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

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科学。P13

2.社会学家:

孔德【法】,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

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迪尔凯姆(涂尔干)【法】,法国第一个获的任命的社会学教授;

社会学独立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韦伯【德】,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是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3.社会结构定义: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基本问题):

·为什么个人要加入各种社会群体成为社会之一员?

·自然人是如何变为社会人的?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遵循的规则是什么?

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基本群体形式有哪些?

·初级社会群体在其成员发展方面有何意义?

·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变迁的意义何在?

·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如何?

第二章

1.社会的定义:

·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社会是由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社会内涵集中体现为社会关系。

2.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实在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各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的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社会唯名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

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相互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韦伯)

3.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文化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经验。

4.文化中心主义:

在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时,可能会发现某一民族成员因过分认同本族文化,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理解以致贬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

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5.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6.文化堕距:

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

指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但是,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7.文化边际:

文化区域或文化群体的边缘部分

第三章

1.社会化定义: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2.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应,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重新社会化”

3.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理想原则)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

4.人格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①口唇期(0到18个月),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②肛门区(18月到3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③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

④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

⑤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

·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

根据:心理社会危机

1、婴儿前期0-2岁信任-不信任

2、婴儿后期2-4岁自主-怀疑

3、幼儿期4-7岁主动-内疚

4、童年期7-12岁勤奋-自卑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认同一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疏离

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代际关怀-自我沉浸)

8、成年后期50岁后完美-失望、厌恶

第四章

1.社会互动的定义: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p69

2.符号互动论:p76-77

开创者-米德;

贡献者-托马斯,库利;

发展-布鲁默(芝加哥学派),库恩(衣阿毕学派)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三个基本假设+五个观点

3.社会角色定义: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人社会地位的表征。

4.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

1.社会群体的定义: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某种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社会群体的特征:

·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