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匀速圆周运动作业

匀速圆周运动作业

匀速圆周运动作业
匀速圆周运动作业

匀速圆周运动作业

1.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形转桶,绕其竖直中心轴OO /转动,小

物块a 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小物

块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 C ) A.r g μ B.g μ C.r g D.r

g 2.线段OA=2AB ,A 、B 两球质量相等,固定在轻杆OA 上A ,B 两点,当它们绕O 点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

时,两线段拉力之比 T BA :T OB ( A )

A .2:3

B .3:2

C .5:3

D .2:1 3.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地面的摩擦力已经达到最

大,当汽车速率增为原来的2倍时,则汽车转弯的轨道半径( D )

A.减为原来的1/2

B.减为原来的2倍

C.至少增为原来的2倍

D.至少增为原来的4倍

4.如右图所示,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a 、b 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在a 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

B .在a 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

C .在a 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

D .在a 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

5.如图所示,两长度相等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分别系在竖直杆的A 、B 两点上,另一端共同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C .当杆以某一角速度转动时,两绳恰好被拉直.这时,如果使角速度再增大一些,绳子仍未断,则(A )

A .绳AC 、BC 拉力均变大

B .绳A

C 拉力变大,绳BC 拉力不变

C .两绳拉力的合力总是指向AB 中点

D .随着角速度的增大,可能会出现绳BC 拉力大于绳AC 拉力的情况

6.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与m (M >m ),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 <R}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接线刚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转盘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值不得超过( D )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钉相距0.4 m 的两个钉子A 和B ,长1m 的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0.4kg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钉子A 上,开始时,小球和钉子A 、B 在同一直线上,小球始终以2m/s 的速率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 ,那么,从开始运动到细绳断开所经历的时间是

(B )

第2题图 A B O 第1题图 ω a O O / a b

A .0.9πs

B .0.8πs

C .1.2πs

D .1.6πs

8.在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等于( B ) A.Rg v 2sin arc B.Rg v 2 tg arc C.Rg v 22sin arc 21 D.Rg

v 2

ctg arc 9.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 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今使小球沿水平方向作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C )

A .R m 2ω

B .24222R m g m ω-

C .24222R m g m ω+

D .不能确定 10.歼击机的“稳定盘旋过载”指的是歼击机做水平盘旋时的加速度,这个参数越大,表明战机近距离格斗中能更快地抢占有利攻击阵位,也能更灵活地逃脱敌机或导弹的追击。国产某新型战机的稳定盘旋过载为6g (g 为重力加速度,g=10m/s2),在飞行速度360m/s 时,它水平盘旋的最小半径R 和机翼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为(AC )

A 、 R=2160m

B 、 R=1080m

C 、 α=arctan6

D 、 α=arctan(1/6)

11.如图所示,具有圆锥形状的回转器(陀螺),绕它的轴在高

为h 的光滑桌面上以角速度ω快速旋转,同时以速度υ向左运动.若

回转器的轴一直保持竖直,且从桌子的边缘滑出时恰不与桌子边缘发

生碰撞,则其落地点离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等于(设回转器的高为H ,

底面半径为R ,不计空气对回转器的作用)( C )

A 、hR/H

B 、HR/h

C 、

D 、2

1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

并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AC

A.运动周期相同

B.运动线速度一样

C.运动角速度相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

13.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

档位变速器,很多种高档汽车都应用了无级变速。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之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动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D 1、从动轮直径D 2的位置时,主动轮转速

