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作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3
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作业一课堂讨论请举出一些你所了解的攻击行为的例子,并尝试用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来分析这些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课堂讨论后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 字)
答:1.为什么有的人要对别人实施暴力,甚至杀戮,比如赵承熙制造弗吉尼亚惨案?为什么有的群体要对另外的群体实施暴虐的行为,比如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屠杀?为什么一个民族对别的民族要实施侵略,比如德国和日本发动世界大战?在心理学里,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对攻击行为作了精神分析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死亡本能指向生命的结束和毁灭。死亡本能的攻击性在于,它并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求杀的欲望。死亡本能向外表现时,就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而当它向外界的侵犯受到挫折时,便退回到自我,体现为自杀和自我惩罚的倾向。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战争也是由死亡本能决定的,它的破坏和杀害具有生物性的基础,因此是无法避免的。有一种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相似的理论认为,攻击的本能在人体内会不断积聚能量,达到一定度后就会变成攻击的冲动而向外释放。
2.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开始时,实验员送来许多诱人的玩具让孩子玩。但不到10 分钟,正当孩子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实验员就打断了他们,将玩具收起来,放在金属丝网的后面(这些玩具看得见却摸不到)。这时有些孩子的反应
非常强烈,他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冲实验员喊叫,用脚踢金属网… …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挫折的一种反应。“挫折——攻击”的理论假说把攻击行为看作是人受了挫折的一种后果,它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这种理论强调了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由挫折而引发攻击行为的现象,我们的确在生活中能找到不少例子。但是这种理论假说也很快遭到了否定。因为人们发现人在受到挫折之后并不必然爆发侵犯行为,有些人在受到挫折之后恰恰表现为退缩的行为。于是又有人出来修正这个“挫折——攻击”假说,指出挫折只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是否发生攻击要看具体情况,并且这种“准备状态”并不只是由挫折引起,还可能由别人的攻击或者习得的侵犯习惯引起。但是这种修正的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的3.案例:倩倩在玩具小屋前玩过家家的游戏,她一会儿当妈妈,一会儿又当孩子。早上起床、吃饭、白天活动、上床睡觉,家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被模仿下来。但问题是,“ 妈妈” 对“ 孩子” 非常不耐心、易激动,“ 孩子” 淘气的行为立即受到了惩罚。“ 孩子” 对于“ 妈妈” 的惩罚行为不时地反抗,一点也不顺从。过了不久,一个孩子过来想和倩倩一块儿玩,她不耐烦地将别人推倒,继续自己的游戏… … 晚饭时间到了,妈妈来叫倩倩去吃饭。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快回去洗干净!” 倩倩没有理妈
妈。用沉默来对抗妈妈,妈妈伸手将女儿
拎起来,孩子尽力挣脱妈妈,气呼呼地跺脚… … 最后是以一记清脆的耳光结束。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倩倩在游戏中模仿了妈妈的暴躁行为,这使她在游戏和现实生活中都很粗鲁地对待他人。以班杜拉的研究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来自示范的作用。班杜拉提出,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通过学习的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攻击行为常常是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比如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暴力形象、父母的暴力示范都能引起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和模仿。班杜拉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耳闻目睹一种行为时,他会把观察到的知觉经验包括行为者的反应序列、行为后果及该行为发生时的环境状况等以一种抽象的符号形态贮存在记忆系统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若有类似的刺激出现,他会将贮存于记忆系统中的感觉经验取回而付诸行动。
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 至5 章)阶段性测验(一、填空(每空1 分,共15 分)填空(
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_ 人际交往____,根据认知对象的__外在特征___,推测与判断其_内在属性____的过程。
2.社会认知具有的特点包括:_选择性____、__双向性___、__整体性___和易出偏差性。
3.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__行动者___、_行
动者知觉的对象____ 和_行动产生的环境____。
4.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_服从____、__认同___和__内化___三个阶段。
5.个体通过学习形成态度的方法主要有:_联想学习____ 、__强化学习___和_ 观察学习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在题中的括号内,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C )。 A.初级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2.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C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宽大效应
3.在改变态度的方法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D )。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
(
4.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B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 B.相似性 C.吸引力 D.可信赖性
5.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A )时,最有可能引
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 B.潜意识区 C.拒绝区D.不明朗区三、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小题,共 25 分)名词解释(每小题分,1.再社会化:它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2.归因: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3.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4.宽大效应: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信息,但是人们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的评价。
5.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3 道题,共 30 分)
1.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
答:1.选择性;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很多外界的刺激,但我们只会选择注意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2.双向性;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甲在感知乙,乙也在感知甲。3.整体性;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即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