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反坡排水技术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82.40 KB
- 文档页数:2
长距离大坡度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摘要:西藏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同时,也对铁路隧道施工组织造成很大影响。
地下水的处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本文通过长大富水斜井排水施工组织,总结成功经验,为铁路隧道类似施工情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反坡排水。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XX项目经理部承建的XX隧道3#斜井施工期最大日涌水量17000m³,处理好反坡排水才能为隧道安全、快速推进提供先决条件,为此,以设计单位清污分流专项设计为依托,通过现场实践应用,不断优化设计、创新工艺工法和过程管控机制,高海拔大坡度长距离斜井反坡排水取得了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一、隧道反坡排水总体方案1.1隧道反坡排水设计原则隧道排水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将清水和污水分别排放,污水指掌子面至已完成衬砌底板段,指掌子面段150m范围内污水及施工污水和路面冲洗污水。
清水指已完衬砌段至洞口段初支、侧沟收集水,以及掌子面段初支渗水较大处收集的清水隧道清污水量均采用对应段落的正常涌水量计算。
水泵及管路配置方面,污水采用最大涌水量,清水采用正常涌水量。
隧道排水遵循“应截尽截”的原则,底板端头设置清水截水沟,掌子面后方30米至50米处设置污水截水沟,其他初支渗水量大的位置按照要求设置截水沟,尽量减少倒流至掌子面。
1.2隧道涌水设计XX隧道3号斜井,正常涌水量2873 m3/d,最大涌水量5746 m3/d,施工期最大日涌水量17000m³,。
清水和污水采用机械排水,隧道侧壁挂设压排水管,斜井每700米在右侧侧壁设置泵站一组,设置清水泵站、污水泵站各一座,掌子面的清水污水分别汇集抽排至移动水箱后经由固定泵站集中抽排至洞外,清水直接排放至地方水系支流,污水经洞口沉淀池沉淀后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合格后排放。
二、隧道反坡排水实施2.1掌子面抽排掌子面抽排水的特点:水泵移动多、抽水时间急、抽排要干净。
长大富水隧道反坡排水施工工法长大富水隧道反坡排水施工工法一、前言长大富水隧道反坡排水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特殊工法,它能够解决隧道反坡处的排水问题,确保隧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
二、工法特点1. 反坡排水:该工法通过在隧道反坡处设置排水系统,将隧道内积水迅速排出,减轻积水压力,防止隧道因积水而发生滑坡和塌方等现象。
2. 系统综合:工法将排水系统与土壤加固、隔水工程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解决了隧道反坡处的各种问题,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3. 灵活适应:该工法适用于各种隧道施工工况,无论是软岩、硬岩还是砂土,都能够有效地应用该工法进行反坡排水工作。
三、适应范围长大富水隧道反坡排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隧道工程,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水利隧道等。
无论是新建隧道还是隧道改建,都可以采用该工法。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在隧道反坡处设置排水系统,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包括先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和支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接着设置排水系统,包括各种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最后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的成功完成。
五、施工工艺1. 地质勘察:对隧道反坡处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
2. 土方开挖和支护: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 排水系统设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井、渗水板等,确保隧道反坡处的排水畅通。
4. 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一支合适的劳动力队伍,包括隧道工程师、工地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破碎机、钻机、排水泵等,这些机具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确定。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计划1. 项目介绍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隧道反坡排水施工计划。
隧道反坡排水是指为了解决隧道内积水问题,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将积水导向隧道口外的施工过程。
2. 施工目标2.1 解决隧道内积水问题,确保隧道内干燥。
2.2 提供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3 优化隧道下水道系统,提升排水效率。
3. 施工步骤3.1 剖析隧道结构:对隧道进行详细的剖析和分析,确定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
3.2 清理隧道内部:清理隧道内部积水和杂物,确保施工环境干净。
3.3 安装排水管道:按照设计方案,安装合适的排水管道和连接件,确保排水畅通。
3.4 调整坡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对隧道反坡进行调整和修正。
