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商业广告史简介

中国商业广告史简介

中国商业广告史简介

广告并不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商业问题的万全之策。其本质是向观众传递信息,而信息所能达到的效果却是有限的。许多中国古代的广告表现形式却源远流长,如溪流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汇成江河,注入海洋我国领土广大,人口众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全国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环境。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影响了广告文化的发展,使商业广告文化也呈现出丰富的地区性。

在商周时代,交易要以铭文形式铭刻于青铜器之上,这种铭文可以称为最早的广告萌芽。

中华广告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是随着中华文化圈的确立扩大而逐渐铺开的。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几个中外交流比较频繁的阶段。

其一,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匈奴也被赶到北方大漠,出现中原与西域交通的一个新时期。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经营西域,在丝绸之路上来往着大批东西方的商旅。其二,唐朝。唐朝又被称为“大唐帝国”,唐朝皇帝被尊称为“天可汗”。这时的都城长安,更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三,元朝。元朝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蒙古人的铁蹄几乎踏遍亚洲,向西直到多瑙河。第四,明清之际,也就是明末清初,此时很多西方传教士东来。

西汉时期,出现了所谓的“仿单”广告。到了唐朝,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都城长安夜市上,无数高鼻深目的中亚、东欧和北非的商人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可想而知,当时已经有了中国最早的灯饰广告。这在中国古代商业和广告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页。宋代收买旧货的小贩手上的一件拿手工具——“惊闺”,“惊闺”,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敲击,发出独特的声响,惊动了闺房里的人们,引起她们的购买欲望。因此,“惊闺”的实质就是一种音响广告。明清时的音响广告和叫卖广告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得更为成熟,而以京师一带为代表。

在明代,朱元璋称帝,曾经出游时写下一副对联,就使苗家生意兴隆,可见名人广告的巨大魅力。这种情况清代也有,可见名人效应广告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了。

随着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中国早期的商业活动者开始采用广告形式来传播交换信息,出现了广告的最初形式。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广告

1.声响广告

2.文物广告

3.幌子广告

4.烽火广告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广告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广告的大发展,是从宋朝开始的。

宋代广告主要有以下形式:

1.灯笼广告

灯笼作为一种标志,常常悬挂于官府、宅第、酒肆、烟华之地以及特定场合,逐渐形成灯笼广告,这可谓是霓虹灯广告的初级形式。在灯笼上一般都标明主家名称、姓氏。。

2.悬物广告

这种广告形式是由实物广告发展而来,是把商品悬挂起来作为广告的形式。

3.招牌广告

这种广告,在形式的表现上既可仅用文字,也可图文并茂。

4.招贴广告

这种广告形式在宋代以前已经出现,但是在宋代时被广泛运用。招贴广告是指把文字和图画写到纸上,然后贴到城中繁华地段或城门口,以告示人们的广告形式。

5.印刷广告

这是把自己的商品名称、制作者姓名、商号、商品质地及销售办法制版印刷,以印制品做宣传的广告形式。印刷广告始于北宋。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这则广告采用铜版印刷而成。这张铜版广告刻版四寸见方,上面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是白兔儿抱铁杵捣药的图案,左右各有四字,即“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面说明自己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6.幌子广告

这时出现的幌子广告主要存在于官员出行或审案、军事活动之时和酒肆茶馆之地。像官员出行,随行人员高举“回避”旗幌,审理案件时周围衙役高举“肃静”旗示;军事活动中旗进则进、旗退则退;酒肆茶馆门口斜插“酒”幌、“茶”幌。

7.插图广告

宋代以后,广告的突出形式就是明代的插图广告。由于明代在文化上出现了小说热潮。为了有利于小说出售,书商同绘画者、雕刻者相结合,以书籍的插画作广告,推动书籍的销售。我们现在可以从《水济传》、《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看到这些插图广告。

(三)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广告发展状况。中国近代广告最大的突破或称最突出的特征是利用近代西方出现的先进的传播媒介即报纸和广播电台进行广告。

(一)广告形式

1.报刊广告

2.橱窗广告

3.月份牌广告

4.路牌广告

5. 招贴广告

近代中国广告设计的审美价值,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青草的完美体现,崇尚自由、追求时尚的时代风貌的完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提升与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广告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辅助作用,它更能显示表达政治文化历史的衍变历程。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体现时代特色。

广告的作用好坏最终将取决于它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像广告界的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如果产品性能不够好的话,你只能向人们销售一次这种质量差的产品,而绝不会有第二次。广告具有强大但却有限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广告,了解广告的发展历史,活学活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挥它的最大效应。

