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
高中语文专题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版

历史风云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通过文言文阅读对文言词汇的梳理积累,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

一、阅读:

1、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培养自主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

2、背诵经典段落文句,识记文言基础语法知识,培养文言阅读的基本能力。

二、写作:

1、写一篇记叙文或关于人物品评的议论文。

2、训练要点:突出人物个性特点或理性分析历史人物。

三、核心素养定向落实

精读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及文学常识。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导读

1、自读《永远的烛之武》,感受人物形象。

永远的烛之武(刘明珠)

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永远的烛之武。

【赏析1】是什么让烛之武义无反顾地出使秦国?是国家利益。在所有优秀品质里面哪一个最重要?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人们常说,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的,无数的仁人志士之所以被世人称颂,就在于他们的爱国精神是留存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赏析2】这篇散文饱蘸感情,歌颂了一位临危受命、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老人的形象。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善于通过合理的设想、丰富的情景,触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如“苍老的身躯”“斑白的头颅”“须发尽白”等词,使课文中只有语言描写的烛之武的形象更加丰满。另外,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值得称道,多用短句和整句,使文章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2、积累史书常识

⑴《左传》: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⑵常见史书体例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如《史记》

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还属断代史史书。

识记: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春秋·左丘明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孔子

我国第一部叙述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丘明

⑶史事速读

①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②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③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

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④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多次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二、导思:

1、预习时根据注释和译文疏通文意。要求译文写在课文中;结合课堂所讲总结语法,按表格做好笔记。翻译原则提示:①单字变双字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③逐字逐词④注意特殊语法现象

2、梳理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①按事件的发展概括情节: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②烛之武用几点理由说退秦师:亡郑利晋而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亡郑于秦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B、邻之厚,君之薄。

存郑于秦C、可得到郑之供给D、君亦无所害

亡郑于晋E、增强了实力F、必攻秦(忘恩负义)

③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说服秦君的辞令有怎样高超的艺术?

虽然满腹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他能深明大义,临危受命,勇于承担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有敏锐的洞察力,善抓矛盾,能言善辩,不卑不亢。

点拨:本文着重描绘的人物就是烛之武,他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因此把握烛之武的劝说特点对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2 赏析:这段说辞,只有125字,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然后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再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这段说辞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这一心理,以秦伯为突破口,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

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三、导悟

1、文中还有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文本分析文中这个人物的特点。

示例: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说明他对烛之武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为国而忧,出谋划策。

郑伯:勇于自责,从谏如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晋文公:他以三条理由来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为实质;“不武”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在盟友临阵背约的情况下,头脑清醒,随机应变,做出理智的判断,表现出一代霸主的胸怀和谋略。(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去。秦国欲趁机向东发展,派兵袭郑,由于郑国事先得到情报加强防守,秦军只好灭掉滑国而西归。秦人袭郑须经过晋国的领土,晋国联合姜戎在崤山设伏以待秦军,公元前627年4月,秦军在崤遭到伏击,全军覆没。崤之战阻止了秦国东扩的步伐,也表明晋依然拥有霸主的实力。)

2、《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试分析本文的叙事特色。

明确: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主要表现烛之武的论辩技巧,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其他均只做简单交代。主人公如何“夜缒而出”“郑国君臣如何焦急等待”“秦如何退师”“烛之武如何见到秦伯”等一应内容都被一笔略过。

②“巧设伏笔,首尾呼应”

交代秦晋合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无多大的矛盾冲突,为下文烛之武巧妙利用两国矛盾埋下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开头“秦、晋围郑”,“国危矣”;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照应上文二国虽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为烛之武游说成功提供了条件。

③“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大军压境——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烛之武推辞——郑伯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权衡后最终也退兵。

重点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二)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夫(fú)人古义:那人

夫(fū)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使动用法,使……退)

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

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

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把……作为边界;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赏赐、恩惠)

若不阙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四)一词多义

封① 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② 又欲肆其西封(疆界)

