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

环评

环评
环评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项目的前期阶段进行的,是对未来事物的一种预判,它需要已有工程的经验为基础。目前的问题是,不管政府部门还是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都把兴趣集中在将要兴建的大型工程上,目的是为了获取项目,一旦工程建设完毕,就万事大吉、将其抛之九霄云外,不理不问......

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作用

1. 前言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环评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明确的分工:可研报告主要关注工程本身的各项指标,并不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环评报告则主要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解决工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可以预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环境影响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减小环境不利影响、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把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解决在摇篮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负责编制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来刚完成了山西省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本文以此为例简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职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主要职能如下:

(1)调查工程影响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状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监测环境质量现状;

(2)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3)依据各种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4)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优化方案,为施工期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6)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将环保投资追加到工程投资预算中,使环保措施能够实施;

(7)进行公众意见调查,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的群众之间的对话渠道。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水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水环境、水文情势、土地资源、移民生活、下游水资源利用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缓解措施和建议。以上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3. 山西张峰水库工程概况

张峰水库拟建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干流,水库为大(2)型,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224km,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自然状态)约为4.79亿m3。建设项目分为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坝型拟采用粘土斜心墙碾压堆石坝,坝顶长637m,最大坝高72.2m,总库容3.92亿m3,库水面积为14.36km2。水电站拟设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90KW。设计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及3条支干渠组成,渠道全长约145km。工程开发目的是:城市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防洪;发电。

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3年4月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9月份获得批文,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立项,目前刚开始施工。

张峰水库是一项典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其面对的环境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它为例子,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4. 水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兼有向城市供水的任务,水库建成后,如何确保水质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水质预测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环评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水库水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广大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水环境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

对库区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了污染源情况,收集到了大量资料。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在以库区为核心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对丰、平、枯水季节的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值、DO、CODcr、BOD5、氨氮等17项,对水文情况也进行了同步测量。还收集到8个常设水质监测站的资料。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4.2 对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

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了预测。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3 进行了富营养化预测

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中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对临近两座已运行了40多年的大型水库进行了调查。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4.4 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

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4.5 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5.水温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峰水库坝前水深在50m以上,为深水型水库,根据气象参数、水库特征、入库来流、运行调度等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一年中各月的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5~6月表底温差最大,可达5~8℃。5~6月是农业灌溉期,也是水生生物重要的生长期,下泄水温比自然水温低4~6℃,利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泄水水温沿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泄水要流淌近35km左右的距离后,水温才能恢复到低于自然水温1~2℃的程度。据此可以判断出水温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区间,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6. 最小下泄流量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张峰水库工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出山西流入河南省,最后注入黄河。修建张峰水库的计划,引起了下游河南省的极大关注。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将润城断面(坝下约80km)的实测最枯流量0.86m3/s作为控制大坝放流量的数据。河南省则提出了不低于3m3/s的要求,若满足这一要求,则水库规模需要大幅度减小,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变得很小,因此,山西省无法接受。最后,

在水利部的协调下,标准确定为1.5m3/s,被双方接受。这一流量也满足90%保证率月均流量的生态基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计算和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则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对水库进行了调整设计,适当减小了水库规模。

7. 淹没影响问题

水库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提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张峰水库淹没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搬迁人口3730人(1114户);淹没土地15431亩,其中耕地9716亩、园地627亩、林地1556亩;淹没房屋20多万m2;清除树木28万颗。这些淹没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是一大损失。

评价单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拟建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宏观测量,在现场对村镇建设、农田耕作、树木植被、动植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评估出了农田淹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了生物量的损失,进而提出了移民农业扶持措施及生态补偿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农业损失、维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完全挽回损失是做不到的。

8. 移民拆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张峰水库工程初步移民规划中,拟将3700多移民安置在附近12处村庄,并提出了利用山沟淤地80ha作为耕地的计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淹没区及安置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移民计划与土地资源及生产能力不均衡,对部分村庄原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提出了新的平衡配置方案。此外,山沟淤地措施难以实现,建议放弃。还提出了政府投资支持移民搞好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建议。以上重要建议均被采纳,进一步完善了移民方案。

9. 下游水资源利用影响问题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密集、村镇众多、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利用较完备。在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评价人员对库区以下沁河干流约80 km范围内的5个乡镇、几十处村庄、十几座小水电站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个别村镇从河床底下取水,作为生活用水。绝大多数村镇及工矿企业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一般不直接从河道取水。下游共有140多处农业灌溉抽水点,2万多亩农田灌溉面积,合计最大取水量约40000m3/d。上游修建水库提高了旱季供水的保证率,对农业用水有益处。

