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习题(附详解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习题(附详解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习题(附详解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习题(附详解答案)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第一章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习题(附详解答案)

1.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内部没有电场

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

C.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的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案:D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桌上放两摞书,然后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放在上面,使玻璃板离开桌面2~3cm,在宽约0.5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把它们剪下来,放在玻璃板下面,再用一块硬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来回擦动,此时会看到小纸人翩翩起舞.下列哪种做法能使实验效果更好()

A.将玻璃板换成钢板

B.向舞区哈一口气

C.将玻璃板和地面用导线连接

D.用一根火柴把舞区烤一烤

答案:D

3.每到夏季,我省各地纷纷进入雨季,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避防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的电器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及水龙头

②不要接触天线、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带电设备

③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均可正常使用

④在旷野,应远离树木和电线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表面具有突出尖端的导体,在尖端处的电荷分布密度很大,使得其周围电场很强,就可能使其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发尖端放电.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的天线处有尖端,易引发尖端放电造成人体伤害,故不能使用.

4.金属球壳原来带有电荷,而验电器原来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将金属球壳内表面与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相连,验电器的金属箔()

A.不会张开B.一定会张开

C.先张开后闭合D.可能会张开

答案:B

5.(2009·长沙市一中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棒AB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它的中点正上方有一P点,则P点的场强方向为()

A.垂直于AB向上B.垂直于AB向下

C.平行于AB向左D.平行于AB向右

答案:A

6.如图所示,一导体AB放在一负电荷的电场中,导体AB与大地是绝缘的,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

(1)比较A端和B端电势的高低.

(2)比较A点和B点场强大小.

(3)比较A、B端外表面场强大小.

(4)若A端接地,AB导体带什么电?

(5)若把A端和B端用导线连接,A、B端电荷中和吗?

答案:(1)AB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是等势体,φA=φB

(2)A点和B点场强均为零,E A=E B=0

(3)利用电场线分布可知A端分布密,E′A>E′B

(4)AB导体处于负电荷的电场中,其电势低于大地的零电势,负电荷要从AB流向大地,则导体带正电,与A、B哪端接地无关

(5)A端和B端等势,电荷不沿导体移动,电荷不会中和

7.如图所示,一厚度不计的金属圆桶带电荷总量为Q=+4×10-6C.

(1)此时,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2)如果用丝线在桶内悬挂一带电荷量q=-2×10-6C的带电小球,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3)若桶内金属小球与内表面接触一下,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4)若小球悬挂时,用手接触一下桶外表面,然后再将小球从桶中取出,则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又为多少?

答案:(1)q内=0,q外=+4×10-6C

(2)q内=q外=+2×10-6C

(3)q内=0,q外=+2×10-6C

(4)q内=0,q外=+2×10-6C

1.在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金属球壳的球心位置处放一正电荷,图中的四个图画出了其空

间电场的电场线情况,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答案:D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日益走入我们的居家生活,而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我们平时生活中就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防止静电,下列可行的是()

①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②要勤洗澡、勤换衣服③选择柔软、光滑的化纤类衣物④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衣物,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

3.如图所示,把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壳B的外表面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A从小孔中放入球壳内,但不与B发生接触,达到静电平衡后,则()

A.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为零

B.B不带电

C.B的外表面带正电

D.B的内表面带负电

答案:D

4.如图所示,金属壳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垫上,能起到屏蔽外电场或内电场作用的是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由于金属壳发生静电感应,内部场强为零,金属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A对;B图中金属壳同大地连为一体,同A一样,外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C中电荷会引起金属壳内外表面带电,外表面电荷会在壳外空间中产生电场,即金属壳不起屏蔽作用,C错;将金属壳接地后,外表面不带电,壳外不产生电场,金属壳起屏蔽内电场的作用,D对.

5.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

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场强

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

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

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

答案:ABD

解析: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且内表面不带电,故选项A、D正确.由

于导体接地,故整个导体的电势为零,选项B正确.导体外表面受带电体Q的影响,所带电荷不为零,故选项C不正确.