3.5 安装排水设施:根据需要,安装排水设施如泵站和电控设备,确保排水系统运行稳定。
3.6 进行试验和检查:对施工完成后的排水设施进行试验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环境保护4.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2 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设施,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粉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3 施工完成后,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并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5. 安全措施5.1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并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5.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保持通道畅通。
5.3 施工期间,严禁在已施工好的区域内擅自更改或移除排水设施。
5.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以上为隧道反坡排水施工计划的简要内容,供参考。
具体实施方案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法律要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隧道出口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铁路第二双线照壁山隧道起止里程为DK253+792~DK259+116,隧道全长5324m,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保库乡境内,走行于保库河以东。
本隧地处大阪山中高山区,平均海拔2800m,最高海拔3489.5m。
隧道洞身经过地带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200~400,上部多被黄土覆盖,基岩露头零星。
分布有众多“U”型侵蚀谷。
沟内大多为季节性流水。
工点范围内山势较缓,基岩露头较少,沟壑纵横,地形较复杂。
隧道除出口1050.208m 位于R=70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线路坡度为20‰的单面上坡。
根据总体施组计划安排两个施工工区施做,各工区计划施工范围:进口工区:DK253+792~DK256+551(2759m);出口工区:DK259+116~DK256+551(2565m)。
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一)地层岩性工点范围内地层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夹石英片岩、石英片岩夹片麻岩,断层带内分布有裂隙岩、断层角砾、山顶山坡及冲沟内分布第四系碎石类土。
(二)地质构造本段位于达坂山深断裂系南侧,隧道洞身穿越的一个断层和向斜构造,内部组成与构造变形相对较简单。
F7断裂(DK257+700),该断层性质为逆冲断层,断层规模不大,断层破碎带现多被第四系坡积层覆盖,牵引褶皱较发育,断层产状N84°W/70°N,破碎带内由原岩为片麻岩和石英岩形成的破碎带为主,断层两侧地层产状不一。
小纳楞沟向斜:根据地质调查,该沟心为第四系覆盖,两侧岩体片理面产状相反,轴部近于直立,物探显示向斜核部为低阻带,深孔钻探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且富水。
(三)水文地质特征1、隧道地下水类型隧道地下水主要发育基岩裂隙水。
隧道位于达板山中高山区,是裂隙水分布区。
照壁山隧道出水点主要位于裂隙、层面间中,照壁山隧道出口山侧有常年流水,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地表渗水增大,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致使隧道内裂隙水量相应的增加。
京沈京冀客专Ⅶ标段隧道工程编号:反坡隧道(斜井)排水作业指导书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8月1日发布2014年8月1日实施京沈京冀客专隧道工程反坡隧道(斜井)排水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京冀客专Ⅶ标段富水反坡隧道或斜井排水作业,特别是在岩溶涌水隧道,反坡排水量大,抽排水设施和成本大,需要根据设计涌水量合理选择反坡排水设备,进行必要的排水设计,确保正常涌水或小量突水能够及时排出洞外.2 作业准备2。
1 技术准备(1)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水沟或管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2)隧道较短时,可在开挖面附近开挖集水井,安装水泵,将水一次送出洞外;(3)沟管断面、集水坑(井)的容积按实际排水量确定;(4)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所需功率20%以上,并有备用抽水机;(5)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2.2 设备选型隧道掌子面临时积水仓一般选用7。
5KW污水泵,固定泵站根据排水量大小和扬程一般选用18。
5KW、22KW、30KW污水泵或37KW离心泵,隧道涌水量较大时选用90KW排量500立方污水泵。
在富水、含煤渣隧道内,水中含砂砾多,污水泵损坏严重时,可选用排沙泵(又叫矿用立泵)。
排水管一般选用φ100~φ250焊管,掌子面等活动泵站采用Φ80消防软管.3 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技术要点、注意事项)、隧道开工前,需认真核对设计图,反坡排水能力需满足抽排正常施工用水和最大突涌水能力。
涉及到的排水费用应及时与有关单位汇报,但设计措施不足或投标费用不足时应及时形成书面报告。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以XXX隧道出口反坡排水为例说明反坡排水设计和施工要求.XXX隧道从进口到出口为连续上坡,纵坡为15。
3‰,坡长8250m,隧道出口为反坡排水(内低外高).隧道左侧30米设置平行导坑一座,全隧道设计正常涌水量170254m3/d,最大涌水量为823961m3/d。
