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课程-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854.00 KB
- 文档页数:57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Preventive Medicin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4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医学基础、医学统计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选用教材:傅华.预防医学(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 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选读书目:[1] 李幼平:《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 Raymond S.Greenberg,游伟程主译:《医学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傅华:《健康教育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领域中的有关知识,如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的原理。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预防为主的观念、环境观念、群体观念及大卫生观念,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着重从实际出发,环境医学的重点放在讨论各种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结合流行病学的有关部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给予定量评价及实施预防,达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目的。
1.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掌握:预防医学和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策略。
熟悉: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影响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生命全程健康观、三级预防与公共卫生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的哲学与思维 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从医学发展是看,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倾向,——当科学不发达的时候医生看病主要靠临床经验。另一种是自然哲学倾向——用推理来代替事实。这两种倾向反映了传统的临床医学模式是已经验与推理为基础的。而以“证据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的概念与模式是把疾病的防治干预,建立在有充分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遵循客观证据是循证医学 本质所在,(循证决策和循证保健)它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明了医学与哲学关系的相互作用。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包括病人和健康人一记人的生存环境。
人的生物本性,即人的生命活动(生命质量),人的社会本性,即人的个性,人的社会活动表现,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84年,WHO进一步解释了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一个人或一组人能力的程度,一方面实现渴望与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改不或适应环境。(健康是生命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 疾病备认为是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害作用的一种反应。在疾病过程中,一方面机体收到损害,发生紊乱,另一方面机体还有防御、适应与代偿的反应,是病理性反应与生理性反应共存的过程。 健康状态决定因素的Blum模式: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服务因素,生物遗传因素 健康维系生命质量,设计影响个人幸福的4种因素:1功能因素,2心理因素(关于个人形象与自信),3社会因素(人际关系),4经理疼痛与不适 口腔健康维系生命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1形式功能——咀嚼(嚼/咬/吞咽),说话 2心理方面——形象,自信 3社会方面——友好,交流,社会人际关系 4疼痛与不适——急性,慢性 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促进人体精神
健康与体能的一门科学与艺术。他1通过医生的临床实践为个人与家庭服 务,2通过公共卫生医生的公共卫生实践为社会人群服务,3通过全社会与每个人的行动达到中止疾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