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

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受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影响而导致的交往困难或交往不顺利。因此小学人际交往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增多,加之不良家庭因素、不良伙伴群体的影响,自身适应环境能力较弱,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不良交往意识等诸多原因导致小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成为困扰着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沉默被动型。在交往中通常是少言寡语,别人不问就不会张口,别人提起话来说话则像挤牙膏一般,问几句答半句,引起对方反感,最终导致交往失败。交往被动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造成的,要实现交往预定目标必须克服交往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信心危机。

(二)言行粗野型。如果在与人交往中使用了不合时宜的语言,行为显得浅薄、无知、轻浮、放荡、庸俗,容易引起对方轻视,导致交往失败。因此必须

在交往中避免说粗话、脏话,或有着任何不耐烦、不友善、歧视、威胁甚至攻击的言行。

(三)自卑胆怯型。有的小学生一见生人或受到关注成为焦点时,就脸红、心跳、出汗、口吃、手足无措,甚至全身发抖,感到十分紧张、羞怯和恐惧。克服这一障碍应从孩子的特长爱好入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培养兴趣,体验成功,在叙述感受中慢慢大胆起来。

(四)轻信盲从型。这样的孩子往往人云亦云,缺乏主见,跟着别人后面学,不分好坏不辨是非,口头禅儿是“××都这么做的,xx也是这么说的。”因为不动脑子,容易在模仿别人、言听计从中上当受骗犯错误。据调查,频打电子游戏、吸烟、拦路打劫、逃学、不按时回家、网上交友不慎等不良行为十有八九都是由此产生的。

(五)盛气凌人型。有的孩子优越感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甚至连老师的教诲和忠告也不放在心里,他们往往仗着家里的权、钱、势,炫耀衣着,大把花钱,追求享乐,于是给自己正常的交往划上一道鸿沟,慢慢地被群体所抛弃,越来越孤独。

(六)冷淡呆板型。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对人缺乏热情,兴趣爱好不当,知识面狭窄,在交往中显得

冷淡、机械,谈不出对某一话题的见解和看法,处处显得不合群,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色。

(七)封闭对抗型。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失业、失去亲人、身患疾病、出身不好、家庭暴力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人格被扭曲,时常在交往中采取躲避或对抗的方式,不被群体所理解和接纳。他们猜忌、多疑、言行谨慎、常怀敌意,不信任别人。

(八)成见支配型。有的学生受家庭或社会影响,对某人或某些人或某一职业的人产生片面认识,从而导致交往中受成见支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和处理问题,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

孩子天生渴望交往,急需排解心中的孤独、苦闷和迷惑。为帮助小学生消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学校、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策略。

一、掌握基本的外交手势和体态语言

1.学会握手。用右手握,要有力度,见面和分手时用。

2.学会行礼。正规仪式上行队礼,家里可并腿鞠躬。

3.学会坐、立、行。无论行走、坐下、站立,都要姿态端正。

4.学会倾听。听别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鼻尖,

神情要专注,不轻易打断完整的叙述,可以适时插话,激发谈兴。

5.学会就餐。不抢菜、不喧哗、不抢位,细嚼轻咽,讲究卫生,离席要打招呼。

二、使用常见的交往辞令

1.学会问候。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年龄、性别、职业,能主动与不同的人打招呼、道祝福、说再见。注意上厕所时不要招呼别人,可点头微笑。

2.学会介绍。能作自我介绍(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等),能把同伴介绍给刚认识的第三者。

3.能讲一两个小故事、笑话或用一点幽默调节交往的氛围。

三、学会使用通信工具

1.知道怎么样有礼貌地接电话。听到铃响后,应主动说:请问您找谁?

