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G1期为DNA合成前期,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 为合成后期,DNA合成终止;M期为有丝分裂期。细胞周期可反映细胞的增殖能力。

学术术语来源---

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

文章亮点:

在脐带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实验特色性的对传统的组织块贴壁法进行了改进,将传统组织贴壁法中本应丢弃的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二次贴壁培养,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数量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二次贴壁法得到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且增殖能力旺盛,具有体外多向分化潜能,可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细胞来源。关键词:

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二次贴壁

主题词:

干细胞;脐带;间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摘要

背景: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取材方便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足月妊娠分娩胎儿脐带,利用改良的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即将传统组织贴壁法中本应丢弃的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二次贴壁培养,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组织贴壁后第5-7天可见有梭形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第10天左右可形成明显的细胞克隆。将组织块转移到新培养瓶中继续培养,2 d后即可见有细胞爬出,细胞生长速度较快,5 d即可形成细胞克隆。传代后的细胞形态均一,呈成纤维细胞样的长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高表达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细胞增殖能力旺盛,平均倍增时间为50 h左右,41.24%的细胞处于G2/S期。体外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二次贴壁培养出的细胞也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通过这种培养方法获得的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是传统方式培养的2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人体细胞分裂周期和代谢周期

人的寿命与细胞分裂周期和代谢周期 这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婴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为一年零两个月,其寿命为30年。小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其寿命为3年。 人体的自然寿命约120岁,而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寿命有显著差异,根据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程度,生存时间,可将人体的组织细胞分为四类: ①更新组织细胞:执行某种功能的特化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后衰老死亡,由新细胞分化成熟补充,如上皮细胞、血细胞,构成更新组织的细胞可分为3类:a干细胞,能进行增殖又能进入分化过程。b过渡细胞,来自干细胞,是能伴随细胞分裂趋向成熟的中间细胞,c 成熟细胞,不再分裂,经过一段时间后衰老和死亡。 ②稳定组织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细胞,功能专一,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细胞分裂少见,但在某些细胞受到破坏丧失时,其余细胞也能进行分裂,以补充失去的细胞,如肝、肾细胞。 ③恒久组织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个体一生中没有细胞更替,破坏或丧失后不能由这类细胞分裂来补充。如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和心肌细胞。 ④可耗尽组织细胞:如人类的卵巢实质细胞,在一生中逐渐消耗,而不能得到补充,最后消耗殆尽。 细胞的生命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包括细胞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前、中、后、末)。 人体的细胞众多,各自的生活周期都是不一样的。 人体各种细胞的生命周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很多人担心衰老,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不管你的寿命多长,你身体的某些部分其实只有几周甚至几天的寿命。这是因为它们在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以下就是身体各部位的寿命: 1.肠细胞的寿命:2-3天 肠上分布着肠绒毛,这些肠绒毛是小的手指状的触角,可增大表面积帮助肠吸收营养。巴特与伦敦医院的免疫学教授汤姆·麦克唐纳德解释说,它们更新速度极快,每2到3天更新一次。这是因为它们经常暴露在化学物如分解食物的高腐蚀性胃酸中,因此它们通常饱受折磨。肠的其他部分通过一层粘液进行自我保护,虽然这种屏障无法长久抵御胃酸,所以,这些位置的细胞的自我更新频率为3到5天。 2.味蕾细胞的寿命:10天 英国牙医协会的科学顾问达明·维穆斯莱教授解释说,舌头上有大约9000个味蕾,帮助我们感受甜、咸、苦或者酸味。味蕾本身是舌头表面细胞的集合,每个味蕾有大约50个味觉细胞。味蕾一般只需要10天到2周便会自我更新一次。但是,任何引起发炎的因素如感染或者吸烟都会损害味蕾,影响它们的更新,减弱它们的敏感性。 3.肺细胞的寿命:2-3周 英国肺脏基金会副主席基思·普罗斯解释说,肺细胞不断自我更新。但是,肺有不