水库下游已建有12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万KW,年总发电量约3千万度,还有2个规划待建的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单机容量在200~800KW之间,机组台数在2~4台,都属于当地县、镇、村投资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小水电发电损失进行了计算评估,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确定补偿措施、及时通知投资者修改待建小水电规模的建议。

10. 上下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已有经验说明,水库修建以后,对供水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利益,而由于在上游实施水环境保护规划,使上游地区的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山西省,水库上游地区的民众对此有很大的怨言。2003年4月,在北京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山西省环保局官员则强烈要求在环评报告中提出一套经济补偿方案,由受益区以一定的方式补偿上游受损区。这一要求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经济补偿问题涉及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复杂,需要省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需要省人大立法,在环境

影响评价的层面上已无法解决此问题。最后,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由受益区制定扶持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支持上游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及污染较轻的产业,投资帮助上游治理污染。

11.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情势变化、最小下泄流量、淹没影响、移民拆迁、下游水资源利用、上下游经济发展均衡性影响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减缓环境影响有重要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最后的一点启示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项目的前期阶段进行的,是对未来事物的一种预判,它需要已有工程的经验为基础。目前的问题是,不管政府部门还是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都把兴趣集中在将要兴建的大型工程上,目的是为了获取项目,一旦工程建设完毕,就万事大吉、将其抛之九霄云外,不理不问了。现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争议,多数都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缺乏真凭实据。建国议来,全国已建有8万多座水库,很多都已运行了40多年,任何一座工程都是一项100%的“物理模型试验”,到现场去进行调查、观测、研究才会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因此,对已建工程的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浅论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导读]简要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摘要】简要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总结了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以及水利类和水电类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点、综合评价的内容等,为同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 引言

水库工程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水利和水电两大类,水利类水库工程是通过水库的拦蓄,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而水电类水库工程则是依靠水库将河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造成河道水资源量的减少,而后者则对河道水资源量无影响。

水库工程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非污染型影响,因此属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从法律上提到新的高度,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的颁布,逐渐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针对水库工程的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工程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的依据。

2. 水库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1对水文情势影响。水库工程由于改变了河道的天然状态,因而对河道乃至流域内的水文情势造成影响。对于水库工程而言,水文情势的变化是导致工程运行期间所有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原动力。水文情势的变化,将会对航运、环境地质、水温、水质、流速、流态、局地气候、土地资源、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河道冲淤、供水、灌溉、移民等造成一系列影响。

水库工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在库区和坝下截然不同,库区由于大坝拦蓄,坝前水位一般有较明显的抬升,有些高坝水库坝前水位有很大的抬升,由于水位升高,水库水深从坝前至库尾都有不同的增加,同时水库淹没一些原来的陆地将会变成水域,库内水域面积大量增加,另外水库蓄水后,因库区水位雍高、水深增大,水面比降变缓、流速减小,在水库局部岸边可能会有回流,在入库支流汇入口,原来湍急的河流将变成库湾,水流流速大幅减缓。

坝下水文情势将由天然径流状况转为受水库调节影响的状况。对于中小型水利类水库,有防洪要求的,在洪峰期由于水库蓄洪,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洪峰流量,在洪峰后期,水库泄洪,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洪水历时加长,洪峰流量变小,水库削峰作用明显,汛末及汛后水库尽量蓄水以保障供水,坝下流量一般小于天然来水量,特别是,有些以供水为主的水库在制订调度运行方案时,在枯水期甚至平水期都不考虑下泄,从而导致坝下脱流,在评价时应注意要求水库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对于大型水利类水库工程,由于水库规模大,调蓄能力强,在枯水期仍可保证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而平水期和丰水期则坝下流量一般小于天然来水量,总体表现为坝下流量过程年内趋于坦化,水库年内总下泄水量小于天然来水量。

对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除汛期按防洪要求运行外,一般在丰水期蓄水以保证枯水期电站正常出力,因此一般表现为丰水期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来水量,枯水期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坝下流量过程趋于坦化,年内总下泄水量与天然来水量相同,但大部分电站的大坝至电站尾水之间存在减脱水河段,特别是一些调峰运行的电站,坝后常常会出现减脱水现象,在评价时应注意要求水库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

坝下河段水位和流速变化情况与流量变化过程相对应。

2.2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河流上筑坝建库,将使坝上形成宽阔的水域环境,库区水动力条件也将发生改变,急流变缓流甚至静水,水深、水面宽成倍增加,造成库内水体水质、水温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坝下河流的水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体现在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部分水质指标的变化如重金属的沉降、泥沙含量的降低等,坝下河道水体水质则受制于库区水体水质以及坝下河道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体自净能力的变化。通常状况下,在河道水体水质本底状况较好的前提下,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库区及下游河道水体水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但是,若有污染源排入河道,水库工程的调蓄作用造成河道水量的减少将有可能加剧水质污染的程度。

