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与德国(1)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60
欧洲西部必背知识欧洲西部与德国1、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2、欧洲西部自西向东气温,降水有何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气温的年较差逐渐减少。
原因: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小,大陆性逐渐增强。
3、.荷兰花卉地处低地,土壤较为贫脊,呈弱碱性,所以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弱碱性土壤却有利于花卉种植,因此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
4、欧洲西部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的分布和工业的分布关系密切。
欧洲工业首先是以煤为动力发展起来的,所以人口稠密区就是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呈“十”字形。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面积大的原因。
a.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c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分布大致呈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的深入;d.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
6、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山系成因及影响:该山系所在的位置,原来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由于南面的非洲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海底受到强烈的挤压、抬升,发生隆起和褶皱,形成了一系列高大的山脉。
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系,成为欧洲南北气流运动的障碍。
山区降水较多,水力蕴藏丰富,森林和草地分布很广。
7.欧洲西部深受海洋性影响表现:与同纬度的亚洲相比,欧洲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云雨天气,日照少。
9、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因此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流速小,含沙量小,无冰期,可全年通航;各河流之间大都有运河沟通,形成了稠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流与物流量大;其他交通联运便利。
区域地理必背知识过关十
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3.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4.欧洲西部的重要河流。
5.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
6.德国的地形特征。
7.德国硅谷。
先进行背诵,再查阅答案!
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海岸线曲折;冰川作用明显。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之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较近,使本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3.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是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乳畜业发达;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
4.欧洲西部的重要河流。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莱茵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被称为欧洲的“黄金水道”。
5.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
德国是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6.德国的地形特征。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7.德国硅谷。
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
8.2欧洲西部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与欧洲西部无关的是()A.是世界上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工业工艺精、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B.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匮乏,战争、冲突不断D.畜牧业发达,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基督教2.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脉分布较广C.海岸线平直,海峡、海湾、岛屿较少D.东西部地区多山地,南北部地区多平原3.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区域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B.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C.工业以高端制造和精细加工为主D.荷兰的凯旋门是举世闻名的景点4.下列对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临大西洋,南临阿拉伯海B.海岸线曲折,海湾深入陆地C.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长河众多,河流含沙量较大5.欧洲西部的世界著名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B.地中海渔场C.北海渔场D.波罗的海渔场6.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B.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发达国家C.农业所占比重较小,生产水平低D.农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7.欧洲西部柑橘、无花果、油橄榄的主要产区位于()A.大西洋沿岸B.波罗的海沿岸C.地中海沿岸D.内陆山地8.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B.人口稠密,国家众多C.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支柱D.农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9.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欧洲人喜吃牛羊肉B.高原为主的地形C.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D.河网密布10.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美誉的国家是()A.法国B.英国C.荷兰D.丹麦11.下列国家与其旅游资源联系正确的是()A.法国—埃菲尔铁塔B.荷兰—日内瓦湖光山色C.奥地利—峡湾风光D.西班牙—风车、围海造田工程12.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B.地形崎岖,山地降水稀少C.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D.人口众多,对乳畜产品需求大二、填空题13.欧洲西部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以____为主。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掌握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2)利用资料查询德国的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德国的了解,培养友好相处的国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首都及主要城市;(3)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1)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德国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3)德国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欧洲西部地图;(2)德国行政区划图;(3)德国首都及主要城市图片;(4)德国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计算机;(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欧洲西部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2)提问:同学们对欧洲西部有哪些了解?德国在这个地区中的地位如何?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案例分析:(1)展示德国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了解德国的行政区划;(2)提问:同学们知道德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吗?还有哪些主要城市?(3)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状况;(4)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德国的政治制度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一)世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36.(36分) 读图8,回答问题。
(36分)图8(1)甲乙两区域北部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什么?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自然原因是什么?(8分)(2)甲区域有色金属工业发达,试分析该区域发展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8分)(3)说出甲乙两区域南部的山脉E、F的名称,试比较它们的南坡和北坡降水的差异和原因。
(14分)(4)图中G河中下游与C河在发展内河航运方面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6分)36.(36分)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12分)(2)两图所示的50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6分)(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
(12分)(4)如果在乙图中的A地布局钢铁工业,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因素。
(6分)36、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小题。
(26分)(1)简要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图2为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3为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
①据图判断,E河段的汛期在季,该季节形成汛期的原因是。
②据图判断,F河段的汛期在季,主要的补给方式是。
③G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3)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1中用运河符号(图例图中已给出)标出。
36、图六为世界局部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36分)(1)图六左图中运河乙的名称是: ,在图中用箭头正确表示该运河水的流向。
A 国甲河航运价值很大,试简述其原因。
(16分)(2)B 地区某国有“白金之国”的美誉,请指出此美誉的含义并简析其形成条件。
(8分)(3)B 地区的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湖水的盐度分布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试说出其时空差异并简析形成原因。
第二篇 世界地理 第二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七节 欧洲西部与德国(第一课时)编辑:徐曼 审定:彭定泽【使用说明】《教材》---指《区域地理》P-43,《 地图》---指《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P-130 【课程目标】1.掌握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 【学案内容】阅读教材及地图册地图,完成以下内容: 一、区域位置和范围1、海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 的西岸,北临 ,西临 ,南临2、经纬度位置: (纬度); (经度)范围3、范围(国家):(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及首都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2)图中被北极圈穿越的国家是、 、 、 。
二、自然地理特点 1、地形特征及分布(1)地势低平: 欧洲西部地形以 、 为主,世界平均海拔 的大洲平原:主要分布在 、 沿岸,莱茵河以东为 平原、以西为 平原 山地:北部 山脉、南部 山脉,南部山脉最高峰是:(二)大陆轮廓 ,海岸线 :多 、 、 、 、 。
(三)冰川地形广布: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称 湖,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两侧由于冰川作用形成许多 、 的 【课堂延伸】 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
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2、气候: 【课堂探究】读教材P-44西欧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降水量分布图、四地气候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简要说出各种气候分布地区。
(8分)(2)自西向东气温、降水有何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