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女性形象及其妇女观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妇女观
摘要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在作品中一直比较关注中国的妇女问题,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的不幸遭遇与悲惨命运来表达其对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道德的猛烈抨击,揭露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作者在
引言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属于最弱势群体,作为新文化运动一面旗帜的鲁迅,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表达了极大的关注与同情,并致力于探索女性解放的道路,这一点刚好与五四反封建的思想主题相符合。
鲁迅在1918年写的《我之贞烈观》中,开始关注女性的命运,这也是他国民性改造主题思想的体现。
从此开始,鲁迅在《祝福》、《纪念刘和珍君》、《离婚》、《明天》等作品中一直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
在他的作品中,既同情女性的不幸命运,也批判女性身上的麻木不仁等弱点,还讴歌女性的反抗精神。
通过小说中一系列的典型妇女形象,鲁迅深刻地揭露封建制度对女性精神上的戕害,对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给予激烈的批判,无情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表达了对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
一愚昧无知的落后者形象
鲁迅在作品《药》中,刻画了华大妈这样一个愚昧无知的落后者典型。
华大妈为了医治儿子小栓的病,到处求偏方,愚昧地相信“人血馒头”能医治儿子的病。
为了得到“人血馒头”,一大早就醒了,
让丈夫拿着钱去买。
丈夫买到“人血馒头”回来后,店面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从这可以看出华大妈的勤劳善良。
作品描写华大妈的笔墨不多,但是她的盲从心态比较显眼,其愚昧无知的性格也让人难忘。
在文章结尾处,又安排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在清明祭坟时和华大妈相遇。
两个孩子,两种不同的命运,但是同样的结局,让人哀婉不止。
鲁迅让华大妈承担人生的重负,在不幸中艰难生活,通过日常琐事暴露出深埋在其骨子里的麻木和愚昧。
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太对现状非常地不满,她的口头禅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孙女在她面前吃炒豆子,她都非常不高兴地咒骂说:“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
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总之,在生活中,她这句口头禅总是时刻不离口,不但写出了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而且还暴露出了她顽固保守的落后观念。
二贪婪、势利的自私者形象
鲁迅出生于一个破败的封建官僚家庭,外婆住在乡下,所以他有机会接触到各色人等。
在他的笔下,直击人性的阴暗面,揭示了一些女性的贪婪、势利与自私。
如《明天》中的王九妈就是一个自私、势利的典型。
单四嫂子的宝儿死后,王九妈显得非常地殷勤,忙前忙后很热情。
但作者的描写又让人深思,单四嫂子为了给宝儿看病,被庸医骗走了所有的积蓄,宝儿夭折后,没有钱办丧事。
而王九妈为了顾及人情,就替单四嫂子做主,抵押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
又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办事的人吃饭,以至于最后,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
单四嫂子在物质与精神上都遭到了非常大的打击,非常地可怜,而王九妈一点也不顾及这些,只是一味地按照惯例办事,用衣服作抵也要请帮忙的人吃饭。
自此,可以看出王九妈的自私冷酷。
《故乡》中的杨二嫂,二十年前年轻漂亮,开着豆腐店,买卖非常好,擦着白粉,而且终日坐着。
可见,三十岁左右的杨二嫂,生活优裕,风韵依旧,日子过得不错。
至少,她买得起化妆品,更有闲情打扮自己。
二十年后,人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已经变成了一个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
杨二嫂形象的改变,除了岁月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生活条件的变化。
五十岁上下的杨二嫂,已经没有了年轻时那样好的经济来源,无业,或继续开豆腐店,或干其它,总之境况不好。
此时的杨二嫂,讲话尖酸刻薄,人也变得贪婪自私。
鲁迅通过杨二嫂、王九妈等一系列自私、冷酷、势利的典型形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三麻木不仁的看客者形象
鲁迅的作品有很多涉及到了看客,比如《祝福》中的柳妈就是一个典型。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四老爷家的佣人,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是老实巴交的女人,她的经历比祥林嫂好不了多少。
但是,当祥林嫂受尽人生的折磨,面临最大的灾难时,柳妈没有同情祥林嫂,反而站在一边嘲笑她、奚落她。
柳妈的风言风语更加剧了人们对祥林嫂的兴趣,使祥林嫂成为众矢之的。
柳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传
统的封建思想禁锢着她,她的心里坚信“节烈”观念,因而成为封建旧礼教的自觉维护者。
她非常虔诚地为祥林嫂出主意,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教导祥林嫂,向祥林嫂描述天堂与地狱之说,使得祥林嫂的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
祥林嫂盲从了柳妈的劝导,用“捐门槛”来赎罪,但没有得到鲁家的接纳。
这件事使祥林嫂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加剧了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步伐。
同时,卫老婆子和柳妈一样,共同酿造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卫老婆子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也是出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操纵着祥林嫂的命运。
她推荐祥林嫂到鲁家做佣人,使得祥林嫂的嘴角渐渐有了笑容,但是也是她帮助祥林嫂的婆婆弄走了祥林嫂,酿成了祥林嫂改嫁、丧夫、丧子的一系列悲剧,使祥林嫂走向了痛苦的深渊,最终走向毁灭。
在《祝福》中,充当残忍的看客的还有一些鲁镇的母亲们。
这些女人牵着孩子,跟着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听祥林嫂讲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然后流下怜悯的泪水满足地离开。
她们通过祥林嫂身上的不幸,发现了自我生存的快感;通过不断地咀嚼祥林嫂的不幸,来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她们对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不幸,抱的不仅仅是同情的心理,更多的是想通过祥林嫂的不幸来印证自己的幸福。
即使这样,时间久了,鲁镇的母亲们也不愿意再听阿毛的故事了,而是对祥林嫂的不幸报之以冷嘲热讽。
其实,看客素材来源于鲁迅的人生经历以及现实生活的感悟。
鲁
迅想通过医治国民的劣根性来拯救国家,笔伐的对象就包括这些麻木不仁的看客,这一形象也成为鲁迅创作的一个永恒话题。