水库工程的“高坝大库”将会造成库区水体出现水温分层现象,进而造成下游河道水体的水温出现变化。存在水温分层现象的水库多分布在山区,且库内水体的交换速度缓慢,根据相关研究,若水库最大坝高大于50m,发生水温分层现象的概率可以达到50%以上。水温分层现象多发生在夏季、冬季,而春、秋两季则不明显,夏季水体水温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冬季则正好相反。下泄水体水温因水库水温分层现象而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因泄水建筑物的高程变化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一般高程越低,水温影响程度越大。通常状况下,水温沿程恢复需要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才能恢复至天然状态。水温与鱼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鱼类的繁殖,要求一定的水温条件。

2.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与敏感生态问题评价两大方面考虑。

2.3.1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影响主要是由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引起的。主体工程建设,淹没和移民安置,各种拼块类型面积将发生变化,导致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发生改变,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具有一定影响。若工程建设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减少,但生产力仍在平均生产力之上,则说明生态系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工程建设引起的干扰是可以承受的,同时如果各种植被类型的面积和比例与现状仍然相当,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反之则说明工程引起的干扰是不能承受的。

2.3.2敏感生态问题。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坝建设导致的淹没、阻隔、径流变化是对河流生态系统最大的干扰,这种干扰将会对依存于河流生态系统的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多样性产生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

(1)水生生态影响分析对水生生态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大坝阻隔影响、水文条件改变对鱼类环境的影响、下泄水气体过饱和对幼鱼的影响等。

在江河上修建水库,大坝将阻隔洄游鱼类的通道。对一些天然情况下需要通过大坝所在河段上溯或下行的洄游性鱼类,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必须上溯到坝上游或支流去繁殖的回归性很强的鲑科鱼类,阻隔作用对资源造成巨大的危害。我国富春江,鲥鱼的产卵场主要集中在桐庐附近的排门山一带,但少部分鲥鱼可上溯到上游去产卵,七里泷枢纽修建后,便阻隔了这一部分鲥鱼的上溯通道。已建成的葛洲坝枢纽,对中华鲟的洄游起了阻隔作用,现在已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水库形成后,水体的水文条件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鱼类的栖息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不同鱼类其栖息环境不同,因此,导致库区的鱼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通常,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饵料增多,这种条件适合于喜缓流水或静水生活的鱼类而不利于喜急流水生活的鱼类的生存。另外,在山区的水库中由于库水较深,水库中喜表层或中层生活的鱼类较多而底层鱼类相对较少。在水库坝下河段,一些在流水中繁殖的鱼类所要求的涨水条件,则可能因水库蓄洪而得不到满足。多数鱼类的繁殖期在春末夏初,即4月下旬到7月上旬。如果这一时期水库只蓄洪而不溢洪,在坝下河段不出现涨水过程,鱼类就难以繁殖。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大坝至谷城间一段汉江内的家鱼产卵已经消失或缩小规模。

所谓氮气过饱和是指水中溶解的空气,超过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时的正常含量,在某些情况下,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受到影响的主要群体是幼鱼。过饱和的空气通过鱼的呼吸活动进入血液和组织,当鱼游到浅水区域或表层时,由于压力较小和水温较高,鱼体内的一部分空气便从溶解状态恢复到气体状态,出现气泡,使鱼产生“气泡病”,引起死亡。据美国的研究资料,当水中溶解气体的浓度超过120%时,幼鲑在水上层1.8m以上的地方活动是非常危险的。水中氮气过饱和,是当水流通过溢洪道或泄水闸冲泄到消力池时,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带入大量的空气造成的。水中过饱和气体,在坝下的河流内经过一定的流程,逐渐释放出去而恢复到平衡状态,但是如果河流上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水库的水较深且流动缓慢,过饱和气体到达下一个梯级时尚未恢复平衡,通过溢洪道再度溶解了过多的空气,如此反复多次,情况就非常严重。

(2)对陆生生态的影响评价包括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水土流失等方面。在这里主要谈一下内陆干旱地区水库工程对河谷林草的影响。由于水库工程大多修建在河流的上游山区河段,多为峡谷型,河道两侧分布有河漫滩以及从低到高的多级阶地。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河漫滩以及低阶地生长有茂密的林草植被,这部分植被被称之为河谷林草。我国北方内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河水成为河谷林草最主要的水分供给者,河水侧渗以及垂直入渗直接补给河道两侧地下水或使其维持在较高水位,而洪水漫灌则可以起到一定补充灌溉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需依靠洪水漂种繁殖的植物如密叶杨而言,洪水对其繁殖具有决定意义。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导致坝下河道水量的减少、坦化,洪峰消减、滞后,这些将使河谷林草供水条件变差,进而对其生长、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如不考虑河谷林草的生态需水量,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那将有可能对河谷林草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2.4其它环境的变化