新建贵广铁路GGTJ-7标宝峰山隧道一号斜井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十三局贵广铁路GGTJ-7标指挥部二○○九年五月宝峰山隧道1#斜井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宝峰山隧道设计咨询版;(2)《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08-092);(3)《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 214-2005)(6)国家、铁道部和地方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二、隧道设计及水文地质概况由我单位负责施工的新建贵广铁路GGTJ-7标宝峰山隧道,里程D3K478+091~DK491+818,全长13727m,为贵广铁路重点控制工程。
其中1#斜井工区负责施工的斜井里程X1K0+000~X1K1+480,长1480m,正洞里程D3K481+060~DK485+000,长3940m。
斜井长1480m,坡度9%,为反坡排水,正洞D3K481+060~DK482+800,长1740m,坡度4.5‰,为反坡排水。
由于宝峰山隧道为特长隧道,经过7个断层带,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渗水、涌水情况点多面广。
围岩破碎,渗水量大,渗水不间断汇流,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其中宝峰山隧道1#斜井正洞经过一条大断层(栗木-恭城区域性大断层)和一条背斜(凉亭背斜)。
我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在斜井及正洞内布置了大量的抽排水设备和管道,24小时不间断的抽排,及时排除隧道内积水,确保了隧道的顺利施工。
一、原设计水文地质情况(一)地表水发育特征宝峰山隧道1#斜井段位于广西桂林市以东,阳朔县以北凉亭村附近,洞身测段属剥蚀高,中山地貌,绝对高程200-1300m,相对高差最大达950m,自然坡度一般20~65度,地形起伏较大,坡陡沟深,沟谷多呈“V”字形。
年平均降雨量1677mm,最大2199mm,最小1219mm,4~8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60%,十一月到二月为枯季,降雨量占全年15%。
特长隧道涌水综合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出现全新的发展,方便了各地的交流,尤其是多山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之时经常会遇到种种问题,对隧道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特长隧道涌水综合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隧道;涌水;施工技术引言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出现了大量的特长公路隧道,使我国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
然而在目前的公路隧道建设中我们发现,随着隧道掘进速度的加快,长度的增加,特长隧道的施工技术问题已成为公路施工技术快速、安全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特长隧道施工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1、排水方案1.1、应急阶段的排水方案依据洞内的具体情况,排水只需考虑施工用水残留在掌子面的少量积水,没有专门布设排水管线,日常施工过程中用2.5KW水泵抽水、水车运排即可。
洞内发生涌水后,根据应急预案,马上启用两台大功率抽水机抽水,通过洞内原有的进水管直接将涌水排出洞外。
抽水机型号为WQS型污水潜水泵,抽水流量为50m3,扬程35m。
开始时潜水泵放在积水较深处,抽水过程中根据水位的回落情况逐步调整移动,直至掌子面积水退去。
1.2、恢复施工阶段的排水方案掌子面的积水退去后,采用两级排水方案,恢复施工。
具体方案为:在上台阶一侧距离掌子面约30m处开挖集水坑,用于汇集上台阶的积水。
对反坡开挖造成掌子面附近的少量积水,可以用小功率的污水泵抽到集水坑中。
集水坑长4m宽2m、深1m,里面安放一台流量为50m3的潜水泵。
集水坑应分段开挖,当集水坑与掌子面距离超30m时,应向前重新设置。
同时,在下台阶二次衬砌已施作的地段,安装一个容量为45m3的储水箱,里面用钢板分隔成两个仓位,并在第二个仓位内安放一台抽水流量为85m3/h的D型多级离心泵。
集水坑内的水先由潜水泵抽排到第一个仓位,沉淀后溢入第二个仓位,再由离心泵抽出,通过洞内原有的进水管排出洞外。
由于进水管被改成排水,因此必须在洞内解决施工用水问题,办法是对储水箱内的水沉淀后再利用。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计划
目的
为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和道路通行的顺畅,制定隧道反坡排水施工计划。
工程范围
本施工计划适用于XXX隧道。
工期安排
本施工计划的工期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 日,共计XX天。
施工方法
反坡处理
1. 清理原有排水系统内的杂物和泥沙,并进行必要的维修。
2. 安装新的排水管道和管件,将排水管道与现有系统相连。
3. 对排水系统的斜坡进行认真设计,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无积水现象。
4. 开挖搜修孔,使潮湿的墙面通风干燥,排泄积水和扬尘。
施工安全
1. 依据相关安全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限制施工区域。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和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品。
3. 道路交通的管理应全面严格,道路标识和车道分隔必须清晰。
经费预算
施工总预算为XX元。
具体分配如下:
1. 人工费:XX
2. 器材费:XX
3. 材料费:XX
4. 其他费用:XX
质量验收
1.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2. 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进度管理
1. 设立监督组,定期检查工地现场和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
中存在的问题。
2. 每周开展例会,汇报工作内容和进度情况。
停工和恢复