中国广告史

第一编 绪论 广告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必须产物。 广告的出现要具备的三个因素:1)人类有互通信息的需要;2)人类有剩余商品交换的需要;3)具有产生广告手段和形式的物质条件。 作为信息传递基本手段的社会广告先于经济广告出现。 广告要得到大规范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广告手段的进步。 商品经济越发达,广告业也就越兴旺。 广告发展的标志与表现:实物广告、标记广告、叫卖广告、音响广告、文字广告、灯笼广告、旗帜广告、招牌广告、书刊广告、招贴广告、包装广告、路牌广告、橱窗广告、霓虹灯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交通广告、专业广告公司。 文字广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为5000多年前古埃及的一幅寻找妇佣的广告。我国最初的文字广告,距今3000多年前便产生了。 唐宋时代盛行灯笼广告、旗帜广告、招牌广告。 明清时代兴起书刊广告。 广告传播的要素:1)信源——信息发布的来源。即广告主,需要发布广告信息的社会组织或个人;2)信息——广告主需要向消费者宣传的商品、劳务、观念或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信息;3)媒介——广告信息的载体;4)信道——信息传递的途径与渠道,这里指不同的广告信息可以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介;5)对象——广告信息的接受者和利用者,即特定的广告对象;6)反馈——广告对象接受广告信息后的反应。 古代广告传播的特征:1)经济广告所占比重由小到大;2)经济广告受市场范围的制约;3)广告传播手段受科技发展的制约;4)未能形成独立的广告行业。 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第一节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人类原始广告以叫卖广告和实物陈列广告为主要形式。 口头广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之一。 实物广告也是当时交换推销商品的一种最原始的广告形式之一。 标记广告也是我国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由于其文字是印刻在实物上的,它兼有实物广告和文字商标广告的职能)。 音响广告在西周时代便出现了。

中国广告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一、早期社会广告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只能凭借打猎、捕鱼等手段,利用自然界现有的动植物维持生存。为了生存,人需要相互交流,交换物品,如此便产生了最初的广告的思想。我国最初的文字广告多是政治、军事性质的社会广告。 二、经济广告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广告出现。 经济广告主要形式: 口头广告:他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之一,形式多为吆喝、叫卖; 实物广告:和口头广告同时出现,并与口头广告相辅相成; 标记广告:最初只是为了表示所有权或为纪念、装饰之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上的分工,交换的扩大,逐渐出现了商业性的标记; 音响广告:他的出现与行商密不可分,在西周时便出现了,行商以箫管为音响媒介,引起人们注意而招揽生意; 招牌与幌子: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商家,他们常用的广告形式是招牌和幌子。招牌大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自号,也可称为店标。幌子主要表示经营的商品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为行标,招牌和幌子,在商业贸易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经14个朝代,长达2000多年。战国至隋朝年间,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广告的发展也是平平无奇。但广告的方法和技巧上确有不少改进。 一、悬帜广告。他的出现不但说明当时已具备了这种广告形式产生的物质条件,而且说明了商人广告宣传意识的增强。 二、悬物广告。它是实物广告的发展,它是店铺在门前悬挂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着招牌广告的作用。 三、商品命名广告。由于手工业发达,市场上开始有了竞争。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商品市场,多以该产品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或与商品有关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来命名商品,以加深顾客印象,于是形成了商品命名广告。 四、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这一时期广告开始讲究广告技巧和心理效果,诱发人们的国脉欲望,利用名人的“马价十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五、唐代时对“市”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唐代以灯笼广告、旗帜广告最为兴盛,是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

中国广告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广告起源及初期表现 1.对于广告的起源,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广告是人类有目的信息交流的必然产物;另一种观点认为,广告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2.原始社会大部分时期,文化广告占主导地位;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政治,军事广告;文明社会初期,商业广告产生。 3.我国许多学者都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是现存于英国博物馆中写在莎草纸上,属埃及尼罗河畔古城底比斯的发现物,它是公元前1550~公元前1080年的埃及遗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那时埃及还处在奴隶社会。 4.广告起源:原因: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在部落与部落的边缘地带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 形态:原始形态的广告——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也就产生了。 时间:把广告产生的时间定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 题目:阐述有关广告起源问题的两种基本观点(见1) 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 1.商业广告的出现:自己总结(时间,原因,特点) 原因:1)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2)社会分工的出现,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最直接动因)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 2.原始的商业广告形态——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在日渐成熟的交换活动中产生了。 3.隋唐时期广告表现:(1)鼓,钲声响广告(2)标记广告(3)口头广告(4)商品陈列,展示 4.宋代标记广告的新发展:现收藏于历史博物馆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板广告。 5.宋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铜板印刷广告,其典型代表是目前收藏在历史博物馆里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铜板广告。 题目:简述商业发展与广告兴衰之间的关系(以各朝代为例,广告发展) 第四章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基本脉络 1。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特点:(1)中国古代广告的出现及存在,多与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直接关联。(2)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水平与当时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及信息传播的方式,途径密切相关(3)社会广告和商品广告是古代广告的两种主要形式,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比重有所不同(4)政治广告受政权更迭影响较大,而商品广告则受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二者的变化均呈现独特的规律性。(5)广告市场发育不成熟,广告市场中的多角关系尚未形成。(书上有具体展开) 2。不同类型广告发展的脉络关系:(1)广告信息传递功能伴随生产力水平提高而不断强化(2)广告表现形态从简单到复杂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直接关联(3)广告自身衍化过程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和特点 题目:招幌广告的几种分类?招幌广告对现代广告的意义和启示? 分类:招牌广告和幌子广告 意义和启示(1)体现商人诚信的理念 (2)体现丰富的设计内涵 (3)表现出文化儒雅气息,吉祥观念