2.4.1土壤环境的变化。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除各种建筑物对土壤的占压外,主要体现在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的演变过程,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库浸没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会产生土壤潜育化和次生盐碱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兴建如水资源分配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壤沙化。

2.4.2局地气候的影响。修建水库工程后,库周地区会发生微气候变化,区域内的降水、温度、湿度、云雾、风力、光照度等将要发生一定变化。水库工程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地形的复杂程度、工程的规模以及当地原本的气候条件等,一般来说,工程地形条件较差如山区、工程规模较大如高坝大库的水库工程易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但影响范围均较小,仅局限于库周范围内。我国对新安江水库、狮子滩水库、三门峡水库气候效应做了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说明水库蓄水对周围小气候的影响是明显的。

3.主要评价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包括:水文、泥沙情势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及土地资源影响评价、陆生生态影响评价、水生生态影响评价、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移民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水利学影响评价、经济社会影响评价、气候、地质、文物影响评价,同时针对影响预测结论,还需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进行风险评价和公众参与调查,最终得出评价论,为有关部门比较、选择工程方案提供依据。

4. 水利类和水电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点

水利类和水电类水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影响、局地气候、土壤环境以及库区的影响变化,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下游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水利类水库工程将造成河流水资源量的减少,若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将有可能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水电类水库工程则不会造成河流水资源量的减少,因此,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但是无论那种水库工程的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在满足河流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工程规模。

5. 结语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学科发展迅速,理论和方法尚待不断探索和创新,因此,本文仅为同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明玺.预测和评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2]黄培佑干旱生态学(第三篇)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朱党生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4-27-294

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1 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指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三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 按评价对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环境因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 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 按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 ①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②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③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④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 ⑤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基本原则:客观、公正、公平 客观:进行环评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评价的规则、规范对客观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公正:指除了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之外,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摘要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平:指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时,不得带有任何主观偏见,不得掺杂任何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评价 的因素,对所有的评价对象一视同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预测、评估,编写和审批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2、技术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 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②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 ③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④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⑤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⑥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 ⑧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

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1项目建设资本资料 项目名称: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0000t/a乙腈项目 建设规模:年产10000t乙腈 项目投资:6793万元 建设地点:位于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三乙车间南侧),占地面积855m2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期:9个月 定员及运行制度:拟建项目定员130人,其中由“双乙烯酮”项目调剂70人,新增定员60人,生产岗位实行四班三倒连续运转制,年工作日300天,装置运行时数7200小时/年。 1.2项目建设背景介绍 乙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合成纤维、石油化工等领域。目前,乙腈生产主要靠丙烯腈副产品获得。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丙烯腈项目建设的限制,依靠丙烯腈副产的乙腈产量逐渐减少。导致乙腈价格上涨,影响了汇海公司医药中间体业务的经济效益。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拟采用乙酸和液氨合成法生产乙腈,填补副产乙腈减少的产能,市场前景广阔。合成法乙腈的主要原料乙酸和液氨价格相对稳定,价格上升的空间较小,合成法乙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拟建项目建成后将与同建“1000t/a三嗪环项目”共同替代公司现有“5000t/a双乙烯酮改扩建项目”。 2 建设项目政策符合性 拟建项目为10000t/a乙腈项目,采用乙酸和液氨合成制备方法进行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相关修改条款中鼓励类和限制类,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已于2013年9月20日在河口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东河经信改备[2013]007号文备案。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2005年3月21日, 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时偶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随即于3月24日向《人民日报》记者打电话告急。经过《人民日报》的披露,其他媒体纷纷跟进, 国家环保局于3月1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并要求立即补办环境评价审批手续。至此一系列的事件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布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听证会、环保总局首次点名批评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首次公开敏感项目的环评报告等。在此事件中, 媒体为政府依法公开行政与公众理性参与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板。公众能够充分地参与公共事件,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行政的效率和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在圆明园事件中又体现了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化关系及矛盾,即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环保、水利、文物、园林之间, 代表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公众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 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定的高效化; 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 开放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 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 媒体的含义及作用 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 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IPTV 、电子杂志等。本文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 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协调管理、教育娱乐功能, 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 公共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公共管理的手段,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 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 即政府过程,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过程。即政策制定阶段为:公共问题的产生; 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利用媒体,使其对公共政策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媒体的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 二、媒体的多元性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兼顾各方利益平衡 三、媒体的开放性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积极成果。其创新点在于将发展规划纳入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视野,为我国建立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利于防止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存在潜在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审批、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用以防止作用重大、范围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潜在的环境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环境免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缺陷的弥补,更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保障。基于我国当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提出我国未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其次,顺应趋势、立足国情将政策和法规纳入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对象范围,建立健全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后,健全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体系。全面科学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政策环评;立法环评 ABSTRACT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of the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1st` September is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the past, we usually just make a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about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t now the policy is inclined to make the evaluation of all development programs. It appears to construct a system which will make a strategic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an overall situation. The enactment and executio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helps the government to prevent harmful effects on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ability of making decision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 bring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ecause of its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the paper will make an exhaustive study about the legal system i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药业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