由于突发情况或特殊原因,施工可能需要暂停,必须在恢复工作前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以上是本次隧道反坡排水施工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并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达到相关要求。
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工程概况 (1)4水文地质条件 (2)5洞内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2)5.1反坡排水方法选择 (2)5.2正洞反坡排水 (3)6抽水设备统计表 (4)7排水管理和实施 (4)8安全注意事项 (6)9隧道突水、突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9.1目的 (6)9.2适用范围 (6)9.3应急组织机构 (7)9.3.1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图 (7)9.3.2隧道突水、突泥事故应急组织 (7)9.4应急管理 (8)9.4.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9.4.2应急措施 (8)9.5应急原则 (9)9.6信息通讯: (9)9.7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 (9)9.7.1响应程序 (9)9.7.2突水突泥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0)9.7.3预防措施 (10)9.7.4突水突泥事故紧急救援注意事项 (10)9.8应急状态的解除 (11)9.9培训及演练 (11)10环境与水土保持措施 (11)11附图 (11)那迷村二号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磨丁至万象线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初步设计文件和图纸等。
(2)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法规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 331-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4-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6-2015)(3)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新建老中铁路磨丁至万象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5)新建铁路磨丁至万象线第Ⅳ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公司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相关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研究天平铁路六盘山隧道,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六盘山山脉,隧道起讫里程DIK83+498~DIK100+217,全长16719m,为全线最长的小断面越岭隧道。
六盘山隧道为一般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时速为120km/h。
隧道进口位于华亭县麻庵乡三角城左侧河谷内,出口位于华亭县西华镇青林村。
隧道全部段落均为下坡,坡率分别为5‰/2752m、13‰/13550m、6‰/400m、0‰/17m。
进口端576m为莲花台车站双线隧道。
隧道出口有盘山乡村便道通但路窄、坡陡、弯道多,遇雨道路则车辆难以通行。
途经地层有第四系松散层,上第三系泥岩、白垩系下统砂岩夹泥岩、三叠系下统砂岩夹砾岩,局部夹页岩,震旦系硅质灰岩,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
2014年4月19日六盘山隧道2#斜井施工至DIK91+096时穿越富水断层突然涌水,涌水导致掌子面附近移动泵站和正洞一级泵站排水设施被淹,截止2014年4月29日淹没洞段达约1500m。
涌水主要出现在面对掌子面右上方,水质清,没有泥沙。
为加快六盘山隧道穿越断层段的施工,论文对富水隧道穿越断层段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导了该隧道的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反坡排水施工方案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即,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仓容量按15min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
工作水泵按使用3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同时为防止突水,设置利用高压风管作为1套应急排水系统。
隧道工程施工反坡排水技术方案
发表时间:
2018-11-19T10:43:31.313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9期 作者: 王军军
[导读] 笔者介绍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突水问题,建议应用反坡式排除技术,为后续该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 730000
摘要:笔者介绍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突水问题,建议应用反坡式排除技术,为后续该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特长隧道;突水现象;对策反坡式排水技术;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基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建设施工业的市场迅猛发展。隧道工程建设作为基建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起着重要的作用。隧道工程项目技术的进步和升级是政府和百姓关心的重要问题,在隧道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性