中国商业广告史简介

中国商业广告史简介 广告并不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商业问题的万全之策。其本质是向观众传递信息,而信息所能达到的效果却是有限的。许多中国古代的广告表现形式却源远流长,如溪流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汇成江河,注入海洋我国领土广大,人口众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全国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环境。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影响了广告文化的发展,使商业广告文化也呈现出丰富的地区性。 。 在商周时代,交易要以铭文形式铭刻于青铜器之上,这种铭文可以称为最早的广告萌芽。 中华广告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是随着中华文化圈的确立扩大而逐渐铺开的。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几个中外交流比较频繁的阶段。 其一,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匈奴也被赶到北方大漠,出现中原与西域交通的一个新时期。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经营西域,在丝绸之路上来往着大批东西方的商旅。其二,唐朝。唐朝又被称为“大唐帝国”,唐朝皇帝被尊称为“天可汗”。这时的都城长安,更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三,元朝。元朝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蒙古人的铁蹄几乎踏遍亚洲,向西直到多瑙河。第四,明清之际,也就是明末清初,此时很多西方传教士东来。 西汉时期,出现了所谓的“仿单”广告。到了唐朝,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都城长安夜市上,无数高鼻深目的中亚、东欧和北非的商人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可想而知,当时已经有了中国最早的灯饰广告。这在中国古代商业和广告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页。宋代收买旧货的小贩手上的一件拿手工具——“惊闺”,“惊闺”,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敲击,发出独特的声响,惊动了闺房里的人们,引起她们的购买欲望。因此,“惊闺”的实质就是一种音响广告。明清时的音响广告和叫卖广告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得更为成熟,而以京师一带为代表。 在明代,朱元璋称帝,曾经出游时写下一副对联,就使苗家生意兴隆,可见名人广告的巨大魅力。这种情况清代也有,可见名人效应广告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了。 随着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中国早期的商业活动者开始采用广告形式来传播交换信息,出现了广告的最初形式。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广告 1.声响广告 2.文物广告 3.幌子广告 4.烽火广告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广告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广告的大发展,是从宋朝开始的。 宋代广告主要有以下形式: 1.灯笼广告 灯笼作为一种标志,常常悬挂于官府、宅第、酒肆、烟华之地以及特定场合,逐渐形成灯笼广告,这可谓是霓虹灯广告的初级形式。在灯笼上一般都标明主家名称、姓氏。。 2.悬物广告

中国广告30年——历史

中国广告30年 (2009-01-05 16:16:41) (当年火遍全国的燕舞电视广告,男主角苗海忠后来成为影视明星) (燕舞广告的男主角苗海忠,这张脸孔是不是很熟悉?发福了!)

(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广告) (世界及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北宋时期“刘家工夫针铺”的“白兔儿”商标铜版)

前几天看湖南卫视的一个综艺节目,谈中国的电视广告,并请来了几个当红的广告明星现场串串秀,这些面孔大都是目前电视屏幕上曝光率较高的广告片,象肯德基、益达口香糖等,节目很有意思,让我们再次重温了那些曾经难忘的电视广告。 改革开放后我国正式确立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从国外舶来了“市场营销”理论,广告成为中国本土市场营销最有力的武器,其发展创新成为中国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晴雨表,2008年中国广告市场价值达2450亿元。改革开放30年就是中国广告日新月异的30年,带着这种探寻历史的兴趣,我搜集了中国广告发展史的一些资料,虽然很多资料不齐全,说法也不一,但从侧面可作为中国广告发展的见证。现整理如下,仅供各位网友参考。 酒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广告形式: 历史上最早的广告已经无从考证,战国时代宋国韩非子的《外储说右上》“宋人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悬帜”就是挂“酒旗”,这恐怕是最早的户外广告牌。唐朝诗人杜牧写过“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杏花村”应该是一个酒楼的商号,按今天的理解就是所谓的“品牌”了。小说《水浒传》里的广告形式和内容就更具体了,比如武松路过的“景阳岗”有一个酒肆,也打着一杆酒幌子,叫做“三碗不过岗”,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酒楼广告语。 北宋“白兔儿”——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见图) 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版,是中国最早的商标。这块“白兔儿”铜版(见图)就是用来印刷广告的,根据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广告推算,最迟应不晚于公元1127年,即北宋末年。它比1473年英国最早印刷广告的威廉凯克斯顿还早三百年(威氏印刷的是销售祈祷书广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元代包装纸——中国最早的纸包装广告 1985年11月,考古人员在湖南省沅陵县双桥发掘出一座元代夫妇合葬墓。在女棺的随葬品中发现了两张商品包装纸。这个出土的商品包装纸将包装、广告、商标融为一体,已经具备了现代包装广告的某些主要特征。更令人称奇的是,纸质包装广告上还有可视同防伪标记的朱印。据此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质包装广告,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包装广告。 参桂补酒——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 1979年1月28日下午15:30,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参桂补酒”的广告,这是我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揭开了中国电视广告史册的第一页。当年的3月15日下午6:00,又播出了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同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条电视广告“幸福可乐”。