6.如图所示,绝缘开口空心金属球壳A已带电,今把验电器甲的小金属球与A的内部用导线连接,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与A内壁接触后再与验电器乙的小球接触,甲、乙验电器离球壳A足够远.那么甲验电器的箔片________,乙验电器的箔片______.(填“张开”或“不张开”)

答案:张开;不张开

7.如图所示,在孤立点电荷+Q的电场中,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金属圆盘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试在圆盘A内作出由盘上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的三条电场线(用实线表示,要求严格作图).

解析: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场强都为零,即金属圆盘A

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电场线重合,且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心轴上安装一根直导线,玻璃管外绕有线圈,直导线的一端和线圈的一端分别跟感应圈的两放电柱相连.开始,感应圈未接通电源,点燃蚊香,让烟通过玻璃管冒出.当感应圈电源接通时,玻璃管中的导线和管外线圈间就会加上高电压,立即可以看到,不再有烟从玻璃管中冒出来了.过一会儿还可以看到管壁吸附了一层烟尘.请思考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当感应圈电源接通时,玻璃管中的导线和管外线圈间就会加上高电压,形成强电场.烟尘颗粒都是带电的,在强电场中受静电力作用偏转后被吸附在管壁上.

(完整)高中物理选修31期末测试题及答案(2),推荐文档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选修 3-1 期末考试试卷 1.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1 所示,场中A、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 A、E B和U A、U B表示,则[] A.E a>E b U a>U b B.E a>E b U a<U b C.E a<E b U a>U b D.E a<E w b U a<U b 2.图2 的电路中C 是平行板电容器,在S 先触1 后又扳到2,这时将平行板的板间距拉大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B.平行扳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变小C.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增大D.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的电场强度不变 3.如图3,真空中三个点电荷A、B、C,可以自由移动,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电荷的带电量、电性及相互距离都未知,但AB>BC,则根据平衡条件可断定[] A.A、B、C 分别带什么性质的电荷B.A、B、C 中哪几个带同种电荷,哪几个带异种电荷C.A、B、C 中哪个电量最大D.A、B、C 中哪个电量最小 4.一束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上方,并与磁针指向平行,能使磁针的S 极转向纸内,如图 4 所示,那么这束带电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D.问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5.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 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5 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 A.最大值是mgtgθ/q B.最小值是mgsinθ/q C.唯一值是mgtgθ/q 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第一章静电场 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BD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 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21,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B ) A.21 B.31 C.41 D.241 3.一带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该点场强大小为E,则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三者关系的是( BC ) 4.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 ,∠ABC=60°,BC=20cm,把一个电量q= 1×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D ) A.866V/m,垂直AC向上 B.866V/m,垂直AC向下 C.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AB斜向下 5.如图为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cm,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C ) A.E=100V/m,竖直向下

B.E=100V/m,竖直向上 C.E=100V/m,水平向左 D.E=100V/m,水平向右 6.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E=100V/m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2cm的a、b两点,现将一带电荷量q=3×10- 10C的检验电荷由a点移至b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可能是( ABC ) A.0 B.6×10-11J C.6×10-10J D.6×10-8J 7.如图,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作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 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D ) A.此液滴带负电 B.液滴的加速度等于2g C.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8.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时,动能为20eV,飞经等势面C时,电势能为-10eV,飞至等势面B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为5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等势面A的电势为-10V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0V/m C.电子再次飞经D势面时,动能为10eV D.电子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Q,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9.对于电容C= U A.一只电容充电荷量越大,电容就越大 B.对于固定电容器,它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C.可变电容器的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间的电压成反比 D.如果一个电容器没有电压,就没有充电荷量,也就没有电容 10.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距的直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 V、20 V、30 V,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多种有趣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纸娃娃、气球、塑料笔杆、尺子、绸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并说说这些操作材料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静电现象。 1、出示纸娃娃,让幼儿看一看 提问:纸娃娃会站起来吗?能跳舞吗?。 2、请你们用老师供给的材料,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让幼儿自由讨论并实行操作,老师巡回可启发幼儿更换试验材料。 3、请幼儿看看老师的纸娃娃能跳起舞来吗?只让幼儿看结果。增加幼儿探索的兴趣,可反复让幼儿看几次。 4、幼儿再次实行操作,教师用语言启发。 5、请操作成功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并讲讲是如何让娃娃跳起舞来的。 6、幼儿操作,增加兴趣。

