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美国建国初期的孤立主义外交
- 格式:pdf
- 大小:42.97 KB
- 文档页数:2
论美国外交中孤立主义的起源及其确立美国在其历史上曾多次倡导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孤立主义者主张美国应该尽可能避免卷入国际冲突,侧重于保护本国的利益和安全。
本文将讨论美国外交中孤立主义的起源及其确立。
美国独立前的外交政策在美国独立之前,殖民地的贸易和政策受到英国的限制和控制。
当美国宣布独立之后,它面临着与外部世界的完全脱离。
Jefferson和Madison等人主张不要卷入欧洲政治和战争的纷争,将美国国内发展和贸易作为主要关注点。
他们认为,这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可以防止美国参与欧洲的战争和冲突,并为美国的国内生产和贸易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孤立主义的发展孤立主义在19世纪逐渐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矛盾。
这种趋势在蒂奇曼-麦金利关税法案之后明显加剧。
这项法案规定,美国商品的关税将提高到历史上最高的水平,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
这项法案得到了经济学家在内的广泛支持,并最终在1890年通过。
这是美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标志,并且标志着美国采取孤立主义的趋势。
孤立主义在20世纪早期继续发展,并得到了理论支持。
沃尔特-莱普曼是孤立主义的一位著名支持者,他认为美国应该避免与欧洲卷入任何战争。
沃尔特-莱普曼在其1887年出版的《获得世界观的道路》一书中支持孤立主义。
他认为,孤立主义是符合美国的历史和道德价值的,并且可以保护美国的独立性和民主价值。
孤立主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想在政治和文化中逐渐发展和根植。
20世纪初期,美国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其外交政策在世界事务中没有显著的影响力。
然而,孤立主义在一些重要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并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这些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孤立主义思想。
美国在整个20世纪早期主张不同的外交政策,而二战结束之后,这个思想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孤立主义的确立二战之前,孤立主义者的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在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期间得到了提升。
收稿日期:2014-05-15作者简介:焦雪真(1989—),女,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世界近代史研究。
2014年第8期(总第128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8.2014General.No.128【历史文化】美国从建国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外交理念,主要有孤立主义、门罗主义、自由国际主义等。
这些外交理念构成了美国的外交传统,孤立主义成为美国的第一个外交传统。
北美殖民地人民在建国初期之所以实行孤立主义政策有其深刻的根源,既是其文化宗教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面对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家利益做出的必然选择。
一、美利坚民族的孤立情绪孤立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时期。
在十五、十六世纪,一批不满英国国教的清教徒以及无法忍受欧洲宗教迫害的人来到了美洲这片新大陆。
殖民地的居民将北美视为一个新世界,欧洲是一个旧世界。
移民来到的这块大陆有着与旧大陆迥然相异的自然风貌。
这里有肥田沃土,有繁茂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欧洲大陆接连不断的战争、灾荒、也没有封建的等级制度和宗教的枷锁。
[1]移民期望在美洲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家园,将美洲视为希望之乡和上帝的庇护所。
北美人民认为北美与欧洲是不同的,而新世界要不同于旧世界,就要与旧世界隔绝,孤立于欧洲之外,[2]他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深深地打上了孤立的烙印。
同时,到达北美的清教徒全盘吸收了加尔文教所宣扬的工商业活动是“神圣的使命”这一观念,发财致富是上帝选民的意志和责任。
清教徒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发财致富的目的,通过发展工商业来完成其使命,将北美建设成为“山巅之城”,成为世界的榜样。
完全将旧世界与新世界相隔离的观念是北美人民孤立主义外交理念的思想根源。
清教徒的使命观和宿命论以及商业精神直接影响了独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早期外交实行孤立主义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商业资本主义和发展中立贸易。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探析2009210030 历史学岳建涛摘要: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因素有很多,各国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就美国而言,我觉得,在其产生之初,卓越的外交技能是不容忽视的。
具体而言,就是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对美国壮大的巨大推动作用。
那么,这一“功臣”是如何应运而生,又如何得以维持呢?本文即针对美国孤立主义产生的原因,美国孤立主义能够持久运行的原因做一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原因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形成于建国初期,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力主推行的对外政策。
在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中,美国不力图于扩张以增加领土而选择置身其外,不得不令人有些疑惑。
但事实是,美国并没有放弃对其权益的维护与争夺,在他人看来的“置身其外”,“孤立主义”,是由于各种原因综合作用而致。
一、美国孤立主义产生的原因(一)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孤立”拿出一张世界地图,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所处于的美洲,平铺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也就是说,美国是由于自然因素而脱离于欧亚非三大洲的。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因素无疑是孤立主义产生的一种客观前提条件。