n 1、从动轮转速n 2的关系是:( B )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从现行高中知识体系来看,匀速圆周运动上承牛顿运动定律,下接万有引力,因此在高一物理中占 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学好这一章还将为高二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及高三复习中解决圆周运动 的综合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 1. 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1) 线速度大小,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 (2) 角速度,恒定不变量; (3)周期与频率; (4) 向心力,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向心加速度 ,方向与向心力相同; (5)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 ,、、、的关系为。所以在、、中若一个量确定,其余两个量 也就确定了, 而还和有关。 2.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1) 具有一定的速度; (2) 受到的合力(向心力)大小不变且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力(向心力)与速度始终在一个确 定不变的平面内且一定指向圆心。 3. 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1) 始终受合外力作用, 且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其大小不变,始终指向圆心,因合力始终与速度垂直, 所以合力不做功. (2) 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题意,可以选择相关的运动学量如 v ,3, T , f 列出动力学方程;,,, 熟练掌握这些方程,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4. 变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1)受合外力作用,但合力并不总是指向圆心, 且合力的大小也是可以变化的, 故合力可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速率也在变化. (2)合外力的分力(在某些位置上也可以是合外力 )提供向心力. 例题1?在图1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 r ,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 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 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 .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说明: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各物理量时,要抓住等量和不等量之间 如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而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通过皮带传 虑皮带打滑的前提下)或是齿轮传动,皮带上或与皮带连接的两轮边缘的各点及 齿轮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练习 1.如图所示的皮带转动装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一个轮轴, ,。假设在传动过 程中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边缘上的 A 、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 ___________ ;线 r 。 c 点和d 点分别于小轮和大轮 的关系。 动(不考 a r 4r d - 'Jr 图1

圆周运动基础练习题

圆周运动练习题 1.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C ) A .物体除其他的力外还要受到—个向心力的作用 C .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D .向心力的大小—直在变化 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线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BC ) A .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 .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 .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D .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3.正常走动的钟表,其时针和分针都在做匀速转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选B) A .时针和分针的角速度相同 B .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2倍 C .时针和分针的周期相同 D .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12倍 4.A 、B 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s A ∶s B =2∶3,转过的角度之比?A ∶?B =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BC ) A .它们的半径之比R A ∶R B =2∶3 B .它们的半径之比R A ∶R B =4∶9 C .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2∶3 D .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3∶2 5.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 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C ) A .摆球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A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摆球A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 .摆球A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6.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速度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 甲和F f 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选A ) A . F f 甲小于F f 乙 B . F f 甲等于F f 乙 C . F f 甲大于F f 乙 D . F f 甲和F f 乙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 7.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选D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8.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 m/s 2,g 取10 m/s 2, 那么在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 (选C ) A .1倍 B .2 倍 C .3倍 D .4倍 9.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4 3,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选B ) A .15 m/s B .20 m/s C .25 m/s D .30 m/s 10.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 ,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 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 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选D ) A.一定是拉力 B.一定是推力 C.一定等于零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零 (第5题)(第15题)

《匀速圆周运动》教学案例

《匀速圆周运动》教学案例 蔡之刚 一、课程设计背景 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多且抽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曝光得到的星空照片和游乐场的过山车,说明了身边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我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运用“过山车模型”替代游乐场的过山车导入外,还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他的替代实验进行演示。但我认为采用教材的导入还不够,若能增加“水流星”的实验导入将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节课将成功一半。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设计时就将“水流星”的实验增加到导入过程里了。 二、教学过程 上课时,我按照设计好的顺序,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曝光得到的星空照片,体会地球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过山车模型”说明了游乐场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我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被激发起来,但还没有达到高潮。这时我拿出了自制的“水流星”装置问:“哪位同学上来表演水流星?”,在大家的推举下,一位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在没有任何指点的情况下表演了“水流星”。由于缺乏经验,该同学在收回“水流星”装置时,不小心将“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半到地上,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该同学有些不好意思,有退缩的表现。这时我鼓励他要大胆表现自己,要勇于克服困难。在我的指导下,该同学将“水流星”装置重新装满水,再次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水

流星”中的水洒了一点点到地上,只引起同学们轻微的叹息声。接着,我将“水流星”从他的手中接过来亲自表演,并将有关方法向同学们阐述清楚。当表演即将结束时,我照着“水流星”的惯性顺势一带,“水流星”便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一滴水都没掉出来。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接下来可想而知,整堂课上得非常活。 三、反思与评价 我对这一堂课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的是我在导入过程增设“水流星”的实验,原本是要增加一些课堂气氛,没想到课堂气氛会那么热烈。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原本很枯燥的概念课会上得那么活。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源泉

高考专题复习:圆周运动(精选.)

