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 格式:pdf
- 大小:251.70 KB
- 文档页数:17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汇总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安全。
整定是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确定继电保护在故障发生时的动作时间和灵敏度。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公式进行汇总,包括过电流保护、零序保护、差动保护等。
1.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一种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流异常情况,如短路和过负荷故障。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瞬时过电流保护整定:整定电流Iset=(1.1-1.5)×In其中,Iset为整定电流,In为额定电流。
定时过电流保护整定:整定电流Iset=(0.7-0.9)×In其中,Iset为整定电流,In为额定电流。
2.零序保护:零序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如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保护的整定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流零序保护整定:整定电流Iset=(0.1-0.2)×In其中,Iset为整定电流,In为额定电流。
过电压零序保护整定:整定电压Uset=(1.1-1.3)×Un其中,Uset为整定电压,Un为额定电压。
3.差动保护:差动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相间故障,如线路间、变压器绕组间的短路故障。
差动保护的整定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定电流Iset=(0.8-1.2)×In其中,Iset为整定电流,In为额定电流。
整定电压Uset=(1.1-1.5)×Un其中,Uset为整定电压,Un为额定电压。
以上是继电保护中常见的整定公式汇总,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具有不同的整定方法,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情况和保护要求选择适当的整定参数。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cos de Nca wmk P S ϕ∑=(4-1)式中 S ca --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kVA ;∑P N --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 de 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 de 可按下式计算Nde P P k ∑+=max6.04.0 (4-2) 式中 P max --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wm ϕcos --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2、高压电缆选择:(1)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NN N ca U S I I 131310⨯== (4-13)式中 N S —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 •A ;N U 1—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 N I 1—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
(2)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ca I 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之和,即31112ca N N I I I =+=(4-14)(3)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ca I 为3ca I =(4-15)式中 ca I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N P ∑—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kW ;N U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 sc K —变压器的变比;wm ϕcos 、ηwm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效率。
(4)对向单台或两台高压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一般取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对向一个采区供电的电缆,应取采区最大电流;而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则应按一路故障情况加以考虑。
3、 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1)按长时最大工作电流选择电缆主截面 (1)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计算① 支线。
所谓支线是指1条电缆控制1台电动机。
流过电缆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即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NN N N N ca U P I I ηϕcos 3103⨯== (4-19)式中 ca I —长时最大工作电流,A ;N I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 N U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 N P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 N ϕcos —电动机功率因数;N η—电动机的额定效率。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式中S ca -- 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kVA ;刀P N --具有相同需用系数 K de 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 kW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i e 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 maL 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COS wm -- 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2、高压电缆选择:(1) 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式中 S N —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A ;U 1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 V ; I 1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
(2) 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 流之和,即,, ,(S N 1 S N 2)103I ca I 1N1 I 1N2=3 U 1N(3)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 l ca 为I ca I 1NS N 103(4-13)P N 103caK SC cOS wm(4-15)wmk de g P NCOS wm(4-1 )k de0.4 0.6 PmaxP N(4-2)I ca 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4-14)式中I ca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P N—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 kW ;K sc —变压器的变比;COS wm 、n wm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效率。
(4)对向单台或两台高压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一般取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对向一 个采区供电的电缆,应取采区最大电流; 而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 以考虑。
3、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1)按长时最大工作电流选择电缆主截面 (1 )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计算① 支线。
所谓支线是指 1条电缆控制1台电动机。
流过电缆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即为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② 干线。
干线是指控制 2台及以上电动机的总电缆。