而① 今急而求子(才,表转折,连词)

② 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以①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 敢以烦执事(用,介词)

③ 越国以鄙远(来,表目的,连词)

④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⑤ 以乱易整(用,介词)

之①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② 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③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

④ 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

⑤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焉①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③ 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

其① 君之其难也(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

② 共其乏困(代词,代“行李”)

③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晋国)

④ 失其所与(代词,晋国)

⑤ 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五)其他重要实词虚词

1、实词:烛之武退秦师(军队)

辞曰(推辞)

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这是对对方的敬称)

越国以鄙远(越过)

亡郑以陪邻(增加)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恩惠)

许君焦、瑕(答应)

朝济(渡河)

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何厌之有(满足)

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阙秦(侵损、削减)

唯君图之(考虑)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派遣)(戍守)

失其所与(结交、亲附)

以乱易整(替代)

2、虚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

犹不如人(尚且)

今老矣(语气词)

然郑亡(然而)

敢以烦执事(敬词,表示冒昧)

郑既知亡矣(已经)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

夫晋(句首发语词)

唯君图之(希望)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表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依靠)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状语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介宾结构“于晋”“于楚”作“无礼”和“贰”的状语,后置)

②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于郑伯言

(介宾结构“于郑伯”作“言”的状语,后置)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介宾结构“于君”作“有”的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省略句

①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代词“之”)

③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④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代词“之”)

二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四、导行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吃他的俸禄了。”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考纲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考纲 导语:这是证的语文科目的大纲。希望可以给要考试的你一点帮助。加油哦筒子们!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 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 自己的教学。 2.语文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 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 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 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 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 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 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 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 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人教版《必修一》 【阅读欣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2016年1月】 1.大堰河的一个片段要求:(1)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2)分析“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2016年1月】 1.荆轲刺秦王中要求:对易水送别进行赏析。 2.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分析“之字:的三种用法。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功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3.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 4.黄河九曲写实要有点波澜 5.朗诵 【梳理探究】 1.优美的文字 2.奇妙的对联 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1.《论语》 2.《大卫.科波菲尔》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2016年1月】 1.荷塘月色要求:叠词表现力,分析荷塘月色中某一段叠词的作用,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叠词的效果。 2.故都的秋,秋槐图分析。学生将本段概括为落蕊轻扫,让你修改并说明理由,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分析。 3.故都的秋的练习三,列举写秋的诗,鉴赏其中一首。 第二单元 4.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 7.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 【2016年1月】 1.孔雀东南飞给一段话要求:朗诵,分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家的时候为什么要梳妆打扮。 2.氓 (1)赏析余冠英翻译的《氓》的现代诗歌第一段,要求:指导学生将这篇古文翻译成现代诗歌。 (2)氓中兴的修辞手法。 3.采薇要求:朗读,找出重章叠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 【2016年1月】 1. 兰亭集序要求不详。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我有一个梦想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016年1月】 1. 有一个梦想要求:分析排比句语势。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高中语文)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6.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 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 B.《三块钱国币》 C.《长亭送别》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韩愈;汤显祖 B.屈原;苏轼;王实甫 C.杜甫;苏轼;王实甫 D.杜甫;韩愈;汤显祖

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 物形象”,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 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 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 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 的是()。 A.《道德经》《论语》 B.《庄子》《颜氏家训) C.《商君书》《史记》 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 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 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另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有说见面”。针对 学生认识上的分歧,下列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A.请学生继续分享阅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句探究诗歌意蕴 B.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D.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课堂争论的问题书面表达个人见解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 403)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1.教学《兰亭集序》时,教师列举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骈文特点,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 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C. 贾谊《论积贮疏》 D. 吴均《与朱元思书》 2.学习《阿房宫赋》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梳理形容建筑的成语,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勾心斗角 B. 飞鸾走风 C. 美轮美奂 D. 筑室道谋 3.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 》提出,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内容,明确不同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 B.结合自身优势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重组或创造新的学习任务群 C.注重学习任务群的渗透融合,衔接延伸的特点,避免内容发热遗漏和缺失

