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必修
【教学时数】 36课时
【授课教师】李莹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课时)
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课时)
第二章信息获取
第一节信息需求的确定(0.5课时)
第二节信息来源的确定(0.5课时)
第三节获取信息的方法
1、网络信息检索(1课时)
2、网络信息下载(1课时)
第四节信息价值的判断(1课时)
综合活动(2课时)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第一节信息的加工
1、文本信息的表达(4课时)
2、数据信息的表达(6课时)
3、图片信息的表达(1课时)
4、声音信息的加工(1课时)
5、视频信息的加工(1课时)
6、动画信息的加工(1课时)
第二节信息的集成与交流(2课时)
第三节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1课时)
综合活动(2课时)
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节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1课时)
第二节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1课时)
第三节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1课时)综合活动(2课时)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1课时)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青少年(1课时)
综合活动(2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法: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学生实际,选择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启发式、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协作学习式等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学生实际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实物展示、播放光盘或录像资料、教师演示、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学生尝试、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
教学设备:授课教师应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内有学生用机、教师用机、教学广播系统、各教学模块必备软件等)中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用于辅助教学的各种资料,如光盘或录像资料、任务卡、教学讲义、教学课件等。
针对学生入校时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在实践能力和兴趣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这种现象,教师要通过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的学习兴趣,设立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为水平高、发展快的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的空间;对基础差、发展慢的学生,可采用异质分组、学生互助等方法,帮助其逐步适应学习进度,减少挫败感,确保所有学生都得到适度的发展。
尽量保证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内容。
信息技术为表达交流、讨论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探究和学习工具,使随时、随地、随需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成为可能。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基础上,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分享资料、合作交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通过合作促进社会建构;引导学生学会在合作过程中合理表述个人观点,恰当地应用他人观点,在利用社会公共信息的基础上共享个人信息资料,培养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交流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
【课时安排】
必修1课程共分五单元,各单元课时分配如下:
【课程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因此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应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总要求,同时要将评价作为一个过程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整个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始终有阶段学习目标和总体学习目标,将被动应考转为主动测评,在完成阶段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总体学习目标。
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反思自身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
既要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学习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三、评价的全程化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应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在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再进行。
教师应在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的指导性的评价。
四、评价结果
建议采用上机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将信息的查找、筛选、处理、输出、保存等操作揉进作品中。
以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信息能力。
每一课程模块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各占总分的60%与40%。
过程性评价则由模块课时学习20%、课堂表现10%、平时测验成绩10%。
根据其各项评价得分按此比例记入总分以确定其是否修习本模块课程合格,并给予相应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