向2台电动机供电时,长时最大工作电流l c a ,取2台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即I ca I N1 I N2式中I ca —干线电缆长时最大工作电流,A ;U N —额定电压,V ;则应按一路故障情况加IIP N 103caNN cos N NI ca-长时最大工作电流, A ;I N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A ;U N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V ; P N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kW;cos N —电动机功率因数;N-电动机的额定效率。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汇总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电力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该根据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地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分享一些常见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距离保护整定计算公式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保护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如下:•相对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相对距离保护动作时间设置公式:T = K * L / (V - F * L)其中,T为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单位:s),K为校正系数,取值应在0.8~1.2之间;L为距离(单位:km);V为系统电压(单位:kV),F为负载阻抗因数,取值应为0.8~1.2之间。
2.相对距离保护动作值设置公式:Z = L * (K1 + K2 * e^(K3 * L) / V)其中,Z为距离保护的动作值(单位:Ω);K1、K2、K3为校正系数,应根据具体的系统参数进行确定;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绝对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绝对距离保护动作时间设置公式:T = K * L / V其中,T为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单位:s),K为校正系数,取值应在0.8~1.2之间;L为距离(单位:km);V为系统电压(单位:kV)。
2.绝对距离保护动作值设置公式:Z = L * (K1 + K2 * e^(K3 * L) / V)其中,Z为距离保护的动作值(单位:Ω);K1、K2、K3为校正系数,应根据具体的系统参数进行确定;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二、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公式过电流保护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在出现电气故障时,对其进行及时的故障切除。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如下:•相间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1.相间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设置公式:T = 0.14 * K * Z / I其中,T为保护的动作时间(单位:s),K为校正系数,通常取1.0;Z为当前相间电路的阻抗(单位:Ω);I为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单位:A)。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S k de g P N(4-1)S caCOS wm式中S ea -- 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kVA ;ZP N--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 de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 kW。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 de可按下式计算k de 0.4 0.6 P max(4-2)P N式中P max--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COS wm-- —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2、高压电缆选择:(1 )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S N 103(4-13)I ca I 1NV3U1N式中S N—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 ?A ;U 1N—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I l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2)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l ea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之和,即I I I(S N1_S N2)_103(4-14)I ca I1N1 I1N2 3 U1N(3 )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l ca为式中I ca —长时最大工作电流,A ;I N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 U N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 P N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kW ; cos N —电动机功率因数;caP N 103-3U NK sc COS wm wm(4-15 )式中I ca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P N —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 kW ;U 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 V ; K sc —变压器的变比;COS wm 、n wm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效率。
(4)对向单台或两台高压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一般取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对向一 个采区供电的电缆, 应取采区最大电流; 而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 则应按一路故障情况加 以考虑。
3、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 1 )按长时最大工作电流选择电缆主截面 (1 )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计算① 支线。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cos de Nca wmk P S ϕ∑=g (4-1)式中 S ca --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kVA ;∑P N --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 de 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 de 可按下式计算Nde P P k ∑+=max6.04.0 (4-2) 式中 P max --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wm ϕcos --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2、高压电缆选择:(1)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NN N ca U S I I 131310⨯== (4-13)式中 N S —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 •A ;N U 1—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 N I 1—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
(2)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ca I 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之和,即31112ca N N I I I =+=(4-14)(3)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ca I 为3ca I =(4-15)式中 ca I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N P ∑—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kW ;N U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 sc K —变压器的变比;wm ϕcos 、ηwm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效率。
(4)对向单台或两台高压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一般取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对向一个采区供电的电缆,应取采区最大电流;而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则应按一路故障情况加以考虑。
3、 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1)按长时最大工作电流选择电缆主截面 (1)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计算① 支线。
所谓支线是指1条电缆控制1台电动机。