三、小结。 纸娃娃为什么会跳起舞来了呢?因为吸管、尺子等经过磨擦它们产 生了静电,用它们去接近纸娃娃,纸娃娃就会跳起舞来。我们平时也 能看到很多的静电现象,如夏天的闪电,晚上脱毛衣时盾到的亮光等,这都是静电现象。 四、出示气球,请幼儿想想除了尺子、吸管能够使娃娃跳舞外, 气球行不行? 请幼儿操作,可让幼儿在衣服上、辫子上、头发上、脸上实行磨擦。 1、用磨擦过的气球去接近同伴或自己的头发会出现什么情况? 2、磨擦过的气球用手去接近它,会怎么样? 3、磨擦过的气球往毛衣上放,往墙上放呢? 让幼儿自由操作,并说说操作过程及结果。 五、出示乒乓球,幼儿俩人或三人合作实行操作,通过手里的工 具怎样使乒乓球动起来? 1、幼儿实行操作,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2、让实验成功的幼儿表演给幼儿看。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有趣的静电现象,它不但能够让纸 娃娃跳起舞来,还能让我们的头发一根一根竖起来,就连乒乓球也乖 乖的跟着我们的指棒转。你们想不想让爸爸、妈妈也看一看呢?请你们 把气球带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综合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综合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综合评估检测卷(一)静电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答案正确) 1.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则下列有关P、Q两点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点的场强等大、反向 B.P点电场更强 C.两点电势一样高 D.Q点的电势较低 答案: C 2.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A、B两极板带的电荷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 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小 C.一定不变D.可能不变 解析:极板带的电荷量Q不变,当减小两极板间距离,同时插入电介质,则电容C一定增大.由U=Q C可 知两极板间电压U一定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也一定减小,选项B正确. 答案: B 3. 如图所示中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该直线上有a、b两点,用E a、E b分别表示a、b 两点的场强大小,则() A.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 B.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 a>E b C.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E b D.不知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E a、E b大小不能确定

解析:由于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而该电场线是直线,故A正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只有一条电场线时,则应讨论如下:若此电场线为正点电荷电场中的,则有E a>E b;若此电场线为负点电荷电场中的,则有E a<E b;若此电场线是匀强电场中的,则有E a=E b;若此电场线是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那一条直的电场线,则E a和E b的关系不能确定.故正确选项为A、D. 答案:AD 4. 如图所示,三个等势面上有a、b、c、d四点,若将一正电荷由c经a移到d,电场力做正功W1,若由c经b移到d,电场力做正功W2,则() A.W1>W2φ1>φ2 B.W1φ2 解析:由W=Uq可知W1=W2. 由W cd=U cd·q,W cd>0,q>0,可知U cd>0. 故φ1>φ2>φ3,D正确. 答案: D 5. 右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 J,静电力做的功为1.5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0.5 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 解析:本题考查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从粒子运动的轨迹判断粒子带正电,A项错误;因为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B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W+W G=ΔE k=-0.5 J,B点的动能小于A点的动能,C项错误;静电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所以A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机械能要小1.5 J,D项正确.答案: D 6.