圆周运动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条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和速度方向垂直并指向圆心。 2.描述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 (1)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有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转速n 、向心加速度a 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用半径r 联系在一起的。如:T r r v πω2= ?=,2 2224T r r r v a πω===。要注意转速n 的单位为r/min ,它与周期的关系为n T 60=。 (2)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中,对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均适用的公式有: ωωv r r v a ===22 ,公式中的线速度v 和角速度ω均为瞬时值。只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 的公式有:2 24T r a π= ,因为周期T 和转速n 没有瞬时值。 例题1.在图3-1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 c 点和 d 点分别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练习 1.如图3-4所示的皮带转动装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一个轮轴,2:1:=c A R R ,3:2:=B A R R 。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边缘上的A 、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 ;线速度之比是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 2.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 图3-1 4r 2r r r a b c d 图3-4

物理圆周运动经典习题(含详细答案).

圆周运动练习题 1. 在观看双人花样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动员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动员的男运动员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45°,重力 加速度为g =10 m/s 2,若已知女运动员的体重为35 k g ,据此可估算该女运动员( ) A .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2 N B .受到的拉力约为350 N C .向心加速度约为10 m/s 2 D .向心加速度约为10 2 m/s 2 图4-2-11 2.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最近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 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 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 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4-2-12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离心运动 B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向心运动 C .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 D .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 图4-2-12 3. (201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4-2-13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置于正方体的光滑盒子中,盒子的 边长略大于球的直径.某同学拿着该盒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 为g ,空气阻力不计,要使在最高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恰好无作用力,则( ) A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小于2πR g B .该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等于2πR g C .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小于2mg D .盒子在最低点时盒子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大于2mg 图4-2-13 4.图示所示, 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 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 .从动轮的转速为r 1r 2n D .从动轮的转速为r 2r 1 n

匀速圆周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4.1 匀速圆周运动 学案 本章要求:1、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2、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 3、关注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1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己个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知道圆周运动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能用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之间的 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理解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学习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己他们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知识要点】: 1、圆周运动的概念: 运动轨迹为 是圆周运动。它是一种变速运动,其速度的 始终发生变化。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叫匀速圆周运动 2、圆周运动的描述: 1)、线速度: 与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也可以这样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它不只有大小,还有方向,实际上是矢量。 2)、角速度: 与 的比值叫做角速度,计算公式 ;也可以这样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它只有大小。 3)、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改变,就会有加速度的产生,而圆周运动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的,其速度方向总是发生改变,所以,速度是发生变化的,则必然有加速度的存在;若是变速率圆周运动,加速度不仅会改变方向,还会改变大小;若是匀速度(率)圆周运动,加速度则仅仅改变方向;改变方向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其运动学计算公式为:; ππ?ωππ2f T 2;2fr T 2r t s ======t v 222222r 4f T 4r r v r ππω====心a 4)、周期与频率: 匀速圆周运动一周素用的时间叫 ,它的倒数叫做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数。 5)、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以及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典型题型】 1、 同轴转动问题: 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圆周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线速度之间的关系R :r 。学生自己推出: 2、 异轴转动问题: a b 如图a 所示:当两圆相切时Q 与P 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如图b 所示:当实线连接时Q 与P 点的线速度相同,当虚线连接时Q 点与 P` 点相同。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蔡小娟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倡导情景设置、师生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研究者. 学习任务分析: 圆周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关圆周运动的问题是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机械能和电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实例分析求解,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特别要掌握几个模型及条件. 一、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者分析: 一、学生学完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论知识,尚缺乏实际的应用,对定律的理解还比较粗浅,本节课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利于学生的理解、消化. 二、本节课来源于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但学生对相关新事物、新情况的了解较为片面,不能很好地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那么这个力或这个合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实例的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重点难点

匀速圆周运动练习题 超经典题型

三、匀速圆周运动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 B.它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它们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D.它们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3.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时,下列正确说法是[] A.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60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 C.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360倍 D.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86400倍 4.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A.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 A.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始终和初速度垂直的恒力作用 B.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 C.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D.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跟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 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7.如图1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受力,正确的是[] A.受重力、拉力、向心力 B.受重力、拉力 C.受重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若依靠摩擦力充当向心力,其安全速度为[] 9.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 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 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10.一圆筒绕其中心轴OO1匀速转动,筒内壁上紧挨着一个物体与筒一起运动相对筒无滑动,如图2所示,物体所受向心力是[] A.物体的重力 B.筒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C.筒壁对物体的弹力 D.物体所受重力与弹力的合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优质教案

