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纲要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纲要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纲要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纲要

卫生事业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政策:政府的政策,往往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其目标是解决公共问题,因此又叫做“公共政策”。根据公共政策学的一般界定,它是指“政府直接采取的行动或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国家合法权力的行动”。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就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执行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

3、卫生服务组织:是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者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4、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

5、组织变革:组织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其结构、功能、目标和原则的调整或改变。

6、卫生资源管理:指根据一定原则,通过一定方式,组成卫生资源的各种要素在某区域内适应居民对不同层次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解决基本卫生服务和主要卫生问题的为目标,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核心,充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的过程。

7、政策评估:所谓评估就是估量和评价,通常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做出优劣判断。

8、组织文化:国外的通行看法是,组织文化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共享的,并被作为正确标准传授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和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不成文的、不可意会的部分。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所逐渐积累的、为组织全体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指导信念、精神境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

9、现代管理:是在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应用运筹学、系统理论、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结合行为科学的应用,把组织看成是由人和物所组成的完整系统而进行的综合性管理。

10、公共政策的主体: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周期中进行能动活动的组织和人员,这些人包括参加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

11、机构变革:指机构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正,甚至对整个组织进行重新架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12、企业再造:简单地说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13、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14、卫生政策:是指政府或权威机构以公众健康为根本利益依据,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特点

(一)政治性(二)价值选择性(三)层次性(四)阶段性(五)功能多样性

(六)合法性(七)权威性(强制性)(八)普遍性(公共性)(九)稳定性

2、简述新农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收定支(2)收支平衡(3)略有结余(4)保障适度。

3、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等。

4、简述卫生事业单位薪酬设计及其考虑因素

在付酬因素的确定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职务、个体能力差异和绩效这三个因素。一般

来说,卫生事业单位相对较为强调职务因素在薪酬设计中的重要性,在个人的薪酬奖励安排中,较大比重是基于职务的薪酬。卫生事业单位薪酬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组织层面因素和个人层面因素。

5、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一)共同的愿景(二)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三)善于不断学习(四)扁平式结构(五)自主管理(六)组织的边界重新界定(七)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

(八)领导者的新角色

6、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一)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政策基础(二)公共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战略管理

(三)公共政策过程即是公共管理的过程(四)公共政策功能体现其公共管理功能

7、简述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如下:①选题阶段:确定研究内容一情报学分析一提出研

究假设;②方案设计阶段:研究变量选择一研究方案设计;③数据资料收集: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试验结果或评价结果等;④数据资料的分析阶段:采用统计图表整理数据:

⑤结果解释阶段:描述性解释一政策、社会经济建议。

8、政策执行有哪些必要的条件?

(一)必要的政策资源

政策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经费、人力、信息、权威等资源。经费是政策执行的基本保障,人力保障是必要前提,信息也是必要资源之一,权威的来源多是法律的授权,因此权威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二)顺从的目标群体

政策目标群体就是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政策能否顺利执行,与目标群体有直接的关系。目标群体是否能够认可和接受政策,是决定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9、投入产出分析在卫生事业管理中有哪些作用?

①可作为制定卫生事业结构调整计划和预测的依据;②可正确地反映出卫生相关各部门间的关系③可据此进行数量分析和核算;④有助于推动卫生事业管理现代化

10、卫生资源的分类

1.人力资源:包括医院各类工作人员数量、身体状况、智力、精神等;

2.资本资源:包括实房屋、机构、床位、设备与经费等;

3.组织制度和政策环境资源:包括卫生机构的组织结构、各类规范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卫生政策或者与卫生行业高度相关的政策(如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卫生行业特有的文化精神等。

4.知识资源:包括防治疾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卫生行业的学术成就、卫生行业的无形资产(如著名医院的品牌)等。

5.信息资源:包括公共卫生和临床信息资料(如人群健康状况资料和病案资料)和卫生管理信息资料(如卫生统计资料和医院流程)等。

11、卫生服务组织特征

1.卫生工作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2.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3.很多工作带有救急性质,不可拖延;