2.能正确、简洁地打电话。电话拨通以后应说:请问xx(或称呼)在吗?通话完毕时要说“再见”、“谢谢”、“耽误”之类的话,等对方挂断后再放好话机。

3.建立一个电话号码系统,熟记常用号码。

四、学会观察,乐于助人

做一个有心人,能适时地在别人需要时主动帮助别人。如准备茶点、糖果,递送东西,整理物品,清

扫卫生等。通过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懂得帮助别人做一件小小的事情,也是一种快乐,而且还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

五、学会巧妙拒绝别人

对别人突然提出的不合理或自己无法满足对方的要求,应立即思索,对不能答应的必须巧妙拒绝。可以用转移话题、分散注意力、拖延时间、设法脱身或干脆正面提出反对意见等不同的方式加以回绝。

总之,如果对小学生采取一些积极的策略,引导他们从实际中出发,不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交往中从容应对,就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消除人际交往障碍,促进健康成长。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方法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方法 (一)、提高认识,掌握技巧 管理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而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同时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促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相容。 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2.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二)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可以从一般的寒喧开始,之后转入中性话题。如来自哪个学校,姓名,有哪些业余爱好等,而后再转入双方感兴趣的,触及个人利益的话题,如工作、学习、身体等,最后,即可随便交谈起来,这种交往能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在沟通中求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炼、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三)、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1.真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 2.信任。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 3.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是如此。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 4.自信。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而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培养自信要善?“解剖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学教材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的培养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因此,了解和把握小学生人际关系,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指导, 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培养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研究表明,人是通过交往活动来发展自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生存的能力,被纳入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因此,他们不善于体验共同享受的欢乐,缺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作为未来人才的培育者,放手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责无旁贷。 (二)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概念 [1]人际交往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彼此传递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满足需要等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 2.理论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发展取决于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998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陈仙梅对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对于班集体的气氛具有重大影响。如果班级中同学都有知心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再者,一个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对他的心情和行为举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特 占 八 、、 分 析 人文科学系 级汉语言文学班10

邓春丽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摘要】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 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 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正文: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 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 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 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所以当代的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 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其心目中衡量 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不良认知、情绪及人格等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人际关系不好,又会进一步导致原有心理问题的加重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 )与同学交往平淡,缺少知心朋友。 大学,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又觉得自己没有一个朋友。我们可以广泛的认识很多人,可以有很大的交际圈,但多属点头之交,总感到自己缺乏影响力, 没有知心朋友,因而倍感空虚、迷茫和失落。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与亲戚、熟人、朋友来往,而且需要与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善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解决问题也较容易,而一个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技能的人往往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因此,人际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 一、什么是“交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教育” 所谓交往,就是人们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基本社会活动。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是传递信息、分享感情的重要手段。从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交往”作为一个“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的总体哲学范畴”己广泛引起诸多学科的关注。 人际交往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相互沟通。人际交往具有多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交往,也即马克思说的“物质交往”;二是知识交往,实现思想观念的沟通;三是心灵对话,人格碰撞的无声交往。应强调的是,我们所讲的人际交往是几个层面的相互渗透,更侧重于指全面的心灵对话与人性融会贯通的过程,强调的是尊重个性,理解差异、求得沟通,并协调行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奠定交往基础的绝佳时机。 人际交往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在与他人的心灵对话、人格碰撞中体验美好人生,塑造美好人格,进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与交往实践指导。 二、人际交往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首先,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需要。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曾经指出:“心理的疾病比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高技术的劳动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各种心理问题明显上升,成人世界的心灵危机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小学生世界。实践证明,善于与人交往的小学生身心愉悦,心理普遍很健康。 其次,交往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人际交往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手段,在交往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够得以有效的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交往范畴,概括了全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马克思认为,人通过交往得以丰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人的一切身心素质、文化修养、精神健美的形成和发展均会通过观察、模仿、从众等交往性的方式受到影响,并影响他人。 再次,交往是学习的需要。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杜威提出了“教学即交往”,德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交往教学论”学派,我国哲学界对交往问题的关注缘起于80年代,而后教育界也纷纷关注交往教学这方面的话题。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提高当前的

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方案

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方案 活动名称:敞开心扉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 让成员学会敞开心扉,主动去接纳、喜欢和肯定他人。 5. 在朋友之间,要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新型至卡片若干张,用硬纸绘制的标有十个等级的心情温度计每人一个,记号笔每人一只。 活动程序: (一)“坐地起身”暖身游戏(10分钟) 1.将成员随机分成两组,确保两组的人数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 2.每组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3.在游戏过程中,领导者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二)“爱在指间”(30分钟) 1.活动过程 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

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刚才自己做了几个动作?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多(或为什么只完成了这么少)的亲密动作?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领导者点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喜欢他,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接近他;而对于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或厌恶他。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原则。对于交往的对象,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4.成员分小组进行讨论:“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5.领导者小结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盲人旅行(20分钟) 1.活动过程

