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挫折教育文档 (5)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一、立题理由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示和促使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合水平和对挫折的承受水平。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这些年来,人们对幼儿挫折教育实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挫折教育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太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幼儿面对难题或遭遇失败时,家长或教师大多是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形成学习上的依赖性。所以,家长或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点,共同配合,引导幼儿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就像小时候学走路一样,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跌倒、磕伤、爬起才获得成功的,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理解挫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水平与心理承受水平,是很难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太过脆弱的人必然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故而实行挫折教育又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现状调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现在的生活变得更优越了。不过,正是这些优越的条件在造福孩子的同时,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我们能够先看看下面的一些事例。某大学一位女生因在一次联欢晚会上唱歌走了调,引起观众的哄笑,竟于当晚跳楼自杀!1995年9月,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一位15 岁女生因为议论老师“长得肥”,受到批评,自杀未遂,导致终生残疾。最近,还有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97 %的中、小学生想到的是找家长或教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等等。上面这些真实的事例和数据表明,现在很多孩子身上存有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水平差等特点。近年来,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注重,对儿童实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心理学家、教育家、家长、教师等纷纷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在幼儿园对幼儿实行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和心理承受水平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奋斗目标

1、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2、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适合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水平。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水平,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自信心。

4、给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水平。

5、培养幼儿的良好心态(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与平衡)。(1)教幼儿对自己的要求要适当。(2)教幼儿不要害怕受挫。如:要让幼儿自己发现错误;要遏止幼儿的逃避行为。(3)让幼儿准确的接受自我。(4)教幼儿学会自我鼓励。(5)成人也能够教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位胜利者。

四、制定对策措施:我们于2007年3月对本园2—6岁100名幼儿在抗挫折教育实行了近一年的跟踪观察、调查、分析与、研究发现:孩子在两岁起已经出现了独立性的要求,在幼儿独立活动的时候,一旦遇到突发特殊情况事件就很容易产生不安情绪,产生挫折感,从而对成人产生依恋,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过幼儿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期,一旦对某种特殊情况教育不当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掌握分寸适时对幼儿实行挫折教育,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敢于面对挫折是非常必要的,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出培养幼儿抗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引导幼儿准确理解挫折教师在组织幼儿实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理解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协助,但如果这种协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理解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水平。

2、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升幼儿挫折承受力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水平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水平,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人协助到自己做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水平。成人还能够创设一些情境,如:在一次美工活动时,有个幼儿选择了双面胶的粘贴工具,但他并未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于是他感到使用起来很是困惑,这时,我仅仅协助他了解了一下使用方式,并鼓励他继续自己尝试,使其在过程中强化她的使用技能,让他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产生一种稳定的心态。让我的协助变成替代,培养他克服困难的意识,破除他的依赖性,要让他再学习活动中亲自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幼儿园里每天都有这样重复的一幕:(例)每次午睡时排队去厕所,为了能排在最前面,当老师一宣布去午睡时,幼儿们就以最快的速度去解小便然后跑过去排队,与此同时矛盾也就产生了。老师我先到的”“不对,是我先到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只可惜这里不是奥运赛场,老师不是裁判,也没有秒表。如何公正解决?通常会采取的措施:“那你们自己想个好办法解决一下吧”。

当然他们的办法也不赖,最常见的办法是“石头、剪刀、布”。这时总会有个输赢。不过,在对待输赢的问题上,孩子们的态度就千姿百态了。第一种:是承受水平较好的孩子,他会接受事实,低着头很不自愿地排到后面去。第二种:是不愿接受事实,并会耍小手段。如,这次不算吗?再来一次,不过又输了,他还会说,再来一次,这时对方也会反对,可他就说,来三次嘛?这是最后一次,有时真可谓是老天爷和他过不去偏偏还是他输,他就是不认输,还要和对方再次决斗。这时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此激化。第三种:是不接受事实,而且表现得也很直接,干脆不排了,自己到一边生气去。第四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直接对打起来。据调查结果统计,第一种情况比重只占8%,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三、四类型,显然绝大部分孩子因为理解水平的不足,对挫折(失败)的反应比较强烈,在行为上也就表现出失控、攻击、压抑、回避等反应。一个人面对挫折(失败)所持的心态往往决定他一生的命运。哲学家叔本华说过:“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诗人惠特曼也说过:“让我们学着象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暗、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既然挫折是一生必经的一道坎,就必须让孩子明白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接受挫折中成长。抗挫力能够通过教育和合理的锻炼得到培养、提升。设置挫折情景,主要是指成人利用现实情境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套协助孩子挫折疏导的对策,步骤是“引导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心理释放(说出心中的愉快或不愉快,用相对应的动作或表情来表现)→心理疏导(转移注意----找孩子的长处,鼓励自信----延伸其它活动,让孩子产生新的希望----与孩子实行身体接触,实行抚慰)”。具体说来,如果一个孩子画画的很好,但老师并没有表扬他,孩子就很沮丧,不愿参加下面的活动。用上面疏导法,我们能够走到他的身边,与他一同谈谈老师为什么没有表扬他,这里的原因可能多种,可能有的孩子画画进步大,可能这个孩子画画技能较好但创新不够,也可能是孩子上课时违规了,这些都可能是老师不表扬的原因。如果我们与孩子一一分析了,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到底问题出在哪儿。接下来,要让孩子心理宣泄,能够对孩子说“如果你不高兴,能够大声喊一喊,也能够皱皱眉,或者做一个怪脸,把不高兴赶走”。然后,我们就要对孩子实行心理疏导,告诉他“你的画大家都很喜欢,老师也经常表扬你的画,下次画画时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就会画得更好”。最后,我们能够抱抱孩子,让他知道大家很喜欢他,他是受大家欢迎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方法和途径能够增强孩子抗挫力,如让孩子协助成人做家务,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独立生活水平,并实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等,同时还能够通过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孩子或者通过一些古典人物抗挫的故事情景等来引发教育孩子。

3、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幼儿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幼儿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水平。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和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