而这种地缘因素的作用有多大,是难以言喻的,在我看来,它对美国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使美国脱离于国际纠纷的聚集地,这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就是单看美洲,美国处于中间地带,北部地缘辽阔的加拿大不具威胁性,南部的拉美一样不会造成什么威胁,因此,南北两方倒可以成为美国的一种屏障,甚至是以后的目标,也就是为“美洲孤立”埋下了伏笔。
之所以地理位置也是孤立主义形成的因素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海上交通工具的落后促使远洋航行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无论是意图来美洲的还是美洲想要出去,都是一种小小的“奢望”。
就此来看,美国是凑巧赶上了这种“天时地利”的时机来孕育孤立主义。
(二)“胎教”——历史因素的作用国家政策都是从过去发展而来,向未来发展而去的,外交政策也不例外。
第二章美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孤立与扩张(1776——1815)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渊源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三.《杰伊条约》四.汉——杰之争与美国的外交传统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渊源美国外交的总根源是在殖民地的土壤上萌生并发展的商业资本。
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带来的商业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直接制约并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活动的开展。
根植于商业资本的商业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组成一整套思想体系,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1. 殖民地的商业资本和商业精神2. 殖民地的扩张意识 3 .孤立思想的形成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1.《1776年条约计划》2.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外交3.中立准则的确立4.对孤立主义的认识第一.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不等于在经济上同外界不发生联系,它不是一种隐遁政策。
第二.在政治上与外交方面也不是绝对地同外界隔绝。
第三.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而对于美洲以及亚洲则是积极进行干涉和扩张。
第四.美国早期孤立主义不只是消极的战略防御政策,也是一种积极的战略进攻。
它的目标不只是限制自己的行动,也是为了根据自己的利益,“自由”地实行扩张,不受大国的牵制。
第五.美国孤立主义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与一系列口号相联系,如“不结盟”、“中立”、“不卷入”、“不干涉”、“不纠缠”、“反对在美洲殖民”、“海上自由”等,并且这些口号具有极大的实用主义性质,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可以随意舍取。
三.《杰伊条约》四.汉密尔顿——杰弗逊之争与美国的外交传统1.争论的具体内容2.二人如何看待美国对外关系中的基本问题?3.二人的争论对后来的美国外交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理解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渊源1. 殖民地的商业资本和商业精神美国外交的某些思想和原则,可以从漫长的殖民地时期找到渊源。
具体地说,美国外交的总根源是在殖民地的土壤上萌生并发展的商业资本。
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带来的商业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直接制约并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活动的开展。
美国的外交传统——关于孤立主义的研究综述孤立主义源于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早期外交,在20世纪曾一度盛行于美国。
孤立主义作为一项政策主张,是以尽量避免对外国承担政治和军事义务的同盟关系的方式来维护和扩展美国的利益。
主要侧重政治、军事、外交,而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并不限制与外界的交往联系。
孤立主义在思想渊源上有着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在具体的政策上,他理应更倾向于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确保国家利益。
它是美国统治集团在某种条件下推行扩张政策的一种手段。
孤立主义一直存在于美国的外交当中,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活动。
孤立主义是美国的一项外交传统,同时也是新时期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基础。
其作为贯穿美国外交政策的始终,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一项外交政策,是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不可回避且必须加以深究的重要部分。
一、资料的整理与相关论文的发表、著作的出版杨生茂先生《美国外交政策史》把美国外交政策分为三大时期:大陆扩张时期(1775年---1897年),海外扩张时期(1898年---1945年)和全球称霸时期(1946年---至今)。
其中大陆扩张时期的主要外交手段就是孤立主义。
比米斯的《美国外交史》是以一个美国人的观点来论述美国的外交,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孤立主义。
以上两本著作并不只是完全讲孤立主义,但其内容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了孤立主义。
当然,关于此类的著作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关于孤立主义的论文则有:王玮《美国早期外交中的孤立主义》,王缉思《新孤立主义的幽灵》,陈立军、国红梅《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新论》等,众多文章都为美国孤立主义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一)孤立主义的含义或内容英国的保罗·约翰逊认为,美国一直是一个国际主义的国家。
但美国是孤立主义国家还是国际主义国家,还得有那一时期美国主导的外交政策决定,这就同样要求我们明白孤立主义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孤立主义到底有哪些内容。
