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二课

※用问题形式对考点进行细化

1.个人收入都可以用于消费吗?

不可。因为: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2.决定和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3)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

3.什么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有什么重大的作用?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适度消费的社会作用:(1)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2)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5.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消费水平的高低,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2)与精神消费状况相关。(3)与闲暇时间的多少相关。(4)与生活环境相关.

6.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是:消费结构不断地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非耐用消费品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消费结构的进步还表现在是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7.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表示(反映)什么?

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8.什么是合理消费?

合理消费就是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益。

9.消费的弹性和刚性是怎么回事?

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属于刚性消费,而非必需品的消费属于弹性消费。

10.消费弹性归根到底是什么决定的?

消费弹性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消费项目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同决定的。

11.为什么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12.消费者维权,为什么对守法的经营者也是有利的?

对尊重消费者利益的经营者也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这种维权行为使得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的企业无法获利,直接淘汰出局;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和“坑蒙拐骗”行为无法存在;而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则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不断发展壮大

13.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1)安全权。(2)知情权。(3)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受尊重权。(6)获得赔偿权。(7)有权举报经营者的侵权行为和其他权.

14.消费者维权有哪些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课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以如下形式出现

单项选择题

1,右图为200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

该图显示恩格尔系数为

A.14.0% B.15.4% C.33.4% D.37.2%

(本题是2005年上海卷高考题)

2, (2006年)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项目吃穿用其他总计

金额亿元 1700 500 1700 100 4000

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D极度富裕

3, (2004年)统计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休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五一”长假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休闲。这说明

A.旅游消费盛行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 B.旅游消费属于实物消费

C.“旅游热”是超前消费的表现 D.旅游消费属于生存消费

4, (2008年)在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单上常出现包赚不赔,高收益等字眼,而必要的风险提示很不明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 B

A结社权B知情权C受尊重权D获得赔偿权

简答题

1, (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百姓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请用有关经济常识简要回答:生活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2009年高考题)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在经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后,这部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无疑为13亿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固了法律保护的屏障。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国家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2)《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食品经营者具有什么作用?

(3)林先生从超市购买了一罐进口奶粉,食用时发现有异味。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林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

※本课容易发生误差的知识

1,“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总收入”。

2,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

3,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

4,消费弹性的决定因素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决定因素。

5,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6,生存消费与享受消费、发展消费

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现状

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现状 [摘要]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而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处于不足状态,这与利率等因素有关,同时消费与投资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互相影响和促进。 一、中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消费需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消费,把经济增さ闹饕У愦由煊蜃频较研枨罅煊蚴且院罄 梅⒄沟墓丶?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而我国1996年~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居民的选择。 4.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导致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 对扩消费的建议:(1)提高居民收入。(2)控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利率下调对于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增加投资需求,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刺激居民的消费热情,减少储蓄。反之,利率上升则会抵制需求的增长。降低利率能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扩大需,把经济带入“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回升——促进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扩大”的良性循环,增添启动经济新的拉力。 不能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利率调整在改变城乡居民的储蓄—消费决策方面的作用却很有限,我们不能寄厚望于 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但是利率调节作用,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其作用方式、作用力度和传导机制是迥然不同的。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往往较低,中央银行通过较大幅度提高存款名义利率,对于提高居民储蓄倾向、保持储蓄稳定增长、抑制消费膨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调节通货紧缩时,调低利率只能是劝导性的,人们储蓄收益减少,并不足以产生强制的作用,还得看其他因素。我国前六次利率大幅度下调,从效果来看,并未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预期的刺激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居民消费增长幅度加速下滑的势头,减轻了国 有企业的利息负担。相反,降息却可能使人们进一步对前景看淡,越发要把钱存入银行来买一个安全。由此可见,利率杠杆是有缺陷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 三、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是以消费引导投资为前提,以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为基础,通过投资和消费的互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消费需求增长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要以投资需求的相应增长为保证。其次,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围得到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实现,其自身不可能成 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

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工作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工作 计划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及阶段实施方案 (2014年9月-2017年7月) 一、背景分析 1、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2012年,国家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依据。 2013年,重庆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具体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在近3年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12年9月心理咨询室和亲情网络聊天室开放,接待家长和学生来访 2013年9月班主任老师开始利用班会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2014年8月邬代建老师获得校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 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 从事心理工作的班主任老师工作热情较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断学习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工作在稳步中求进步。 3、目前面临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需要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探索结合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意识。 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有待逐步添置相关的设施。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理念 树立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着眼于我校全体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

