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参考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参考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参考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参考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3、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每小组一把米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醒记忆

1、1米=()分米 1米=()厘米 1米=()毫米

2、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3、10个0.1是(),10个0.01是()。

(二)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商店商品价格让学生说。

2、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商品价格外还有见过哪些小数。

3、谈话导入: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谁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见机行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知,自主探索

1、教学小数的产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学生以四人小组实际操作,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①各小组测量课桌。

②让两名学生上讲台测量黑板并汇报。

③问:在刚才测量时,你们发现了什么?(往往不能得到整数)如果要求还是用米来作单位,怎么办呢?

(2)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从而小数就产生了。(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2、教学小数的意义。(迁移学习,讨论交流)

(1)一位小数的学习

课件演示:每份是多少?以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2)两、三位小数的学习

①(课件出示)讨论:1米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又怎样表示?(观察米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②小组汇报,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

米米米

0.1米 0.01米 0.001米

③引导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根据每组分数和小数的关系,你发现小数的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呢?(引导出平均分成10份,用小数表示是1位小数,100份是两位小数……)

如果继续分下去如平均分成10000份,就可以得到几位小数呢?如此类推,小数会出现五、六位甚至更多位。

(3)概括出小数的意义(课件出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3、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①让学生看书P51

②学生汇报

③思考:0.3是计数单位吗?为什么?

④练一练。

0.03的计数单位是(),有()个计数单位。

0.006的计数单位是(),有()个计数单位。

⑤思考题:谁能说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

⑥汇报

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出小数的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板书)。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指名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填填,我最行。

0.8里面有()个0.1。

0.32里面有()个0.01。

3、我当小法官。

(1)0.05里面有5个0.01 。()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9.04是三位小数。()

(4)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五)归纳小结,梳理质疑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先估计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然后进行测量,再把相关数据填在表中。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乐于做,又可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巩固,使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