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预防春季腮腺炎广播稿预防春季腮腺炎广播稿 1春季是享受美丽的时节,但这个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最适宜多种病原维生素滋生繁殖。
人的呼吸道抵抗力就会降低了,加上外出踏青旅游的朋友们是越来越多,如果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传染病,首先最容易在春季感染的恐怕就是腮腺炎了。
腮腺炎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可以带上口罩外出,小孩患上腮腺炎后,会出现腮腺部位肿大、疼痛,并且在咀嚼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不敢咀嚼。
如果一侧腮腺发炎,会出现一侧面部肿大。
如果两侧腮腺都发炎,会出现两侧的面部都肿大。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腮腺炎的类型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
常见的病因是: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腮腺导管口堵塞;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多见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IgG4相关性疾病等,除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尚有其他腺体、关节、脏器累及和损伤。
腮腺炎是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各种腺体的疾病,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这种疾病的传染源,病毒通过空气飞沫进入健康人体的口腔鼻腔黏膜后大量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在经血液循环到达腮腺,使腮腺产生病变。
所以呼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飞沫,或者接触了流腮患者最近使用过实物、餐具、玩具等等,都可能会染病。
腮腺炎的突出表现就是发热还有耳下肿痛,而且患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但对于流腮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是有可能会被传染的。
第1篇一、引言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由于腮腺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因此,加强幼儿预防腮腺炎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腮腺炎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腮腺炎安全教育。
二、腮腺炎的传播途径1. 呼吸道传播: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散布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
2. 接触传播:腮腺炎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鼻涕、痰液等分泌物传播。
3. 共用物品传播:腮腺炎病毒还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
三、腮腺炎的症状1. 发热:腮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
2. 腮腺肿大: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腮腺肿大,肿大的腮腺多位于耳垂下方,触摸有疼痛感。
3. 颈部淋巴结肿大:腮腺炎患者的颈部淋巴结也可能肿大,伴有疼痛。
4.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四、腮腺炎的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建议幼儿在1岁和6岁时分别接种腮腺炎疫苗。
2.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3. 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
4.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腮腺炎患者,如需接触,应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5.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消毒,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
6. 避免去人多的场所: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五、腮腺炎的紧急处理1. 观察病情:发现幼儿出现腮腺炎症状时,应立即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腮腺肿大明显等,应及时就医。
2. 隔离患者:将患者隔离在单独的房间,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
3. 清洁消毒:对患者的居住环境、用品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同学们:春季是传染病容易发生和流行的季节,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介绍学生最容易患的两个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二、什么原因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一)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
(三)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
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三、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较急,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预防流行腮腺炎病毒演讲稿
大家好,
我今天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预防流行腮腺炎病毒的重要信息。
流行腮腺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
此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流行腮腺炎病毒的首要措施。
经常洗手是防止病毒传播的关键。
要确保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双手,并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其次,避免与患有流行腮腺炎的人密切接触可以有效预防病毒
传播。
当有人出现流行腮腺炎症状时,如发热、咽喉痛和肿胀的腮腺,应尽量避免与该人直接接触。
第三,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要尽量避免与他人
分享餐具、杯子和其他个人用品,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流行腮腺炎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流行腮腺炎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在医疗机构接种。
如果您尚未接种该疫苗,建议您咨询医生,了解适合您的接种计划。
最后,如果您已被诊断为流行腮腺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遵守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总之,预防流行腮腺炎病毒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避免分享个人用品和接种疫苗是预防措施的关键。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预防工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社区环境。
谢谢大家!。
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
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就腮腺炎疾控预防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学
习、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1、什么是腮腺炎、
腮腺炎又称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
生,但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传染。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
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如果小儿患了腮腺
炎,体内产生了抗体,可获得终生免疫。
二、如何预防腮腺炎
1、接种疫苗。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
防本病的发生。接种腮腺炎疫苗可产生高达95%的抗体。但由于
腮腺炎疫苗是属于第二类疫苗的范围,需要父母带孩子自愿、
自费去接种,于是会被有些父母忽视。专家强调,儿童是这种
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凡是年龄在8个月以上的儿童(从未患过流
行性腮腺炎或5年内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人),特别是5~9岁的
儿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该去接种腮腺炎疫苗。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但如果孩子有急、慢性感染症状,或发热、咳嗽等感冒症
状是不宜接种腮腺炎疫苗的,而对鸡蛋过敏的孩子也属于不适
宜人群。
2、小儿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
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小的流行。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室内
定时通风,让孩子们饮用菊花水,或板蓝根冲剂等,一旦发现
病人应及时隔离,可让孩子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3
至5天,同时避免让孩子跟患儿接触和相互使用物品。
3、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
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4、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
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5、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