派的各时期的代表人物、观点、著作。 (3)理解之最类历史知识,掌握中国、世界相关之最的人物、事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对比法、分类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分类法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一)理解战争类历史知识,掌握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意义、所涉成语。 (二)理解改革(变法)类历史知识,掌握改革(变法)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历史作用。 (三)理解目的类历史知识,掌握重要事件的目的。 (四)理解学派类历史知识,掌握各学派的各时期的代表人物、观点、著作。 (五)理解之最类历史知识,掌握中国、世界相关之最的人物、事件。 三、分类复习 (一)出示所学战争:涿鹿之战牧野之战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 1、分析每次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意义、相关成语。 2、提问:

下列四次重要战役中,哪一次是决定秦朝最后瓦解的战役。 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昆阳之战 4)下列哪次战役于其他三次性质不一样?。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城濮之战 (二)复习改革、变法类 1、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历史作用 2、提问: ①秦国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复习重要事件的目的 1、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2、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变法的目的是 3、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4、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根本目的是 5、秦始皇发布焚书令是为了 6、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 (四)复习学派类 1、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在思想领域出现局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什么是“光武中兴”;知道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史实;掌握黄巾起义的 2. 通过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的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社会问题的技能;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黄巾军的口号,使学生认识到黄巾起义是一 3. “光武中兴”的出现说明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清明的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反映出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使我们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不仅有辉煌的一面,也有君主专制带来的腐朽、落后的一面。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生对西汉的历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学习,这是学习东汉的历史基础。我们可以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和设计。对于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比较抽象的“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新授课。 1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刘邦建立西汉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但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西汉政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无药可救,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的?东汉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东汉后期又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提问1 学生回答:25 教师点拨: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史书上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 提问2 学生回答: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中兴”。(关于“中兴”一词可稍作解释: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互动探究: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共同讨论完成上述问题,如有差别,可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 提示: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行之有效,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学生回答: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根据《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请同学们说一说该示意图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中国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学练提纲15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内容作用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③从事农业生产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知识点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东周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一般指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3、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 4、桂陵之战是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的战役,即成语“围魏救赵”的典故。 5、马陵之战是继桂陵之战后,齐国再次攻击魏国的战役,是历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役。 6、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7、问题思考P——34 当时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因此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他们最渴望的是国家统一,和平、安定的生活。 8、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9、商鞅变法的内容: (1)政治上:①确立县制;②废除贵族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④严明法治,禁止私斗。 (2)经济上: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3)军事上:奖励军功。 10、材料研读——P35 商鞅依法治理秦国,公平公正,处罚时不怕强权,奖励

时不赏亲近者。材料中反映了商鞅是以公正平等的态度推行改革的。 11、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12、材料研读——37: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1)解决了水灾和旱灾的影响; (2)农业生产有了保障,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3)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称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13、课后活动:——P37--1 春秋:退避三舍、卧薪尝胆、老马识途、三令五申、一鼓作气、唇亡齿寒 战国:纸上谈兵、朝秦暮楚、百发百中、完璧归赵 14、课后活动:——P37--2 (1)变法改革过程中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必然会找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有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2)只要变法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改革终究会进行下去,变法的成果不会个别人而废止,并最终会取得成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东汉盛衰原因的分析、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联系现实生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 (2)通过对“外戚、宦官专权”现象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成长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东汉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的过渡阶段。尽管东汉前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很快就走向衰落。本课主要包括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内容。学好本课,为学习下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昔有光武大帝,今有航天英雄”, 已是当今湖北枣阳市的新广告词。 完成神舟六号飞天任务的航天英 雄聂海胜的家乡枣阳被誉为“龙飞白 水,松子神陂”宝地,汉光武帝刘秀在 枣阳白水村(今枣阳市吴店镇皇村)度 过了十三年,其间经历了从皇族宗亲官 家子弟沦落为布衣贫民的转变过程,并 最终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演绎 了“光武中兴”的辉煌历史。 刘秀如何演绎了“光武中兴”的辉 煌历史? 自由讨论和回答。 激发兴趣,引 起求知的欲望。 探究新知(授新课) 1.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简要介绍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王 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刘秀借助农 民起义的力量打败王莽,最后建立东汉 情况。 (2)光武中兴培养学生从史 料中获取有效历史 信息的能力。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中国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

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知道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以及合纵与连横的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懂得“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讲究策略,了解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3.了解都江堰工程,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知道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历史朝代歌》里第一句“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也说“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时期究竟乱到什么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讲授新课】 .教师指出“社会变化”是本课主要线索,让学生思考:社会变化包含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1.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参见教材P29、P3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文字表述,进行比较并思考: (1)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七雄”分别在哪个方位,你能使用简短的语句进行记忆吗? (3)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4)通过对比地图,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1)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初一历史 第10课 第13课 淄川二中初一级部 历史 导学案 No.5 课题 复习第一单元(1.2.3课) 课型 复习课 学 习 过 程 二次备课 学习 目标 .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 2.记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畜牧

业的情况 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 主备人 孙菁华 2.记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畜牧业的情况 背诵同步训练第4页的“知识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区域 劳动工具 农作物 房屋样式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5页的“选择题”、第6页的“识图题”接着校正错误。估计难度不大 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 结合课本的图片进行记忆和复述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10页的“选择题”,第11页的“识图题”接着校正错误。估计2题难度稍大 图解“原始社会的解体”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单元测试一》 预习第5课 重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 炎帝和黄帝 备课 时间 难点 尧舜禹的禅让 上课 时间 学 习 过 程 二次备课