广告史

中外广告史 一、中国古代广告史 1、先秦时期的主要广告形式(市声广告、响器广告、物价牌广告、陈列展示广告等) (1)市声广告 吆喝叫卖和响器,属于商业标志民俗中的声音标志形态,也称为“市声”。叫卖是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自然交易活动中形成的,直接用口头语言传达所售商品内容、质量、价格等的一种商业广告,属于市声的主要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记载有“鼓刀扬声”就是响器广告和市声广告的结合,寓言“自相矛盾”在广告史中也有重要意义。 (2)响器广告 行商经常采用不同的器具,摇、打、划、吹,以各类特殊响器来代表不同的行业。响器广告在西周时代便出现了,《诗经》中有“箫管备举”的诗句。 (3)最早的物价牌广告 《周礼》中记载有:管理市场的小官吏,负责整顿、平抑物价,并将定下的物价写在旗幡上,悬挂于市场管理机构,使买者能清楚的看到,表示诚信。 (4)陈列展示广告 早期的的展示广告形式简单,主要是商品陈列。《周礼》中记载有“陈肆辨物”,即将档次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类商品,摆放在不同的摊肆,以免相互混杂,以次充好,是典型的商品陈列式广告。 2、秦汉时期原始形态的商标 在出土的秦汉时期的文物上,漆器铭文里经常见到素工、造工等工种名称,有器具的制造时间、地点、容量、治坯工人和各种漆工名字及监造官的名字。漆器上刻的有带“素”、“草”、“饱”等字样的市印,表示这些工序都是在市吏监督下完成的,或是经过市吏检验的,能够确保质量,可见具有宣传意味及广告性质。 这些铭文都已经具备了商标的基本要素,可看作是中国古代最为原始的商标形态。 3、唐朝时期的主要广告形式(“唱卖”活动、现存最早的广告实物、灯笼广告等) (1)唐朝僧侣的“唱卖”活动 大大小小的佛寺一般都拥有大量财物,除了主要用来消费及继续盘剥生利外,其中一部分衣物等日用品,有时会拿出来“分卖”以牟利,“分卖”时要唱出所卖物品的名目。就敦煌遗书中,可以找到不少关于“唱衣”的史料。僧侣们边唱边卖,内容大多是衣物的样式、质料、价格及质量等,是很到位的口头广告。 (2)现存最早的广告实物 20世纪初,新疆吐峪沟遗址出土了一张公元594年的告白残纸,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广告实物。 (3)灯笼广告 灯笼广告一般悬挂在店铺的门前,灯笼上用文字表明其商号的商业性质,在夜间点烛放亮十分引人注目,起到了招牌广告和悬帜广告的做,也有现在霓虹灯广告的效果。中唐王建在诗中提到了“千灯”。灯笼广告的兴起,首先是由于夜市的出现,其次是此时灯笼的制作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商人做广告宣传提供了物质基础。 4、宋元时期的主要广告形式(招幌广告、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最早的广告画、书铺广告等) (1)招幌广告 到宋代,招幌广告遍及城乡,都市里几乎每家商铺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招幌有横、竖等不同类型,广告上有文有图,用文字写明店铺的名称和性质,用图画显示行业性质。《水浒传》中有关于酒家幌子的描写,《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众多商店使用招牌的景象。 (2)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北宋时期刘家针铺所用的广告铜版雕刻,是中国商标与广告的珍贵历史文物。其上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题,中间是“白兔捣药”的图案,图案左右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刻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广告文字。这个铜版既可用来印制广告传单及招贴,又可用来印制包装纸,也可当作产品说明书,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3)最早的广告画 中国最早的广告画至少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这是一幅戏剧中演绎的推销“眼药酸”的广告。 (4)书铺广告及书籍广告 书铺、书坊广告及书籍广告在宋代便产生了。宋代雕版书籍中,一般都有“刊语”或“牌子”,多刻在目录或序

我国广告的发展史

我国广告的发展史 广告一词,据考证是一外来语。它首先源于拉丁文advertere,其意为注意,诱导,传播。中古英语时代,演变为Advertise,其含义衍化为“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别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17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时,广告一词便广泛地流行并被使用。此时的“广告”,已不单指一则广告,而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静止的物的概念的名词Advertise,被赋予现代意义,转化成为“Advertising”。汉字的广告一词源于日本。在现代,广告被认为是运用媒体而非口头形式传递的具有目的性信息的一种形式,它旨在唤起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并对生产或销售这些商品的企业产生了解和好感,告之提供某种非营利目的的服务以及阐述某种意义和见解等。 我国有着 5 000 年文明史,经历了长达2 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虽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商品经济。与不太发展的商品经济相适应,也出现了形式简单但富于民族特色的广告活动。 1、实物广告 早在公元前 3 000 年,我国开始有了交易活动。由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部落之间偶尔进行着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如以布换羊羔,锄具换大米等。这就是原始的实物广告。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品更为丰富,实物广告随之增长。 2、叫卖广告 在兜售商品时,通过卖啥吆喝啥来吸引买主,称为叫卖广告。如卖油翁一边敲“梆子”,一边吆喝“卖油啰”。叫卖之声,清晰悦耳,且不同的行业,叫卖声各有特点。这种叫卖广告说明了广告与音响的关系,它是音响作为广告要素的原始形态。 3、招牌和幌子 招牌主要用以表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又称“店标”,其中有横招、竖招、墙招、坐招等等,把字号题写在门、柱、屋檐、墙壁或柜台上。招牌形式比较固定,但文词各有千秋。如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老字号招牌,实际上已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志,流传至今,比如“王麻子剪刀”、“狗不理”等。不少招牌还隐藏着许多人文故事,成为我国一大文化特色。幌子主要表示商品不同类别或不同服务项目,又称为“行标”,可分为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 形象幌即是以商品或实物、模型、图画等为特征,使经营的商品突兀,显赫,一目了然。如烟店门前挂一木制大烟斗、酒店门前挂葫芦或放置一酒坛。中药铺门前摆放一制作药材的铁“碾子”、袜铺门前挂袜子。形象幌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 标志幌主要是旗幌,即酒旗。如《水浒传》景阳冈酒店前的酒旗。另外,旅店、饭店以灯笼做幌子也是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广告形式。尤其是夜晚,炫目灯笼格外吸引人,近似于现代的霓虹灯广告。 文字幌多以单字如茶、药或双字及双字以上表示经营的商品品种,如米局等。有时招牌和幌子相互结合运用,尽现民间特色。 4、印刷广告 我国现存最早的工商业广告是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北宋时代济南刘记针铺广告,比英国第一张推销图书的英文印刷广告早四五年。元明时期,雕版印刷业得到发展,印刷广告不断增加,到清代,木版年画甚为流行,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字画;许多商人用木版画做商品包装,包装广告得到了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广告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便出现了音响广告。《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已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