第四节 匀速圆周运动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4、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推理、归纳 五、教学过程 物体沿圆周运动是很常见的运动, 例如:转动的电风扇上各点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等。最简单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一)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举例:电风扇转动时,其上各点所做的运动;地球和各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 怎样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呢? (二)线速度 a :分析:,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时间t 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s 与t 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b :线速度: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通过的弧长s 与时间t 的比值就是线速度的大小。用符号v 表示. t s v = 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线速度的方向?→? 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 结论:因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它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速率不变。 (三)角速度 a :学生阅读课文 【角速度】内容

b:阅读思考题 1)角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2)角速度等于和的比值 3)角速度的单位是 c:说明: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ω是恒定的 d:强调角速度单位的写法rad / s (四)周期 a:学生阅读课文【周期】内容 b:阅读思考题: 1)叫周期,叫频率;叫转速 2)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3)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4)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学生阅读课文【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内容 学生复述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v=2πr/T ω=2π/T v=rω 讨论v=rω 1)当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 2)当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 3)当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 (六)、课堂练习 例1:分析下图中,A、B两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得到:主动轮通过皮带、链条、齿轮等带动从动轮的过程中,皮带(链条)上各点以及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例2:分析下列情况下,轮上各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圆周运动专题汇编(必须掌握经典题目)

r m 高一期末考试题目 圆周运动专题汇编 ——高一必须掌握的经典题目 一、选择题[共53题] .............................................................................................................. 1 二、填空题[共9题] ................................................................................................................ 9 三、实验题[共2题] .............................................................................................................. 11 四、计算题[共6题] .............................................................................................................. 12 [编者按]高一不可能一步达到高三的水平,到底需要掌握哪些题型?打开历年的高一中考、末考题目,就可以心中有数了。这是笔者从138套历年全国各地高一期末考试题目中挑选的题目,选择题[共53题],填空题[共9题],实验题[共2题],计算题[共6题],共70道,不涉及与机械能联系的题目,汇编成一体,供讲新课的老师参考。 一、选择题[共53题] 1、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 A .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 .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gL D .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可能等于重力 2、在质量为M 的电动机的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重物到转轴的距离为r , 如图所示,为了使放在地面上的电动机不会跳起,电动机飞轮的角速度不能超过( ) A . g mr m M + B .g mr m M + C .g mr m M - D . mr Mg 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 .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 .大小、方向都变化 D .大小、方向都不变 4.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凸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 A .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 B .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 C .车对凸形桥面的压力大 D .无法判断 5、洗衣机的脱水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如图所示,则此时: A .衣物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 .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

物理教案-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物理教案-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接着详细介绍了火车转弯和汽车过拱桥两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后面又附有思考与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法建议 1、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首先引导学生对做周围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求出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物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即:第一: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第二:运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第三:由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列出方程求解. 3、可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向心力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单独提供,也可由它们的合力提供.

4、在讲述汽车过拱桥的问题时,汽车做的是变速圆周运动,对此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向学生指出: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各位置受到的向心力分别产生了物体通过各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仍是适用的.但要注意,对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只有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向心力才是合外力.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指出:此问题中出现的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或小于车重的现象,是发生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或失重现象. 教学设计方案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重点:分析向心力来源.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主要设计: 一、讨论向心力的来源: 例如: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人造地球卫星);弹力提供向心力(绳系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摩擦力力提供向心力(物价在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转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圆锥摆等). 二、讨论火车转弯: (一)展示图片1:火车车轮有凸出的轮缘. (二)展示课件1:外轨作用在火车轮缘上的力F是使火车必须转弯的向心力. (三)展示课件2:外轨高于内轨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是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四)讨论:为什么转弯处的半径和火车运行速度有条件限制? 三、讨论汽车过拱桥: (一)思考:汽车过拱桥时,对桥面的压力与重力谁大? (二)展示课件3:汽车过拱桥在最高点的受力情况(变变) (三)展示课件4:汽车过凹形桥时低点时的受力情况(变变) (四)总结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失重情况.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练习题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练习题 1. 如图3-1所示,两根轻绳同系一个质量m=0.1kg 的小球,两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轴上的A 、B 两处,上面绳AC 长L=2m ,当两绳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当小球随轴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 ω=4rad/s 时,上下两轻绳拉力各为多少? 2. 如图3-2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 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 ,小轮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 A .a 点与b 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点与c 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点与d 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a 、b 、c 、d 四点,加速度最小的是b 点 3. 如图3-4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有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A 与碗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碗绕竖直轴OO/匀速转动时,物体A 刚好能紧贴在碗口附近随碗一起匀速转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求碗转动的角速度. 图3- 图3- 图3-4

