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大学新闻学系

湖北大学新闻学系

湖北大学新闻学系
湖北大学新闻学系

湖北大学新闻学系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系,1987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次年首招新闻专科生,1990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1993年,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又创办了新兴应用学科――广告学专业。由此,新闻传播系形成了以新闻学、广告学两个专业为主干的富有特色的、互为优势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该系培养人才方面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注重学养,加强实践。充分利用人文学科的整体资源优势,做到既专又博。突出应用学科的实践性,曾参与完成了台湾统一集团、武汉广场、武汉道博公司绿之源等市场调查、策划、推广项目的课题,受到好评。由于学生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适用面宽,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1998年该系新闻学硕士点被批准招生,设有中国新闻史,新闻业务两个研究方向。

专业设置:

新闻学专业(本科,文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新闻学专业主要培养新闻出版部门的编辑、记者,及新闻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人员。本专业现有教师9人。

业务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新闻出版社部门的编辑、记者及新闻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人员。培养的学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党性原则,具有新闻学、写作学、编辑学、信息学、传播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及一般规律,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能力,具备新闻摄影、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能进行中英文文字编辑和电脑排版,具有初步的外文报刊阅读能力和一定的新闻理论研究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或从事新闻理论研究与管理工作,也可胜任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文秘、公关等工作。

专业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报纸编辑、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写作、新闻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信息学、英语等。

学位信息: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学系、历史学系、档案学系四个系,开设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教育、档案学六个本科专业,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教学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新闻学八个硕士学位点。

院系领导:

系主任:黄家雄教授

师资力量:

学科学术带头人:

黄家雄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曾宪明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新闻史

学术骨干:

廖声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胡远珍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学

余艳波讲师,研究方向:广告学

学术成果:

较有影响的论文、专著:

《新闻价值流变论》(论文)

《宣传工作中的力度分析》(论文)

《申报、大公报广告手法分析》(论文)

《抓住论题,作超逸之想》(论文)

《新闻采写直觉论》(论文)

《新闻写作的结构与技巧》(专著)

《杂文创造论新稿》(专著)

《记事体新闻技巧五章》(专著)

《论先秦时期儒家的传播思想》(论文)

《论近代中文报刊的科技报道》(论文)

招生信息:

新闻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新闻学概论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必修基础理论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

闻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并能用以分析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实践,为从事新闻工作,坚持正确的业务方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讲授理论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着重阐述新闻性质与价值;揭示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述新闻工作的原则和业务基准。

教材:王益民《系统理论新闻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理论教研室编《新闻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

2、刘建民《宏观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长征出版社

4、李茂政编《当代新闻学》正中书局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写作基本理论的讲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体写作训练,使学生具备新闻及一般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讲授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关于材料、主题、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文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新闻及一般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写作基础知识》

参考书:

1、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写作》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9年

2、涂怀章主编《中国实用写作全书》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年

3、黄家雄《新闻写作结构与技巧》新华出版社 1992年

4、骞国政《记者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年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学时:72 学分:4

课程内容: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方针政策、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内容。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着重在口头和笔头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加强规范化意识。

教材: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2、《现代汉语参考资料》

3、《有关新时期语言文学的方针、政策、任务等资料》

课程名称:新闻采访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了解实施这一活动的行为规范,以指导新闻采访实践。

课程内容:采访的性质、特点,采访的哲学基础,采访的工作路线,采访的思维方式,采访的一般程序、手段和技巧,采访的心理分析与控制。

教材: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2、蓝鸿文《专业采访报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新闻写作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通过讲授新闻写作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具备新闻写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写作的原则和要求,新闻写作的选择,新闻写作的思维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体讲授消息,通讯,毓新闻,深度报道等文体和报道形式的特征、功

能,各自不同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方法。

教材:《新闻通讯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张惠敏《新闻写作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2、陈天敏《新闻写作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中义《记者传播模式论》新华出版社

4、桑义《新闻报道学》杭州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新闻评论

学时:54 学分:3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研究新闻评论功能、写作规律的科学。学习新闻评论旨在教育学生把握新闻评论的特点、作用,把握新闻评论写作的要求和方法,具备新闻评论写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介绍新闻评论的特点、任务、和作用,全面课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基本理论,系统讲授评论文体不同种类的特征、功能及各自的写作要略和有关的写作知识。

教材:胡文龙等著《新闻评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

2、陈世寿《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丁法章《新闻评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广播新闻学

学时:54 学分:3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讲授广播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广播这种媒体的基本特性和规律,掌握广播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广播新闻工作应有的基本素质。

课程内容:讲授广播的基本特性和规律,对照其它媒体讲解广播新闻采访的技巧,以及

制作广播新闻节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材:自编

参考书:

1、《应用广播学》新闻出版社

2、《广播新闻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播音学简明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录音报道概说》新华出版社

5、《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武汉大学出版社

6、《广播编辑学》新华出版社

7、《子言与放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课程名称:电视新闻学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目的:电视新闻学是新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的特性和规律,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素质。

课程内容:讲授电视新闻的基本特性和规律,对照报纸、广播、照片,讲解电视新闻的摄像,现场采访,节目编辑和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参考书:

1、《中国电视新闻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电视节目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摄影构图学》长城出版社

课程名称:新闻编辑

学时:54 学分:3

课程目的:新闻编辑是研究新闻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基本

素质。

课程内容:讲授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和方法,讲解选稿、改稿、制作标题、版面编排的要求,以及组织报道的一般知识。

教材:

参考书:

课程名称:中国新闻事业史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学科。学习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情况,从中把握其不同时期发展的联系,以推进中国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课程内容:以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为框架,重点讲授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发展阶段主要的报刊,报刊活动家。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报刊、活动家的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每一个时代发展的相互关系。

教材:复旦大学新闻史教研室编《简明中国新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参考书: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3、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

4、索杨龙《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

课程名称:外国新闻事业史

学时:54 学分:3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必修课。主要研究西方国空新闻事业产生、了展、演变及内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整个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作全面的掌握,重点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发展精华,先进的经验,使学生开拓视野、有所借鉴,提高对西方新闻事业的鉴别能力。

课程内容:讲授西方国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内在规律,介绍西方主要国家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手段的产生和发展,新闻文体的发展、文化、印刷、发

行的演进过程,新闻机构组织,从业人员及新闻事业的管理,新闻教育、新闻研究、新闻出版的情况等,阐述中国新闻事业在世界新闻专业的作用和地位,使用权中外新闻事业史浑然一体。

教材:陈隆栋、付里明《外国新闻事业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七国新闻传播事业》

2、张允诺《西方新闻事业概述》新华出版社

3、约翰·C·梅里尔《世界新闻大纲》河南人民出版社

课程名称: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著作选读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必修课,是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的科学。学习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体系,掌握党报的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理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课程内容:讲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各时期的新闻论著、新闻活动、新闻思想、新闻体系。特别是党报发展的规律、党报的党性原则等目前新闻界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他们的新闻思想及新闻活动的经历,以及他们为悍卫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斗争的精神,结合马列恩的原著,联系当前实际,在原著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教材:关廷俊《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周文熙《马克思恩格斯书刊出版活动》中国书籍出版社

2、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释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册

课程名称:传播学

学时:72 学分:4

课程内容:通过对传播学早期研究的基本理论的介绍,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传播学理

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和重新建设的现实意义。

教材: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宣伟伯著余也鲁译《传媒·信息与人》

2、[美]李普曼《舆论学》

3、丹民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4、戴元先《传播学原理与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