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4.93 KB
- 文档页数:2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①仔细体会语言的奥秘;②追求美的语言表达。
本课教学目标:①筛选信息读文本;②探究繁简悟语言。
【教学重点】
整合教材,勇于质疑。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在愉快、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生命体验中,学有所得。
【学情分析】
从2005年南京高考之痛开始,南京各校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在狠抓课堂、促质量、提高考方面形成共识;南京老师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广,课上得细,也上得实;南京学生能力高,素质强,师生互动情况好,但学生课堂活动主要以完成试题的解答为主,课堂缺少灵动和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从介绍“柘荣”的“柘”字导入,“柘”从构字结构看,有石有树,是山青水秀的地方(没有雾霾),“柘荣”意即柘树繁荣的地方,为福建省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观迎大家来柘荣做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同时说明“简”与“繁”的关系,引入本课内容。
环节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可提出不好理解的字句或问题,教师引导。(本环节可事先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完成。)
环节三:阅读全文,解决问题
问题一: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写作的缘起是什么?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了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价值在哪里?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明确:因为“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期间,对第6段中的“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这一句话进行调序和重组。)
“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无论繁简,都需要提炼到“无可削”“不得减”。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环节四:小组讨论,探究问题
问题二:作者在写作这这篇文章时,你认为他做到“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了吗?能试举例分析吗?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赏析优美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第2、3段的事例基本上出自《水浒传》,是否可换成其他事例?可结合注释理清作者写文章喜欢用古典作品的原因。第3、4段内容有重复之嫌,是否可整成一段或换一种表达方式?建议详写与概述交互使用。)
环节五:拓展训练,课外延伸
问题三:学习了《简笔与繁笔》,你能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判断下列三句,哪句是《史记》原文。
①“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②“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③“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史记》
明确:《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金代文学家)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