D.关注共同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的差异 4.在学习老舍《茶馆》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同样具有“京味” 语言特色的剧本,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王朔《动物凶猛》 B. 萧红《呼兰河传》 C. 刘恒《窝头会馆》 D. 曹禺《日出》 5.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步行街学习文化建设,为商店撰写对联,下列对联不合适的是()。 A.素以为绚花逊色,馨而且暖长生香(水果店) B.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茶叶店) C.奇花异草增春色,雅竹幽兰缀而容(花店) D.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书店) 6.学习古代诗词表现艺术选题,教师组织学生梳理诗句,探究诗歌化静为动的景物描写手法,下列适合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伟《山居秋暝》)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景仁《都门秋思》) D.道狭草木生,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田园居》) 7.为了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作品,探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真题及解析(1)(精编)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时间120分钟aaa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答案】CaaaA项,《故都的秋》是抒情性散文。B项,《荷塘月色》是抒情性散文。C项,《小狗包弟》是叙事性散文。D项,《拿来主义》是杂文。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的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 B.《三块钱国币》 C.《长亭送别》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答案】BaaaA项,《闺塾》选自《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属于古典戏剧。B项,《三块钱国币》是丁西林先生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一部独幕喜剧。C项,《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是元杂剧。D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梳理而得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AAA韩愈AAA汤显祖 B.屈原AAA苏轼AAA王实甫 C.杜甫AAA苏轼AAA王实甫 D.杜甫AAA韩愈AAA汤显祖 【答案】Aaaa从“香草”“九歌”等关键词可以看出(1)赞美的是屈原。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而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由此可见,(2)赞美的是韩愈。“玉茗堂”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从遂昌辞官归家以后,新建用来写作、会客、家宴和演戏的居所。汤显祖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其代表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故(3)赞美的是汤显祖。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5年高中语文上半年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 B.小仲马《茶花女》 C.莫泊桑《羊脂球》 D.茹志鹃《百合花》 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 B.屈原《离骚》 C.《诗经·氓》 D.白居易《长恨歌》 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 B.老舍《茶馆》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贈别》)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虛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C.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祝福》) 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中国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做夫妻,死后也要同墓穴。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惠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1.根据学生预习,出示课件介绍汉乐府诗歌特点及《孔雀东南飞》。 明确:“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诗体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完全由机构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注重写实;表现形式上是杂言和五言,取代了 《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 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节奏,疏通文中重点字词,掌握字形字音。 明确:(1)箜篌公姥伶俜葳蕤 (2)通假字:取,通“娶”。帘,通“奁”。 (3)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公公和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4)古今异义词 守节情不移(古:遵守府里的规则,今:妇女不改变情操)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发展,复述选段的故事。 明确:兰芝被遣——夫妻誓别。选取部分复述。 焦母刁难兰芝,兰芝表明态度,毅然请归。焦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三)深入研读 1.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生活的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 从纵的方面看,按时间顺序,刻画出了兰芝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以及聪慧多艺、勤劳能干、果断坚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指责毫无道理。【板书:刘兰芝聪慧多艺、勤劳能干、果断坚决】 从横向罗列数字看,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 2.体味焦仲卿与母亲及兰芝的对话,理解其作用。 明确:(1)通过焦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表现了兰芝和焦仲卿夫妻恩爱。 (2)初次展示了焦仲卿的懦弱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有一丝幻想。【板书:焦仲卿懦弱】 (3)塑造了一个专横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焦母面对儿子的请求,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显得专横而顽固。【板书:焦母专横蛮狠、顽固而有心计】 (四)拓展延伸 分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五)小结作业 封建时代,女子被休回家,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的将是屈辱、孤独和凄凉,那么兰芝回家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她和焦仲卿的结局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文中余下部分,想一想造成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诗中又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下节课一起讨论。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稿