细胞周期分析原理和分析结果解释

细胞周期分析原理和分析结果解释 1、细胞周期指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叫细胞周期时间。 可分为四个阶段(见图): ① G1期(gap1),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期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 ② S期(synthesis phase),指DNA复制的时期; ③ G2期(gap2),指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 ④ M期又称D期(mitosis or division),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从增殖的角度来看,可将高等动物的细胞分为三类: ①连续分裂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因而又称为周期细胞,如表皮生发层细胞、部分骨髓细胞。 ②休眠细胞暂不分裂,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称G0期细胞,如淋巴细胞、肝、肾细胞等。 ③不分裂细胞,指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不再分裂的细胞,又称终端细胞,如神经、肌肉、多形核细胞等等。 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与物种的细胞类型有关,如: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周期为10 小时,人类胃上皮细胞24小时,骨髓细胞18小时,培养的人了成纤维细胞18小时,CHO细胞14小时,HeLa细胞21小时.不同类型细胞的G1长短不同,是造成细胞周期差异的主要原因. 3、流式细胞结果图各参数的意义: 前面讲过,常用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方法是依据细胞DNA含量(横坐标)来分析的:

G1期:细胞DNA复制还没有开始,也是DNA含量最少的,即流式检测结果图的第一个峰; S 期:细胞开始复制,到完成复制,是一个一倍DNA到二倍DNA的过程,在流式结果图中显示期跨度特别大(第二个不高但很宽的峰); G2期:DNA复制完成至分裂的一段时间,此时细胞内含二倍DNA,在流式结果图中的第二个峰; M期:细胞分裂过程,此时细胞内也是二倍DNA,用DNA含量的方法是无法与G2期分开,所以有第三峰明显升高时报告:G2/M期阻滞。 上图是DOS系统下分析细胞周期的一个示意图。不同的机器分析结果参数表示略有不同,但主要看G1、G2、S三个期的数值即可。 1、纵坐标Cell Number:即计数到的有效细胞数; 2、横坐标DNA Content:即DNA量,为什么用DNA量来区别各周期我们等下再讲; 3、G1、G2、S三期在上图已经用箭头标示; 4、右侧数字含义:Mean G1=195.4即G1期DNA含量平均值为195。4;%G1=73.6即G1期细胞数占总数的73。6%;以此类推……

细胞分裂过程图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断裂 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卵原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精子 精细胞子 精卵原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原细胞 胎儿期 初情期后 细胞名称:初级卵母细胞 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 完成时间:排卵前或排卵后,如马在前、牛在后 分裂结果: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排卵: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第二次分裂 细胞名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分裂过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 分裂结果:一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 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 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 体数目 n 2n 3n 4n 减Ⅰ 染色体数 A C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周期 B 0 n 2n 3n 4n 减Ⅰ A C H D E F G 减Ⅱ 间期 精(卵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核DNA 含量 周期 减Ⅰ A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0 n 2n 3n 4n 染色单体数 C 周期 减II 分裂后期 1 2 每 条染色体中的DNA 分 子数目 有丝分裂后期 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结束 有丝分裂 动物 植物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丝体现,膜仁失 体散乱 点中央,数形清 点裂数倍移两极 丝体失,膜仁建

高考二轮复习:细胞分裂图像题专题训练

专题过关 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右图所示细胞是 A .1个动物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1个低等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 .1个动物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 D .1个原癌基因被激活的人体细胞 3.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处于图1 A B 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 点染色体数目是 C 点的二倍 B .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1:1 C .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 段,甲细胞处于DE 段 D .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4.下面A 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的变化图,B 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B 图所示与A 图所示相对应的是 A .a-③ B .d-④ C .c-① D .b-③ 5.下图乙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DNA 量的变化,处于e 段的细胞最可能是图甲中 第1题 第2题

6.下图所示某动物细胞(含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e 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B .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 、b 、d C .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 D .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7.下图中各细胞均处于分裂状态,其中最可能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8.假设某动物精原细胞的两对等位基因(A 和a 、B 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基因的组成是上图中的 9.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 .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第6题 第7题 第9题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