血液制品车间GMP技术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相关背景 为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新修订的药品GMP规范,公司需对原有血液制品车间进行药品GMP升级改造,以确保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新规范要求,并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 2、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血液制品车间GMP技术改造项目 (2)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4)总投资:项目总投资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万元,铺地流动资金0万元,其中直接环保投资,0万。 (5)建设地点: (6)项目占地:0 m2 (7)项目建设年限:0年0月——0年0月。 (8)技术改造内容及建设规模为:血液制品车间工艺布局改造、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注射用水系统改造、制品灌装系统改造等。改造目标:通过改造,达到国家药品新规范要求并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保证药品质量。项目总投资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万元,铺地流动资金0万元。本次技术改造不新增占地,不新建生产车间,不改变原有产品类型,仍然生产0瓶/年。车间技术改造的同时建设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约0m2。 (9)、生产工艺:本项目血液制品车间采用国家批准的低温乙醇(压滤法)生产工艺,即以健康的人血浆为原料,采用低温乙醇(压滤法)分离纯化、病毒灭活、无菌灌装的生产工艺。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的融化、合并:冷冻原料血浆经水浴融化后进行破袋、合并,经工艺管 道注入密闭反应罐,加入生理盐水调整血浆蛋白含量。

制作、分离:混合血浆遇冷后调节pH,加入遇冷后的乙醇,调节温度、浓 度、pH值等工艺参数。反复上述步骤,进行压滤和上清液调节,从而分离制备不同血浆蛋白溶液。 超滤、病毒灭活:将分离出的血浆蛋白成分通过超滤脱醇、浓缩成不同含量 的蛋白血液,经稀释配制后进行病毒灭活(低pH放孵或巴氏灭活)。 除菌、灌装:将灭活后的蛋白溶液经0.2μm的除菌滤膜进行除菌过滤,将除 菌过滤液按照各种制品的不同规格进行分装扎盖。 检验、包装:分装后的制品经质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后进行成品 包装,存放至成品库,按照各种制品的不同要求进行存贮。 (10)本项目工程特性表 表1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 1 建设规模t/a 2 职工人 3 产品品种 万瓶/年 万瓶/年 4 生产方法 5 装机容量KW 6 变压器容量KVA 7 计算负荷KW 8 年耗电量KWH 9 日耗水量m3 10 循环水利用率% 11 厂区总平面 图指标 厂区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其 中 血液制品生产车间,钢结构一层m2 仓储中心,框架二层m2 质检中心,砖混二层m2 动物实验中心,框架一层m2 动力车间即锅炉房(包含职工浴室 和食堂),砖混一层 m2 办公室楼,砖混二层m2 绿化m2 3、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二、填空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为、、、 。 2、我国环境标准可分为、、。 3、环境标准按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 。 4、按环境影响评价时间顺序分类,可分为、、 。 5、按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 6、按评价的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 、、。 8、按影响的来源分,环境影响可分为、、。 9、按影响的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 10、按影响的性质(程度)分,环境影响可分为、。 11、按建设项目各阶段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分,可分为、、 。 1、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 2、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3、大气环境标准、水质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标准。 4、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8、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9、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10、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11、建设阶段影响、运营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影响。 三、选择题:1、A、B、D,2、A、B、C、D,3、A、B、C、D,4、A、B,5、 A、B、C,6、A、B、C、D,7、A、B、D,8、B、C、D,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 A、B、D) A 制定政策 B 制定规划 C 制定计划 D 建设项目 2、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的是(A、B、C、D)

A 预测功能 B 选择功能 C 导向功能 D 判断功能 4、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A、B)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 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A、B、C)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 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有(A、B、C、D) A 具有法律强制性 B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C 分类管理 D 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 7、按时间顺序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A、B、D) A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B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 环境质量后评价 D 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8、建设项目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B、C、D) A 环境污染问题 B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C 生态系统结构恶化问题 D 生态系统功能降低问题 9、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 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 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D 当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应执行国家标准。 15、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17、在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地方在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报国务院批准。 18、我国的环境标准可分为(abc )

