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想中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在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想中的运用

摘要:在中国古典音乐思想中,和是最理想化的审美范畴。它以中国人所特有的饱满、活跃的生命意识为基础,并通过“音声之和”、“乐与人和”、“天人之和”三个层面的关系深切地表达出了音乐与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审美关系;在对音乐的阐释中展示了音乐与人生、宇宙内在生命的同构,从而进一步彰显出了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生命化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和;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同其它艺术一样,源自人们审美文化的需要,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数代人民的不断发展与充实,成就了今天多元化的音乐世界。因此,通过对音乐的形式语言与内涵的分析研究,不但可以使我们较为直观的获得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也可以从中发现影响音乐发展与创作的因素。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多元性的,而且还是潜在的。通过作用与人的思维意识继而传达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去。本文则主要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阐释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

分和对我国古典音乐审美思想的影响及其在音乐中的体现。

一和的含义

“和”在《说文解字》中,对这一字的解释是“调也。从禽——禾声。”而在《尔雅》释乐篇中已经将和列为了乐器中的一种:“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和”

字在中国早期的文化形态中的演变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因此,从“和”字最初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其中深切的蕴含着人在自然、社会中求得生存、安居足食的谐和理想。此外,中国古代的“和”还包含了“气”的观念。并认为“和”正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切。这一点在随后的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纵观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无疑都在各自的论述中提到了”和”字,但是,又由于自身认识的角度与出发点的不同,致使“和”在其中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下面将主要围绕儒家与道家中“和”的认识而展开。

就天地自然的和谐之美而言,“和”字不仅体现了自然界造化的秩序性和规律性,而且还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内地的动机性。从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第十一卷中,我们可以得知,天地阴阳二气之间的关系统一于人的处于人的需要层面中,认为人应该“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董仲舒的这种审美观已经将“和”的内涵提升到了天人一体的理论,具有极强的伦理色彩。

与儒家相比,道家则更加欣赏大自然中和谐相生的气象,并且将这种现状称之为“大美”。并认为大自然中的万物变化都是一个自然过程,既没有神意志的左右,也没有任何情感色彩饱含其中。因此,在审美上应该坚持审美的无目的性与无功利性。

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儒家与道家与后来传来的佛家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国文化意识的主流。其中儒、道两家作为中国本文哲学文

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则更为深远,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的走向。

二和在古代音乐审美思想中的体现

上面已经简要介绍了古人对“和”字的理解与认识。作为一种最具生命意识、最理想化的审美范畴。“和”在古代音乐审美思想中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下面将主要围绕“和”在音乐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1 音声之和

音声之和中的“和”主要是指音乐与心理上的一种协调感。这是一种内心情感上的共鸣。是伴随着聆听者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这种“和”而言,不仅包括欣赏者在心理上的内在共鸣,而且还涵盖了人们的各种音乐审美听觉尺度、与审美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音声之和。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却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诸多场景中会表现很多不同的特点,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人们追求谐和的意志与向往,同时这也是音声之和的真正内涵。事实上,就音声之和这一观念形成的本身而言,就是与人类的音乐艺术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音声之“和”,不仅具有乐律学的意义,而且也具有音乐心理学层面上的意义。就音乐的本质而言,无论是中国音乐文化还是西方音乐文化,都是在人的音乐听觉审美尺度中不断追求着音声的谐和感。

在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思潮中,“音声之和”的审美观念则集中体

现于先秦的“和、同之辩”中。西周周太公史伯就已经运用“以他平他谓之和”的理念去看待音乐的审美实践。从这一事实我们似乎不难发现,古人在音乐的表现过程中已经懂得运用“以他平他”的标准去协调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音律高低等现象。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启示才使史伯做出了这样的一个评价。并将其作为一个审美法则而独立提出来。这一评价准则说明了就听觉感知层面而言,只有将各自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起来,才能够组成美妙的音乐。随后,齐国的晏婴又对周太公史伯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并将音乐的诸如“相成”,“相济”等诸种特征,都归纳到审美的和谐统一范畴之中,也就是“和”之中。由此可见,古代思想中对音乐中的“音声之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音乐对他们来说,也已经不再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而是与其它形式一样一道成为了他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音声之和”的审美观念不仅仅是对乐音相谐关系乃至自然谐和律制等方面的微观把握,而且也是把握音乐与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物宏观联系的起点,“音声之和”成为理解音乐与生命关系时具有起始意义的重要环节。

2 乐与人和

如果说音声之和还仅仅将其停留在欣赏者自身心理情感的角度上的愉悦的话,那么乐与人和则其所关注的焦点指向了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音乐的社会性进程。这种进程在社会中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音乐来沟通、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并使之保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虽然乐的

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体验性而言,却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愉悦与和谐。就这种和谐感的实现却不是一种整体性的实现,相反而是一种在自我接受范围内的愉悦与自得。造成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由于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等级关系、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各自对月的理解形式也出现了多样性的出现。但是,这却丝毫没有导致他们在各自的“乐”中得到满足。人之行乐的目的并不在于表丽音乐形式的差异,而在于是否在自我的内心深处获得一种审美愉悦中的谐和感,这也就是乐与人“和”的真正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乐与人“和”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为其理论基础的儒家美学体系中。在儒家的乐教理论中,人所具有的“乐”的情感体验,最初源自血缘家族中的天伦之乐情,事实上,这也是人类感情的最早发源地,也是一种最内在的情感体验。就儒家音乐思想的实质而言,也可以将其称作是一种乐数理想,在行乐时强调将“乐”的情感态度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社会人生之乐。如果能够将这种天伦之乐情投射到社会人生中,并伴之以乐的活动,便能达到和顺怡乐的社会局面。

同样是出自《乐记·乐化篇》,进一步提出了“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的音乐思想。所谓的“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其大致意思就是礼乐片刻都不能离开身心。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巧妙的将乐与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并详细解释了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