《荷塘月色》 《登高》 《故都的秋》 《沁园春·长沙》 《烛之武退秦师》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世间最美的坟墓》 《雨巷》 《荷塘月色》 一、导入 T:大家看下ppt 上的照片是哪位先生? 好,很好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出来了,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朱自清先生。

我们以前学习过朱自清的《背影》,那是一片描写父爱的的纪实散文,从那篇文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那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风格完全不同但同样相当精彩的散文《荷塘月色》(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T:上节课我要大家预习这篇课文,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文章末尾处的时间没?是几几年?要是预习中没有注意到的同学现在赶紧把书翻到最后看下时间。好,后面的那位同学,几几年呀?大声的说出来。 好,很好,是1927 年。 我们都学过历史,1927 年是个什么时期?下面我们请我们的历史课代表给大家简单描述下那个年代好不好? 好,李雪怡回答的非常好哈。1927 年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朱自清的生活可以说十分艰苦。因为我们之前都预习过这篇文章,这时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作者可以写出这么优美的一篇散文呢?我觉得大家有这

个想法非常的好。其实作者就是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他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下这篇课文的配乐录音,看能不能体会出作者这种矛盾的感情。并且给文章分段。 好,我们都听了一遍。 大家能告诉我可以分为几段么?后面的李明回答一下,很好一共是三段,文章分成了三个部分。我相信大家都能准确的说出,细致描写荷塘的是哪一段。很好就是第四自然段。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学习这一段,着重分析“荷塘”和“月色”的画面美。 二、分析文章体会美感 第四段月光映照下的荷塘里的景物 (大家在细致的试着带有感情的把第四段读一遍,脑海中最好能出现画面)作者走到了荷塘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月下的荷塘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高中 语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020年高中教师资格《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高中教师资格《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1. 在完成李商隐的《锦瑟》的教学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七言律诗,下列不合适的是( )。 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B.崔颢《黄鹤楼》 C.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D.杜甫《春望》 2. 导读《朝花夕拾》时,教师借助其中的作品讲解鲁迅的语言特点,下列不合适的是( )。 A.《记念刘和珍君》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藤野先生》 3. 在完成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后,教师建议学生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培养阅读兴趣,下列不合适的是( )。 A.《海的女儿》 B.《麦琪的礼物》 C.《绿野仙踪》 D.《夏洛特的网》 4. 某教师在八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成长的岁月”展开阅读,下列不合适的是( )。 A.《春风沉醉的晚上》 B.《麦田里的守望者》 C.《青春之歌》 D.《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5. 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下列不合适的是( )。 A.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D.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6.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一句中“先”、“后”的用法,下列语句中包含相同用法的是( )。 A.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 某教师将《故都的秋》的教学目标表达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上述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是( )。 A.三维目标即三个目标,每篇课文都需要三个教学目标 B.三维目标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须融合三个维度 C.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最为重要,教师应予以关注 D.三维目标分别表述,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8.关于语文教学参考用书的功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解读教学文本,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依据 B.提供相关素材,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C.阐释编者意图,帮助教师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 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 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 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 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 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6. 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朱选均无分。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rl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 B.小仲马《茶花女》 C.莫泊桑《羊脂球》 D.茹志鹃《百合花》 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A.《陌上桑》 B.屈原《离骚》 C.《诗经·氓》 D.白居易《长恨歌》 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 B.老舍《茶馆》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歌德《少年维持之烦恼》 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 C.豆荔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 A.青J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D遏其牛气.以求履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人教版《必修一》 【阅读欣赏】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 2.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2016年1月】 1. 大堰河的一个片段 要求:(1)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 情 的含义。 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2016年1月】 要求:对易水送别进行赏析。 要求:分析“之字:的三种用法。 第三单兀 7. 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9.记梁任功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 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11.包身工12.飞向 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1.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3. 人性光辉 写人要突出个性 4. 黄河九曲 写实要有点波澜 5. 朗诵 【梳理探究】 1. 优美的文字 2.奇妙的对联 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1. 《论语》 2. 《大卫.科波菲尔》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2016年1月】 1. 荷塘月色 要求:叠词表现力,分析荷塘月色中某一段叠词的作用,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 叠词的效果。 2. 故都的秋,秋槐图分析。学生将本段概括为落蕊轻扫, 让你修改并说明理由,抓住关键字 词,句子分析。 3. 故都的秋的练习三,列举写秋的诗,鉴赏其中一首。 第二单元 4. 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 7.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 【2016年1月】 1. 孔雀东南飞 给一段话要求:朗诵,分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家的时候为什么要梳妆打扮。 2. 氓 (1) 赏析余冠英翻译的《氓》的现代诗歌第一段, 要 求:指导学生将这篇古文翻译成现代诗 歌。 (2)分析“紫色的灵魂” 1. 荆轲刺秦王中 2. 烛之武退秦师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精品】