4. 如图3-6所示,半径为R 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 处沿OB 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 ,则小球的初速度v =____,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_____。 5. 如图3-7所示,小球Q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Q 球转到图示位置时,有另一小球P 在距圆周最高点为h 处开始自由下落.要使两球在圆周最高点相碰,则Q 球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6. 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水的质量m =0.5 kg ,绳长L =60 cm ,求: ①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②水在最高点速率v =3 m/s 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7. 汽车质量m 为1.5×104 kg ,以不变的速率先后驶过凹形路面和凸形路面,路面圆弧半径均为15 m ,如图3-17所示.如果路面承受的最大压力不得超过2×105 N ,汽车允许的最大速率是多少?汽车以此速 率驶过路面的最小压力是多少? 图 3-6 图 3-7 图3-17

(完整版)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圆周运动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 ——物体的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条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和速度方 向垂直并指向圆心。 2.描述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 (1)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有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转速n 、向心加速度a 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用半径r 联系在一起的。如:T r r v πω2=?=,2 2224T r r r v a πω===。要注意转速n 的单位为r/min ,它与周期的关系为n T 60=。 (2)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中,对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均适用的公式有: ωωv r r v a ===22 ,公式中的线速度v 和角速度ω均为瞬时值。只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有:2 24T r a π= ,因为周期T 和转速n 没有瞬时值。 例题1.在图3-1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 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出a 、b 、c 、d 四点之间的等量关系。因为a 、c 两点在同一皮带 上,所以它们的线速度v 相等;而c 、b 、d 三点是同轴转动,所以它们的角速度ω相等。 所以选项C 正确,选项A 、B 错误。 设C 点的线速度大小为v ,角速度为ω,根据公式v=ωr 和a=v 2/r 可分析出:A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r v a A 2=;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r v r r r a D 2 22)2(4=?=?=ωω。所以选图3-1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好)

3.把盛水的水桶拴在长为L 的绳子一端,使水桶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使水在水桶转到最高点时不从水桶里流出来,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应该是( ) B C D 6.如图,一质量为m 的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2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释放,当悬线碰到钉子 瞬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C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D .悬线拉力突然增大 1.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到最高点时,里面水也不流出来,这是因为 ( ) A .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了 B .水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 C .水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水做圆周运动 D .杯子特殊,杯底对水有吸力 2.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仍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4.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一条绳子系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变为24v gR ,则两位置处绳子所受的张力之差是( ) A .6mg B.5mg C .4mg D .2mg 5.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 D .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匀速圆周运动 教案

《认识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认识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 2、学会用线速度、角速度等物理量描述一个匀速圆周运动。 3、掌握线速度、角速度等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导入,让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引入线速度、角速度等概念。对于线速度的讲解,教材是用了自行车轮的模型,以车轮上转过的弧长来定义线速度。重点讲解了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强调了线速度方向是一直在变化的(沿切线方向)。对于角速度,教材仍然引入了自行车的传动装置。一大一小两个齿轮由一链条相连。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不等。 教材同样借用生活中的事物,介绍了周期、频率和转速等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难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圆周运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介绍这一运动并不太大障碍。而且还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讲解圆周运动的规律。在讲线速