高中物理选修静电场测试题单元测试及答案

静电场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c 为ab 的中点,a 、b 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5 V ,φb =3 V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场在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 V B .a 点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 处的场强 C .一正电荷从c 点运动到b 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 .一正电荷运动到c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由c 指向a 2.如图所示,一个电子以100 eV 的初动能从A 点垂直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在B 点离开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150°角,则A 与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300 V B .-300 V C .-100 V D .-1003 V 3.如图所示,在电场中,将一个负电荷从C 点分别沿直线移到A 点和B 点,克服静电力做功相同.该电场可能是( ) A .沿y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 B .沿x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 C .第Ⅰ象限内的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 .第Ⅳ象限内的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4.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拴一带负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则( ) A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 时,线的张力一定最小 B .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 时,小球的速度一定最大 C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 时,小球的电势能最小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5.在静电场中a 、b 、c 、d 四点分别放一检验电荷,其电量可变,但很小,结果测出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荷电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 ( ) A .a 、b 、c 、d 四点不可能在同一电场线上 B .四点场强关系是E c =E a >E b >E d C .四点场强方向可能不相同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接地金属板中点的正上方,有带正电的点电荷Q , 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速度v 0开始在 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 A .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B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受的电场力不做功 D .电场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7.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若不计重力,图中的四个图线中能描述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 8.图中虚线是用实验方法描绘出的某一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 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 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 点,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 A .b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a 点 B .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

大班科学《有趣的沉浮》公开课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沉浮 —执教潘婷 一、活动内容分析: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而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幼儿天生就喜欢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 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一科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记录表、彩色笔;积木、钥匙、小石头、泡沫板、塑料盆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直接引题“今天我们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引题. 2、教师介绍篮子里的准备一些材料,思考: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浮上来、沉下去) 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你们看看篮子里有什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们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 (二)、试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积木请幼儿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你们猜木块放在水里会怎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这张记录表上。木块浮上来的,那就在在“?”这一列中,我们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们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

2、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幼儿按意愿动手实践,教师注意观察记录,针对性地指导;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钥匙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呢?是不是这样的,那其它的东西是不是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呢?老师准备好水了,我们端上这些东西到那边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试好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小手”这一列中。 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 提问:“有没有试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 总结:(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有`````沉下去的东西有`````` (三)、提升实验操作: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幼儿尝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沉下去的东西不太高兴了,它们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们能帮他们想出好办法吗?你们去试试看。 2、幼儿自由操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老师不断总结。如:小石头原来是沉下去的,谁帮他浮上来的? 小结: 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 (四)、经验迁移 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谁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水里,我们人也沉到水里。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c卷 测试题及答案 2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 A.5 F /9 B.4F /5 C.5F /4 D.9F /5 2.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69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 .A 和 B 之间 B .A 右侧 C .B 左侧 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 3.如图1-7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4.如图1-71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5.如图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 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E c >E d D .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q F E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由公式q E P = φ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 成反比 图1-69 B A Q 4Q 图1-70 图1-71

物理选修3-1静电场知识点详 细解析

静电场重点知识点 第2课时 电场 电场强度 知识点一:电场和电场的基本性质 1.电场: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静止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是电荷A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 2. 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具有能量. 知识点二:电场强度(重点) 1.定义 :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简称为场强.用E描述电场强度2.定义表达式:E=F/q 它是失量,规定场强的方向是正电荷受力的方向;负电荷受力的方向跟场强的方向相反;单位是N/C.说明:(1)在电场中的同一点,F/q的比值是不变的,在电场中的不同点,F/q往往不同.即F/q完全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与放不放电荷,放入电荷的电性,电量多少均无关. (2)E=F/q变形为F=qE.表明如果已知电场中某点场强E,便可计算出电场中该点放任何电荷、电量的带电体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即电场强度E是反映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力是电荷和场共同决定的,而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 3.三个性质 (1)矢量性: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指出: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带领学生讨论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说明研究方法:将检验电荷放入点电荷周围的电场中某点,判断其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该点场强. (2) 唯一性:电场中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E是唯一的,它的大小和方向与放入该点电荷q无关,它决定于电场的源电荷及空间位置,电场中每一点对应着的电场强度与是否放入电荷无关. (3) 叠加性 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某点的场强等于该点周围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小学科学_11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趣的浮沉现象》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第三单元的第十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浮力,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本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开放性强、空间大,所有的活动均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浮沉现象学生经常看到,这个现象司空见惯,但是其中的科学道理学生却不懂。本节课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交流汇报、获得结论”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学习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3.知道水有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水的浮力并能定性的描述水的浮力及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使学生理解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评价任务 知道水有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饮料瓶、乒乓球、橡皮、气球、玻璃球、钩码、直尺、图钉、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导入,设计悬念