直接进入主题,使学生清晰的明确本届课程的内容,. 1.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 背诵同步训练第1页的“知识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项目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时期 体质特征 劳动工具 取火方式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思想观念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2页的“选择题”,接着校正错误。 估计5题难度稍大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含反思、说课稿)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教材分析: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战国七雄;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都江堰的修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商鞅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都江堰。 难点:商鞅变法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商鞅徙木赏金

教师:同学们知道“徙木赏金”的故事吗?战国时期的商鞅用“徙木赏金”的办法,提高了威信,为他变法做好了准备。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战国七雄: 教师:战国七雄是怎么来得? 展示:战国地图,找出七国的地理位置,都城名称和今地名,齐不是春秋时的姜氏齐国,而是田氏齐国,晋则被韩、赵、魏取代。 然后找出记忆规律: (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原。) 教师: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学生:齐、楚、秦、燕、赵、魏、韩。 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 教师:战国七雄如何形成?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能发现什么吗?学生: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稍后齐国田氏取代姜氏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号称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 教师: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富强的国家发动战争,因而战争更加频繁,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看书找出) 教师:经过兼并战争,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成为私田。原来的奴隶主转变成了地主,租种私田的人则成为了农民。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也是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作保障。因此,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纷纷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则奏响了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最强音。二、商鞅变法 展示:商鞅图、秦孝公与商鞅图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展示的图片和课本第三部分来完成下面的历史小档案吧。 历史小档案事件:__商鞅变法 时间:__公元前356年_ 主持者:商鞅 支持者:秦孝公 目的:富国强兵

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及答案 马上就要初一历史第7课考试了,为了能在历史第7课考试中考到好成绩,七年级的同学们应该都认真复习历史第7课的试题。以下是给你推荐的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一、新旧更替生强梦;战国七雄 1.阅读教材,找出战国七雄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产生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咏史诗•流沙》 (1)材料一中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 材料二 (2)指出哪幅漫画是描述战国时期场景的?当时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战役? 二、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 1.阅读教材,找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影响。 2.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

亲近。”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3)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三、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 1.阅读教材,找出都江堰修筑的时期、人物、地位、功能、影响。 材料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有何功能? (2)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与周边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自主建构】 【巩固练习】 1.(2016•山东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13课复习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13课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历史朝代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 人类从何而来?人类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2.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3. 我国境内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人?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4. 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特征:已经知道制造工具,会使用火。 5.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6. 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发现时间、体质特征?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于1921年,体质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位于黄河流域。 7. 北京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②生活:过着群体生活,共同劳动,③会用火,会保存火种。 8.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9. 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

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0. 火对原始人类有什么用途和意义? 1 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1.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什么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就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处于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原 始社会早期。知识拓展: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距今约3万年 3.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4.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5.有了审美观念 6.已会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 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2. 半坡人:距今时间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 3. 半坡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工具: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③食物:种植粟,饲养家畜,食物多样化,④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⑤乐器:陶埙,⑥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4. 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特征:①房屋:干栏式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②水井,迄今最早的木结构水井,③工具,使用磨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初一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自主识记检查 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人类。 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 3、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的______部落,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族。 4、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他的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_编出了乐谱。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______”。 5、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传说, 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______。 6、约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社会结束,______社会开始。 二、课内训练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 A、200万年 B、170万年 C、80万年 D、70万年 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古巴比伦 C、中国 D、埃及 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这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先种植粟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5、被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禹 6、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东方部落首领蚩尤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淝水之战 7、某海外华人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 B、中山陵 C、秦始皇陵 D、大禹陵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9、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蚩尤部落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10、阅读材料: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请回答: (1)你知道材料中的“赫赫始祖”指的是谁吗? (2)这个人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3)你能说出有关他的传说吗?(说出一项即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优质教案

《东汉的兴亡》 第一课时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三课。上承接西汉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启三国群雄争霸,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光武中兴”;第二部分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第三部分为“黄巾起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相似措施和作用的对比,掌握比较法的运用。知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决定力量在于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提供很好的范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光武中兴和黄巾起义的对比学习,认识到朝代的兴衰和治国方略息息相关,培养唯物主义史观,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的措施及作用,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 【教学难点】

1、总结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与黄巾起义的关系; 2、总结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 二、进入新课: (一)光武中兴 1.阅读教材,讲述东汉政权的建立(包括背景、时间、人物、都城); 2.东汉建立之初,当时统治者(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3.光武帝以“柔术”治天下与西汉时“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异同? (1)相同点: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但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上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2)不同点: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隐患。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阅读教材,回答: (1)外戚、宦官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够专权?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什么后果?东汉后期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 2.材料: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这首民谣体现了百姓们不畏强权,勇于争取自己的合法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 二、尧舜禹的“禅让” 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

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三、商鞅变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国七雄争霸史实;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大变革等历史现象的研究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春秋战国时代的发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着改革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二、新课学习 (一)战国七雄

教师:为什么叫战国 学生:《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当时就有战国的称谓,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还没有变化,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教师:结合文章找出重点。 教师:战国七雄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学生: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 教师:七国的形成指的是那七雄? 学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多媒体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 教师: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多媒体展示马陵之战图。 教师: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保卫歼灭战,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期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多媒体展示长平之战图片 教师: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多媒体展示桂陵之战图片 教师:“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子》 教师:战争的结果怎样?

七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知识点梳理】 一、远古居民:(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1)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2)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产生活状况: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3)生产生活状况: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1)时间:距今约3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3)生产生活状况: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还会捕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过氏族生活(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二、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南方留下的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半坡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遗址)是我国北方留下的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1、南方的农耕文化代表:河姆渡遗址 (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3)生产生活状况: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子,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过着定居生活。 2、北方的农耕文化代表:半坡渡遗址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3)生产生活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耒耜开垦土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种植蔬菜,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住半地穴式房子,制造彩陶(有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过上定居生活。 三、远古的传说: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而成。它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逐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