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广告行业发展历史 作者:阳军文章来源:中国广告门户网 点击数:2516 更新时间:2007-6-17 第一节中国广告发展简史 一、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发展概况 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化,生产的物质品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随着增多,物质交换活动日趋频繁,交换品的种类和地域也不断扩大。在黄帝时代,便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以实物货币如牲畜、铜器、布匹和贵重装饰品作为等价交换物,取代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形式。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这种形式的广告,至今还在流传,而其它的广告形式,大体又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奴隶社会时期,大约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在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开始出现城市和集市。相传,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夏禹时期。在夏、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据著名史学家吴晗考证,“周民中有一部分会做买卖的商人即殷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叫作“顽民”,经常被召集起来训话,过着被监视的生活。他们被另眼相看,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为了过日子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作买卖。这种为贵族所小耻而又为庶民所不能为的行业,因为社会的需要,就成为殷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业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是中国轻商贬商的历史遗俗的根源所在。 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经》中,还可以看到对商业活动的片断描写。《易经·系辞》记载:“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

中国广告历史——新中国的广告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广告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恢复一停滞—发展”三个阶段。 (一)广告恢复阶段 此阶段是指自新中国建立至60年代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党和政府首先对旧的广告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以使其适应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 从传播媒介来看,《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大众日报》等253种报纸从建国初开始创刊、复刊,并陆续刊登广告。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83座广播电台在建国不久就开设了广告节目。随着各地传播媒介业的发展,从客观上使广告开始恢复和发展。但是,广告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从广告实务来看,1956年6月刘少奇视察中央广播事业局,肯定了广告对于经济建设的积极的作用,对轻视广告的思想提出了批评。1957年,商业部派观察员赴布拉格出席由13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广告工作者会议。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第一次与外国广告界的业务接触。1958年,商业部在北京组织介绍国际广告会议情况,介绍了国外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的广告业发展进行了讨论。此次会议最突出的成就是:归纳出我国社会主义广告的特点,即“政策性、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 (二)广告停滞阶段 从60年代中期,由于“左”的路线影响,我国与国际广告界的接触交往几乎断绝。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广告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传播媒介上,取缔了广告传播,在报纸上撤掉了广告版面。 (三)广告发展时期 中国的广告理论和广告活动真正的发展时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上海药材公司的参桂补酒广告,这是拨乱反正之后,国内的第一条影视广告。同年2月10日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对于广告人的素质要求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十多年来,在广告人材培养上,全国各地针对当地实际开办了不同形式不同期限的学习班、辅导班、培训班。中国广告协证书班。目前全国有70多家高等院校开设了广告课。厦门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深圳大学和西北大学等院校均开办了广告专业。 广告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除了广告刊物不断增多之外,我国的广告著述也由一般论述转向深层次、较系统的论述丛书上。同国家加强对广告的法制建设。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同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87年10月国务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式颁布了《广告管理条例》,1988年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

中国广告大事记

中国广告大事记

中国广告大事记 广告061 杨露0631147 (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奴隶社会以及以前的广告以叫卖广告和实物陈列广告为主。 ·西周时出现了音响广告。·悬帜广告出现在战国时期。 ·悬物广告是实物广告的发展,在汉后流行。 ·灯笼广告起自五代,唐以后成为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旗帜广告也又发展,酒旗发展到讲究广告的艺术形式。 ·北宋时期招牌、店堂装饰、音响与印刷广告得到新的发展。这时的音响广告把原始声音与音乐相结合,使之更加诱人;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宋代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 ·时至元代,印刷广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产品包装纸。广告入曲。 ·明清时代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民族风格和气派。印刷广告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发展,还有了插画广告。木版印刷品作为商品包装,很受欢迎。 (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 ·近代广告发展的最显著的标志是报刊广告的出现。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的,是1853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在港创办的《遐迩贯珍》。·《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由英人美查所创办,为我国较早报纸之一,开启了我国报纸广告的先河。