第九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 一、选择题 A-九-1. 有丝分裂前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A. 核仁. 核膜. 核仁组织者都要消失 B. 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 C. 核糖体解体 D. 中心体消失 A-九-2. 细胞周期包括()两个主要时期。 A. G1期和G2期 B. 间期和M期 C. 间期和S期 D. M期和G1期 B-九-3. 虽然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细胞周期,但一般来说,都是()。 A. G1期长,S期短 B. S期长,G2期短 C. S期长,M期短 D. M期长,G1期短 A-九-4. 在细胞周期中,核仁、核膜要消失,这一消失出现在()。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A-九-5.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的分开发生于()。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C-九-6. 同步生长于M期的HeLa细胞与另一同步生长的细胞融合,除看到中期染色体外还见到凝缩成粉末状的染色体,推测这种同步生长的细胞是处于()。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C-九-7. P53基因抑制受损伤细胞进入G2期的机制是()。 A. 通过P21基因作用于周期蛋白 B. 通过抑制P21基因的启动

C. P53蛋白直接作用于周期蛋白 D. P53与P21共同作用于周期蛋白A-九-8. 成熟促进因子是在()合成的。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B-九-9. 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最分散()。 A. 前期 B. 前中期 C. 中期 D. 后期 B-九-10. 下列减数分裂过程中,要发生染色体减数,此过程发生在()。 A. 前期Ⅰ B. 中期Ⅰ C. 后期I D. 后期Ⅱ B-九-11. 染色体出现成倍状态发生于细胞周期中的()。 A. G2期和早M期 B. G1期和S期 C. 晚M期和G1期 D. G0期和G1期 B-九-12. 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 A. 常发生姐妹染色体单体的交换从而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B. 常发生姐妹染色体单体的交叉从而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C. RNA聚合酶明显增多 D. 组蛋白成倍增加 B-九-13. 在有丝分裂中,()。 A. 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S期长短决定 B. 这个时期对不利条件敏感导致G1期阻滞 C. S期的长短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特点:分裂间期历程时期大于分裂期 (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亲细胞染色体数表示为2n,DNA数表示为2a 时期染色体行为其他变化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间期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2n 2a→4a4n 前期 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 含两条染色单体 出现纺锤丝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2n 4a4n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面上,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 晰 形成纺锤体 2n 4a4n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 色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纺锤丝收缩 4n 4a0 末期染色体→染色质 纺锤丝消失,核仁、核膜形 成,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 2n 2a 0 1、在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B)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中期和后期 D、中期、后期和末期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细胞是(B)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 3、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方式是(B)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以上三种方式 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B)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的数目是(C) A、1 B、2 C、4 D、8 5、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C)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人体小块擦伤的皮肤能重新长好,主要是由于细胞能进行(B)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教案-2020汇报

第十三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第一节细胞分裂 教学目的:学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 教学要求: 1.掌握有丝分裂的定义、过程和结果。 2.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和意义。 3.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重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及结果。 难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也称间接分裂,是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按时间顺序分为:前、中、后、末期(一)分裂前期核内染色质开始凝聚前期 细胞变化特征:染色质凝聚、分裂极确定、核仁缩小解体、纺锤体形成。 染色质凝聚:已复制的染色质纤维开始螺旋化,逐渐凝集成具有棒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分裂极确定:在前期,伴随着染色质的凝集,原分布于细胞同一侧的两个中心体开始沿核膜外围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它们最后到达的位置将决定细胞分裂极。核仁缩小解体:核纤层磷酸化降解-核膜消失 纺锤体形成:在前期末出现的临时性细胞器,由两端星体(微管和中心体)形成纺锤样结构,主要包括星体微管、动粒微管、极微管。三类纺锤体微管负端皆朝向中心体,正端远离中心体。 进入前期的标志:核内松散的染色质纤维螺旋化并发生折叠。 动粒:着丝粒两侧附着的多种蛋白质组成在电镜下呈板状或杯状复合结构。 间期就完成复制的两组中心体彼此分开,移向两极;中心体是微管的组织中心之一,能发出大量微管,这些微管与中心体一起被称为星体。马达蛋白以微管为轨