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只有具备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和同学的小学生,才能爱学习。爱也是一种学习动力,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很好地推动小学生学习。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善于与人交往和协调人际关系,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小学时期就注意培养自己掌握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现在的学习和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一.人际关系心理成熟标准 小学生不但生理上还不成熟,心理上也不成熟,而且小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也不同步。 在同样大的小学生当中,有的象幼儿一样幼稚、任性、无知,不能很好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而有的却象大人那样,善于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但就多数小学生来说,总的情况还是处于心理上不成熟,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显得幼稚、无知的为多。 怎样衡量小学生自己在人际关系上心理成熟的程度呢?不妨让他们问自己以下一些问题: 1.行为举止文雅吗?自己爱和认识的老师、长辈主动打招呼吗?在家里遇到来访者能彬彬有礼地接待吗?与人交谈时能做到言谈举止稳重且不说脏话吗? 2.待人真诚、坦率吗?能做到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吗?是不是不愿说假话?是不是感到心里藏不住话,有意见偏要说出来不可? 3.信任他人吗?是不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多数?是否相信“人心叵测”,“人言可畏”?一般来说,人在没有感情用事(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总是有良心的,你相信吗? 4.能宽容他人的过失吗?是否相信他人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总是有他的原因?是否相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否认为和自己作对的人或有过失的人,只要认真改过,就应“既往不咎”? 5.能助人为乐吗?帮助他人后感到一种愉悦吗?能事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吗?还是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尔虞我诈”,和他人交往就是为了利用他人? 6.能折衷温和地处理冲突吗?能够在看到他人的缺点时也不忽视他人的优点吗?还是看待他人时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遇到争执或冲突时,能做到“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能看到好事情有坏的一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8T16:33:41.1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作者:高星 [导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坏境,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要求,而且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和稳定。但是目前,人际交往障碍已然成为学生之间沟通的一道屏障,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交流,主要表现为行为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社交恐惧等。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坏境,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要求,而且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和稳定。但是目前,人际交往障碍已然成为学生之间沟通的一道屏障,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交流,主要表现为行为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社交恐惧等。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 一、人际交往障碍概述 (一)人际交往障碍的内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和坏境下,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满足需要等一系列行为和心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群体之间或大学生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行为协调、情感互动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与他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就是指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现交往危机,导致交往失败,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大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活动,对其日常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消极影响 1.有损于身心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人烦恼和压力的出现往往都与人际交往障碍有关,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和疏导,就会产生各种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在与人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安全感、找到归属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在获得友谊的同时缓解孤单寂寞等不良情绪。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标志,他们正处于由简单人际关系向复杂人际关系过渡的关键期,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育,导致其心情抑郁沮丧、情感孤寂空虚等,而且会削弱人的抗病能力,成为疾病的催化剂,使正常的心理生理机能减退,有损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2.影响学业成绩 大学生最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但是客观上大学生也正好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情感丰富且多变,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很大影响。学生在学校里能与同学、朋友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便会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理解和尊重的,不仅有助于提高自我认同感,而且有利于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兴趣的发展、思维的活跃,能够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然而一旦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轻则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想象力缺乏、思维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严重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下降,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3.不利于良好个性的塑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和他们的个性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特别论述了发展既应该包括智力发展也应该包括情绪、意志及整个个性的发展。大学生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少,个性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还很强。所以说,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应塑造良好的个性,倡导“个性成才”。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融洽的氛围中,则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相反,如果出现交往障碍,生活在人际关系冲突不断的环境中,一些不良的个性特征如忧郁、孤僻、暴躁、猜忌等将会接踵而至,严重情况下导致人格缺陷和分裂。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 (一)行为障碍 大学生感情丰富且敏感,在劣性情绪的催化或易冲动缺乏理性的影响下极易导致交往冲突,直接发生不好的行为。交往冲突是大学生活中一种最为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符合大学生群体对其人际关系的基本认识,导致在大学生个体之间出现的人际关系不协调、不适应的现象。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把关注的重心逐渐转向自己,通常会只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通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苛求别人、盲目坚持自己意见言行、猜疑挑衅、要求别人服从满足自己的意愿。与此同时,大学生情绪调控力低也是交往冲突的诱因,表现在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别人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和不同的行为时,情绪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转变为人际冲突。 (二)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在交往过程中认知存在偏差,不仅包括对自我认知的偏差,还包括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首先,对自我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孤芳自赏,对别人的一切不屑一顾;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自轻自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两种不正确的自我认知都会影响人际交往,前者会产生自傲心理,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总是不自觉地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有极强的权利欲与自尊心,甚至不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后者一味贬低自己会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低人一等,自己瞧不起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会自惭形愧,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害怕交往失败,不断封闭自我,缩小际交往圈。其次,对他人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以貌取人,只注重外表,看不到别人的优秀品质和内涵;二是对人有成见,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缺乏主见,没有个性,随波逐流。这些都极易造成对他人认知的失误,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三)情感障碍 情感情绪的变化在交往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感情绪能促进人际间交往,消极的情感情绪则阻碍人与人的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主要面临以下的情感障碍: 1.情绪波动大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情绪起伏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学生感情丰富但又不成熟,对人对事有时过于敏感,心境变化快,容易凭一时的好恶就改变自己的看法,使得人际交往缺乏理智性和稳定性,从而产生障碍;第二,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的情绪反应不当,直接影响着交往的发展方向和深度,情绪反应过于激动会给人以轻浮不实之感,不敢深入交往,情绪反应过于冷淡又容易被人视为麻木无情,失去交往机会;第三,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虽然大多褪去了儿童的天真直率,但还达不到成年人稳重成熟的标准,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消极负面的情绪。 2.嫉妒心强 当问到“你会和家境比你优越或者能力比你优秀的人成为好朋友吗”时,部分同学表示不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嫉妒心理。嫉妒是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情绪状态。进入大学,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的家庭背景、自身能力、社会地位等都千差万别。生活在共同的坏境中,这种差别会更加明显,一部分同学的嫉妒心萌生。嫉妒心理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负面作用极大,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急躁、敌意甚至憎恨的情绪,导致出现故意打击、诋毁、中伤他人的极端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宏.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思想政治教育[D].河海大学,2007. 2]章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探究[D].武汉轻工业大学,2015. 3]叶健健.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及引导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5. 4]李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障碍分析[M].理论导刊,2016.