流过电缆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即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NN N N N ca U P I I ηϕcos 3103⨯== (4-19)式中 ca I —长时最大工作电流,A ;N I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 N U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 N P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 N ϕcos —电动机功率因数;N η—电动机的额定效率。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一、过电流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零序过电流保护定值计算公式:IHON=IMS×(KA-1)÷{(RSTRE)÷3×Z3{(X´t)·{X´´{X´´´其中,IHON为零序过电流保护的运行电流定值;IMS为测量系统的基本电流选定定制;KA为零序过电流保护动作系数;RSTRE为设备额定短路阻抗;Z1为设备正序电抗;X1为设备正序电抗;X2为设备负序电抗;X3为设备零序电抗。
2.短路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公式:I熔=IHc+(XlC×R)÷ZI_C×IΝ÷IP素分式其中,I熔为短路过电流保护的整定电流;IΙ2c为设备二次侧短路故障电流;XlC为电流互感器的互感系数;R为电流互感器的内阻;ZlC为电流互感器的线路阻抗;IN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IP为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二、跳闸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距离保护的整定公式:SETR#1=CTK×SET×けtcoef÷Z其中,SETR#1为距离保护的整定系数;CTK为电流互感器的互感系数;SET为线路的距离设置;け为绕组当前日期;Z为线路的阻抗。
2.差动保护的整定公式:SETD#1=K1×SET其中,SETD#1为差动保护的整定系数;K1为变压器的变比。
三、频率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频率保护的整定公式:Set(f)=a-b×f其中,Set为频率保护的整定值;a为整定值的常数;b为整定值的斜率;f为频率。
四、电压保护的定值整定计算公式:1.过电压保护的整定公式:U总=U设定×(KA-1)×(R2IMS)÷3其中,U总为过电压保护的整定电压;U设定为过电压保护的动作电压设定值;KA为过电压保护的动作系数;RIMS为测量系统的基本电流选定定制。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cos de Nca wmk P S ϕ∑=(4-1)式中 S ca --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kVA ;∑P N --具有相同需用系数K de 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 de 可按下式计算Nde P P k ∑+=max6.04.0 (4-2) 式中 P max --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kW ;wm ϕcos --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2、高压电缆选择:(1)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NN N ca U S I I 131310⨯== (4-13)式中 N S —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 •A ;N U 1—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 N I 1—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
(2)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ca I 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之和,即31112ca N N I I I =+=(4-14)(3)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ca I 为3ca I =(4-15)式中 ca I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N P ∑—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kW ;N U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 sc K —变压器的变比; wm ϕcos 、ηwm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效率。
(4)对向单台或两台高压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一般取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对向一个采区供电的电缆,应取采区最大电流;而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则应按一路故障情况加以考虑。
3、 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1)按长时最大工作电流选择电缆主截面 (1)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计算① 支线。
所谓支线是指1条电缆控制1台电动机。
流过电缆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即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NN N N N ca U P I I ηϕcos 3103⨯== (4-19)式中 ca I —长时最大工作电流,A ;N I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 N U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 N P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 N ϕcos —电动机功率因数;N η—电动机的额定效率。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1、负荷计算(移变选择)COS wm式中 S ca -- 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kVA ;ZP N --具有相同需用系数 K de 的一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
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 de 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p max --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功率, kW ;COS wm -- 一组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2、高压电缆选择:(1 )向一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取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即式中 S N —移动变电站额定容量,kV ?A ;U 1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 V ; I 1N —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流,A 。
(2 )向两台移动变电站供电时,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l C a 为两台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 流之和,即(3 )向3台及以上移动变电站供电时,最大长时负荷电流l ea 为k de gP N(4-1)kde °4 气(4-2 )1 ca 1 1NS N 103S N(4-13 )I ca I 1 N1 I 1N2(S N 1 S N 2)103 43 U 1N(4-14 )caP N 103-3U N K sc COS wm wm(4-15 )式中I ca —最大长时负荷电流,A ;P N—由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总和,kW ;U N—移动变电站一次侧额定电压,V ;K sc —变压器的变比;COS wm、n wm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效率。
(4)对向单台或两台高压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一般取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对向一个采区供电的电缆,应取采区最大电流;而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则应按一路故障情况加以考虑。
3、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选择1 )按长时最大工作电流选择电缆主截面(1 )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计算① 支线。
所谓支线是指1条电缆控制1台电动机。
流过电缆的长时最大工作电流即为I, P N 103caN <3U N cos N N 式屮1 ca-长时最大工作电流, A ;I 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A ;U N -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P N-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cos N —电动机功率因数;(4-19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