生物制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物制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前言 ***生物化学制药厂始建于1958年。现生产制银灵、氨肽素、多酶片等3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特别是氨肽素片为国内首创,曾荣获商业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生物制药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临床用途广泛,是目前国内外制药行业竞争发展的方向。我国加入WTO后,此类药品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生物化学制药厂因2号干线改造工程占用厂区2/3的面积,导致厂房、设备、生产环境与同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制推行制药企业“GMP”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限定在2003年底之前完成,否则将取消药厂的药品生产资格。而生物药厂目前的地理环境、厂房、设备等现有条件不符合“GMP”认证要求,必须易地重建才能达标。否则,***生物药厂到2003年底就要停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受建设单位委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生物化学制药厂易地重建为***华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程的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 本环境影响评价得到了***生物化学制药厂和振安区环保局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评价标准 (2) 1.4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 (3) 1.5评价重点 (4) 1.6评价工作等级 (4) 1.7评价范围 (4) 1.8评价工作程序 (5)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9) 2.1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及建设性质 (9) 2.2建设规模、占地及平面布置 (10) 2.3建设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12) 2.4年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 (12) 2.5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12)

八巨药业环评报告书(北区送审稿)1230(1)

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 年产30吨吉西他滨、50吨氟伐他汀、15吨瑞格列奈、50吨伊马替尼、20吨阿扎那韦、20吨磷酸西他列汀、100吨替诺福韦、300吨左乙拉西坦、30吨阿利克仑、100吨泛昔洛韦、50吨卡培他滨、20吨匹伐他汀、20吨普拉格雷、200吨二咪唑、20吨孟鲁司特和 1500吨左旋肉碱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1前言 (1) 1.1 项目由来 (1) 1.2 建设项目的特点 (1) 1.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 (2)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2) 1.5 环境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2) 2总论 (4) 2.1 编制依据 (4) 2.2 评价目的及评价工作原则 (8) 2.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9) 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17) 2.5 评价范围 (20) 2.6 环境保护目标 (20) 2.7 盐城市沿海化工园区规划 (21) 2.8 区域环评批复要求、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28) 3拟建项目工程概况 (33) 3.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投资总额及拟建成时间 (33) 3.2 占地面积、工作时数、职工人数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33) 3.3 项目组成、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3) 3.4 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技术指标 (35) 3.5 厂区平面布置方案 (42) 4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44) 4.1 自然环境概况 (44) 4.2 生态环境概况 (49) 4.3 社会环境概况 (51) 4.4 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51) 5企业概况 (71) 5.1 主要产品、原料 (71) 5.2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状况 (73) 5.3 水平衡及蒸汽平衡现状 (79) 5.4 ―三废‖排放汇总 (81) 5.5 现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案 (82) 6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84) 6.1 吉西他滨 (84) 6.2 伊马替尼 (103) 6.3 阿扎那韦 (114) 6.4 二咪唑 (130) 6.5 氟伐他汀 (136)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2.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4.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5. 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 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者环境个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8. 环境质量:是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9.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 10. 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11.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二、选择题 1、环境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人用狂犬病疫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论 1.1 项目背景 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大连地区第一家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生产和销售的制药企业,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落实企业发展规划,巩固和强化企业在疫苗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汉信公司拟投资4900万元,在企业现有厂区内进行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项目的建设,待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人用狂犬病疫苗400万人份的生产规模。 1.2 建设地点 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项目拟建于汉信公司新厂厂区内。 汉信公司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49#地块,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1。 1.3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踏勘,确定本次评价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见表1-1。 表1-1 环境敏感目标 注:“相对方位”以汉信公司厂址为基准点,“距离”是指保护目标与厂界的最近距离。

汉信公司厂址 比例尺1:82000 图1 汉信公司地理位置图

2、现有企业回顾性评价 2.1 现有企业概况 汉信公司现主要进行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生产,年产量为1000万人份(3000万支),同时还正在进行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项目的建设,建成后年产量为300万人份/年(300万支)。 现有企业项目组成情况见表2-1。 表2-1 现有企业项目组成 2.2 生产工艺流程 1、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生产系统

图2-1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生产工艺流程 纯 图2-2 乙肝疫苗分装工艺流程

2、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生产系统 图2-3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工艺流程 纯纯纯(S2.8) 纯纯 图2-4 流感裂解疫苗制备/包装工艺