生在学校中提升心理品质,促进学习水平提高健全人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并将逐步渗透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以及总体目标 在学校发展总目标的统一要求下,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应用的广泛性,以科研为纽带,充分发挥我校教师勤奋奉献敬业的传统,心理工作小组协同各部门,共同合作,以科研促发展求深入,实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 总目标:未来三年,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起步更高硬件更好工作更新,争创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基础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终极目标: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途经 内容:学习心理指导,环境适应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意识发展的指导等方面. 心理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课 这是指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为内容的一门课程。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这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化为学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上学生大多家境越来越富裕,家长往往会满足学生的消费要求,为学生购买物品上百元的有之,以致部分学生甚至单纯地将消费与花钱划上等号,过早地把自己放在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而他们自己往往没有觉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前面学到的我国基本国情,在社会大背景下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 二;教材分析: 本框结合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引导学生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了解如何合理消费。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理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2、过程与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理解书本理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五: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消费调查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flash短片《我赚钱了》 设问:①等你赚钱了,会不会这样花钱? ②这样花钱存在哪些不妥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样的消费太浪费,不合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引出本课课题) (新课探究) 一、尝试学习,对照自学提纲,预习书本P96-99页,有针对性地看书。 (1)在我国现阶段,人们的消费呈现出哪些特点? (2)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3)学会理财,学会消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有哪三层含义?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合理消费倡议书

篇一: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倡议书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倡议书 目前中学生存在不良消费,为了指导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避免互相攀比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能起到避免自卑,避免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钱财的可能,使全社会更加关注中学生的消费问题,逐步使我们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为此,我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并提出我的建议: 1、中学生必须做到合理消费。以自身家庭情况为前提,可以对家庭较富裕的同学指出一些乱花钱的不合理性,使他们明白中学生应适度消费,不该铺张浪费,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消费应从实际出发。对此,可以开展对于消费观念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充分说出自己对消费的想法和见解,对一些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赶时髦、随波逐流的消费可能使中学生产生不良思想指出不合理性。通过主题班会,能让同学们明白消费应做到“四不”——不赶时髦、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多参与自力更生的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要节约学校的水、电,对此可以在各班成立志愿小组,负责控制对本班的用电管理。比如白天光线充足不用开灯时,如果发现开了灯就及时主动去把它关掉,号召同学们踊跃参与,用行动证明决心。 4、树立科学环保的消费观。对此,可以动员各班黑板报成员出一期关于环保消费的黑板报,提倡同学们消费应考虑环境,并动员同学们到学校食堂吃饭,尽量不要到外面的快餐店吃快餐,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通过这些倡议的提出,可以使同学们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杜绝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 5、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此,每个月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外面清扫街道,把乱贴乱画的墙擦洗干净,保证我们的居住环境优美;在学校食堂挂一些“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的宣传报,希望同学们能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愿同学们都能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为所有家长卸下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倡议人:z 时间:2011年6月16日篇二:节约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崇尚节俭,合理消费,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改掉不良陋习,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绝铺张浪费,营造人人把节约当成“举手之劳”的校园氛围。所以发出“节约十个一”的倡议: 1、节约一元钱:适度消费,合理支出,精打细算,每天节省一点点,养成理财好习惯。 2、节约一张纸:作业本要用完,少用纸巾、纸杯,提倡使用手帕。 3、节约一支笔:不必买名笔,铅笔要用完,没坏别丢,坏了可修。 4、节约一杯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手;衣物集中洗涤,用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见滴水龙头,随手关闭。 5、节约一度电:光线充足,不要开灯;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杜绝白昼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 6、节约一粒粮:积极倡导文明用餐,减少粮食浪费,打饭量力而行,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提倡去餐馆就餐,不提倡用一次性碗筷,不提倡吃零食。 7、节约一件衣:不必买名牌,不要过分追求时尚,旧衣只要干净、得体,同样穿出气质,穿出潇洒。

学会合理消费说课稿( 新)