2018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以下用到了“赋”的方法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D.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1.【答案】A。解析:BC用的是“比”,D用到的是“兴”。 2.在学到毛泽东所填之词《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有学生说应该将其中的“鹰击长空”改为“鹰飞长空”,对此,教师作了以下几项评价,最能解决学生心中疑问的一项是( )。 A.善于发现问题,这一点很好,但是将“击”改为“飞”好吗? B.问得好,“击”与“飞”相比,“击”字更能突显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苍穹的强劲有力。 C.文学创作讲究选词炼字,想想“击”与“飞”相比,哪个字用在这个地方更贴切? D.伟人的作品怎么可能有错呢?课下再好好想想就明白了。 2.【答案】B。解析:刚刚从初三过来的学生,在想问题的时候还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反问或提问会让学生找不着自我学习的方向,所以A项和C项的点评效果都不如B项,D项的点评是一种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林黛玉进贾府》里面,很多地方都出观了“笑”字,有学生问:“贾母之笑与黛玉忙赔笑见礼中的笑并不完全一样吧?”下列教师评价中最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是( )。 A.你的观察很细,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不妨在课下跟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 B.问得好,能说一下这两个人的笑具体有什么不同吗?结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或许会更清楚。 c.于细微处见分晓,多体会多比较,想必就能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 D.是的,这两个人的笑并不是完全一样。 3.【答案】B。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就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背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独立思考,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结合选项来看,A项将问题放到课下,不如B项直接让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加以点拨比较好。C项的评价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来说不如B项的效果好,D项的直接回答也有欠妥当。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教案