浅议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摘要: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是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鼎盛发展时期、参与二战是衰落和消亡时期。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孤立主义破产的标志。
关键词: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发展过程一、孤立主义的来源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想根源于“使命”意识,而美国人的使命观来源于北美早期移民的宗教信仰,其理论基础就是新教教义中的“上帝的选民”,承担按上帝规定的信条改变世界、复兴人类的责任和任务。
美国人对外部世界天生哟一种恐惧和防备,这是孤立主义的心理基础。
美国人认为,美国承担着拯救世界的使命,代表着人类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是“新世界”。
美国之外的世界,在美国人看来则是落后的、专制、极端保守和道德沦丧的同义语,是“旧世界”。
在“新世界”改没得到完善以前,美国必须远离“旧世界”,以使自己的先进性、纯洁性免受玷污。
由于美国主要是欧洲的移民,所以美国对世界的看法,很大程度是对欧洲看法的放大。
而欧洲大陆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动荡不宁、殖民地时期英国对美国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与法国的短暂联盟带来的麻烦,都向美国人证实了与外界联系的危险。
美国人认为孤立于世界之外,不仅是保全其先进性,更是实现拯救“使命”的必要手段。
二、美国孤立主义的发展孤立主义思想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自建国直到二战爆发对欧洲国家奉行的政策就是孤立主义的具体表现。
(一)建国初期的孤立主义建国初期,美国国力弱小,羽翼未丰,为从欧洲列强的争端中求得自身在美洲大陆的生存和发展,美国开国元勋们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奉行一种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孤立主义适应了美国当时的需要,有效的维护了美国的独立成果,为美国集中精力于国内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同时美国从欧洲列强的冲突中坐收渔利,扩充了领土,发展了经济,因此孤立主义使建国之初的美国获得迅速发展。
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签署了《巴黎和会》,标志着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7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告别词》(The Farewell Address)宣告美国孤立主义思想的诞生:我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
但美国的孤立主义绝不是简单的闭关锁国、孤立自首,而是在美国自身实力不足,或者遭受到严峻外部挑战时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自我保护。
美国孤立主义产生是由于其建国初期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来自欧洲列强的孤立,美国为发展自身力量不允许欧洲列强对其进行干涉,也不参与到欧洲错杂的纷争中去;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有推行孤立主义的客观条件。
孤立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美国建国初期孤立主义的产生刚刚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实力弱小,难以对抗其宗主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列强的实力,因此在美国建国初期,孤立主义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性方针。
1793年爆发的英法战争是华盛顿孤立主义思想的首次实际应用。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给予了美国巨大的帮助。
因此当英法之间爆发冲突时,美国国内的亲法势力要求美国向英国宣战,与法国结盟共同对抗英国。
华盛顿并没有屈从于国内政治势力的压力,他从美国自身实力角度出发,认定美国现阶段并不具备干涉欧洲大陆事务的能力,美国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强自身实力,避免卷入欧洲列强的纷争中去。
华盛顿在英法战争爆发之后就发布了《中立宣言》,表示美国不会介入冲突,保持中立。
他认为英法两国已经处在战争状态之中,美国应该严守中立的原则,不偏不倚,他严禁美国人以任何的形式参与到这次冲突之中。
华盛顿同时还指出“避免同任何国家签订永久的同盟协定”。
尽管这一决定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强烈的批评与不满,但华盛顿坚持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势力过于羸弱,这时参战对刚刚成立的美国经济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美国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孤立,不卷入任何的纷争。
华盛顿继而在《告别词》中进一步明确了孤立主义的原则:美国人要建立的山巅之城,照亮整个世界,美国需要摆脱对某些国家依附;许多外国政治势力会对美国发展造成影响,美国需要摆脱这些不利的影响,努力增强自身的势力;美国应当避免和外界的政治势力结盟,不介入欧洲列强的争斗中去,而是发展与欧洲国家的经济关系。
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问题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和美国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变动,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从美国独立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呈现出了以下历史演变特征。
一、孤立主义时期美国独立后的头几十年时间里,美国采取的政策一直是孤立主义政策。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关系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与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关系上。
这个时期美国主张自给自足,避免卷入欧洲的战争和政治纷争,这种政策被称为孤立主义政策。
二、全球霸权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了一个全球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由孤立主义转向了霸权主义。
美国迫使欧洲国家依附于自己,并成为全球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霸权。