《学会合理消费》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会合理消费》,本框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个框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是人教版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主要讲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问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两个框题 ,感受身边的变化,但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学生怎样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同时作为现代中学生又怎样进行“合理消费”等,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要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学习本框,势在必行。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要求,我确定了如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当前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知道合理消费就要做到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更注重精神消费。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情景、调查、实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身的消费体验和理性思考,使学生能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合理消费 确立依据: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消费也不断增加。但是,许多学生都是盲目的消费,且居多是用于物质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应是本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树立绿色消费观 确立依据:当今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在实际消费时考虑较多的仍是自身的需求和享受观,很少考虑环境、资源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应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现在国富民强了,对孩子的消费投入也增加了,孩子的要求一般都会得到满足。而许多学生往往会单纯的将消费与花钱划上等号,过早的把自己融入到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生活上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因此,在当今社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应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在图片、材料、活动、讨论中去探究、体验、感悟,教师只是“画龙点睛”。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演示法、情景创设法、调查分析法、集体讨论法。精心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手段上,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借助讲解、讨论、交流等模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学法:本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着眼于解决学生实际

高一政治22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2沪教版

合理消费和消费结构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 在二期课改理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知识相干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二、教材分析 从框题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消费结构”和“合理消费”。前者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侧重知识目标,是后者“合理消费”的知识准备;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框内容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体现。针对教材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整堂课也分成两部分,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重点放在后者,突出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本框在这一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与前一节“消费水平”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而才能懂得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要自觉适时地调整消费结构,以优化消费结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同时,本框内容也是下一框“合理消费和健康的消费心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认识健康消费心理的重要性。因此,要把这一框作为第二节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方面,通过本课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尤其对消费水平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为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观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及选取一些生活实例或相关统计数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正确的消费观

[例1]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答案:C [例2]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答案:B [例3]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A. 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 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答案:C [例4]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答案: D ★课余作业 1、深入社会实际,写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2、撰写小论文: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等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 二、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前面讲的都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从消费者自身看,有没有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呢?如: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观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我们应该树立怎样正确的消费观? 调查: 1、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商品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A、有 B、没有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 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 B、质量好、大方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 A、外形、款式 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

《学会合理消费》说课稿

九年级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说课稿 湖北省特级教师李洪祥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学会合理消费》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的第三框题。本框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会理财、合理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注重精神上的需求等。学生理解和把握了这些内容,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的技能。因此,本框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规定,本框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理财、合理消费的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的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理由:目前,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十分必要和迫切。同时,倡导绿色消费,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 理由: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为什么还要提倡勤俭节约?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倡导勤俭节约,这是否存在矛盾?对学生的这些疑问我们不能回避。而要理解这些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二、说教法 本框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联系较紧密,既适合学生进行讨论、案例分析,也便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因此,本框的教学采取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和活动探究法等相结合。 三、说教学过程

学会合理消费

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设计 年级:九年级 学科:思想品德 课题:学会合理消费 主编教师:李翠翠 审编教师:王任邹吉平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初中教材九年级第七课第三框,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除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了解人们消费活动的内容特点外,学会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分析说明如何科学合理的消费。作为中学生,社会的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的过程中,应当多与父母沟通,多参考一些他人的意见,以便在消费的时候,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适度消费提倡节俭是中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这是我们学习这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材学习过程剖析 本节课分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消费面面观”,这一框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探究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悟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总结反映我们生活中消费方式变化的好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了解小卖店,某类商品的品种、价格、产地、销售、质量等情况,尽可能了解比较多的信息,结合学生的讨论和认识过渡到下文,发挥好该探究活动的导入功能。 第二个题目是“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在设计此节课的时候,我主要从学生如何花自己的零花钱,这一活动出发,引出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在关注国家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讲解。 一、学会理财,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近年来 不断出现的新的消费方式,从一个侧面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前进的步伐, 认识到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主要学会相应的理财知识,在当今 社会,能理财,善理财是一种能力。因此应该让学生适当了解有关银 行、证劵等相关知识,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相关的理财意识。 二、在选择商品时,要合理选择,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主要引导学生 反思选择商品、购买商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增强学生树立理性消费 的意识,做到不盲目消费。我主要引导学生结合日常消费事例,反思 在选择商品、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看看有哪些好的经验,有哪 些亟待改进的地方,做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总结行之有效的消费方 法。 三、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启发学生讨论,他们应该怎样消费,做一个理 性的消费者。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启发学生讨论你自己在生 活中是怎样做到消费合理的,有的同学说要注意节约购买物有所值经 济适用的商品,而且,在消费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环保消费。学会合 理消费,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买东西自己喜欢就可以,没有必要同 学攀比,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有许多关于如何合理 消费的看法和主张,其中,有一些有待引导的的方面,通过进一步的 选择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出中学生应该如何消费的方式。这种源于学 生实际生活的富有指导定义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消费的时候, 多探讨一下在基本物质需求满足之后,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方面 的消费,注重提升生活品质。 课堂研讨: a)引导学生探讨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热点。 b)引导学生在消费中有待改进的共性问题。如零花钱的处理问题。 c)引导学生自己反思,总结行之有效的消费方法。 d)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加以提升。 实践探究: 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在消费过程中树立节约的观念和绿色消费的观念,结合学生的感受和社会要求,组织学生召开交流会共同分享各自的理财经验。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消费和理财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有利于学会正确理财,合理消费。 教学理念设计: 1、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消费观念,采取正确的消费 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在消费过程中,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合理消费理 性消费,绿色消费。 实践活动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1)