4不允许有任何模糊或者错误;

5.高度的相互依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高度协调;

6.高度专业化;

7.组织成员更重视职业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8.对于医生的诱导需求和费用的倾向缺少有效的组织或管理控制手段。

12、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有以下五个子系统: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监督机构,信息反馈机构。

13、组织构成的要素

(一)目标(二)结构(三)技术(四)人员(五)环境。

14、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目标取向

(二)价值判断色彩浓厚

(三)基本功能是解决社会问题

(四)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交叉渗透

(五)运作机制是制度化再分配

15、组织结构特性

①复杂性指组织的分化程度

②正规化组织依靠规则

③集权化决策制定权力的集中程度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序

16、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

①决策机构②执行机构

③辅助机构④监督机构⑤信息反馈机构

三、论述题

1、卫生组织的特征。

(一)外部环境

组织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对环境的充分理解。政治、经济、社会和制度,都构成了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施加着重大的影响。

(二)使命/目标

卫生组织的使命,具体表述为目标,即卫生组织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三)战略

指的是组织实现使命或目标的计划,即在与对手竞争的环境中,组织应当如何定位才能取胜的计划。

(四)分化

分化,在工业组织中又被称为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指的是组织拓展出具有不同专业的知识、功能、部门和观点。一般来说,一个组织市场分化的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在组织中整合和协调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对管理者的要求也就越高。

(五)合作

为了使组织各方面的努力形成合力,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在不同的专业分工和过程之间获得某种程度的协调和配合,称之为合作。

(六)集中化

集中化和分散化(或称集权和分权)是组织领域当中经常被提及的一对对立的概念,指的是组织决策的层次。以医院集团为例,如果大多数决策都由集团上层领导做出,每个医院的决策权很小,这个集团就是集权化领导,反之则是分散化领导。

(七)应变能力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的卫生组织是非常复杂的。第二,大多数的卫生组织,特别是医疗服务组织,与医疗保险之间建立的是“松散的组合”,并非对于相互资产的所有权关系而存在。第三,随着组织之间联系的增加,某一个组织的变化所产生的波及效应会被放大。

2、卫生服务规划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的理念:卫生服务规划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需要全社会参与,其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协调过程。

(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主要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系统的理念:卫生规划需要将卫生事业或各个组成部分视为相互联系的系统。

(4)目标和过程的理念。发展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提高居民健康状况这一组中心目标,为实现中心目标,需要制定多个中间目标。卫生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制定好后,需要随着规划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修正,使之更接近实际情况、更可行、更有效。

3.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①顺客至上②领导重视③全员参与④系统思维⑤预防为主⑥强化控制⑦持续改

进⑧以事实为依据

4.卫生服务评价的意义、以及医院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卫生组织绩效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绩效评价是推进卫生机构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卫生机构不讲效益和忽视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居民满意度不高、医药费用居高不下、服务质量与服务利用者的期望距离较大和医疗事故时有发生等。在推进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卫生机构的投入产出、服务效果和社会满意程度等进行评价,为改革效果的评价和完善卫生机构改革设计方案提供依据。(二)绩效评价可以促进卫生机构的绩效

绩效评价在促进卫生机构绩效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当期绩效评价结果有助于确定下一期绩效的目标和指标;其次,绩效评价有助于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对提高机构的管理水平提供信息;第三,绩效评价是判断卫生机构运行效果的客观手段,有助于把提高绩效的努力贯穿在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三)绩效评价有利于完善卫生服务机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由于卫生服务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和产出的复杂性,如何选择适宜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目标和责任进行测量既能够让大多数机构内的部门和人员满意,又能让社会满意,是管理者面临的难题。绩效评价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帮助卫生机构的管理者改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设计,更好的利用这个制度为管理服务。

(四)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卫生机构的形象和信誉

绩效评价是卫生机构向社会展示工作成绩的机会,展示成绩可以提高社会对卫生机构的信赖。同时,公开卫生机构绩效状况可以推动社会对卫生机构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外部压力,推动卫生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公众形象。