道利用ATP水解出的能量牵引两个中心体移向两极。 染色体列队:前期末,染色体凝集程度增高,在动粒微管牵拉下,染色体逐渐移向赤道面。 (二)分裂中期的细胞赤道面上排列着高度凝聚的染色体 中期metaphase 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最大程度凝缩,两个动粒上结合的微管长度相等,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小的在内侧,大的在外侧。 (三)分裂后期完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后期主要特征:染色体两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细胞的两极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原因: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动力微管影响不大 染色单体向极运动跟马达蛋白有关,该蛋白协调微管运动将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四)分裂末期的细胞核重新组装并完成核分裂 末期主要特征:子代细胞的核形成和胞质分裂。 组蛋白去磷酸化,高度凝聚的染色体开始解旋,染色质纤维重新出现,RNA合成恢复,核仁重新形成,在每条染色体周围形成双层核膜,核孔重新组装;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重新形成核纤层,连接在核膜上。 收缩环:中部质膜下方出现大量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聚集形成的环状结构。 分裂沟:收缩环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的微丝束,通过互相滑动使收缩环不断缢缩,细胞膜内陷形成分裂沟。过程需要的能量由ATP提供。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发生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主要特征:DNA 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细胞遗传物质减半,形成具有单倍体遗传物质的配子细胞。减数分裂也是构成生物变异和多样性的基础。 第一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I ) 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进行片段交换,随后分开, 完成染色体数目减半、遗传物质的交换 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II ) 染色单体分开

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及图像描述

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及图像描述 一、特点 ①分裂间期这一时期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上的准备,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由于DNA的复制,导致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加倍。在DNA复制之前,细胞核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间期实际上呈染色质的状态)含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相同的DNA分子,但仍然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也就是说,姐妹染色单体是在间期形成的。此时,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增加一倍,但染色体数目由于着丝点没断开,而保持不变,只有到了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才因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注意:细胞中央的赤道板是假想平面,实际不存在,而细胞板是实际存在的,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将植物细胞一分为二。仔细体会,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都有一个加倍过程,但加倍的时期是不同的。DNA 在间期加倍,而染色体是在后期加倍,这样在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目都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细胞的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二、染色体、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规律 理解染色体、DNA在有丝分裂各时期数目变化规律关键有三点:一是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包括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结果DNA分子加倍,即由2n~4n,而染色体数目不变;二是后期,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此时细胞内的

细胞分裂教案设计

细胞分裂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讲课内容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与传统教材 2.讲课内容的重要性 细胞分裂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它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三种方式。无丝分裂比较低等,不常见。大多数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形成的,它能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的连续性以及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二教学目标 1. 学习有丝分裂的实质。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分 裂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有丝分裂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生命现象,领悟到学习有丝分裂是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通过有丝分裂的过程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 能力,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规律性的学 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 物的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1 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 5、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2 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3、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四关键词 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 纺锤体中心体染色体分析能力细胞分裂 五.教学策略 1.采用的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课堂练习) 2.信息技术策略 (PPT、图片、视频)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制作)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

细胞分裂过程图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断裂 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卵原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精卵原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原细胞 胎儿期 初情期后 细胞名称:初级卵母细胞 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 完成时间:排卵前或排卵后,如马在前、牛在后 分裂结果: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排卵: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第二次分裂 细胞名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分裂过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 分裂结果:一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 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 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来源:学§科§网]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 体数目 n 2n 3n 4n 减Ⅰ 染色体数 A C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周期 B 0 n 2n 3n 4n 减Ⅰ A C H D E F G 减Ⅱ 间期 精(卵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核DNA 含量 周期 减Ⅰ A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0 n 2n 3n 4n 染色单体数 C 周期 减II 分裂后期 1 2 每 条染色体中的 DNA 分 子数目 有丝分裂后期 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结束 有丝分裂 动物 植物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丝体现,膜仁失 体散乱 点中央,数形清 点裂数倍移两极 丝体失,膜仁建

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细胞增殖 Ⅰ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 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 期和末期。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 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 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具体见表: 三、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 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 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 体细胞数目。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 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基因),因而 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