小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辅导课教案

小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设计理念: 我们都知道,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小窍门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所以我设计人际心理活动方案,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活动的中心主体是学生,建立在“合作”和“情感”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难免的,关键是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伙伴之间友谊的珍贵。懂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快乐,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让学生学会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窍门,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4、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活动重点: 1、让学会掌握人际关系的小窍门,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2、引导学生善于换位思考,不要以“我”为中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活动准备:学生提前自制的礼物;音乐《找朋友》,《快乐向前冲》;写有字词,数字,诗句的卡片,奖品。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拍手游戏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 3. 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二、“找朋友” 1、把学生自制的礼物贴上数字,再让每个学生抽取带有数字的卡片,然后按照与卡片上对应的数字领取礼物; 2、老师把准备好的各种卡片打乱,让学生按顺序抽取卡片,寻找与自己手中卡片上内容相同的另一张卡片(如:对应的诗句,相同数字或相同字词),两人即成为搭档进行接下来的游戏;(音乐:《找朋友》) 3、好了,同学们,都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了吗?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第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两人三足。(音乐:《快乐向前冲》) (游戏规则:通过找卡片活动的两个人为一组,将两人的其中的一只脚绑在一起,然后两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组先拿到前方放着的气球,先拿到的一组获胜,这样进行车轮战,最后胜出的那组为冠军,可得到奖品。) 4、游戏结束,谈论游戏感受与体会。

