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镜湖区东门街道办事处
根据省委、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东门街道统筹考虑,在做好房屋征收、招商引资、维稳信访等重点工作的同时,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构建“大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年来,街道境内棚户区改造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融汇锦江、东方海伦堡、平湖秋月、百蕊山庄等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陆续建成,带来了新型社区管理这一新的课题。
(一)镜湖新城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镜湖新城社区占地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
其中安置房面积80万平方米,商品房面积90万平方米,商业配套50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近10万人。
管理范围包括绿地镜湖世纪城、棠梅园小区、弋江新生活小区三个生活居住区。
目前已交房10998户,已入住5277户,2011年底将入户1万余户。
去年以来,区委将镜湖新城作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以“减少层级、重心下移、提高效能、降低成本为”目标,逐步构建“夯实基层、推动自治、提升效能、优化服务”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在体制建设上,实行区直管社区,成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减少管理层级,强化社区功能。
组织构架考虑为: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公共服务中心为主体,居民委员会为基础,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为补充,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全面参与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新格局。
在机制建设上,逐步理顺部门和社区的关系,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工作渠道,简化居民办事程序。
通过上级部门的授权、驻点、委托等形式,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内全面受理居民事务,实行一站式服务。
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建立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理顺和规范社区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委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自觉接受社区党委领导,自主开展自治、文化、救助等工作。
公共服务中心是承担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构,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监督,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各类组织相互协作开展工作。
(二)具体工作进展: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镜湖新城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总指挥的领导小组,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时序要求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全力推进镜湖新城社区各项筹建工作。
1、办公用房装修:自今年4月起,就社区办公用房的功能及布局进行论证,核定整体设计;5月,社区办公用房装修工作由区重点局负责进入招标阶段;6月14日开标公示;6月21日全面进场施工。
9月3号与区重点局对办公室进行
交接。
在对接做好办公用房装修的同时,街道落实专人负责办公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目前各项设备设施已基本安装到位。
2、人员到位情况:根据社区工作岗位的设置,对于缺编部分,专题提交区民政局、人社局统筹解决。
按照区委意见,从其他街道调入的3名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
目前,社区工作人员21名,有效的减缓了人手不足的现状,但仍需增加社工编制,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3、社会工作运行情况:按照年初目标,面积1500平方米的镜湖新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已于今年10月起试运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化管理模式基本形成,社区工作人员对照网格进行分片包干服务,严格按照流程办理居民事务。
截止目前,共采集居民基本信息4100多条、完成720户低保审核、为1450人办理居民医保、为2700多人次进行退休工人资格认证,指导成立了弋江新生活小区业主委员会。
街道还专门组织镜湖新城社区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为今后实行社区工作者AB岗位责任制打下业务基础。
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龙头,规划好三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全社区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建立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组成的“四方”协调机制,在前期试运行阶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调整思路,真正构建一站式服务大平台。
二、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创建,养老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目前街道有60岁以上老人4522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680人,独居和空巢老人152人。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街道着力做好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以大砻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试点,带动街道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发展。
(一)服务体系及内容:
以居家养老中心为核心,各类服务组织为依托,党员、青年、社区等志愿服务队为辅助,建立松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中心采用老年文化宫的形式,根据服务对象特点提供专门服务。
成立了书画协会、歌舞协会、棋牌协会、运动协会、健康协会等五类老年人兴趣协会,提供爱心电话慰问、康复医疗、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生活照料、文化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和红色岁月八大类服务。
(二)目前运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
大砻坊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试点社区,根据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塑造品牌,成立大砻坊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组织机构,落实工作措施。
2、规范软硬件建设。
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投资近50万元,配套有活动室、健身房、棋牌室、书画室、电子阅览室、按摩室、影院、厨房和餐厅,并配备了高标准的设施。
中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3名,兼职人员10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工作。
中心还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服务内
容、补助标准、申请程序等,并且将制度、标准制做成宣传册发放到社区居民家中,努力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推向深入。
3、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针对老年人精神及生活需求,中心开展了就餐、陪聊、陪医、免费体检、康复训练等适合老年人的多种服务项目。
同时定期开展老年人趣味运动会、棋牌比赛、健康讲座、定期体检活动等等,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得到了关爱和慰籍。
今年,社区共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3000余次,其中提供志愿者上门服务78余次,提供就餐服务86余次。
4、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党员作用,将近300名离退休党员吸纳到“社区老年人协会”中,利用邻里优势对社区内老年人的家庭情况、收水水平、养老意愿、服务要求等问题进行详细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老年人信息库,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基础。
此外,中心分别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及社区内理发店、家电维修中心等服务网点签订了为老服务协议,提供优惠服务;从家政公司中引入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党员、学生等组成的热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志愿者队伍,让社区老年人感受到了关爱。
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依托现有设施,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使东门境内60周岁以上的三无老人、特困低保老人及空巢老人都能在社区内实现老有所
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三、推进信访事项三级终结,信访案件终结工作取得成效
(一)街道信访基本情况:
东门街道属老城改造、新城开发的交织地带,常住人口中有全区过半数以上的低保户、残疾人、廉租户以及安置户,给街道维稳工作带来很大难题。
现信访类型集中体现在:房屋征收、企业改制、劳动争议和涉军群体等领域,街道36名重点信访稳控人员中,涉及征地拆迁29名,企业改制1名,劳动争议1名,涉军群体3名,其它2名。
(二)做好三个坚持,开展三级终结工作:
针对已被列为三级终结的案件,街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政策为准绳,认真做好此类案件的复查、复核及终结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
街道本着一手抓信访问题解决,一手抓困难群众帮扶的工作思路,坚持与信访人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
主动征求信访人意见,进行调解,制订当事人基本都能接受的方案化解矛盾。
今年3月,街道根据皖信联办函〔2011〕5号《关于交办全省信访“千案攻坚”积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市、区两级信访部门和区人民法院的配合下,成功化解了信访老户麻其红因工伤保险而引发的信访案件,麻其红本人书面承诺:息诉罢访。
“千案攻坚”阶段,通对老信访户笪思佑、
周秀华二人细致深入的工作,对笪思佑实行了“三级终结”,对周秀华实行积案化解。
2、坚持听证会制度。
对于经多次协商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案件,街道落实“两代表一委员”听证会制度。
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听证员,公开听取当事人陈述,通过质询、举证、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信访人申请复查的信访事项,以此作为拟订复查意见的主要依据。
在信访人员朱万敏第一次进京非正常上访被接回芜后,街道对其进京上访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做好对其稳控措施的同时,请求上级指导化解的方案。
针对当事人对《答复意见》不服,不仅拒绝签字,而且不申请复查、复核的现象,在全省首创以听证会的形式终结信访事项,并获得了国家信访局的认可。
在此基础上,街道针对进京非访的姜爱珍案和多次扬言进京非访的陶本春案分别召开了听证会,目前三级终结材料已上报市信访局。
3、坚持形成有效机制。
通过信访案件“三级终结”工作的开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三级终结”机制逐步走向正轨。
截止目前,街道36名重点信访稳控人员中已有7人三级终结(含已经申报)和息诉罢访,已经化解7人,引导诉讼1人,移交其它市、区2人,涉军群体3人,正在化解14人,无法化解2人(其中:含市信访局复核后准备三级终结的信访老户周秀华)。
通过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信访工作效
率,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最大限度地推动了“事要解决、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今后,街道将进一步统筹推进,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通过抓好表率,带动街居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广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宣传工作, 根据社区特色、居民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及为民服务模式,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 深化现有创新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进程。
东门街道办事处201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