由于医院承担着促进健康的社会功能,因此也需要社会对其反应的指标

(一)投入指标

即医院投入的人、财、物指标,包括医院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价值,房屋建筑面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等。

(二)服务量指标

包括门急诊人次数,住院床日数,出院病人数,住院病人数,化验检查人次数,健康体检人次数,手术次数。

(三)质量指标

医务人员受教育的程度,操作规程的执行程度,医疗记录的合格率,病死率,院内感染

率,诊断符合率等。

(四)生产率指标

即单元投入获得到产出水平,包括医生人均服务门急诊人次数,医生人均服务的床日数、每个床位医生数,主要仪器设备的开机时数等。

(五)收支指标

即医院的收入和支出水平,包括医院总收入、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医院总支出、人员支出、材料费支出、业务费和公务费支出、药品支出、零星设备购置和设备维护支出等。(六)成本和资本指标

医院的总成本和类成本,医院科室成本及其分类,单元服务成本;医院投资报酬率和速度比率等。

(七)就医环境指标

医院的建筑格局,就医的方便程度,医院绿化面积等。

(八)医院文化指标

包括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作程度、凝聚力、医院的管理构架、医院信誉等。

(九)社会满意程度指标

主要包括患者满意度和社区居民的亲和度等。

5、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试述我国开展赶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社区卫生服务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有利于坚持“预防为主”的略;有利于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2)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社区化是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最佳途径。

7、卫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卫生资源管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二)坚持保障公平与提高整体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借鉴市场规律,加强管理的原则。

(五)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管理相结合,活化资源,动态管理原则。

(六)坚持重点解决西部和农村需求的原则。

(七)坚持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八)坚持分类管理、能级清晰、职责分明的原则。

8、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一)规模因素

组织规模越大,工作就越专业化,标准操作化程序和制度就越健全,分权的程度就越高,对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高

(二)战略因素

一个组织的战略就是它的总目标,它涉及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的运筹谋划,决定着本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活动方向和水平,是制定策略和任务的准绳。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一个组织设计的基础是建立在其组织目标之上的。

(三)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我们经常说的适应环境,实际就是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以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

(四)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仅具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还有就是其情报信息系统和管理水平,这也就是影响组织机构设置的重要方面。

(五)权力控制因素

对组织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权力控制,这是由于组织的权力控制者选择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战略、组织的技术和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方米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因而对组织结构的模型选择也有最后的决策权。

9、卫生组织绩效评价的意义

(一)绩效评价是推进卫生机构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绩效评价可以促进卫生机构的绩效

(三)绩效评价有利于完善卫生服务机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四)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卫生机构的形象和信誉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归纳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广义上来讲,计划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三个阶段。 A.权衡计划 B.评估计划 C.完善计划 D.检查监督评价计划 答案:D 2.WHO于1981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标准可分为12项,其中至少有()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A.3% B.4% C.5% D.6% 答案:C 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年男女的受教育比例是() A.50% B.60% C.70%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印度尼西亚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 A.储蓄 B.国家 C.商业 D.社会 答案:A 5.就计划的分类来看,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既规定了目标,也规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的是()。 A.程序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功能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答案:B 6.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依据是() A.《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的是() A.常规性业务登记 B.监测系统报告 C.病历系统记录 D.专门调查 答案:C 8.信息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 A.人员 B.相应的法规制度 C.组织机构 D.数据 答案:A 9.实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A.全科医生制度 B.全科医疗 C.政府领导 D.社区参与 答案:B 10.全员参与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识别领导要求 B.批评工作中的错误 C.以不断学习为目标 D.只做正确的事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卫生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维护所有者权益 B.产权界定 C.提高卫生质量 D.产权登记 E.资本金预算 F.资产处置 答案:B 12.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A.预算内基本经济建设经费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考试说明 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者。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郭岩主编)。本考核说明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4次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20%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形成性考核为4次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下发)。 (六)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