·1918年5月1日,《大公报》刊登系列广告。6月商务新书馆出版由甘永龙编译的《广告须知》,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广告学研究专著。·20C20年代,路牌广告已经盛行,在广告业务中占有相当份额。我国现代橱窗广告也开始于此时。 ·1923年1月23日由美商E.G奥斯邦在上海设立的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奥斯邦电台开始播音。 ·上海于1926年在南京东路伊文思图书公司的橱窗内首次出现了霓虹灯。1927年上海湖北路旧中央大旅社门前安装了第一具霓虹灯招牌“中央大旅社”。 ·1927年“中华广告公会”在上海成立,是广告同业的最早组织,后几经改名,1933年改名为“上海市广告业同业公会”。 ·在早期对广告学的研究做出过贡献的还有新闻界名人戈公振,他在1927年出版的《中国报学史》中,较系统的论述了关于广告学的理论和观点,并着重论述了广告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价值。 ·随广告业发展,中国广告代理业和有关组织(广告社和广告公司)也出现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1949年~1976年) ·1949年4月天津市率先公布了“管理广告商规则”。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广告管理规则》。 ·1950年西安市公用局引发了《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1951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重庆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并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无论是电视、网络、还是街头巷尾,广告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大家知道中国最早的商业广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将带大家穿越时空,了解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历程。 商业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在青铜器上发现了广告的踪迹。这些广告大多以铸刻的形式出现在青铜器上,宣传商家的商品或服务。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颁布了一系列的广告法规,这可以看作是商业广告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广告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汉唐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如市招、旗帜、鼓笛等广告形式。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印刷广告开始流行,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和纸币。明清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达到顶峰,商家们不仅在店铺内外悬挂各种广告旗帜,还利用戏曲、说唱等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商品。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特点多种多样。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的商业广告多采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如市招广告,通常以图画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在创意设计上,许多广告别出心裁,如宋代的一则印刷

广告,利用石刻技术印制了一幅双龙戏珠图,形象生动,吸引眼球。在文案撰写上,早期的商业广告语言简练、质朴无华,但意蕴深厚,令人记忆深刻。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业广告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广告宣传,商家可以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商业广告也是当时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许多商家通过广告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等文化元素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商业广告对于当时的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政府通过制定广告法规来规范商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对于现代广告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现代广告创作中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品牌个性。早期商业广告的创意设计和文案撰写值得我们学习。它们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图像传达了商品信息,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政府在早期商业广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醒我们在现代广告业中要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早期商业广告发展史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历程。从商周时

中国广告沿革

中国广告沿革 1、我国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 北宋时期(960~1127年)济南刘家针铺的雕版印刷广告。该广告为铜版雕刻,属于商品传单性质的广告。它包含标题、正文和商标,形式上比较完整,商标图像鲜明,位置突出,说明当时已初具商标意识。整个广告,图文并茂,反映出我国北宋时期工商业的繁荣,代表了我国古代印刷广告的水平,是我国广告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铜版雕刻,宽12。5厘米,高13厘米。 2、南宋时期的茶摊使用响盏作为卖茶的广告工具。 3、清明上河图中的广告形式有:①旗帜②灯笼③招牌④竖标⑤横幅⑥市招 4、我国古代的广告形式有口头叫卖、幌子、陈列、招牌、旗帜、音响。 5、我国古代销售现场广告形式有叫卖、陈列、旗帜、幌子、招牌等。 6、报纸广告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广告开始进入现代阶段。 7、中国现代广告发展史中有代表性的报刊有:(外国人创办) ①《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西亚创办,最早刊登广告的中文刊物 ②遐尔贯珍: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首先刊登了诚招广告商户的启示 ③孖刺报:增出中文版的中外新报,最早刊登了商业广告。 ④申报:1872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刊登了我国报刊史上最早的戏剧广告 ⑤新闻报:1923年就以日销15万份作为招揽口号。 8、中国人主办的报刊有: ①中外新报:1858年创刊于香港,是第一份中国人自己主办的现代报刊 ②循环日报:王韬于1873年在香港创办,是我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 9、杂志主要有: ①生活周刊②东方杂志③妇女杂志 10、我国第一坐广播电台是: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1、中国创办的第一坐电台是:1926年,哈尔滨广播电台 12、第一坐中国民营广播电台是:1927年,上海的新新广播电台 13、我国最早的橱窗广告:1917年,上海先施百货公司。 14、最早的霓虹灯广告:1927年,由远东公司制作,安装于上海大世界屋顶的百龄机广告30 我国最早的空中广告:1936年,新闻报在全运会期间放的气球条幅广告 15、有外商开办的中国最早的广告公司有: ①可老918贝美②克劳③美灵登 16、中国人办的广告公司有: ①1926华商广告公司②1930 联合广告公司 17、二十世纪30年代世界广告之都有: ①上海②纽约③巴黎④东京 18、广告书籍有: ①1918年商务印书馆甘永龙广告须知(我国最早的广告学研究专著)②1919年徐宝璜新闻学③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9、我国最早的广告行业组织是:1927年中华广告公会 1933年改名为上海市广告同业公会 20、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的历史事件及意义? 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天津牙膏广告; 1月14日,上海《文汇报》发白《为广告正名》一文,列举了广告的众多优点;

