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人有两个宝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1人有两个宝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1人有两个宝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1人有两个宝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1.人有两个宝

、看拼音,写词语

、比一比,组成词

土(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双手会做工

1.小鸟会

2.

四、读儿歌,回答问题。

幸福树,十个杈, 幸福树,开幸福花。

幸福树,人人有, 就是我们的两只手。

1.儿歌中的“幸福树”指

2.画一画:幸福树。

gang r 缶g e

y

a sh Su

工( 大(

人(

答案:

、工人四个大手

人才用手太小

二、土地人们天上

工人大手太小

三、1.飞 2.我画画儿

四、1.双手 2.略

人有两个宝教案

1、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案 小溪河镇中心小学梅开艳2014、11、4 一(1)班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和背诵课文;难点是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首先来玩个猜谜游戏吧!(课件呈现) 一撇一捺,本领最大!猜个字! 师:真聪明!世界上人的本领最大,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是人发明创造的, 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人有两个宝(课件呈现) 2、师:人有两个宝,这个宝指的是什么呢 师:恩,那课题说人有两个宝,这两个宝到底指的是什么宝贝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字多拼一拼。 2、出示生字词。 3、检查字词。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师引读:人有两个宝是什么啊? 生齐说:双手和大脑 (课件呈现第一句) 个别朗读分组朗读男女分读集体朗读并背诵 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提醒学生“人有两个宝”的“个”字读轻声。 2,学习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师:看,老师也有宝贝哦. 这是老师的一只手,这是老师的另一只手,两只手在一起,我们就叫他双手. 看看我们自己身体上面,还有哪些是双的呢 生:双耳双腿双眼双肩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 请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齐读。 (出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本上第69页插图,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老师这里也想给同学们提个小建议: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左到右。 b、同桌交流:你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我的双手会……”句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师相机表扬:你的手是爱写字、画画、劳动、漂亮的手。。。。。。。 师:(课件呈现)那你自己看看,他们的手都会做什么事情呢 清洁工的手会- 农民的手会-- 老师的手会-- 医生的手会-- 师:看,手啊可真是个宝贝,能做很多事情,这用手做事情、工作啊,也叫"做工"。所以,我们的双手会 (课件呈现:做工)。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工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出示“思考”,认读。 师:恩,真聪明,刚才啊,小朋友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啊,都积极开动了脑子,思考了老师提的问题。 b、小组讨论:观察图上的插图: 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 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你在写作业的时候会想什么?

1《人有两个宝》_教案教学设计

1《人有两个宝》 本文是关于1《人有两个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演示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发明出电灯泡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爱迪生成功的原因。 3、爱迪生勤动手做实验,勤动脑想问题,所以他成了大发明家。看来,双手和大脑非常重要,是人的两个宝贝。 4、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认读。 给“人”、“大”、“手”找朋友。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 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认读。 “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察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1人有两个宝

1、人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头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便于背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义。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体会动脑又动手的乐趣,激发学 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用脑用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构想: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阅读课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可以相机穿插猜谜、诵读儿歌、竞读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设疑导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文。学完全文后,还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想像说话。最后让学生带着夸一夸两个宝贝的语气来朗读全文。让学生在朗读、讨论、交流中不断感悟到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真是很大,体会到动脑又动手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动脑又动手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猜猜看,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人。)是的,我们生活中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有这么大的本领全靠两个宝贝呢!(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2.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强调“两个”。)

3.“宝”就是指宝贝,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人的两个宝贝是什么?你能从图中看出来吗?(出示投影胶片,启发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些什么?) 4.教师小结:做任何事都要用脑来思考,用双手来做,双手和大脑就是人的两个宝。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双手大脑创造才能用手用脑做工思考。)指名读,教师检查其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 4.指名分读句子。 (1)课文共有几个小句号?有几个小句号就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2)指名分读句子。评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3)比赛读。(要流利,不拖调。) 5.打乱生字卡片,抽认读。组成词语读。齐读。 三、指导学习书写汉字。 1.指导识记字形。 2.学生按笔顺进行描红。 3.重点指导“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有脚,略停稍重写脚跟,然后轻轻提笔写脚尖。(教师板书描红“人、个、大”中的“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执笔写字姿势。 5.教师板书讲解,学生临摹。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人有两个宝 两宝双手大脑会创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活动。 1.复习词语生字。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上《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上《人有两 个宝》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上《人有两个宝》教 学设计(教案文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写字,巩固汉语拼音. 理解"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出示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会写会算又会画,修桥盖楼全靠它) (是手) 师:是啊!小手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真是我们小朋友的宝贝啊! (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二理解题意 师:(老师带读课题)(个是轻声老师板书个两是后鼻音而且是边音) 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我们人类有两个宝贝)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双手是我们的一个宝贝了,那我们人类还

苏教版一上册人有两个宝教案

课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吴盛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4、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学会运用汉字说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时安排: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掌握朗读课文的方法。 2、学习课文,理解“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的道理,背诵课文。 3、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学会书写“人”和“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有宝贝吗?是什么宝贝,和大家说说吧!(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你们的宝贝真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两个特别神奇的宝贝,秦奕晨有,张安琪有,李嘉一也有,人人都有!你想知道是哪两个宝贝吗?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明确读书要求: A、坐姿端正。 B、用手指读。 C、先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拼读。 D、最后连起来,一行一行地直接拼读。 E、全文连起来读一读。 2、学生练习读课文,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朗读效果,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4、练习朗读,注意停顿,注意读得熟练、准确。【课件出示课文1】 三、学习课文 (一)理解课题,学习第一句话。 1、回忆问题:我们有几个宝贝? 2、学生回答,教师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3、师质疑:有哪两个宝贝呢? 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完后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发言。 5、学生发言,集体明确答案: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课件出示2】 6、引导学生认识标点符号“,”“。”告诉学生看见逗号,要停顿一下;看见句号,停顿的时间更长一点。 7、引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句子。 (二)理解课文,学习第二句话。 1、教师启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宝贝呢?他们会干什么?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3、启发学生自由说话: (1)你的双手会干什么?看课件书本插图,再说话。【课件出示3】 (2)妈妈、爸爸的双手又会干什么? (3)工人、医生、军人、警察等等,他们的双手又会干什么呢? (4)齐读:双手会做工。【课件出示4】 4、师:我们的手太灵巧、太有用了,真是一个好宝贝!聪明的你还记得另一个宝贝是什么吗?(大脑) (1)学生自由质疑:大脑是什么?大脑有什么用?