一、背景分析 1、當前教育發展の形勢和要求 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導依據。 2008年,教育廳《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の通知》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具體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の基礎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早,在近幾年探索實踐の過程中,已經打下了一定の基礎。 2007年9月 ***校長取得國家3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 2007年9月 ***老師取得國家3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 2007年9月 ***老師取得國家3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 隨著我校領導の高度重視,經過多年の努力,我校心理工作開始向高起點、高目標努力。 學校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素質教育の發展規劃,並為心理健康教育の發展提供條件。加大經費投入,已有符合二級心理維護中心諮詢工作要求の心理諮詢室。 目前,學校基本形成一支從事心理健康教育の教師隊伍,現有1名專職心理教師,成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由常務副校長主管工作。 從事心理工作の老師工作熱情高,有一定の教育教學經驗,並不斷學習心理工作の理論和方法,工作在穩步中求進步。 3、目前面臨の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隊伍の工作網路有待進一步健全,逐漸形成心理健康教

育の合力。 需要進一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德育工作の有機結合,探索結合の途徑、方法,提高教師對學生心理の研究意識。 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の硬體建設,有待逐步添置相關の設施。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の指導思想及工作理念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我校全體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良優秀の人際交往以及提高學習能力等方面の和諧發展,著眼於學生在學校和社會の實踐體驗中提升心理品質,促進學習水準提高、健全人格,以良優秀の心態面對人生の各種困難和挑戰,為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の可持續發展打下一定の基礎。 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逐漸形成“以人為本、和諧發展”の工作理念,並將逐步滲透於教師の教育教學中。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の工作策略以及總體目標 在學校發展總目標の統一要求下,根據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應用の廣泛性,以科研為紐帶,充分發揮我校教師勤奮、奉獻、敬業の傳統,心理工作小組協同各部門,共同合作,以科研促發展、求深入,實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の發展目標。 總目標:未來三年,把“落實心理健康教育の實效性,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作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の總目標,起步更高、硬體更優秀、工作更新,爭創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の主要內容及途經 內容:學習心理指導,環境適應、智力訓練,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力培養,人際關係指導,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意識發展の指導等

中学生如何合理消费

报告内容: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 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 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以上是我们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仅供大家参考。(附研究过程及调查报告) 究过程: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

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2.2.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2 沪教版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 在二期课改理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知识相干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二、教材分析 从框题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消费结构”和“合理消费”。前者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侧重知识目标,是后者“合理消费”的知识准备;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框内容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体现。针对教材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整堂课也分成两部分,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重点放在后者,突出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本框在这一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与前一节“消费水平”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而才能懂得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要自觉适时地调

合理消费

学会合理消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自身消费与理性思考,学会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提高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测试、课堂讨论总结等方法,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积极参与情境活动,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能力,并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 难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课堂讨论与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2008年2月11日,《济南日报》报道:济南某商场反映,有5名小学生疯狂购物,一天竟然花掉3万元压岁钱,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 ①3万元压岁钱说明了什么?(经济建设成效巨大,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连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了。) ②5个小学生一天竟然花掉3万元压岁钱,又说明了什么?(小学生缺乏合理消费意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和探讨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如果是你,如何处理这3万元?生:略 师: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等,更注重于精神消费,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你发现我们周围在哪些消费热点?这些消费方式分别满足了哪些需要?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生:说明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更注重提升消费品质,追求健康生活。这些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关。 师: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经济生活呢? 生:读书总结:①关注经济建设;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师:你会理财吗(生活必备技能)?――理财小测试: 1、你有没有想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A 有 B没有 C 偶尔 2、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何花,你会不会做一个计划? A 会 B 不会 C 只对大笔的开支做计划 3、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你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A 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B 零食 C 服装饰品 4、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A 存银行 B 立即花掉 C 花一部分存一部分 5、你平时会不会有省钱的心理? A 有 B没有 C 偶尔 6、你是否向慈善机构捐过钱? A 有 B没有 C 偶尔 7、你是否常买电视广告上的产品? A 不是 B 是的 C 偶尔 8、如果店员赞扬你穿上他们的衣服效果非常好,你会怎么想? A 认为这是他们的职业需要 B 马上产生购买的欲望 C 会对店员产生好感 生:自我测试(略) 师:学会合理消费:“五一”黄金周掀起了旅游热。某校初三学生小张的父母为缓解小张的学习