小实验:同学们看这儿,老师带来了两个小球,如果我把这两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猜想:1、都浮在水面上。2、一个浮,一个沉。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仔细了。(老师把小球放入水中。) 师: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猜对了吗?)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两个物体一个浮上来,一个沉下去?)是啊,为什么会有浮有沉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有趣的浮沉现象】 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A、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都特别强。老师想挑战一下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从而进入活动一。 活动一:猜想梦工厂 在《猜想梦工厂》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你能不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判断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呢?(能) 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大家一起猜测,老师帮你们记录。B、师:刚才大家都根据生活经验做了大胆的猜想。猜想结束后,那么,怎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呢?(做实验) 实验之前出示温馨提示 1 将实验器材挨个的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2 每组的记录员填好实验记录单。 3 用↑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4 做完实验,整理好实验器材。学生做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比较一下,实验的结果跟你实验前的猜测完全相同吗?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研究科学猜测很重要,但实验更重要。(得出结论看来我们的科学探究仅仅依靠猜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到底是否正确,才能得出最真实的结论)。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意图: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知道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活动准备: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⑴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⑵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教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2、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⑴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⑵请幼儿尝试操作 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⑷教师小结。 教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3、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⑴教师出示记录表。

高中物理选修3-2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2测试题 第I 卷(选择题12小题 共 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 B. 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不一定是变化的 C. 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 D. 振荡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 2.质子和一价钠离子分别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它们的圆周半径恰好相等,这说明它们在刚进入磁场时:( ) A.速率相等 B.带电量相等 C.动量大小相等 D.质量相等 3.矩形线圈ABCD 位于通电直导线附近,如图所示,线圈和导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B.当导线中的电流I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C.当线圈以导线为轴转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D.当线圈以CD 为轴转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4.若在磁场是由地球表面带电产生的,则地球表面带电情况是: ( ) A.正电 B.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确定 5.关于日光灯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启动器触片接通时,产生瞬时高压 B.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镇流器起降压限流以保证日光灯正常工作 C.日光灯正常工作时, 日光灯管的电压稳定在220V D.镇流器作用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6.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跟中性面重合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 B.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C. 线圈的每一边都不切割磁感线 D.线所受到的磁场力不为零 B C D A I

(完整版)物理选修3-1静电场知识点(1)

第一章 静电场 一、电场基本规律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 的整数倍,e=1.6×10-19C ——密立根测得e 的值。 2、库伦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221r Q kQ F = k=9.0×109N ·m 2/C 2——静电 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二、电场 力的性质: 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 与电荷的带电量q 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2)定义式:q F E = E 与 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在数值上为单位电荷 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

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m 1N/C=1V/m (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 ○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 r kQ E =——Q 场源电荷 ○ 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 U E =——d 沿电场方向两点间距离 (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线:(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电场线的特点: ○ 1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 ○ 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3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 ○ 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 (3)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 三、电场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能Ep :(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 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0A pA W E =——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 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 2电势能的变化量△E p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3、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 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q E p =——单位:伏(V )——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 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 E

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第3单元 第11课 有趣的浮沉现象青岛版(六年制)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11. 有趣的浮沉现象 一、填空题 1、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 2、浸入水中后皮筋的长度变。 3、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 4、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 二、下面的物体哪些上浮?哪些下沉?在下沉的物体后面画“↓”,在上浮的物体后面画“↑”。 砖块()、玻璃珠()、图钉()、钢尺()、木块()、装满砂子的塑料盒()、塑料泡沫()、拧好盖的空矿泉水瓶()。 三、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3.只有盐水和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6.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7.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哪些方法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A.把橡皮泥捏成小船B.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 C.把橡皮泥晒干 2. 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A. 它的重量 B. 液体浓度 C. 它的体积 3.下面哪种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A. 小石头 B. 萝卜 C. 橡皮 4.马铃薯放入()中会浮起来。 A. 淡盐水 B. 清水 C. 浓糖水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5.同体积的塑料块、清水、食用油比较,()最重。 A. 塑料块 B. 清水 C.食用油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四、问答题 1.在河边有一个很深的土坑。小明在河边踢球,不小心把球踢进土坑,请你想办法帮他取上来。可利用的工具有水桶、梯子、铁锹、绑有网子的长杆等。哪种办法利用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