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4、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辨认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对于鉴别生物种类、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以及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Ⅱ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分裂过程是先细胞核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2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2个子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这种分裂方式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在某些植物的胚乳中胚乳细胞的分裂等。 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如人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蚕的睾丸上皮细胞,植物的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细胞中都曾见到过无丝分裂现象。蛙(两栖类)的红细胞是进行无丝分裂,但不能依次类推,人的红细胞也是无丝分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永久失去分裂的能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通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再分化发育而来的(由造血干细胞依次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最后形成为成熟红细胞)。 Ⅲ减数分裂 一、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器如何增殖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器如何增殖 在“细胞增殖”一节的教学中,常常有学生问我:“细胞器的数量增加吗?”当然要增加。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不仅要复制,各种细胞也要增殖,随着细胞质的分裂进入到子细胞中去。不同细胞器其增殖方式有所不同。 一、线粒体的增殖 许多研究结果和电镜观察表明,细胞内线粒体的增殖是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线粒体分裂一般先经过一个生长阶段,然后其中的DNA进行复制,线粒体中部缢缩或在中间产生隔膜而一分为二。有的线粒体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如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先在线粒体上出现球形小芽。然后与母体分离,不断长大而形成新的线粒体。 二、叶绿体的增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是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叶绿体的增殖也是由原来的叶绿体分裂来实现的。现在已经证明,无论原质体、发育中的幼龄叶绿体和成熟叶绿体都能分裂增殖,但叶绿体数目的增加主要靠幼龄叶绿体的分裂,有关计算为可以增加5倍~10倍。成熟叶绿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再分裂或很少分裂。此外,叶绿体的分裂受光照、温度等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中心粒的增殖 中心粒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育周期才能达到成熟并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作用,分裂时的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有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到S期(DNA合成期)时,两个中心粒稍有分离,在距母中心粒的一定距离(50NM-60NM)处,在其垂直方向复制出一个子中心粒。G2(合成后期)晚期到M(分裂期)早期,子中心粒不断长大,逐渐分离移到两极的两对中心粒形成晕,并组织纺锤体及星体。到M末期,每个子细胞各获得一对中心粒——一个母中心粒和一个子中心粒。 四、核糖体的发生 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简称rRNA)构成的,真核细胞的核仁是rRNA合成、加工、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研究发现,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生长活跃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的核仁比较大,可占总核体积的25%;不具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如肌肉细胞、休眠的植物细胞,其核仁很小。 五、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增殖 细胞分裂时,内质网解体成碎片,然后以碎片的形式进入子细胞中,在子细胞中这些碎片再次融合形成新的内质网。 与内质网稍不同,高尔基体是裂解形成许多小泡,这些小泡分配到子细胞中后,再次融合形成囊解形成泡状结构,堆积在一起形成新的高尔基体。 总之,细胞器的增殖也是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而且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保证产生的子细胞能正常执行各种功能。因此,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就当适当补充,使学生对细胞增殖有更全面的了解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细胞分裂 一、知识归纳 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无丝分裂 分裂间期 前期 过程 中期特征图像 分裂期 后期 有丝分裂 末期 意义 方式 特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 减数分裂特征图像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形成 意义 二、基础知识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包括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两个阶段 2、特点:分裂间期历程时期大于分裂期 (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亲细胞染色体数表示为2n,DNA数表示为2a 时期染色体行为其他变化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 间期蛋白质合成和DNA 复制 2n 2a→4a4n 细胞分裂

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每 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 单体 出现纺锤丝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2n 4a4n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 在赤道面上,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形成纺锤体 2n 4a4n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 体成为染色体,染色 体数暂时加倍 纺锤丝收缩 4n 4a0 末期染色体→染色质纺锤丝消失,核仁、 核膜形成,细胞分裂 成2个子细胞 2n 2a 0 1、在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B)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中期和后期 D、中期、后期和末期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细胞是(B)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 3、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方式是(B)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以上三种方式 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B)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的数目是(C) A、1 B、2 C、4 D 、8 5、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C)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人体小块擦伤的皮肤能重新长好,主要是由于细胞能进行(B)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四)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项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纺锤丝构成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和纺锤丝一起构成 子细胞的形成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缢束