某制药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年产100吨头孢拉定原料药、100吨头孢拉定无菌粉、150吨碘海醇原料药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浙江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 二00六年三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1 1.1 项目由来1 1.2 立项情况1 1.3 建设地点1 1.4 建设性质2 1.5 建设项目情况说明2 1.6 投资总额2 1.7 产品方案及规模2 2 现有企业工程分析3 2.1 现有企业概况3 2.2 原辅材料消耗3 2.3 主要设备4 2.4 生产工艺7 2.5 污染物汇总18 2.6 现有企业污染防治措施19 3 技改项目工程分析21 3.1 原辅料消耗21 3.2 主要设备21 3.3 生产工艺25 3.4 技改项目污染物汇总29

3.5 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情况30 4 周边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31 4.1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31 4.2保护目标31 5 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32 5.1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32 5.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论32 5.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33 5.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结论33 6建设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34 7 事故风险及应急防范措施35 8 选址合理性及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36 8.1 选择合理性分析36 8.2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36 8.3环保审批六项原则符合性分析36 9 环评总结论38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药原料药、固体制剂为一体的药品生产企业,公司位于(104国道)嵊州大道和环城公路北段交汇处,嵊州大道北1000号。占地面积280亩,已建成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左旋氧氟沙星,牙周宁片、谷维素等。公司现有员工17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80余名,职业药师10余名。建有生产车间3个,目前公司已整体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2004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头孢拉定为半合成广谱头孢菌素,主要用于头孢拉定敏感细菌所致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和生殖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治疗。碘海醇是非离子型X-CT造影剂,动脉给药可用于外周动脉、肾动脉、内脏动脉、心血管和脑血管造影。静脉给药可用于静脉、尿道、脊髓造影。碘海醇毒性低、全身和局部耐受性好。公司拥有先进的头孢拉定生产技术,碘海醇产品国内还无大规模生产企业,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为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决定申报年产100吨头孢拉定、150吨碘海醇、100吨头孢拉定无菌粉生产线技改项目。目前,该企业在中试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量,2004年头孢拉定产量已达95吨,基本接近报批产量。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浙江省环保局意见,需对该技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室在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和现场踏勘、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的要求和浙江省环保局的意见,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 立项情况 嵊州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在2002年3月7日和2002年7月28日分别对《年产100吨头孢拉定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兼实施方案》和《年产100吨头孢拉定无菌粉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了批复,嵊州市发展计划局经济开发区在2003年9月24日对《年产150吨X-CT造影剂碘海醇原料药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兼实施方案》作出批复,指出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生产规模、计划总投资、工艺及设备选型、环保劳动安全要求、公用工程、建设期限、经济效益等。 1.3建设地点 本技改项目位于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现有企业内。该公司位于嵊州市嵊州大道西侧,环城北路南侧,城北工业区内。厂区北侧隔环城北路为凯普电器和八里洋村居民。东北侧隔路为嵊州市荧光灯厂;西侧隔104国道依次为浙江绿环橡胶粉体工程有限公司、城北变电站;西南侧隔路为嵊州环保机械厂和汇源浆砂印染厂;南侧隔新环城北路

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总结

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总结 篇一:环保项目竣工环保工作总结 ******************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环保工作总结 **环保局: 现将我公司自试生产以来环保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公司是成立于*年*月*日,由*投资兴建的民营企业。位于*****,占地面积约****亩,法定代表人为***。 本公司于****年**月计划建设年****************************************项目。该项目采取一次设计、分期建设、分步验收的方式。 目前,本项目中年产***************生产线已建成,并于***年***月****日得到市环保局的《江苏省宿迁市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核准通知单》[********](见附件),试生产期限为三个月,我公司开始试生产。****年*月****日我公司又得到试生产延期三个月的批复(见附件)。现在我公司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由************所出具,工程由************有限公司设计,主体工程由********有限公司施工,由**************有限公司监理。污水处理工程由*************有限公司完成。

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我公司于XX年委托************所编制了该项目环评报告 书并通过了宿迁市环保局审批(宿环建管******号)(见附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公司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细致的全面抓好环保工作,并根据设计要求和环评报告书的意见,在建设过程中逐项予以落实,主要建成的环保设施有:氨气吸收塔1台,不凝尾气吸收塔2台,冷凝器26个,油烟吸收装置1台,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道,800m3消防尾水收集池,固废仓库,噪声治理和绿化,pH、COD监测仪器等。 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我公司积极落实各项环保工作: 1、我公司全过程贯彻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生产过程中改进工艺,对原辅材料回收套用,减少废物排放。对从业人员加强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规划设计厂区给排水管网,并与区域排水系统相容,污水收集系统已设置防漏、防渗、防腐的技术保证措施,不让污水混入雨水管网及向地下渗漏。 优化污水预处理工艺,对高浓度废水采用Fenton试剂法处理,再与低浓度废水一起经厌氧生物处理,最后与生活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 选择题: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 A、B、D) A 制定政策 B 制定规划 C 制定计划 D 建设项目 2、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的是(A、B、C、D) A 预测功能 B 选择功能 C 导向功能 D 判断功能 4、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A、B)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 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 》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A、B、C)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 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有(A、B、C、D) A 具有法律强制性 B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C 分类管理 D 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 7、按时间顺序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A、B、D) A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B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 环境质量后评价 D 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8、建设项目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B、C、D) A 环境污染问题 B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C 生态系统结构恶化问题 ` D 生态系统功能降低问题 9、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 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 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D 当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应执行国家标准。 10、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 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11、在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地方在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报国务院批准。 12、我国的环境标准可分为(abc ) A 国家标准 B 地方标准 C 行业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12003_制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_20161224

