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与走势-2019年精选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与走势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对此一直高度重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回顾、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演变过程及未来走势,对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基本过程
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历程与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相同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毕业生就业方式是“统包统分”;当社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就业方式又转变为“供需见面”,继而最终走向“双向选择”。根据经济体制改革与就业制度改革进程,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1、1978年-1985年――“统包统分”阶段
1977年,国家开始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对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学员采取的是“当普通工人,当普通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方针,学员安排基本上是“社来社去”。到了79年国家对“社来社去”的毕业生又提出“统筹考虑,择优录用”的办法,把大学生充实到国家急需的岗位上发挥作用。81年,由于
国民经济处于全面恢复和调整阶段,国家提出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方针是“统筹考虑,合理分配,加强重点,兼顾一般”。但在85年以前,国家虽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的具体办法有所调整,不断改进,但“统包统分”这一根本的分配制度始终没有变化。
2、1985年-1993年――“供需见面”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变,大学生就业方式改革也开始起步。1983年,教育部提出了“产销见面”的主张。其基本点是:给学校以推荐毕业生的责任和权利;给用人单位以选人的责任和权利;给学生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工作自由。限于当时的客观环境,先在教育部所属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四所院校试点,试点取得很大成功。随后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地均进行了试点,收效良好。最先提出的“产销见面”后改为“供需见面”。1989 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决定逐步将毕业生“计划分配”就业制度改为“社会选择”就业制度。
3、1993年至今――“双向选择”阶段
在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导下,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工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方法到制度逐步展开。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标志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2000 年教育部决定将毕业生就业“派遣证”
改为“报到证”,标志着“双向选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确立。从21世纪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在逐步完善。这期间,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其他关于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确保了“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思想变化的基本过程
纵观中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变迁的30年,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1、与“计划分配”相对应的――“完全服从”
计划分配也就是“统包统分”,即毕业生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该阶段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比较被动、单一。由于社会就业制度、招聘制度比较硬性和僵化,强调一切服从社会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那个时候讲的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管分配你到哪儿,都是革命工作,你都要去做。大学生的择业主要是以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为第一因素。
2、与“供需见面”相对应的――“逐步开放”
1985年至1993年“供需见面”的大学生就业方式是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走上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这段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变化是“经济地位”成为择业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希望到特区和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或“三资”企业工作。二是不求高学位,只求高收
入。“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这句顺口溜,道出了当时那种奇怪而真实的社会现象。三是第二职业和职业流动性增长。80年代中后期,青年人中开始有了“跳槽”。许多大学生打出了“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的口号,大学生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的越来越多。四是经济收入成为择业的第一标准。
3、与“双向选择”相对应的――“自主择业”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逐渐拥有了就业选择权,他们能够充分按照个人意愿进行“自主择业”、甚至“自主创业”。这段时期大学生在择业标准方面,看重发展前景、施展才干机会、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在就业认识上,逐渐打破机关、事业、企业和国有、集体、个私单位之间的等级观念,“有本事就有机会”成为当时的“流行语”,“创业也是就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在就业地点与父母所在地的距离上,表现出对父母和
他人的依赖心理淡化。
三、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的变化趋势
1、在就业方式方面:完全以市场导向就业,特别在就业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服务性三方面会更加强化
(1)进一步构建以市场导向就业的政策体系
趋势要求政府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改善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各地都在构建以市场导向就业的公共政策体系上下功夫,努
力扩大大学生就业。鉴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政府也会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和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同时,各级政府也在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的政策体系。如:人才合理流动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等。
(2)进一步健全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
目前,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各级主管部门也都在加强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统一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保证市场秩序。2007年,全国陆续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就业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
(3)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2007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这充分说明,政府在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方面是积极的、作为的。但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人和毕业
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各地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要将毕业生招聘会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之中,以为毕业生服务为宗旨,尽可能组织大量专业化、多样化、小型化的就业洽谈会,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2、在就业观念方面:大学生就业的自主性、务实性、多元化三方面将会得到更加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