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300.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
重大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在接待人数、外汇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放与保护、旅游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国内发展概况
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002.7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1.4%。
其中:外国人2432.5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6人次,增长5.2%。
在入境游客中,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304.9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3.1%,居世界第4位。
旅游外汇收入为408.4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2.6%,居世界第5位。
2008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总人数为4584.4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1.9%。
其中:因公出境571.3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5.3%,占出境总人数的12.5%;因私出境4013.1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4.9%,占出境总人数的87.5%。
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为17.1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1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14.9%;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1.1%。
国内旅游收入为8749.3亿元,同比增长12.6%。
2008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586亿元,比2007年增长5.8%。
(二) 旅游业进出口概况
2008年,中国旅游进、出口呈现出不同走势。
在旅游出口方面,受国内南方冰冻雨雪灾害、“3.14”拉萨等地严重暴力犯罪事件、“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等事件的影响,出现了非典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出口额为408.4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2.8%;在旅游进口方面,则继续保持增长,为3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4%。
2000-2008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62亿美元增加到40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2%;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比重从53.8%下降到27.9%。
进口额从131亿美元增长到36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3.5%,进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从36.6%下降到22.9%。
2008年,旅游贸易顺差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差额为46.9亿美元(见图1-1)。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1-1 2000-2008年中国旅游服务进出口情况
(三)国际情况
根据WTO公布的数据,2008年世界旅游服务出口总额为9514亿美元,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25.2%。
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944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5.3%,比2007年下降1.0个百分点。
其中,前15位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出口额合计5388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7.1%,比2007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以及中国香港出口额同比增幅达到两位数。
美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101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1.7%,继续保持第一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的地位;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中国紧随其后。
在进口方面,前15位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进口合计5394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57.1%,比2007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依然是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前五大进口国。
可见,中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国际接待、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同时发展的新格局,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旅游业服务贸易对完善国民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外汇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不发达地区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
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过去几年,主要搞宾馆、饭店建设,对有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却没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景区间交通不便捷,沿街路灯及景区内的许多地方照明不足。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国内旅游业涉及交通、娱乐、饮食、商业、文化等部门,没有“一盘棋”
的概念,旅游行业间分散经营,旅行社饭店间相互诋毁,尤其是以恶性价格竞争现象尤为严重。
为了招揽更多的游客,有些旅行社打着只收取基本费用的广告,甚至赔本压低价格,严重影响我国旅游整体形象。
(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三、当前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对策
(1)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借助当前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会,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要方面,有计划地加强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就要筹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既需要政府部门尽力增加投入,也需要在民间筹集资金,如融资、发行债券、利用外资等,从而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先决条件。
其次,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
把旅游交通与一般性交通区别开,让旅游交通独立经营;制定旅游景点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开发步骤和实施方案,做好旅游市场的信息预测、宣传广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分析工作,以克服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盲目性;加强对国内旅游业的理论研究,统一国内旅游业的统计口径,加强预测工作。
(2)旅游产品多样化。
大力扩展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给旅客更多的旅游项目选择。
可以在继续保持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发展的同时,挖掘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加入世贸为契机,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突出主题,不断创新,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3)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
为了减少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使旅游业的相关部门融入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利用经济手段,以价格杠杆为基础,制定符合旅游业正常经营范围的价格内容;利用法律手段,健全相关法律政策,维护利用者的正当权益;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指导国内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
(4)展现旅游业的人性与自然景观。
意识到人性在自然景观中本原的作用,其实比认识到人们喜好大自然的现象更为重要。
因为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原始与真实,才是人性本质的体现,才可能有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确态度。
四、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
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
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
由此我
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
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
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
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
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
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
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
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
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
最后,开展绿色认证。
从1993 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
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
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
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
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
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
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
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
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