问题,因为借助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可以促进现代隧道施工技术的有效开展。
一、工程实例
木寨岭公路隧道2#斜井,隧道坡度设计为:进口段为10.6%下坡,出口段为10.6%下坡,进出口高差为144.121m。红池隧道(有砟隧
道
5621米)和转心湖隧道(无砟隧道6676米),铁路等级: 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以上。隧道坡度设计为:红
池隧道为一字坡,进口段为
10‰上坡,出口段为3.8‰上坡,进出口高差为8.305m;转心湖隧道为人字坡,进口段为3.8‰上坡,中间设置
竖曲线,出口段为
5.0‰下坡,进出口高差为6.61m,转心湖隧道斜井综合坡度为8.71%。
该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极为复杂,构造作用强烈,褶皱密集,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均涉及到反坡排水。
二、隧道工程突水机制
隧道工程中突水发生机制,通常具备的2个基本条件,第一点,是隧道开掘中较为充分水源地带;第二点,是水源和隧道之间分布着
较多的通畅利于出水的、而且足够大的通道。
在出水源分布较多、且水量充足是造成隧道工程中出现突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收集的隧道工程资料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水
源。(
1)隧道所在地区的含水层,尤其是承压的含水层,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对地下的承压含水层有效地重视起来,就会造成施工
中出现的突水水量较多。(
2)在隧道建设工程上方存在水库,或者就是位于江、河、海底部的位置,那么易造成突水的水源分布就较为集
中。(
3)在一些隧道工程附近有溶洞、采空区有大量的积水。(4)在自然灾害如江、河等发生洪灾时,洪水可能沿各种通道进入到地下的
倒灌水通道中。(
5)还有就是要注意很多富水的优势断裂处就具备含水层的特征,这类地形在隧道施工中要注意,否则这些断裂层就可能
成为出水的通道。
三、井点安装
(一) 安装程序
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
水程序。
(二) 井点管埋设
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
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排泄多余水。
2
、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
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套管落距在
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
15min
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
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
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
500mm
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
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提起井点管插人井孔,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
入,井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
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
、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厂-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4
、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三)冲洗井管
将φ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四)管路安装
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
主管连接好,再用
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
好。并做好冬季降水防冻保温。
(五)检查管路
检查集水-下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
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在
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
坑中心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
在试抽时,应检查整个管网的真空度,应达到550mmHg(73.33kPa),方可正式投入抽水。
四、抽水
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开机7d后
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井趋向稳定,土方工程可在降水
10d后开挖。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的讨论内容,在现代工程的隧道施工管理中,必须结合隧道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的实际情况,发生突水现象的概率较高。
针对这种隧道施工中的突水现象,反坡式的排水技术作用较为明显。该技术的结构是,利用隧道内的突水处和隧道外之间逐级搭建泵站的
排水系统,同时可以设置集水坑,提高隧道内的排水到洞外的效率,在反坡式排水技术中设备的材料选择要满足适用性,同时要组织专人
管理。
参考文献:
[1]
石少帅,李术才,李利平,等.岩溶区隧道暗河的综合预报及治理方案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
[2]
李庚许.宜万铁路大支坪隧道大型突水突泥溶腔迂回绕行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08).
[3]
黄雄军.岩溶隧道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及对策[J]铁道工程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