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活中常见的力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反思
《弹力》在高考考纲中属于A级——“知道”。在生活中常见的力一节属于重点、难点内容。本章要求学生在复习初中学过的重力、摩擦力基础上,引入形变和弹力。探究弹力和形变的关系。学会分析弹力产生的过程。
一、通过演示实验,感悟物理思想方法
物理是实验的科学,物理课中的许多知识和规律都可以从实验中得出。学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欲,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激情,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通过锥形瓶和光学放大两者不同的方法显示了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微小形变。学生从中体会到物理中的“放大”思想方法。在课间小结时,对于两者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遗憾。
二、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探讨
学生完成课堂联系后,教师使用实物投影仪直接讲解、点评。在评价时,可以加入学生的点评,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活动。同时,通过学生互评,可以发现更多学生关于弹力方向和表述方式上的问题。
三、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上,我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老师互动。在显示形变实验中,我让同学们自己演示拉压弹簧、橡皮筋、等活动,然后提问形状发生变化说明什么,走向课堂中央向同学们演示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在其它一切可能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我都做到让学生亲手去体验、感悟。
新课改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师的角色已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科学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创新中发展。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例如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可以先演示再让学生去实验,而不是提示他们,语言应该再精炼一些,把课堂留给学生,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