在这个时期,美国主张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强调国际间应互相尊重和合作,但美国的国际政策却微不足道。
它主要是在采用军事手段加强了自己的全球影响力,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信仰。
三、经济全球化时期1980年代中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向经济全球化倾斜。
这个时期美国提倡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它主张向市场开放,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以便于更多地开展自由贸易,这支持了一些欧洲国家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约组织。
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进,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是受历史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因为美国自身近百年来经济、社会、政治和地缘等方面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另外,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也遭遇了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一、中东地区问题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中的焦点之一,美国对该地区的利益和关注程度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美国不断地对伊朗进行制裁,对叙利亚和其他受冲突影响的国家进行干预,以维护美国的利益。
而这些干预行动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际法,美国反复地力辩着。
二、全球经济问题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开始抬头,美国不免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发展也使得美国处于很不舒服的地步。
远离“旧世界”:美国精英对欧洲的“他者”想象与孤立主义外交的起源在美国历史上,孤立主义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政策。
这种政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当时美国精英对自身国家和欧洲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欧洲的“他者”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外交决策。
本文将探讨美国精英对欧洲的“他者”想象以及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起源,并分析其影响和后果。
我们需要理解美国精英对欧洲的“他者”想象是如何形成的。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美国,欧洲被视为是“旧世界”,具有传统的君主制度、贵族阶层和殖民统治。
相比之下,美国是一个新兴的民主国家,实行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追求成为了美国精英对欧洲的“他者”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将欧洲视为是一个过时的、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地方,而美国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新大陆。
这种对欧洲的“他者”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精英认为美国和欧洲有着根本的差异,因此不愿意卷入欧洲的政治争端和战争之中。
一方面,他们认为欧洲的政治体系和价值观与美国的民主制度和自由主义观念不相容,卷入欧洲事务会危及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
他们也担心欧洲的殖民主义和扩张主义会对美国的独立和发展构成威胁。
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被视为是保护美国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美国的孤立主义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紧张。
虽然美国在19世纪初期保持了相对独立和中立的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完全脱离欧洲的影响。
事实上,欧洲的政治动荡和冲突往往也会对美国的利益和安全构成影响。
拿破仑战争期间,美国曾陷入了与英国的冲突,这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贸易和安全。
孤立主义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孤立主义政策也限制了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和领导作用。
在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的实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一些美国精英开始认识到美国必须扮演全球领导者的角色。
浅析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成因孤立主义是美国独立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奉行的、一种避免涉足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反对欧洲干涉美国事务,并不与任何欧洲列强结盟的对外政策。
孤立主义从其一诞生便具有多方面的两重性:它既是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的实际需要,也是美国为谋取国家利益所制定的对外政策的最优选择;它既是一种被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一种进退自如的策略和工具;它既有躲避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防止战争引火烧身、维护国家独立与自强为消极防御的一面,也有独霸美洲、不容他人染指的积极进攻的一面。
按照《美国历史辞典》的解释,孤立主义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孤立主义只侧重政治和外交,而在经济上并不限制与外部的密切联系。
美国开始发展的就是资本主义经济,闭关锁国对它当然不利;第二,从空间上讲,孤立主义只运用于对欧洲的政策,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政策则不包括这个原则;第三,孤立主义原则的贯彻和运用,并不是首尾一贯的,而是随着美国自身实力的成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演变。
史学界一般把华盛顿总统在1793年英法战争时发布的”中立宣言”,以及1796年9月他发表的著名《告别演说》中提出的外交原则作为美国孤立主义思想的发端。