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1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1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图中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P E 和Q E ,电势分别为P ?和Q ?,则( ) A.P Q E E >,P Q ??< B.P Q E E <,P Q ??> C.P Q E E <,P Q ??< D.P Q E E >,P Q ??> 2.关于电势与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 B.在电场中的某点,电量大的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比电量小的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大 C.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比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大 D.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比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小 3.图中水平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带电小球M 、N 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 、N 从虚线上的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 、b 、c 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 点电势高于c 点.则( ) A.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 B.M 在从O 点运动至b 点的过程中,动能不变 C.N 在从O 点运动至a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N 在a 点的速度与M 在c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则电势能一定减小. B.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C.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如只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电场线方向相同. D.一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则任意相等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5.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U 变小,E 不变 B.E 变大,ε变大 第1题图 Q P q +q +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1.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自编作业选修3_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进入电场后沿直线运动到上极板,(1)物体做的是什么运动?(2)带电体的电性? △强化练习2 下列粒子从初速度为零的状态经加速电压为U 的电场后,( )粒子速度最大,( )粒子动能最大 A 、质子(H 11-质量数1,带电量+1价) B 、氘核(H 21-质量数2,带电量+1价) C 、氦核(He 4 2-质量数4,带电量+2价)D 、钠离子( Na -质量数23,带电量 +1价) 强化练习3 一个带+q 的微粒,从A 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 运动,如图,AB 与电场线夹角为θ,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为m ,电量为 q ,A 、B 相距为L,(1)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2)若微粒恰能运动到B 点,求微粒射入电场时速度V 0? 强化练习4 如图,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q 以初速度V 0沿电场线MN 方向进入电场,(1)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2)若此粒子质量为m,运动到N 点速度恰好为零,求MN 两点的电势差U MN 强化练习5 如图从F 处释放一个无初速度电子向B 板方向运动,指出下列对电子运动描述中,正确的是(设电源电压均为U) ( ) A.电子到达B 板时的动能是Ue B.电子从B 板到达C 板时动能的变化量为零 C.电子到达D 板时动能为Ue D.电子在A板与D板间作往返运动 △强化练习6 质子(H 11---质量为m 、电量为e)和二价氦离子(He 4 2---质量为4m 、电量为2e) 以相同的初动能垂直射入同一偏转电场中,离开电场后,它们的偏转角正切之比为 ,侧移之比为 。 拓展练习7 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小球,从平行板电场中的P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E 进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到A 、B 、C 三点,则可判断( ) A .三个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a A >a B >a C B .三个小球到达极板时的动能E kA >E kB >E kC C .三个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 D .小球A 带正电,B 不带电,C 带负电 强化练习8 一个电子以初速V 0=3.0×106m/s 沿着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两带电平行金属板,金属板长L=6.0×10-2 m ,两板之间可以看 成是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103N/C ,电子的电量e=1.6×10-19C ,质量m=9.1 × 10-31 kg ,求:(1)电子射离电场时的速度; (2)出射点与入射点沿场强方向的侧移距离。