四节烈观念的受害者形象
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一直鼓吹贞节观念,对于贞烈妇女,通过给予题字、匾额、竖贞节牌坊等奖励,由此禁锢女性的思想与行为。
鲁迅在早期的《我之节烈观》中,就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统治下的节烈观,指出这是道德畸形的体现。
“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人,又不利己,节烈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在《关于女人》的文章中,鲁迅又进一步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继承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
”鲁迅对女性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就是受封建节烈观迫害的典型代表。
祥林嫂和单四嫂子都是寡妇,她们有着共同的命运。
在封建思想“夫为妻纲”的束缚下,她们是丈夫的附属品,从来不争取做人的资格,没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从夫名。
可以说,她们的身体和思想都是从属于丈夫的。
同时,祥林嫂和单四嫂子还是靠自己的劳动生活的寡妇。
祥林嫂的丈夫死后,她逃到了鲁家做了佣人养活自己;单四嫂子是靠自己纺纱糊口。
另外,她们还是被人凌辱的奴隶。
祥林嫂被婆婆抢回去后卖给了山里的贺老六,对于婆婆而言,祥林嫂只是一个可以用来换八十千吊钱的物品;蓝皮阿五之所以帮单四嫂子抱宝儿,是因为可以乘机占便宜。
但祥林嫂和单四嫂子之间也有着不同的遭遇。
单四嫂子死了丈夫
后,惟一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是宝儿,她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宝儿身上,希望把宝儿养大为自己养老送终。
但是,宝儿的夭折夺走了她的一切,以至于她什么也想不到,什么也不可能想到。
另外,单四嫂子丧子后,没有得到任何的同情与慰藉,而是被骗光了所有的积蓄。
同时蓝皮阿五等流氓也乘机勾引、侮辱她,办丧事的人又耗尽了她积攒下来的一点可怜的钱物,使单四嫂子在精神与物质上都陷入了绝境。
而祥林嫂和单四嫂子的不同之处在于,祥林嫂是族权、夫权的牺牲品。
她的前夫比她小,早就注定了悲惨的命运。
丈夫死后,为了摆脱夫家的束缚,就逃到鲁镇做起了佣人,后又被当做一件物品卖给了贺老六,贺老六死后,她没有了住处,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鲁迅就是通过单四嫂子和祥林嫂的形象,揭示出严酷的社会现实对一个个普通生命的迫害,谴责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禁锢和扼杀。
五觉醒了的反叛者形象
鲁迅痛恨封建宗教制度,站在被压迫的妇女一边,为她们伸张正义。
如作者在《离婚》中树立了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妇女爱姑形象。
爱姑和祥林嫂、单四嫂子不同,她富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封建族权夫权。
爱姑性格泼辣,丈夫有了相好后,公爹又袒护儿子,爱姑就回家搬兵出气。
爱姑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为之撑腰,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不知道天高地厚。
爱姑闹离婚,使婆家限于尴尬状态,婆婆对她也没有办法。
对于封建族权代表的卫老爷,爱姑也不放在
眼里。
在挑战族权夫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姑的表现相当勇敢,不服从丈夫的任意摆布,敢于蔑视和反抗封建伦理道德。
再如,《伤逝》中的子君是鲁迅刻画的新女性代表,但是也有局限性。
子君接受了新思想影响,她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她敢于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与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斗争相比,子君的斗争更为明朗,她敢于寻求自己的真爱,与封建家庭相脱离。
但是,她身上也有着旧思想的束缚,她的“新”是有局限性的。
受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影响,她想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她的理想是针对个人的情感而言的,不是政治上的追求。
走出封建家庭后,她就依附涓生了,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完全依附于涓生。
她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权,就不可能获得与涓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地位。
六坚强抗争的反抗者形象
妇女要想取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推翻封建制度。
虽然中国女性的心灵已经遭受严重的摧毁,但是女性的抗争意识并没有完全泯灭。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塑造了刘和珍君这一反抗者典型。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正义与进步,不为势利所屈,富于斗争精神和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学生。
鲁迅通过“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说明刘和珍君完全摆脱了中国女性的三从四德,冲洗得干干净净,唤起了自身的独立性、反抗性,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
鲁迅从刘和珍君身上看到了妇女解放的希望。
通过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看到其笔下的女性各有各的不幸。
不管是命运多么悲惨的祥林嫂,还是不满足丈夫的姘居行为而离婚的爱姑,抑或介于新思想与旧传统之间的子君等,她们都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灵魂深处还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苦苦挣扎又找不到出路。
为了生存,她们最终只能向传统妥协。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革命战士,鲁迅一直在拷问中国人的灵魂,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他借小说中女性形象刻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表现一个民主主义者深深的忧虑和对妇女同胞的同情,也表现一个有志之士迫切的救国救民之心。
鲁迅之所以淋漓尽致地暴露这些女性性格上的弱点和思想上的缺失,是希望它能成为一面镜子,使中国的女性自省,同时也能引起社会的瞩目,关注、解放和爱护女性,使中国女性成为有尊严、有思想且有崇高觉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鲁迅:《风波》,《鲁迅经典作品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经典作品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鲁迅:《关于女人》,《鲁迅全集》,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4] 鲁迅:《伤逝》,《鲁迅经典作品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5]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鲁迅经典作品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