7_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Cell Division and Cell Cycle 染色体正确复制与分离 细胞增殖的调控

内容 ?有丝分裂过程 ?染色体的运动 ?细胞周期各个时相的特点 ?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分子组成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新的细胞周期如何起始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正常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失衡

一、细胞分裂 (一)细胞分裂的类型 1.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无丝分裂同样是高等生物组织细胞的正常分裂 方式 分裂迅速、能量消耗少、分裂的细胞仍可以执行功 能。存在于人体创伤愈合、癌变及衰老组织中,也 存在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中。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 1.有丝分裂(mitosis)保障了染色体完整、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过程: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1)前期prophase 特征:染色质凝集、分裂极确定、核仁缩小并解体

?主要事件: ?完成DNA复制的染色质开始凝集,染色单体 通过着丝粒结合。DNA的着丝粒序列形成着 丝粒。 ?中心体完成复制,开始向两极运动 ?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及其周围的无定形 物质构成,中心粒可能进行微管的组装, 无定形物质中包含大量的与中心体结构和 功能相关的蛋白,如微管蛋白、微管结合 蛋白、马达蛋白等。

?中心体是微管组织中心(MTOC),与细胞 形态维持、细胞运动、有丝分裂密切相关。 ?星体(aster)由中心体及其发出的放射状 排列的微管构成。 ?马达蛋白推动星体沿微管分离,形成有丝 分裂的两极。 ?rRNA合成停止,蛋白翻译水平下降

人体细胞分裂周期和代谢周期

人体细胞分裂周期和代 谢周期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人的寿命与细胞分裂周期和代谢周期这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婴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为一年零两个月,其寿命为30年。小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其寿命为3年。 人体的自然寿命约120岁,而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寿命有显着差异,根据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程度,生存时间,可将人体的组织细胞分为四类: ①更新组织细胞:执行某种功能的特化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后衰老死亡,由新细胞分化成熟补充,如上皮细胞、血细胞,构成更新组织的细胞可分为3类:a干细胞,能进行增殖又能进入分化过程。b过渡细胞,来自干细胞,是能伴随细胞分裂趋向成熟的中间细胞,c成熟细胞,不再分裂,经过一段时间后衰老和死亡。 ②稳定组织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细胞,功能专一,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细胞分裂少见,但在某些细胞受到破坏丧失时,其余细胞也能进行分裂,以补充失去的细胞,如肝、肾细胞。 ③恒久组织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个体一生中没有细胞更替,破坏或丧失后不能由这类细胞分裂来补充。如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和心肌细胞。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 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G1、S、G2和M期4个时期。G1期为DNA合成前期,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 为合成后期,DNA合成终止;M期为有丝分裂期。细胞周期可反映细胞的增殖能力。 学术术语来源--- 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 文章亮点: 在脐带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实验特色性的对传统的组织块贴壁法进行了改进,将传统组织贴壁法中本应丢弃的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二次贴壁培养,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数量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二次贴壁法得到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且增殖能力旺盛,具有体外多向分化潜能,可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细胞来源。关键词: 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二次贴壁 主题词: 干细胞;脐带;间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摘要 背景: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取材方便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足月妊娠分娩胎儿脐带,利用改良的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即将传统组织贴壁法中本应丢弃的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二次贴壁培养,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组织贴壁后第5-7天可见有梭形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第10天左右可形成明显的细胞克隆。将组织块转移到新培养瓶中继续培养,2 d后即可见有细胞爬出,细胞生长速度较快,5 d即可形成细胞克隆。传代后的细胞形态均一,呈成纤维细胞样的长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高表达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细胞增殖能力旺盛,平均倍增时间为50 h左右,41.24%的细胞处于G2/S期。体外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二次贴壁培养出的细胞也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通过这种培养方法获得的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是传统方式培养的2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细胞分裂过程图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断裂 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卵原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精卵原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原细胞 胎儿期 初情期后 细胞名称:初级卵母细胞 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 完成时间:排卵前或排卵后,如马在前、牛在后 分裂结果: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排卵: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第二次分裂 细胞名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分裂过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 分裂结果:一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 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 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来源:学§科§网] 染色体数目 染色单 体数目 n 2n 3n 4n 减Ⅰ 染色体数 A C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周期 B 0 n 2n 3n 4n 减Ⅰ A C H D E F G 减Ⅱ 间期 精(卵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核DNA 含量 周期 减Ⅰ A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0 n 2n 3n 4n 染色单体数 C 周期 减II 分裂后期 1 2 每 条染色体中的DNA 分 子数目 有丝分裂后期 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结束 有丝分裂 动物 植物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丝体现,膜仁失 体散乱 点中央,数形清 点裂数倍移两极 丝体失,膜仁建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