制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Page 1 / 1 制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环境保护部 环办环评[2016]114号 发文日期:2016年12月24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统一管理尺度,我部组织编制了水泥制造、煤炭采选、 汽车整车制造、铁路、制药、水利(引调水工程)、航道等七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 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理要求如有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审批按新的规定执行。 2016年12月24日 附件:制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附件5 制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试行) 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化学药品(包括医药中间体)、生物生化制品、有提取工艺的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加工、医药制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医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等相关要求。 第三条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等的相关要求。 新建、扩建、搬迁的化学原料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建设项目应位于产业园区,并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 不予批准选址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的项目。 第四条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产生情况等清洁生产指标满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第五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暂停 —21—

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环评报告表+环评报告书】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 补充报告 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6月11日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补充报告 一、项目由来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身为山东新华制药厂,主要产品为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等300余个品种。该项目已于2014年8月搬迁至山东淄博湖田镇搬迁企业工业园区内,其产能保持不变,可生产安乃近7000t/a。厂区总占地面积187930m2,总绿化面积23492m2,本项目占地3400m2;项目厂界北侧为官庄村,南侧与昌国路相邻,西侧与渔轮厂相邻,东侧为空地。 投资9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55万元;占总投资的7.7%。项目产品规模定为7000t/a安乃近。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淄博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工程采用清洁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三废治理措施可靠,全厂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能够充分利用废水和固体废物资源;工程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项目工艺流程中冷凝工序可产生甲醇、乙醇冷凝液,现厂区无法将冷凝出的甲醇、乙醇冷凝液全部回收利用,拟将多余部分作为副产品外卖。 项目建成后,多余的甲醇、乙醇副产品由购买方出车至厂区直接运输,解决了原项目中多余甲醇、乙醇的利用问题,同时给公司增添了经济收入。 二、原项目概况及污染情况分析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于2012年3月经淄博市环保局批复,批复文号为淄环审【2012】21号。目前厂区正在建设过程中。(暂缺,后补) 1、项目基本情况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4.doc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 共政策的影响(1)4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2005年3月21日, 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时偶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随即于3月24日向《人民日报》记者打电话告急。经过《人民日报》的披露,其他媒体纷纷跟进, 国家环保局于3月1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并要求立即补办环境评价审批手续。至此一系列的事件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布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听证会、环保总局首次点名批评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首次公开敏感项目的环评报告等。在此事件中, 媒体为政府依法公开行政与公众理性参与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板。公众能够充分地参与公共事件,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行政的效率和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在圆明园事件中又体现了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化关系及矛盾,即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环保、水利、文物、园林之间, 代表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公众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 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定的高效化; 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 开放

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 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 媒体的含义及作用 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 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IPTV 、电子杂志等。本文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 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协调管理、教育娱乐功能, 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 公共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公共管理的手段,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 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 即政府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2011年版)》新增、修改内容 根据《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版)》,由于内容变化较少,考试所涉及四科教材在2010年版基础上仅做了相应的再版。2011年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中仅《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一科内容有少量变化。具体变化内容如下: 第四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 8.重新登记(1~8新增加) 注销登记人员符合下列情形的,可申请重新登记: (1)因所在单位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资质注销登记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并符合登记条件的; (2)登记有效期满6个月未办理再次登记,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1年的; (3)再次登记时工作业绩或者继续教育学时不符合要求,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1年的; (4)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名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 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5)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6)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活动中不负责任或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文件失实,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7)因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失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后果,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8)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已满3年的。 申请重新登记的人员,需提交以下材料: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重新登记申请表; (2)《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身份证件复印件及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3张; (4)专职受聘证明; (5)所在单位相关资质证明; (6)自最近一次登记之日起至申请重新登记期间接受继续教育的证明。 其中(4)、(5)项材料的具体要求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52号公告执行。 申请重新登记人员的登记单位与注销登记时的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还需参照注销登记需提交的材料第(4)项规定提交有关材料。重新登记时不得变更登记类别。 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职责及违规处罚(新增加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