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常用汉字异同问题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中日常用汉字异同问题探讨
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由于两国的文字政策、语言环境的不同,中日汉字不仅发音不同,字形、字义也出现了差异。在此过程中,日本还发明了“和制汉字”。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中日常用汉字的形、音、义的异同。
标签:汉字字形字义字音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出现了“限制汉字”“表音文字”的运动。为了简化汉字,日本内阁于1946年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其中收录了1850个汉字。此表排除了使用频率较低的汉字,明确了官方文书和传媒中应当使用的汉字范围。1981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其中收录了1945个汉字。与废止的《当用汉字表》不同,《常用汉字表》的目的是规范而非限制汉字使用,不具有强制力。现行的《常用汉字表》由内阁于2010年11月30日发布,共2136个字。
日本政府在规范汉字的使用,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简化、规范汉字(本文不论及港澳台地区的汉字改革)。1965年1月,中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6196字,统一规定当时印刷宋体字形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于1988年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其中收录了7000个汉字。这个字表基本满足了当时出版印刷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汉字的规范化。1988年1月我国又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录3500个汉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从以上数据来看,汉日语言中常用的汉字数目相差不多。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中日汉字之间存在着许多异同点,不管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日语学习者都须加以区别对待。下面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来论述中日汉字的异同。
一、字形的异同
(一)简化字
从新中国建立直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日两国间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汉字的简化和整理是各自进行的。因汉字简化的方式、范围、国情不同,使得一些原来字形相同的汉字也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识别中日常用汉字的形体,区分两者的不同。
1.汉语简化、日语未简化的汉字
1964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调整了《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5个。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汉字简化了,但在日语中,有的相对应的字还未简化。例如:
汉语汉字:爱罢败颁饱报贝备辈笔币闭编标
日语汉字:愛罷敗頒飽報貝備輩筆幣閉編標
2.汉语未简化、日语简化的汉字
这一类汉字的数量不多,除少数字之外,一般都没有减少笔画,因此要格外注意。我们对照日本的《当用汉字表》和中国的《简化字总表》,举例如下:
汉语汉字:拜辨、瓣、辩藏乘粹稻叠佛拂穗
日语汉字:拝弁蔵乗粋稲畳仏払穂
汉语汉字:罐惠姬假娘缺壤剩收髓碎
日语汉字:缶恵姫仮嬢欠壌剰収髄砕
汉语汉字:溪陷摇壹豫醉
日语汉字:渓陥揺壱予酔
其中,“辨、瓣、辩”三个字在日语中的对照字都是“弁”,汉语“惠”字在日语中去掉一横,中文“豫”字在日语中只取其偏旁。“拜”“佛”“壤”等字改变了一部分。这些简化字都有派生性,如中文字“粹”“碎”和“醉”在日语中都简化了右边。
3.中日简化形不同的汉字
对同一个汉字,中日都进行了简化,但是最后采用的简化字不同。例如:
繁体字:濱遲齒處讀惡兒發廢豐關
汉语简化字:滨迟齿处读恶儿发废丰关
日语简化字:浜遅歯処読悪児発廃豊関
繁体字:觀廣歸懷歡繪儉
汉语简化字:观广归怀欢绘俭
日语简化字:観広帰懐歓絵倹
(二)中日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与正体字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汉语中曾存在过许多异体字,如:畵、畫;滙、匯;裏、裡;綫、線。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表内收异体字810组,共1863字。经过整理,保留810字,停止使用1053字。日本正在使用的一些汉字曾经是我国的异体字,后来我国采用了笔画少的简化字。例如(括号内为日语汉字,下同):
挂(掛)、杰(傑)、异(異)、伟(偉)
汉日语言中还有一些字形类似的异体字。例如:
强(強)、册(冊)、为(為)、并(並)、姐(姉)、值(値)、污(汚)
有些异体字在没有意义分歧的情况下,我国尽量采用两点水作偏旁,而日语多为三点水作偏旁。例如:
凉(涼)、决(決)、减(減)、况(況)
(三)异字混淆
日语中的汉字在简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固定的汉字搭配,这些汉字和中文的书写习惯不同,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差错。例如汉语词语“沉默”,在日语中写作“沈黙”,日语中的“沈”字和汉语中的“沈”字相同,十分容易混淆。汉日语言中都存在“艺”字、“芸”字,但日语中的“芸”是汉语中的“艺”字,如“芸術”意为“艺术”。日语中的“浜辺”义为“海滨”。汉语中存在“滨”和“浜”字,书写时需要加以区分。
(四)日本国字
日本“国字”是指日本人模仿汉字的结构自造的汉字,也称作“和制汉字”。在日本的“国字”中,鱼字旁的很多。在《大汉和辞典》中收录的鱼字旁的汉字约有680个,其中5%是“国字”,约34个。这是因为日本四面环海,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从我国引进的汉字显然不够用。由此可见,国字恰好补充了我国汉语和日语词汇之间的差异。至今仍有约380个“国字”被收录在日本的一些主要辞典中。
常见的“国字”有:
峠(とうげ)、榊(さかき)、辻(つじ)、鱈(たら)、躾(しつけ)、樫(かし)、枠(わく)、笹(ささ)、鰯(いわし)、裃(かみしも)、凪(なぎ)、畑(はた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字”是日本的自创字,但是有些“国字”也出现在汉语中。如“偲”,汉语中读作“cāi”,“多才”义,又读作“sī”,“相互切磋,互相监督”之义,日语中则是“怀念、想念”之义。“俣”在日语中意为“道岔”,汉语中读“yǔ”,“身材高大”之义。但在国字中,像“呎、腺、吋”这样从外国引进的科技名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