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周末,本是给孩子休息的一段时间,本该把自由完全还给孩子。可在今天,绝大多数家长难以接受这种说法,因此,我只能说,给孩子多一点自由。
周末,首先应该让孩子休息好,也可以说是玩好。在此前提下,孩子要将上个周没有学明白的课程再复习一下更好,要预习一下下周要学的课程也不错,或者想学游泳、打乒乓球、溜旱冰之类的技能也不错。问题是,要让孩子自己选择,如果不能完全由孩子自主选择,至少应该给孩子留一部分选择的权利,给孩子留一点自由。比方说,孩子不想学习时不要硬逼他学,孩子想学乒乓球,家长就不要硬逼他去学游泳。可我们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经常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孩子的自尊心也不断增强,所以,家长应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另一方面,从孩子成长的长远角度讲,孩子的事情终究要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要走的路也要由他自己决定,家长不能一辈子为孩子作主,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反而会害了孩子。
爱孩子不能溺爱孩子,更不能越位代劳,爱孩子就要放飞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由空间,周末,更是孩子培养自立精神的大好时机,所以,更应该多给孩子留一点自由空间,是雄鹰总要到天空去飞翔,是蛟龙总要到大海中去搏击,放飞孩子才能让孩子有更大的作为。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慎重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家庭和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内容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他们所关注的和想要知道的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我们只因为祈求孩子学习成绩好而禁锢孩子的好奇心、创造欲望、活动时间,我们的教育可能会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不管家长也好,学校也好,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动手,去获取,去实践,去交流,去想象,去创造。
我们在家长学校办学过程中会了解到许多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里收集点滴,共同商榷。
有一位父亲,买来一套七巧板,然后自己按照说明书认真地一个个地拼接,自己学会了以后再手把手教会自己的孩子,直到孩子全学会了才撒手。
这样是不是用心地、耐心地教育孩子呢?
不,这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应当让孩子自己的感觉去拼,孩子的大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可以用七巧板拼出许多自己想象出的图案,父亲在一旁让他边拼边说,给点启发,这是什么?像不像?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学得到了动手、动脑、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锻炼,在乎的是锻炼过程,而不是拼出来的图案像不像。
平时放学时间过后孩子还没有回家家长就坐不住了,各种担心便纷至踏来,于是出门寻找,弄得气喘吁吁,谁知孩子却悄悄溜了回来,于是家长大声训斥:放学后,不准到处玩,马上回家!
谁知这样却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剥夺了孩子去独立去探究自然去获取新知识的机会。
孩子在放学路上可能和同学聊天,这样锻炼了孩子的交流能力;孩子在放学路上可能去捉昆虫,去采野果,去掏鸟巢,这样培养孩子探究自然的能力;孩子在放学路上可能去逛商店,去了解新的事物,去问问,去看看,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不管是在放学路上或是在其它时间他们都可以学到许多教室里和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只要家长和教师引导得好,何必把孩子管得太死。
儿童教育需要需要的是关爱和自由。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她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她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正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终生受益的,
这种正规教育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能力和品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因此,家长不一定要给孩子报过多的课外班,而应该针对孩子的特长和喜好对其进行培养,做到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拔苗助长,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其过多地担负课业的重担。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注意这样的几个问题:
一、留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儿童处在成长发育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我们要在平时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有意培养。
二、对孩子不要刻意强求,针对其能力大小进行教育培养,多给她一些自由的空间,不要把她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其有时间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了解和观察。
三、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做比较,要多鼓励她的优点,但对缺点也不要姑息迁就,要及时指出。
四、多给孩子讲社会上好的事物,不要在孩子面前讲过多的负面的东西,让孩子对人生和社会有正确的认识。
五、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听老师的话,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一致。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探索的空间
孩子的天空是七色的,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在成长中,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探索家。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索中快活地成长。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兴趣,他们会不停地向爸爸妈妈问这问那,俨然一个小小探索家。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妨不要急着回答,而是多给孩子创设一些便于他们探索的机会,给孩子自由探索周围环境的空间。
我们家文文3岁多的时候,也像每一个爱问问题的小孩一样,开始不停地问这问那了,于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耐心地给他解答,甚至有时候用一些简易的方式给他做个演示实验,方便文文更好地理解他想知道的东西和道理。同时,我们也总是有意识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在和他游戏的时候,顺便给他出点问题,启发他探索自然和身边物体的精神。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讲关于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而恰好这时家里有买回的炒花生,于是,我们就拿来一个给文文看,并鼓励他大胆地打开花生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红帐子和白胖子。文文在我们的帮助下,拨开花生皮,红红的花生仁露了出来,小家伙一看果然有个红帐子,来了兴致,又嚷嚷着要看白胖子,于是,在我们的鼓励下,他用自己的小手扣开了那层薄薄的红皮,当白白的花生仁露出来时,小家伙乐的合不拢嘴了。
到这里,我们对花生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我们又告诉文文,这个白胖子可好吃了,你尝尝?于是文文吃掉了花生仁,味道还真不错。这时,小家伙的问题来了,他开始发问了:这个红帐子能吃吗?我们很认真地告诉他,可以吃,不过不好吃!为什么不好吃呢?小家伙的好奇心被进一步调动了起来。我们只好把自由探索的机会交给他自己了,你尝尝吧,于是,小家伙把红红的花生皮衣放到了嘴里,嚼了嚼,吐了出来,然后,很惊吓地告诉我们,还真的不好吃,这回轮到我们大人问为什么了。小家伙答曰:太苦了!最后我们拿起花生皮,问小家伙,这个麻屋子能吃吗?小家伙这回变聪明了,问我们,你说能吃不能吃呢?我只好又把探索的机会交给他,于是告诉他:你尝尝吧!于是,小家伙又把花生壳放到嘴里嚼了嚼,没两下,也吐了出来,咬不动,不好吃!这回,我们再逗小家伙:给你吃这个麻屋子、给你吃红帐子,小家伙马上就“反抗”了,那个不能吃!
虽然以前,文文可能在无意识当中吃过成人拔好的花生豆,可对于完整的花生的认识,这是他的第一次。而我们也正是通过这次小小的游戏,让孩子不仅较全面的认识了花生的结构,同时也在自己的体验中,获得了自己的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这种游戏中,通过给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感受未知,获取经验。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文文已经开始能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