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石家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16
2005年石家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02-21 10:46:00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构建“和谐石家庄”和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综合
全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1.5%。人均GDP达到20082元,比上年增加3215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7.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市区224.1万人,增长3.1%。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城市化率达42.8%,比上年提高 1.24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12.55‰,死亡率5.28‰,自然增长率7.27‰。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7.1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在岗职工85.5万人,比上年减少0.1%,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949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市区单位从业人员为55.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4.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7565元,比上年增长10.5%。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参加各种保险职工逐年增加。年末全市各类企业在职职工及个体工商户共有67.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3.6万人;21.9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比上年增加1.4万人;年末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2.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5.3万人,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7.5万人。年末全市96.4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比上年增加25.5万人,增长36%,医疗保险覆盖率达83.7%,比上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共有74470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4.5%;上缴税金7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2.6%。
二、农业
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204亿元,增长4.5%,牧业产值231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亿元,增长10.3%。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和亩产分别达到482.4万吨和439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2.6万吨和6公斤。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增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绿色农业、精品农业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6%,和上年持平。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单位万吨2005年比上年±%
粮食482.4 2.7
油料23.8 1.5
棉花 1.8 -13.8
蔬菜1270.2 4.2
水果236.2 2.4
肉类总产量107.3 4.4
其中:猪肉65.8 4.7
禽蛋103.3 6.0
奶类74.0 14.6
水产品 2.9 3.8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平原地区基本普及,农业用电有较大增长。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80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35%。农用运输车43.3万辆,增长5.9%;大中型拖拉机1.7万台,增长9.2%。当年机耕面积48.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3%,机播面积59.7万公顷,增长4.2%,机收面积32.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农村用电量51.5亿千瓦时,增长8.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8.6万吨,增长0.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市工业保持了上年较快增长的态势,并获得效益与生产基本同步增长的好局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9.6%。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亏损额减少,全市工业产销率达98.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12.6亿元,增长21.3%,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0%。“药都”建设取得新成绩,成为国家3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建筑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年末全市建筑企业个数289个,全年完成总产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竣工产值141亿元,增长17.1%。竣工面积81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市继续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同上年相比增速持平,投资结构得到优化,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94亿元,增长38.3%。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5亿元,增长62.6%,比上年增速加快2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23亿元,增长23.8%,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
建设项目投资完成668亿元,增长38.3%;施工项目个数3330个,增长42.9%,新开工项目2745个,增长4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38.7%,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698万平方米和10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28.9%。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情况下,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近几年来较高水平。
住房相关需求增长幅度较大,居民用于建筑装潢材料类消费2.7亿元,增长69.6%;用于服装类消费29.9亿元,增长51.4%;用于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消费5.4亿元和2.9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6.5%;餐饮市场趋旺,零售额达到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8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27个,生产资料市场57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55个,其中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商贸中心成交额分别达到271.5亿元和27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7%和15.0%。
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略有上升,涨幅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