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案例分析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的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有着问题,甚至存有着人际交往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心理、情感与行为的社会化发展,这种情况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下面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对学生的交往障碍问题实行分析。(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案例 四年级(1)班学生XXX,平时傲气十足,对同学不屑一顾,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些,与同学在一起,常常趾高气扬,喜欢指手划脚。如果同学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大发脾气,甚至骂人,弄得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这导致应志濠在班级里很孤立,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二)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 XXX表现出来的是人际交往不适合,小学生出现这种交往不适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的影响 有的小学生自我中心比较严重,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这种自我中心的影响,认为其他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所以导致交往不良。就应志濠来说,他对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同学,认为别人都要听他的,影响了他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2、不良的情绪和自控力的影响 不良情绪也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小学生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容易发脾气、冲动;同时,他们的自控水平比较差,头脑还不够冷静,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理解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容易与他人产生人际交往冲突,周围的同学不能接受他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如上例中,XXX平时趾高气扬,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所以同学无法接受他。 3.交往技能的缺乏 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由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由与父母交往为主,转为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为主。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对他们实行必要的交往技能指导,他们不懂得在新的交往群体中如何准确地理解自己,悦纳他人,因而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出现冲突,影响交往的效能。 (三)教育指导措施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 (一)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薄。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其一,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其二,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二)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同伴在性别上的选择态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以前的小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呈上升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同性别的小学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其次,选择同性别的同伴也反映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作用。所谓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性别并将自己投身到同性别的活动中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对自身性别的接受,逐

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三)此外,在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中,还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些男生尤其是低年级的男生,常常采取制造事端的方式与女生接触,如在课间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界线等,表明这些男生对女生特有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如表现出拘谨、腼腆、故意的漠不关心等。所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申请者姓名:张慧 身份证号码: 340204************ 所在省市:安徽省芜湖市 所在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安徽师范大学张慧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例因无法适应大学新环境而导致的人际交往障碍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求助者为男性,音乐学院大一学生,因为离开家乡来到新的城市读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及同学,害怕与人沟通,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出现孤僻、抑郁、焦虑等症状,持续近一个月。求助者主动前来咨询,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为期4次的心理咨询,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改善,开始尝试与他人沟通、交往,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通过回访跟踪,发现求助者的问题逐渐解决,咨询达到理想效果。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王某,男性,19岁,音乐学院大一学生。身高1.70米,体重58公斤,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婚,与父亲同住,后来父亲再婚育有一女,父亲经营自己的公司,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无精神疾病家族史。近期因恐惧大学新生活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独自前来咨询。 目前精神状态:意识清晰,言语表达能力较弱,情绪抑郁。 身体状态:无家族遗传病史,近期出现失眠的状况,躯体医学检查正常。 社会功能状况:与同学相处不好,对处理人际关系丧失信心,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心理测验结果:1、SCL-90测验结果:总分185,人际关系敏感2.1,抑郁1.92,焦虑2.70,躯体化1.33,敌对1.83,偏执2.17,强迫症2.40,其他因子与常模相比属于正常。 2、SAS标准分为60分,SAD总分23分,其中回避因子11分,苦恼因子12分,结果提示该求助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但以焦虑情绪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实际上首先是人际感情的交流,爱心构建“双向信任”的桥梁。这里特别要强调,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品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理解学生,另一方面就是与学 生和谐相处。具体说来,前者要求教师心胸豁达,能对在身体、智力、感知、运动、社交及情绪上各有差异的学生表示关切、接纳;对 学生产生的某需要、情感、冲突,能敏锐地察觉,并给予深入、自 发的反应;同时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后者要求教师不虚伪行事,与学生能开诚布公,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学生持积极相待的态度;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做到和谐、自然、默契,这有利于协调师生 关系,取得管理效果。 教师通过自身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是师生交往的重要策略。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应使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保持协调和融洽。教师用 爱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 然地会把教师当作最可依赖、最可亲近的人,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他就会和老师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理想、谈学习、谈感觉,而教 师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 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交往意识,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 交往水平的提高,直接源于交往的正确认识和动机,交往态度直接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调查发现,多数小学生的交往意识淡薄,不会主动寻求机会与人沟通,有的还拒绝交往。培养小学生正 确的交往意识,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基础,因此教育者要努力让学生 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社会,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通过相互的合作才能取得学习和工 作的成功,努力克服学生交往的恐惧情绪,激发学生交往的兴趣。

大学生人际关系作业

大学生人际关系作业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至关重要。本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对所填写的资料绝对保密,只作为我们此次调查研究所用。感谢你抽空填写问卷…… 1.你的性别是? 1.男 2.女 2.你的年级?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或者以上 3.在你的人际交往中,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 1.关系不错,很满意 2.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 3.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 4.不清楚 4.经历了中学时代,你觉得大学同学或朋友间的关系与中学时代相比: 1.更深刻,更理性化 2.和中学差不多 3.有所倒退,更虚伪 4.不清楚 5.你认为在大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吗? 1.很重要