度、角速度的时候,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自行车轮或光盘等,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这一物理量的意义。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身边的圆周运动。比如自行车上、水车、磨盘、DVD光盘等。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一般是怎么描述这些圆周运动快慢的呢?由于圆周运动的特殊性,我们分别以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和角度来度量圆周运动的快慢。 2、展开 在演示圆盘上,在同一条半径上,设定A、B两点,对比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线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是沿着圆周的切线方向的。在自行车大、小齿轮轮缘上的A、B两点贴上不同颜色的彩纸。当齿轮匀速转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A、B转过的弧长相同,但相对于圆心转过的角度不同。 再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简单介绍周期、频率和转速。我们把周期性运动每重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周期。频率就是单位时间没运动重复的次数。转动是单位时间内的转动次数。 3、关于实验演示 用一根绳子,拴着一个重物,手捏着绳的一端,不停地做圆周运动。演示圆周运动的快慢及转速和频率等概念。条件允许,也可做一个像摇奖用的转盘,在转盘上标出A、B两点,让学生深入直观的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及关系。

匀速圆周运动临界问题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临界专题 任务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的一般是匀速圆周运动.这样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合外力提供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 力. 同学们通过下面的练习,体会下面在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特点。 1.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一小木块。转速为60rad/ min时,木块离轴8cm恰 好与转盘无相对滑动,当转速增加到120rad/min时,为使小木块刚好与转盘保 持相对静止,那么木块应放在离轴多远的地方?(注:汽车在水平面上转弯类 ............. 似这种情况) ...... 任务二: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的情况关键在于: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状态分析。依据物体在圆周最高点的受力状态可以大致分为:物体最高点无支撑力的情况(例:绳球模型)和物体最高点有支撑力的情况(例:杆球模型) 图1绳球模型图3轻杆模型图4圆管轨道 1.如图1、2 所示,没有支撑物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 ○1临界条件 ○2能过最高点的条件,此时绳或轨道对球分别产生______________ ○3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 2.如图3、4所示,为有支撑物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往往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对于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 动问题,中学阶段只分析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下面对这类 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能过最高点的条件,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 ○2当0gr时,杆对小球的力为其大小为____________ 讨论:绳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有什么不同? (第1题)

圆周运动习题及答案

《圆周运动》练习(二) 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ω=kg 2l 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ω=2kg 3l 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 A.Mg-5mg B.Mg+mg C.Mg+5mg D.Mg+10mg 3.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B.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 D.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钢球①、②分别放在A、B盘的边缘,A、B两盘的半径之比为2∶1,a、b分别是与A盘、B盘同轴的轮,a、b轮半径之比为1∶2.当a、b两轮在同一皮带带动下匀速转动时,钢球①、②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 A.2∶1 B.4∶1 C.1∶4 D.8∶1 5.利用双线可以稳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不易偏离竖直面,如图所示, 用两根长为L的细线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线上端系于水平横杆上的A、B两点, A、B两点相距也为L,若小球恰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到 最低点时,每根线承受的张力为( ) A.23mg B.3mg

高一物理教案新部编本: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一物理教案:匀速圆周运动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

圆周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

圆周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 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1所示.这样选址的优点是, 在赤道附近() A.地球的引力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图1 C.重力加速度较大 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解析:为了节省能量,而沿自转方向发射,卫星绕地球自转而具有的动能在赤道附近最大,因而使发射更节能.故选B. 答案:B 2.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由火箭作动力的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任意增加,不计空气阻力,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汽车将离开地球成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6400 km,取g=10 m/s2)() A.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当汽车离开地球的瞬间速度达到28 440 km/h C.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 h D.在此“航天汽车”上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力的大小 解析:汽车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重力,在速度增加时,向心力增大,则重力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则减小,选项A错误.若要使汽车离开地球,必须使汽车的速度达到 第一宇宙速度7.9 km/s=28 440 km/h,选项B正确.此时汽车的最小周期为T=2π r3 GM= 2πR3 gR2=2π R g=5 024 s=83.7 min,选项C错误.在此“航天汽车”上弹簧产生形变仍 然产生弹力,选项D错误. 答案:B 3.(2010·上海高考)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2,则 () A.g1=a B.g2=a C.g1+g2=a D.g2-g1=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