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涉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般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安排各类题目,掌握的内容约占40%,熟悉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不超过3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4)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5)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因而,出题者不以学生为敌,不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卫生事业管理试题整理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事业: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简答题 5.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 6.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 1.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2.卫生事业具有哪些特点? 2.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 3.简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3.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卫生人力资源,即培养的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质和量;②健康教育水平,人们实施或接受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都与文化背景有关; ③卫生保健的可接受性,卫生保健措施在文化背景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程度也高。(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祖国医学事业得到了发展。(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另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之一。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论述题 1.“看病难看病贵”原因: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改变 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靠自费就医 4.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6.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2.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和增长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1)医院方面的原因:①医院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 ②医生和病人对医疗差错意见不一 ③医生态度粗暴 ④医务人员索要红包 (2)病人方面的原因: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不理解②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增长的原因:(1)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和法律观念意识提高(2)有些医疗主体追求物质利益造成医德降低,态度恶劣(3)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存在未知情况(4)医疗保险带来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3.分析处方流失的利弊,你认为处方流失能够防止吗?为什么 利:患者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药,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抑制药价虚高,消除药品回扣。 弊:目前我国以药养医,医院补偿不足,处方流失可能使医院受损失;减少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不利于治疗。 防止的可能性不大。(1)连锁药店发展迅猛,价格比医院低(2)患者倾向到药店购买药(3)医疗保险制度使在药店可以保险药费。 4.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1)增加农村卫生投入(2)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3)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4)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合理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7)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8)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9)发挥中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作用(10)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1.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 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卫生事业管理目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健 康 3.卫生事业管理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 4.卫生事业管理奋斗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体系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5.卫生事业管理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3、适应 外部环境的变革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5、不断深化城乡卫生改革 6.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7.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1、逐步改善医疗条件2、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3、为农民 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4、加大农村卫生投入5、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6、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7、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研究方法:定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定性 9.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实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10.公共政策五大要素:公共政策主体、客体、价值、内容和形式 11.公共政策特征:政治性、强制性、普遍性、合法性、阶段性、层次性、价值选择性 12.公共政策功能:导向、协调、控制、分配功能 13.卫生政策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德尔菲法、投入产出分析、利益集团分析、微观政策 图解法、政策网络分析、SWOT分析 14.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问题-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价政策 15.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发展中西药;依靠科技 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6.农村工作“三大法宝”:1、农村合作医疗2、乡村医生3、农村三级预防保障网络 17.卫生组织的分类:卫生行政组织、卫生事业组织、卫生非政府组织 18.医疗保障制度概念:是公民因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健康损害时,国家和社会团体对 其提供医疗服务并对医疗费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19.医疗保障制度特点:普遍性、均等性、复杂性、福利性 20.医疗保障制度作用:1、维护社会稳定2、促进经济发展3、调节收入分配4、保障基 本生活 21.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 保险模式、社会医疗救助模式 22.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免费型或福利型医疗保险)如:英国特点:国家直接举办医疗卫生 事业;通过税收筹集医疗保险基金;财政拨款维持公办医院运行;全民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优点:全体公民可享受免费的综合医疗服务;保险覆盖面比较广,体现了卫生保健的公平性;该模式落实卫生费用计划性好。缺点:医疗服务的成本较高、效率低下;医疗供需矛盾较大,病人看病、排队等候时间长。 23.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如:德国特点:国家立法强制社会成员参保缴费;非营利性保险机 构统一筹资、核算、给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合同医院提供约定范围的免费医疗或收费服务;保险机构向医院结算付费或给参保患者报销垫付的费用。优点:重视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强化社保意识;实行个人收入的横向转移,具有共担风险的职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最新)