课题:王羲之《兰亭集序》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 体会文章精炼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和积累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理解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导入课文,通过提问“你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引起兴趣 新知识讲解:介绍背景资料(作家作品、文章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评价),配乐,老师范读,提出思考题:分别用一个字(词)来概括每段的意思。 揣摩鉴赏文本 1、第一段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寻找) 哪些东西信可“乐”呢? 明确:乐景美、人闲、事雅学生试背第一段,教师示范背诵 2、朗读第2段,用哪一个词概括本段? “痛”在何处? 明确:痛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情随事迁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他们的精神境界。学生试背第二段,教师示范背诵。 3、学生朗读第三段,用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悟 4、有人说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哪些为证。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悟”出了什么?) 明确: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否定“老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有所作为的) 总结: 布置作业:1、根据示范整理总结有关文言词语:与、次、期、临、致、或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试讲内容: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兰亭集序》时,教师列举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骈文特点,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C.贾谊《论积贮疏》 D.吴均《与朱元思书》 2.学习《阿房宫赋》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梳理形容建筑的成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勾心斗角 B.飞鸾走风 C.美轮美奂 D.筑室道谋 3.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内容,明确不同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 B.结合自身优势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重组或创造新的学习任务群 C.注重学习任务群的渗透融合,衔接延伸的特点,避免内容发热遗漏和缺失 D.关注共同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的差异 4.在学习老舍《茶馆》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同样具有“京味”语言特色的剧本,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王朔《动物凶猛》 B.萧红《呼兰河传》 C.刘恒《窝头会馆》 D.曹禺《日出》 5.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步行街学习文化建设,为商店撰写对联,下列对联不合适的是( )。 A.素以为绚花逊色,馨而且暖长生香(水果店) B.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茶叶店) C.奇花异草增春色,雅竹幽兰缀而容(花店) D.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书店)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高适 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 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 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 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 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喻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笔试备考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的题型为主观题和客观题,涉及的考点有教学目标撰写及确立、教学过程设计、分析材料中的教学意图等,所占的分值比重也很大。因此,将此分数全部拿到手可以让我们在教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针对这一知识点,作出如下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要明确教学设计每一个模块所涉及到的内容,并且了解到每一个模块可能出现的考查形式,然后才能知道从何处着手去复习,掌握知识模块,逐一击破。 (1)分析学情:此类问题常常出现在“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中,确立目标的依据可以从课标、文本以及学情三个角度进行撰写,所以掌握好分析学情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分析学情的内容主要是分析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判断学生学习起点这两方面。其中,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又体现在分析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社会性、学习兴趣、认知特征等几个方面;判断学生学习起点又体现在判断学生的知识基础、判断学生的技能准备这两个方面。从这几个角度入手,掌握分析学情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全面地作答。 (2)确定教学内容:此类问题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之中均有可能出现,客观题的考查,会让考生根据内容判断教学意图,主观题涉及到教学活动流程的设置这一类考点。 确定教学内容主要从具体要求、确立思路和各类问题教学内容的确立这几个方面着手。具体要求包括:明确恰当、充实有度、突出重难点、体现连续性;确立思路要求我们读懂编辑的意图,揣摩课堂教学内容、把握文体特征,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解读文章标题,探测课堂教学内容、尊重独特体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按照要求,明确思路,然后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这几种文体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先拎框架确定大纲,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 (3)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此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主观题考查之中。教学目标的撰写以及确立的依据尤为重要,这是近几年来都涉及到的考点,所以需要广大考生高度重视。教学目标这一部分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是内容、依据、确立原则和表达;教学重难点主要掌握确立依据即可。 教学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依据重点关注课标、学情和文本特点这三个角度即可;目标确立的原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语文教学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的原则,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目标的表达要注意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行为对象要明确,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要有行为的程度标准这几个层面。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依据主要是教材和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实际、知识内容,要明确: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本身而言,教学难点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4)选择教学方法:这个问题是出现在教学流程设计这一考点里面的,也是主观题,但是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比较简单,记住几种常见的、常用的教学方法,再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的素质,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环境,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等。 (5)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大基本考点,几年未变,所以大家要熟记教学环节基本流程和教学设计要素。 教学设计基本流程包括: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小结作业几个部分,可以从感知背景,掌握大意,分析字、词、句,美点赏析,问题探讨等几个角度切入。课堂设计要素包括导入设计、课堂提问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课后作业设计、课堂收束设计、课堂板书设计以及不同文体的设计要点。在考试之中,考生需要设计具体的流程来解决教学目标,因此,要把握好主要流程,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通过3-5个教学活动,解决关键问题并且明确答案,逐层深入的把目标要求展现出来,就能够得到不错的分析。 (6)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这部分知识点也是在选择题之中考的几率较高。这一部分内容是围绕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开发途径和利用原则来展开的。 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自然资源、网络资源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广义上的课程资源并不单单指课堂之上的内容,社区、家庭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来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包括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挖掘教师的潜能,开发教师资源;拓展教育时空,开发校本资源;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设计崭新课型,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所以复习这一部分知识,要以理解性记忆为主要方式,并不要求大家死记硬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