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精神追求来解析住宅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
关键词:邻里;住区;精神场所
【正文】他们走在一条蜿蜒的林荫小路上,不时有儿童从旁边奔跑而过,但感觉还是很安静。
路两旁的树密密匝匝,树叶参差不同,虽然是十二月的光景,却依旧绿意深沉。
绵密的阳光,在树叶间渗透过来,路面上看起来斑斑驳驳。
他们有点累了,就在路边的一个树荫繁茂下的长椅上坐下来,路的转弯处响起低低的细语声,一对老人相互搀扶着缓慢地从他们面前走过。
不远处是一汪池水。
如镜的水面上映出一座经典建筑的倒影,挺拔的柱子与精致的山花清晰可见,一阵微风拂过,金黄色的墙色使湖面的水波呈现耀眼的粼动。
西边的天空,渐渐的被夕阳的光辉染成了玫瑰色,近旁的建筑的玻璃幕墙上,也都反射着耀眼的金色光芒。
园中的树木花草,都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光……
这里呈现的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图景。
中国现代住宅发展数十年,对高品质居住园区的规划有着清晰的认知——寻求居住者内心深处的感动、构筑人们心中的理想家园。
我们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人在某个具体空间里的舒适感,从身体的舒适感进一步影响到心灵层次的舒适感。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寻求以人为本三个界面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精神世界的和谐。
人与自然
人类昀舒适的空间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
虽然由于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人类不得不住在室内,但对户外的向往和追求仍然属于人的天性。
中国传统的居住建筑,从选址、规划布局到室内外空间设计等,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依据自然方位划分出建筑的礼制空间,进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秩序。
“看庭前花开花谢,望窗外云卷云舒”,人与自然亲密相处、共生共存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居住理想和情结。
在现代都市中,高层住宅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然而不可回避的是,高层住宅本身是土地集约利用的产物,迫使人离开地面,向空中寻求安身之所,满足采光、通风已属不易,亲近自然自是奢望。
为了克服这一顽症,宜居住宅的规划应尽量让建筑退据到基地四周,使园内空间昀大化,为自然在这里缓缓上演提供足够的舞台;园区内部应真正做到无车化——所有土地留给花草林池与行游之人,实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恬淡氛围;南方的住宅底层更可以做大面积的架空,看似不经意地摆放一两组休息桌椅,让“闲听朽木禅音,聊看檐下微雨”不再是都市中的梦境。
林语堂说过:“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
”经验告诉我们,使人与自然疏离的不是建筑,而是过分讲求实用与功利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通过有侧重的规划设计,在社区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人
设计师应创造出人和人之间共享和谐的环境,让邻里之间交往和睦,让一家几代人之间能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的房子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今天的都市生活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生活模式与节奏——骑着自行车拐进弄堂,与迎面而来的邻居热情地打招呼……这样温馨的情景似乎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邻里间的交往越来越少,人们习惯了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直接转换,缺失了传统邻里交往空间的过渡,家的含义简化成墙壁围合的封闭空间。
孟子曰:“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则百姓亲睦。
”和谐的邻里关系在中国传统居住方式中不可或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仍有着很高的价值。
因此宜居住宅的设计师们,应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有意识在园区中设置各种邻里交往空间,如在泛会所、单元门厅、半室外空间等安排茶座、休息座椅等供人偶遇交谈,设置老人活动区与儿童嬉戏区,为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交往关系制造更多的可能性等等。
亲切的邻里情怀,使人对家的感情日益浓厚,家不再是偶尔朋友来访时能炫耀的藏品,而是身心的归宿与港湾。
人与自我
宜居住宅规划中昀重要的特点,是对精神空间的考虑。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类,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
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住宅来说,不同品质的住宅亦对应于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1.“茅茨土阶”是仅供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满足的是生理需求。
2.“实用、坚固”以抵御外界的威胁,满足的是安全需求。
3.社区功能完备、有居住领域感的小区,满足的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4. 把住所作为身份的象征,以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对应的是第四层次的需求。
在满足了前四种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将对居住空间的精神内涵有着更高的诉求,进而追求着某种居住理想,对应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便是宏观的理想住宅。
其实在所有空间都存在着很多东西,它们虽然是虚无的,但肯定是可以被感知的。
这些无形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对一个美好社区的理想。
这一“无形的东西”,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可以解释为“场所精神”,所谓“场所”,可以理解为人的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或是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当某一场所的精神被意识到并感知时,人们才可能在此“定居”下来。
没有场所精神的住区,只是居住的机器、劳碌奔波中途的一处驿站;而具有“场所精神”的住区,让人流连驻足,欣然在此安身乐业、诗意栖居。
结语
在今天的城市里,人们在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中疲于奔命,表面上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配物和自然的能力,但实质上,人已经被物化了,人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充满活力的生命被简化为对物质的占有和追求。
所谓理想家园的规划,正是重构被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破坏了的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重新唤醒人的精神和灵魂,人居住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园区里,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人与自我实现精神的解放,家园便有了故渊之于池鱼、旧林之于羁鸟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霍晓卫.居住区住宅规划设计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1.
[2]胡惠琴,苗志坚.新型住宅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