《学会合理消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规定,本框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理财、合理消费的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的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理由:目前,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十分必要和迫切。同时,倡导绿色消费,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难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 理由: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为什么还要提倡勤俭节约?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倡导勤俭节约,这是否存在矛盾?对学生的这些疑问我们不能回避。而要理解这些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 本框的教学,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问题讨论法、活动探究法和情景熏陶法等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重要意义?3、你打算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学生讨论完毕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消费应遵循的原则之二:消费讲环保,利国利民利自己。 活动六:小小辩论会 多媒体显示:辩一辩: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是否还要 提倡节俭。然后由学生推荐辩手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 论。辩论完毕,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归纳出消 费应遵循的原则之三:消费要适度,节俭美德要牢记。 开展这样的辩论 活动,有利于突破本 框的难点,有利于帮 助学生树立适度消费 的观念和勤俭节约的 意识。 活动七:各抒己见 多媒体显示人们购买图书、看电影、旅游的图片,然 后显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是否应该更 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为什么?在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的 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消费应遵循的原则之四:消费讲 品位,精神境界上档次。 这样的讨论,可 以让学生懂得在满足 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 后,我们应该更注重 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 界。 课堂小结 学生复述本节课已经归纳出的消费应遵循的原则,并 用多媒体显示这些原则,学生齐读这些原则。 学生复述这些消 费原则,能让他们记 得更牢固。 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以下练习题: 某中学校团委就学生的消费行为对全校1208 名学生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该校团委准备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一次“学会合理消费”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如果你该校的学 生,请你写出演讲稿的提纲。(提纲不少于3点) 此练习题的综合 性较强,基本上涵盖 了本框的主要内容, 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学会合理消费》优质课教案

合理消费学会理财 克州三小马祥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懂得合理消费的方法。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增强学生理财、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学会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合理消费。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会合理消费 (二)讲授新课 活动1:感悟生活:视频“校园超市购物”“电器消费”“假日旅游” 提问:看了这三组视频有何感想? 教师小结:从人们的消费行为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板书: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提高。 活动2:比比说说:视频“两代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对照” 讨论:他们的消费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 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板书: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活动3:消费在线:课件展示图表,学生填写。 你每个月的零花钱约是元; 你的零花钱一般是这样安排的:

零食约元; 学习用品约元; 电脑游戏约元; 礼节应酬约元; 文体娱乐约元; …… 节余---- 元或超支---- 元。 节余的钱你是存进银行还是---- 讨论:他们的零花钱安排是否合理?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请你帮忙改正?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要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活动4:各抒己见,说说你的理财小窍门? 活动5:情景对话:《小刚的生日》:小刚家条件一般,今天是他生日,一早向爷爷偷偷要了500元钱。 情景一:上学路上从李宁牌专卖店经过,不禁放慢脚步。小刚想:班上有80%男生有李宁牌运动服,今天生日也风光风光。于是选了一款,打了3折还要三百多,刚进教室坐下,又收到了几个好友的小礼物。 议一议: 小刚的消费行为合理吗?把你的看法告诉他? 学生讨论、上台展示,教师小结:作为中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购买能力弱,在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板书:多些理性,少些盲目。 情景二:小刚想,好友送了我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得请他们大吃一顿。于是,晚上带着好友去了大排档,点了一大桌菜,很多没吃完。离开时,桌上杯盘狼藉,地上一次性碗筷、纸杯、餐巾纸如天女散花。一结账,380元,爷爷给的钱不够,把这个月的零花钱垫上了。 议一议: (1)小刚的消费行为合理吗?把你的看法告诉他? 学生讨论、上台展示,教师小结:要适度消费,提倡节俭,还要注重环保,绿色消费。 板书: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注重环保,绿色消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