从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美国孤立主义中立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到1823年《门罗宣言》的发表,孤立主义的中立外交表现为摆脱结盟,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
第二阶段,从1823年《门罗宣言》发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孤立主义的中立外交进入保持行动自由的扩张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已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在中立的幌子下,美国成为纵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的帮凶。
美国实行孤立主义的主要原因是欧洲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埋葬了孤立主义,跃然登上领导世界的政治舞台,欧洲中心格局也随着战争的结束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战后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格局。
浅析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关键词:孤立主义;演变;影响一美国孤立主义的内涵孤立主义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政策以及客观条件形成的一种封闭状态。
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清朝的闭关锁国不同,它并没有关闭经济贸易,而是减少美国在当时面临的外部威胁,从而维护美国当时脆弱的国家政权。
美国的孤立主义更像一种休养生息的政策,是美国民众摆脱战乱的意识形态。
二美国孤立主义产生的原因美国在建国之初,华盛顿总统提出了孤立外交的政策。
孤立主义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告诫国人切莫卷入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纷争,不受国际环境干扰独自处理美国自身的事务。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看似是自我封闭,断绝与其他国家来往。
实际上,这是针对欧洲国家的一种中立的、不卷入欧洲事务的外交政策。
这就为美国早期走上孤立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一)地理位置引起的“天然孤立”打开世界地图,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北美洲,很容易就会发现美国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
美国与亚洲之间隔着太平洋,与欧洲、非洲之间隔着大西洋,这种位置对于美国而言,完全满足了孤立主义的地利要求。
在十八世纪八九十年代,海上交通极其落后,任何一個国家想要进行远洋航行都是极度困难的。
这样,无论是美国想要走出国门,或者说其他国家想要和美国建立联系或者战争侵略都是相当困难的,这就促进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孕育。
除此之外,美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气候特别适合生产,对于欧洲的移民而言,简直是一片乐土。
亨利·基辛格说:“自地缘政治的观点来看,美国也是欧亚大陆海岸外的一座孤岛。
”[1]华盛顿总统在1796 年的告别演说中说:“我们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
”[2](二)综合国力不足,无力对外扩张经过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美国在经济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压榨和剥削,美国国家实力虚弱。
同时,为了独立而发起的美国独立战争以及第二次独立战争对于资源的消耗也让美国雪上加霜,入不敷出。
美国外交战略演变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是当今首屈一指。
美国历史极为短暂,至今也不过两百多年,而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弱的殖民地发展成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与其一直以来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
我把美国的外交政策分为以下三个时间段:一、建国初期——二战之前外交的基石是国力。
建国初期美国刚刚摆脱英国殖民,国内力量弱小,在此期间美国奉行的是由华盛顿所提出的“孤立主义”,即坚持不与任何国家(主要为欧洲列强)结盟,不卷入列强纷争,完全独立地处理国际事务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美国赢得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有效的发展了其商业和工业。
接下来的几十年,美国紧抓欧洲不断内斗的机会,逐步在美洲大陆进行领土扩张,先后从法、墨、西、英、俄等国家手里,巧取豪夺了大片土地,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坚持孤立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提出了“门罗主义”,将美洲化为其势力范围,削弱了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影响力。
1823—1917,“门罗主义”支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近百年,之后的合伙主义只是门罗主义的亚洲版本。
起源于美国的电气革命的,以及一战的大发横财,美国在一战后坐上了世界经济的第一把交椅。
在珍珠港事件前美国一直奉行自由主义外交政策,通过资本和商业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扩张,将美国产品打入了各国市场。
二、二战之后——苏联解体美国无疑是二战中最大的赢家。
由于欧洲饱受战火创伤,老牌强国衰落,美国凭借二战中贩卖军火物资建立起的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
然而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力量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美国的外交战略主要围绕苏联展开。
“杜鲁门主义”无疑是冷战时期美国外交的基石,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其核心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实施“遏制战略”。
为配合“全面遏制”战略美国相继推出“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道奇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可以说杜鲁门是美国冷战外交的奠基人,之后的历任总统无非是在杜鲁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