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疼痛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疼痛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积极调整心理状态能够减轻疼痛感觉,现重点讨论与临床疼痛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应对措施。

1 影响疼痛常见的心理、社会因素

1.1 心理因素

1.1.1 情绪状态:人的情绪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绪如愉快、兴奋的时候,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相反,消极情绪如抑郁常引起慢性疼痛和持续性疼痛。急性及慢性疼痛均伴有焦虑、紧张和不安,愤懑的心理可加剧疼痛。

1.1.2 认知与评价:疼痛感与人对疼痛后果的评价关系密切,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理解不同,感觉也就不同。

1.1.3 注意:对疼痛的感觉与人的注意力程度密切相关,分散注意力可减轻疼痛。注意力高度集中到疼痛之外的某一问题,即“忘我”状态时,则疼痛的感觉就会相应减轻。

1.1.4 早期经验:人们对疼痛的感受和反映受幼年教育的影响,儿童时期的疼痛经验可影响成人后对疼痛的感觉和耐受性。

1.1.5 人格:不同人格的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异。一般性格外向及稳定型人格者对疼痛的忍耐性强,个体心理平衡、已婚、夫妻和睦、有良好职业、独立坚强者疼痛较易治疗;反之,性格内向、焦虑、依赖、孤僻、死板容易产生疼痛体验。

1.2 社会因素

1.2.1 民族与文化: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不高、经济落后的人群疼痛阈值较高,游牧民族、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对疼痛耐受性较高,反之则低;这些可能与遗传、观念、宣传、教育以及人的认知评价有关。

1.2.2 社会群体:个体的痛觉或阈值高低受到群体,如家庭、家族及所在团体的影响。周围人的过分注意和关心,团体对个别人的心理压力均可强化病人的

疼痛,常常还可以出现“模仿”其生活圈子内群体都怕疼痛的现象。

1.2.3 年龄、性别的差异:疼痛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儿童对疼痛的感受性较高,尤其是受到人们更多关爱的儿童表现更明显,而家庭不和的儿童对疼痛的感受性相对较低;成年时这种感觉处于稳定水平;多数老年人对疼痛的感受性又增高。就性别而言,女性对疼痛的感受性较男性更敏感。

1.2.4 医源性疼痛:不当的手术、药物可致医源性疼痛,医务人员不当的语言、行为、表情以及各种不良的暗示,可以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及抑郁的情绪,从而增强及加重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

1.2.5 宗教与信仰:宗教可能通过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或通过意识转化,均能对一个人的疼痛耐受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有的人为了追求信仰与理想,通过意志活动去耐受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皮肉损伤与痛苦;气功意念对减轻疼痛也有一定帮助。

2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

2.1 解释与支持:医生应耐心倾听、同情关心、理解相信病人,允许病人倾诉和呻吟。细心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可采用自我意志法、分心法、语言劝慰法、行为转移法、释放压抑情绪法等,改善其紧张不良状态,从而缓解疼痛。

2.2 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可使疼痛处于抑制状态,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2.3 生物反馈法:借助各种专门仪器,把病人生物学变化的信息,如血压、心率、体温和脑电节律等进行记录,并将这些信息转变为易于理解的信号,如声、光、仪表的指针连续不断地反馈病人,使病人利用这种信号有意识地控制某些病理过程[1]。如对紧张性头痛,用肌电反馈训练紧张性头痛病人松弛额肌,经4~8周训练,病人可随意控制额肌的肌电活动,使头痛缓解。

2.4 音乐疗法:音乐可影响人们的身心和行为。悦耳的音乐对神经系统是良性刺激。由于音乐的速度、旋律、音调和音色的不同,能使人们表现出兴奋或抑制,起到镇痛的作用。

2.5 催眠法:治疗在光线柔和、暗淡、安静的病室中进行。一旦病人进入催眠状态,可通过交谈来了解正被遗忘的创伤体验,从而消除其症状;或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给予明确暗示,使其有所遵循,以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多数病人都有精神放松、身心愉悦、疼痛明显减轻的感觉。

2.6 暗示疗法:医院环境和病人之间的相互暗示,均可对病人的痛阈和耐受性产生特殊的影响,所以积极的暗示可治疗或缓解疼痛。还有安慰剂的使用,特别是某些权威医生暗示治疗作用更加明显。也可以通过病人的自我暗示,心理上的疼痛即“减轻”了。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