单选10*1=10 多选10*2=20 简答5*8=40 问答2*15=30 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详见课件) 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重要性:1.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4.保证群众健康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拉动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方针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a)卫生部 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按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全国卫生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国卫生事业,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加强政策法规、综合规划、监督执法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卫生部部机构设15个职能司局:卫办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名词解释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 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面容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本质:一项政府职能 基本特征:(由政府投入和社会筹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性 基本要素:包括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福利性的卫生经济政策。 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特点: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基础: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化背景: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原 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 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计划具有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东大19年6月考试《卫生事业管理学》考核作业【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卫生事业管理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5页) 一、 或“错”表示。 评价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效果。() 2、卫生投资是指卫生领域内,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投入大量资本,以增加卫生服务能力的经济活动。() 3、农村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农药中毒和煤气瓦斯中毒。() 4、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学习、社交、娱乐、休息、旅游、医疗等活动的公用建筑物、场所或设施的总称。 () 5、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母婴保健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而制定的有关母婴保健方面的第一部法律。

() 6、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试验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7、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政策的合理化。() 8、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是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 9、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一些按人口计算的卫生资源的指标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10、随着层次的增多,所需人力和物力增加,管理成本增加,不利于信息

二、 策是()。 A、元政策 B、总政策 C、基本政策 D、具体政策 2、()是社会保障中最主要的责任主体。 A、医院 B、红十字协会 C、世界卫生组织 D、政府 3、()是现阶段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难点与重点。 A、满足群众需求 B、适应时代要求 C、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D、合理的计划和预算 4、下列不属于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困境的是() A、中医从业人员发展缓慢 B、按西医模式培养中医学生 C、纯正中医后继乏人 D、国家政策倾向于西医 5、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卫生事业是() A、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B、政府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C、社会公益性事业 D、社会福利性事业 6、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批准部门是()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7、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是(),即是针对致病因子采取措施。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

二、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 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 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 五、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 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六、卫生事业的主体与对象 1、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2、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七、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2、法律方式:约束性、强制性和稳 定性;3、经济方式: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自觉性;4、行政方式:政策和行政命令;5、项目方式 八、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 统功能 九、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7、计划方式的特点——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8、法律方式的特点——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方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综合,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 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3、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 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4、组织:指为实现目标,按一定结构形式、规则和程序所形成的权责角色结构。 5、健康组织(healthorganization)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区域卫生规划,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 种不同的组织群。 6、健康组织体系(healthorganizationsystem)广义:包括健康管理体系、健康提供体系以及其他一切与健康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即 健康行政、健康服务和健康第三方组织。狭义:指卫生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 7、卫生行政组织(healthadministration)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指导和调控卫 生事业的发展。 8、卫生服务组织(healthserviceorganization)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只要目标,直接或间接的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 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服务机构等。 9、第三方组织(NGO):即非政府组织,指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与健康有关的组织。 10、医疗保障制度(medicalsecuritysystem):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 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事实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包括事实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免费医疗等方式。 11、国家医疗保险模式(nationalhealthservice)又称国家卫生服务制度、英国模式或费里奇模式,是一种福利型模式。该模式中 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老百姓纳税,政府手税后拨款给公立医院,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收费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覆盖面一般是本国全体公民,医疗资源实行计划配置。代表国家:英国、瑞典、丹麦、芬兰、爱尔兰、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socialhealthinsurance)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健康保障制度,健康保障基金社会统筹、 互助共济,住院号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政府酌情补贴。代表国家: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奥地利、韩国等。 13、商业保险模式(privatehealthinsurance):也称自愿医疗保险,按市场自由法则自由经营,参保自由,自愿入保,缴纳保 费,适合需方的多层次需求。代表国家:美国 14、储蓄型医疗保险(medisave)依据法律规定,强制性地以家庭为单位储蓄医疗基金,把个人消费的一部分以个人公积金的方式 储蓄转化为健保基金。代表国家:新加坡 15、政策(policy)政府、政党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如学校、企业、医院等)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动 指南。 16、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部门为了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所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规范。 17、卫生政策: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目标、行为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 和。 18、规划工作(planning)是一个拟定规划并不断修订、完善的动作过程,重点是建立起一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以实 现特定的规划目的和目标。 19、规划(plan)是规划工作一种实体化的产品,是一种规范化或法律化的文件,是达到某个特定目的、目标的蓝图。 20、卫生服务规划工作(healthservingplanning)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划者评定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 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21、区域卫生规划(regionalhealthplanning):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 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模式与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功能、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