中国广告史第一至三章知识点

中外(zhōngwài)广告史一至三章知识点 1.广告(guǎnggào)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中期 2.早期广告主要是与人类(rénlèi)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广告 3.对于广告的起源,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广告是人类有目的信息交流(jiāoliú)的必然产物;另一种观点认为,广告(guǎnggào)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4.原始社会大部分时期,文化广告占主导地位;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政治,军事广告;文明社会初期,商业广告产生 5.早期广告的表现形式有叫卖,陈列,音响,文图,诗歌和商店招牌等 6.最早的口头广告和路牌广告产生于地中海地区,最早的文字广告源自埃及 7.原始广告表现形态:烽火传言,鼓号传讯,竹号传讯,结绳记事,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原始装饰和纹身术,图腾崇拜 8.商品广告的出现有两个基本前提: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出现 9.中国古代商业广告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出现初期 10.春秋战国到唐宋,中国古代广告发展逐步走向繁荣 11.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同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联 12.汉代出现了槐市,军市,市官 13.汉代广告变现形态:旗亭,市鼓,标记,铭刻,吹箫卖场,悬壶售药,妇人当垆

14.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shèhuì)走向鼎盛时期的起点 15.隋唐时期(shíqī)的广告表现形态:鼓铮声响广告,标记广告,口头广告,商品陈列展示 16.两宋时期的广告表现形态:店招广告,叫卖(jiàomài)广告,吟唱广告,店堂装饰,标记广告,幌子,印刷广告,声响广告,诗歌广告,字画广告,陈列展示广告 17.彩楼(cǎi lóu),欢门广告是宋代新出现的广告(guǎnggào)形式 18.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板广告,长13.2厘米,12.4厘米,该广告独立于商品和店铺之外,使其具有了商标的功能 19.元代广告表现形态:印刷广告,吟唱广告,声响广告,招幌广告,商品装饰广告 20.元代的印刷广告分为:书坊的广告,书籍广告,图书征稿广告 21.图书征稿广告是元代新出现的广告形式 22.元代,商家根据行业特点和经营特色,创造了诸多幌子形态并和当时的民俗风情相吻合 23.明代广告区域逐渐从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扩散,这也是明代以来广告环境随商业环境变化的一个新变化 24.明代广告的叫卖和吟唱广告更彰显民俗特色 25.“社会广告”出现的时间早于”商业广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的地位互有消长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中国商业广告历史悠久。商业广告作为中国古代两种基本形态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更直观、简单地反映和强化了人们的需要,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公元前 21 世纪-1840 年)形式的发展也日趋丰富化, 并且随着每一个朝代的更替,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广告形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广告形式进行丰富和发展以外,基本上都会产生新的广告形态,并且直到今天有一些古老的广告形态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不可分。 一、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商业广告的萌芽时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广告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分工以及商品生产和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相对固定的交换场所的出现这些条件都为商业广告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出现原始的商业广告形态---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口头叫卖与实物陈列广告,是我国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有了交易活动以后,人们进行交易时, 必然要将交换的东西陈列出来,通过陈列展示交易内容。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记载,人们认为,这里所提到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实物陈列广告,并且这种实物陈列广告一直延续至清末。但是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光凭陈列和展示有时并不能把商品交换出去,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交换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产品,并伴以高声的吆喝,通过吆喝的叫卖声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宣传兜售商品。而且交换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产品,于是,出现了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且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成熟。二、夏、商、周、春秋战国-隋代: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时期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隋朝,中国古代社会完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实现了从封建割据到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建立。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在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商业逐步的过程中,商业广告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二、夏、商、西周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广告的表现形式仍然是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为主,在这一时期它们已成为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 从现有资料看,中国广告的雏形起源于商周时代,据《周记》记载,当时凡是进行交易,都要“告子士”,而交易则需要以铭文的形式刻于青铜器上。比如西周格伯簋就记述了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的交易。 到战国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商品交换变得极为频繁,各地的特产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鱼、东方的盐、西方的皮革等都可以在中原市场上买到。在这种商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广告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促销手段。虽然没有现代种种先进的广告媒介,但人们可以通过销售现场广告如声响广告、实物广告、幌子广告等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 声响广告。声响广告在古时有着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古时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大屏幕,商人们只能靠自己的一张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比如《韩非子》记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这就是一种现场叫卖广告。这种声响广告,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事各种行业的经营者,按照他们的经营方式、特点和经营对象、服务对象的不同,在叫卖的腔调、内容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别是后来这种声响广告又增加了吹打乐器,使其表现能力更为丰富,传播效果更为广泛。声响广告是中国传承最为悠久的广告形式之一,也是内涵最丰富的广告形式之一,比如清代《燕京杂记》中就有记载说,京城里常有挑着担子

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的吆喝声悦耳动呼,韵律感觉强,很是吸引人。今天,老北京吆喝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传统民俗文化。直到今天,声响广告仍然是广大商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广告形式,我们常见的商家挂个大喇叭不停地叫卖就是声响广告的新形态。 实物广告。声响广告虽然有很好的表现效果,但实际运用中却有各种限制,比如时间方面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运用,比如效果方现可能有人对声响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有人可能不了解拨浪鼓声代表着货郎来了。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实物广告,店里卖什么,就把商品的实物放在店铺门口,路人一见就知道店铺的经营范围。比如店门口悬挂谷子、麦子等,说明这是卖粮食的;店门前挂着衣服,说明这是是一家服饰店;门前桌案上摆着熟的猪肉、牛肉,说明这是卖熟食的。实物广告虽然可以一目了然地让客户知道自己的经营范围,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成本较高,易被盗、易变质等,所以后来又由实物广告衍生出模型广告,在火腿店门口挂一只大于实物的大火腿模型;剪刀店门口挂把大于实物的大剪刀模型,既显眼又耐用,还比实物更吸引人。 幌子广告。幌子广告的出现较声响广告和实物广告要晚,是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水平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实物广告只能展示商品的基本外部特征,无法完全展示商品的内在性能、质量、效果等,而这些需要用文字来进行表达,于是店家就用布做成旗帜挂在店铺门前或屋檐上或旗杆上,并在上面写上各具特色的广告词,这就是幌子。唐人刘禹锡的《堤上行》“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下