细胞增殖周期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中心粒复制后向两极分离发生在()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E.G0期 2.RNA合成抑制剂——低剂量放射线菌素D可抑制细胞由()A.G1期向S期过渡 B.G0期进入S期 C.S期向G2期过渡 D.G2期向M期过渡 E.G1期进入G0期 3.不同的细胞类型,周期时间差异主要是由()期的时间不同所致A.G1 B.S C.G2 D.M E.G 4.DNA的半保留复制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5.细胞周期时段中,哪个时期最短()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E.G0期 6.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细胞器的活动与有丝分裂的分裂极的确定有关 A.高尔基复合体 B.粗面内质网 C.滑面内质网 D.中心体 E.线粒体 7.高等植物细胞由()组织形成纺锤体

A.中心体 B.星体 C.微极 D.线粒体 E.基体 8.关于有丝分裂,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 A.前期,核内染色质凝集,形成染色质丝,然后逐渐变粗变短,形成具有一定形态,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B.在早前期,核仁消失,核膜崩解 C.染色体排列形成赤道板于中期 D.后期末,染色体在两侧合并成团 E.核仁、核膜重新出现于末期 9.用秋水仙素抑制微管聚合,破坏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可被阻断于有丝分裂()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10.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通常由()开始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E.间期 11.在肿瘤细胞群中,处于()期的细胞最少 A.G1 B.S C.G2 D.M E.G0 12.关于肿瘤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与其相应的正常细胞的周期时间相同 B.肿瘤细胞的增殖是无限的 C.肿瘤细胞中,大部分细胞处于G0期 D.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常采用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进行区别杀伤的方法 E.抗癌药物,根据其对细胞周期的作用不同分为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周期特异性药物 13.一般()期的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 A.G1 B.S C.G2 D.M E.G0

细胞分裂方式

细胞分裂方式 姓名:甘满疆班级:生物科学191班学号:2019213815 一、无丝分裂 (1)名词解释:无丝分裂(amitosis)又叫核粒纽丝分裂,是指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 (2)过程:无丝分裂的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 也就看不到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 (3)发生场所: 真核生物可进行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在低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在高等植物中也常见。高等植物营养丰富的部位,无丝分裂很普遍。如胚乳细胞(胚乳发育过程愈伤组织形成)、表皮细胞、根冠,总之薄壁细胞占大多数; 人体大多数腺体都有部分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主要见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 蛙的红细胞、蚕的睾丸上皮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二、有丝分裂 (1)名词解释:有丝分裂(mitosis),又称做间接分裂,是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由W. Fleming于1882年发现于动物。特点是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有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使已经在S期复制好的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

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高等植物)。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不同的。 (2)细胞周期 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 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 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 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3)分裂间期 G1(DNA合成前期):染色体蛋白质和DNA解旋酶的合成 分裂间期S(DNA合成期):进行DNA的复制 G2(DNA合成后期):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 ●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没有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而是以染色质的形式进行DNA (即脱氧核糖核酸)单链复制。 ●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意义:有丝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全部过程重要准备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 (4)分裂期 分裂期又分为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分裂末期。 ?前期(prophase)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是指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 a、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 染色线螺旋缠绕并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因为染色质在间期中已经 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即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体, 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核仁在前期的后半期渐渐消失。 在前期末核膜破裂,于是染色体散于细胞质中。 进行RNA(即核糖 核酸)的复制与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