2.一般重要 3.随便,无所谓 4.一点都不重要 6.你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会让你感到压力? 1.很大压力 2.有些压力 3.完全没有压力 7.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 1.很有障碍 2.有一些障碍 3.完全没有障碍 8.你在大学期间承受最大的压力是哪方面的压力? 1.学业压力 2.人际关系的压力 3.择业的压力 4.异性交往的压力 9.大学里舍友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对于这一点你认为: 1.差别大,不能接受 2.差别大但能相互忍让 3.差别不大,可以适应 4.没有关心这个 10.你认为你和你的同寝室友相处的怎么样? 1.很融洽 2.一般 3.较差,经常有矛盾 4.和他们不怎么说话 11.你在宿舍或者在生活上有特别不喜欢的人吗? 1.有,很多 2.有,但很少 3.一个都没有 4.不清楚 12.平时交往时,遇到与你兴趣爱好或观点不同的人,你会 1.觉得无聊,找个借口离开 2.没有很大兴趣,但会耐心应付 3.很有兴致地与对方谈各自的爱好或观点 4.没有遇到过,不知道

小学生人际关系教案

小学生人际关系活动方案 设计理念: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当下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弱。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本次人际心理活动的方案,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所以活动的中心主体是学生,建立在“合作”和“情感”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合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也价值观:初步形成乐于合作,乐于分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合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报纸若该、眼罩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拍手游戏(5分钟) (1)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 (3).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二、探究新知(通过游戏,体验合作) 1、活动过程 1.盲人旅行(10分钟) (1)将教室桌椅布置成几个障碍物。随机将同学分为两人一组,一人当盲者, 一人当领路者。盲者用布遮住眼睛,领路者以话语辅导盲者前进,并饶过障碍物,但两者不可以有肢体接触。 (2)时间限制为三分钟,三分钟后更换盲者为领路者者,领路者为盲者,在进 行三分钟。回到座位,自由发言,讨论刚才的感受。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成为盲者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害怕?担心?还是兴奋?当知道与你一起搭档的是你不熟悉也不了解的人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你相信你的搭档会正确的带路吗?有想过要把搭档交换成自己熟悉的人吗?当领路者一路领着你安全畅通的走完障碍物时,你的感觉又是什么? (2)当你领着盲人顺利的完成任务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成就感吗?(3)当你看着本不了解的两个人配合默契的完成任务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想想,如果是自己,会顺利完成吗? (4)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3.活动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是团结合作相互信任的,你毫无条件的信任我,我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帮助你。就比如刚才的游戏,盲人完全信任领路者,而领路者感觉到了盲人对他的信任及尊重,为了不让盲人失望,必定会全力以赴的帮助盲人。如果,你不信任对方,迟迟不肯前行,还这里问,那里摸,领路者也肯定会不耐烦的,那样,你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和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更是要 2、渡船游戏(10分钟) ①讲清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我把它铺在地上。这张报纸就是一条小船,报纸外边就是河水。老师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你们要一起站在这条“小船” 上,谁也不要落水。 哪个组愿意试一试? ②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靠在一起,比较轻松地就站在了这条“小船”上。) 师:你们为什么要靠在一起呢? 生:因为船不大,我们靠在一起才能保证大家都站在船上。 师:你们合作得很好。