中国古代广告历史概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代诗人杜牧 描绘江南得自然风光,到处就是莺歌燕舞,柳绿桃红,酒旗在 水村山郭迎风飘扬。这里得酒旗,就就是古代得商业广告。 古老得中华民族在漫长得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得 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得古代商业广告也就是它得重要得组 成部分。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得不断发 展,人们开始有了剩余得劳动产品,因此出现了最初得商品 交换。《易经》记载了我国最早得市场交易:“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为了推销商品,古人很早就开始采用广告,如春秋时期“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这段精妙得文字不仅描述了酒家讲究服务态度,用美酒待客,还表明了她们已知道采用高挂酒旗得广告手段来招揽生意。 商品经济得产生,带来了促销商品得广告;而广告得产生与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得发展。我国古代商业广告在发展得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得广告形式,也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得广告故事。 口头广告 口头广告,就是我国最早出现得广告形式之一。我国古代得行商走街串巷,沿街吆喝,这就就是口头广告。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师望就就是帮助周武王伐纣得姜太公。姜太公早年当过屠夫,为招徕生意,她曾“扬声”吆喝,高声叫买,堪称就是我国口头广告得祖师爷。 口头广告自出现以来,广为流传,成为最简便得商品推销方法。宋代孟元老所著得《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得繁华景象:“就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在《元人小令集》王元鼎所作“寒食四首”之一中,也有“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得记载。卖花之声“清奇可听”,而卖药之声也高低适当,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其《范石湖集》中有“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声甚适”得注释。明代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寻夫》中,更有一段精彩得口头广告词描写:“却说庙外街上,有一小伙子叫云:‘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邮鸭蛋,半分一个。’”为了进一步吸引顾客得注意,卖主有时还会配合各种音响以增加口头广告得效果,如布贩子用拨浪鼓,担货郎打小铜锣,卖油得敲油梆子等。在叫卖时使用音响,既省力又传播得远,且能克服方言得障碍,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得音响广告。如宋高宗绍兴年间,杭州城内有卖“梅花酒”得,就就是以鼓乐吹奏当时家喻户晓得乐曲《梅花引》招徕顾客,使人听曲思酒。 实物广告 实物广告,也就是我国最早出现得广告形式之一,它与口头广告相得益彰,一起推动了最早得商品交易活动。最早得商品交易就是以物易物,人们在交易时必然要将交换得东西陈列出来,这些陈列物就就是实物广告。 对于实物广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记载,如《诗经·卫风·氓》:

中外广告发展史

中外广告发展史 1、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以前) 我国最古老的广告形式是由口头叫卖、吆喝声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销售现场广告。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版,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亚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这是最早的刊登广告的定期中文刊物。 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行并销售到广州、上海等地的《遐尔贯珍》刊物,首先利用刊物兼办广告业务。 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孖刺报》,增出中文版《中外新报》,最早刊登了商业广告。 1904年,国人开办闵泰广告社。国人开办的广告公司中,规模较大的有成立于1926年的华商广告公司和成立于1930年的联合广告公司。 我国最早的广告研究团体是1918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27年,上海有六家广告社组织成立“中华广告公会”,这是我国广告同业的最早组织。 2、中国广告猛进史(1979年后) 1979年初,中国广告恢复全面启动。这足以说明1979年是中国的广告元年。 1979年1月14日,《文汇报》首先发表文章《为广告正名》 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拟订《上海电视台广告业务实行办法》、《国内外广告收费实行标准》。 1979年1月25日,上海电视台成立了广告业务科。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在电视上播出“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的幻灯片,继而播出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的首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1979年2月,《文汇报》率先恢复中国报纸广告。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手表。 1979年3月5日,上海电台恢复广告业务。 1979年4月15日,广东电视台设立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广告节目。 197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广告。 1979年11月,中央宣传部颁布《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和播放中国广告的通知》。 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辟“商品信息”节目,集中播放国内外广告。 1979年12月20日,北京市各处出现商业广告路牌。 1979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研究广告节目的问题。 1980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播出建台以来第一条商业广告。 1982年,我国公布大陆广告业复苏后的第一部广告法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1983年12月27日,中国广告协会成立(简称中广协)。 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开办广告专业,正式向全国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办的第一个广告专业。 1988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成立。 1993年7月15日,国家工商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进行广告代理制和广告发布前审查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199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开展广告代理制试点。 1994年3月,北京广播学院成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系。 1994年6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获准正式招收首批广告硕士研究生。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 1995年,由IMI市场信息研究所、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国际广告杂志社等编辑的全国首部《1995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问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