青岛版小学科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优秀教案

【课题】:有趣的浮沉现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采用简单的仪器对物体的浮沉原因进行定量的观察、实验,采集数据并做出简单的记录;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2.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由浮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3.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特征;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及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的托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分组材料(水槽、水、木板、石头、吸管、皮筋、钩码、钉子)等。 2. 学生准备:泡沫、气球、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导言: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教师把两个乒乓球放到水槽里)不用手如何把他们拿出来呢?学生小组思考、讨论。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往水槽中加水,师适时板书课题《有趣的浮沉现象》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研究水,前面刚刚讲过《认识水》,在这里通过谈话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好强心”,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激发兴趣: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物体,(木板、石头、吸管、皮筋、钩码、钉子)假如把这些物体都放入水中,哪些会浮上来?哪些会沉下去?进行分类。 2.小组内进行猜测, 教师发实验记录单 让学生汇报结果。 师:以上只是我们的猜测,究竟谁对谁错咱们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3.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A、把物体轻轻的放入水中,不要把水溅出来。 B、分工要合理,注意合作,写好实验记录单。 C、实验结束后小组长把实验材料收好。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示组长做好记录。 5.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师生提出问题: 木板、吸管、皮筋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石头、钩码、钉子为什么会沉下去? 6、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泡沫或气球,用手在水中按有什么感觉? 生:有一种向上托的感觉 出示:物体在水中收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板书:浮力↑) 设计意图:“浮力”这个概念,不能由老师直接说出。在这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认识到“用手在水中按泡沫或气球,有一种向上托的感觉”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水到渠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1-1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解释一些简单的静电现象,知道避雷的方法,了解应用静电和防止静电的事例。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荷及电荷的性质,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学生的障碍:对电场的概念比较抽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够举出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 (2)知道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和尖端放电,了解雷电的危害和益处以及避雷方法。 (3)了解静电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一些静电现象和避雷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自然,建立人类必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静电现象及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难点:尖端放电和避雷原理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主动探究、相互协作 【教学准备】 起电机、导线、验电器2个、带绝缘棒的金属杆、异型导体、气球【教学过程】

1.雷电是“天然肥料” 雷电产生的高温促使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成氮氧化物,随雨水降至地面,成为天然的氮肥。 2.雷电能“修复”大气层 闪电产生的臭氧留在大气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静电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我们要加以利用,缺点我们要努力去防止,才能让经典最大程度的为人类造福。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1.静电除尘。教师展示静电除尘电路图,讲解静电除尘原理。 2.静电喷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静电喷漆的原理及优点,播放宝马工厂静电喷漆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静电喷漆的特点及优势。 3.静电复印。教师讲解复印机工作原理。 课上老师就简单介绍静电的这三方面的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静电的应用,与同学交流。 静电的防止: 1.手术台上静电会引起麻醉剂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 2.煤矿中静电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3.电视屏幕的静电会吸引空气中的灰尘。 4.长期过量的静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习题训练 1.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D.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了解,记忆。 理解,整理笔 记。 做题,答题, 并讲解题目。 本节课的知 识点记忆。 直观感受静 电的应用, 了解原理。 知道哪些实 例是静电的 应用,哪些 实例是静电 的防止。会 解释简单的 静电的应用 和防止。 试着用学过 的知识解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场 .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桑水制作 第一章静电场 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BD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 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21,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B ) A.21 B.31 C.41 D.241 3.一带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该点场强大小为E,则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三者关系的是( BC ) 4.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 ,∠ABC=60°,BC=20cm,把一个电量q= 1×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D ) A.866V/m,垂直AC向上 B.866V/m,垂直AC向下

C .1000V/m ,垂直AB 斜向上 D .1000V/m ,垂直AB 斜向下 5.如图为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cm ,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 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C ) A .E =100V/m ,竖直向下 B .E =100V/m ,竖直向上 C .E =100V/m ,水平向左 D . E =100V/m ,水平向右 6.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E =100V/m 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 =2cm 的a 、b 两点,现将一带 电荷量q =3×10-10C 的检验电荷由a 点移至b 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可能是 ( ABC ) A .0 B .6×10-11J C .6×10-10J D .6×10-8J 7.如图,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作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 沿直线运动 到d ,且bd 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D ) A .此液滴带负电 B .液滴的加速度等于2g C .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D .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8.如图所示,A 、B 、C 、D 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 时, 动能为20eV ,飞经等势面C 时,电势能为-10eV ,飞至等势面B 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为5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 .等势面A 的电势为-10V B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0V/m C .电子再次飞经 D 势面时,动能为10eV D .电子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9.对于电容C =U Q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一只电容充电荷量越大,电容就越大 B .对于固定电容器,它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v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