人际交往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普宁英才侨中杨晓英 摘要人际交往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通过对一位人际交往障碍求助者的会 谈发现她存在新生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障碍,运用行为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放松训练和人际关系训练,通过为期近一个月的咨询和两个月的自我调整,在回访过程中发现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和适应不良状况有所改善。 关键词:人际交往障碍,新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 一咨询者基本情况 李某,女, 19 岁,我校高一新生,体貌端正家族无精神病史,个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母亲早逝,一直与经商的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家庭关系淡漠,家庭结构复杂。李某自入学住宿以来,经常与同寝室室友发生争吵,甚至打架。入学一个月内已调换寝室三次,人际关系不良,对新环境总不太适应。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学习有所下降,有想回避同学、休学回家的念头。自觉非常痛苦和焦虑。 二咨询师观察及向他人了解的情况 1、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整齐,体貌端庄清秀,刚进门时稍显紧张,不敢直视咨询者,介绍自己情况时,声音有些颤抖,谈话时手里不时摆弄自己的手机,在咨询中稍加安抚后,情绪稍有缓解宿舍同学描述,李某比较内向,说话带刺,总觉得别人对她都是恶意的,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和她说话了,最近都很晚才回寝室。 2、班主任描述:李某考入时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因为歌唱得好,被选为文娱委员。但近来听课不专心,作业也没前段时间认真。平时独来独往,性格比较内向,从来不笑,无论是可笑、滑稽的事情还是老师或同学的幽默,都不会引起他的反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同学有过几次冲突。 3、宿舍教师反映:不和同学来往,包括同宿舍同学。遵守宿舍纪律,经常反映宿舍同学的违纪行为,但要求老师保密,不要让同学知道是他报告老师的。 4、同学反映:冷酷高傲,目中无人,自己合适就行,不懂事,自私。 心理测验结果:选用 SAS 和 SDS 量表 SAS 标准分为 61 SDS 标准分为 64[1] 二、主诉:人际关系不好,班里同学都不理他。在班里,无论做什么,同学都向看怪物一样看他。以前,自己做事从不考虑他人感受,人际关系上吃了不少亏, 四评估与诊断 一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主要问题:进入高中以后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尤其是集体住宿生活,并由一些偶然事件引发人际交往冲突。伴随产生了抑郁焦虑的情绪困扰,求助者又不善于表达和与人沟通,这种困扰长期积压在心里,造成了内心的痛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生物学原因:女,19 岁,正值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排除器质性病变。 心理原因:求助者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对外界事物的不合理认知,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社会性原因:早年遭遇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母亲的早逝,造成家庭重要情感的缺失,母爱的丧失,加上家人的淡漠使求助者缺乏倾诉的对象,缺少帮助和一定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学争吵也成为引发不良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 二诊断及鉴别 诊断:人际交往障碍 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有较强的自知力,知情意等

社会心理学:论人际交往的障碍

论人际交往的障碍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相互作用和相互知觉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交往双方的成长环境、个人需要、个性特征等差异会妨碍交往的正常进行,导致交往不顺利,这就是人际交往障碍。 一.大学生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 1.认知误区 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三个方面。过高评价自己,过低评价对方,就会导致人际交往中的盛气凌人、狂妄自大;过低评价自己,过高评价对方,则会导致人际交往中的畏畏缩缩、自抑自卑。对人际交往本身的认识也同样影响交往行为,如对交往的交互性原则认识不足就会导致交往中对某一方利害的过度关注。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常见社会认知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2.情绪因素 在人际交往之中,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过分冷漠都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有时容易凭一时好恶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使得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生各种障碍。此外,羞怯、嫉妒、自卑等都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不良情绪因素。 3.个性缺陷 人格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 4.交往能力不足 有的人平时只顾埋头做自己的事,很少注意与他们交往沟通,久而久之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就体现出来了。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有: 1.因自卑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 自卑是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某些缺陷或判断力、性格、能力等方面欠佳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情感体验。自卑感是交往的一大障碍,自卑感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人的自信心的正常发挥。有自卑感的人在交往中的表现就是缺乏自信。 因为自卑的人会认为自己能力差,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发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的偏差,导致自卑者感到不如别人而丧失信心。 2.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取向引起的人际交往的障碍 以自我为中心是指个体自视过高、自负或者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只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不管不顾他人感受。 3.因羞怯心理而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 羞怯心理是因为害怕或胆怯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适。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差异使人产生羞怯心理,担心自己比不过别人、害怕被他们看不起,带着这种心理去交往就产生了不安的感觉从而使得自己在交往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4.因嫉妒心理而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 嫉妒感是在交往活动中,因才能、成就等不如他人,而产生的羞愧、怨恨等复杂情感体验。 在有的时候它对人的成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消极的影响。嫉妒心理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感受,从而使人际交往失败。 5.因猜疑心理而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 猜疑心是在交往中有主观臆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一旦掉进猜疑的怪圈,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产生疑窦,从而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的主要对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