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教案 导读:《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共六行三句话。主要讲人有双手和大脑两个宝以及它们的作用,合作才有创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字卡片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新课 猜谜语,了解“两个宝”。 “宝”是宝贝的意思。那你们想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呀?

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人的两个宝贝究竟是什么?只要你猜出下面这两个谜语,你就知道了。先猜第一个宝: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教师边说边做动作,让学生明白是双手。) 真聪明,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猜出第二个宝:司令部里住部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情况忙呈上。 2、揭题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指名看拼音读题目,注意读准字音,强调“两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很幸运有两个宝,该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一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对照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朗读检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及由他们组成的词语“人、两个、双手、大脑、做工、用脑、又、才能”。(先拼后读)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及由他们组成的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呀?(3句) 5、指名分句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指导停顿。 (第一句,重点指导“两个、双手、大脑”;第二句,重点指导“做工、思考”;第三句,重点指导“创造”)

2019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人有两个宝》课文语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人有两个宝》课文 rén yǒu liǎng gè bǎo 1 人有两个宝 rén yǒu liǎng gè bǎo 人有两个宝, shuāng shǒu hé dà nǎo 双手和大脑。 shuāng shǒu huì zuò gōng 双手会做工, dà nǎo huì sīkǎo 大脑会思考。 yòng shǒu yòu yòng nǎo 用手又用脑, cái néng yǒu chuàng zào 才能有创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ǎo hé nǎo sīkǎo chuàng zào 宝和脑思考创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陶行知。原题为《手脑相长歌》。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附作者介绍: 陶行知(1891~194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原名文,后改知行、行知,安徽省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一年级语文教案)1、人有两个宝

1、人有两个宝 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美观的写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部分生字。 教学过程: ●一、学生作品展示,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班小朋友画的画,做的手工作品,写的字,你们说,怎么样? 2、他们为什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写出这么工整、美观的字,以及精美的手工作品呢? 3、出示课题:rén yǒu liǎng gè bǎo 人有两个宝 (1)看同学的绘画、书法、手工作品。 (2)谈谈看后的感受。 (3)请小作者自己谈谈。 (4)认读生字“人、个”,读题,强调“两个”。(“宝”是“宝贝”的意思) ●二、借助投影,初步感知 1、读了课题后,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人有哪个宝? 2、演示两张投影片,启发学生说话。 (1)出示投影一(书中68页图):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投影二(书中69页图):图上的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 a.看图一,引导学生说出天真活泼的小朋友都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b.观察图二,练习说话。 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⑵练习用一句话把每一幅小图图意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1、人有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书中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2、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指生回答,师生讨论) 4、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 5、检查识字情况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逗号和句号,并数一数。 3、分句朗读,重点读准下列字音:“双手”(都是翘舌音)“思考”(“思”平舌音)“创造”(前翘舌,后平舌)

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自己读书,知道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人”、“大”、“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1、抽读拼音卡片:nǎo kǎo zào bǎo liǎng chuàng shuāng 二、导入新课: 1、小朋友读得真不错,奖励大家猜个字谜:一撇一捺,本领最 大。(人) 2、人的本领最大,是因为人有两个宝。 3、(出示:两个宝)读好轻声。 4、读题:人/有两个宝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指导“自己读” * 学了拼音,我们就可以自己读课文了。(出示:自己读) * 自己读书就是一个人读、不与别人一起读、不跟着别人读,当别人跟你读得一样时、就稍微停一停再读。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本领,是会读书的表现,看看今天谁能学会。 * 把书打开,翻到第68页,请大家用手指着,大声地自己读课文,

要读两遍,读完就坐神气,比比谁最棒。 * 小朋友真了不起,都会自己读书了。刚才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 (出示: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这也是一项读书的本领,小朋友人人要学会。 * 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要求:捧起书自己读,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每人再读两遍课文。 2、检查:双手做工思考用手用脑才能创造 *带拼音认读 *去掉拼音认读 3、老师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每人读一行。 四、品读课文,读懂内容: 1、请大家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人的两个宝是指什么? *交流出示: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 这是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两个宝是双手和大脑。这句话分两次说,所以中间停顿用逗号,意思说完加句号。 *谁来读这句话?(指读-评点-齐读) 2、双手会做什么呢?(练习说句:我的双手会……) (我的双手会……会……还会……)*随机问:为了把字写好,你是怎么想的?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出示:会思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人有两个宝》课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人有两个宝》课文rén yǒu liǎng gèbǎo 1 人有两个宝 rén yǒu liǎng gèbǎo 人有两个宝, shuāng shǒu hédànǎo 双手和大脑。 shuāng shǒu huìzuògōng 双手会做工, dànǎo huìsīkǎo 大脑会思考。 yòng shǒu yòu yòng nǎo 用手又用脑, cái néng yǒu chuàng zào 才能有创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ǎo hénǎo sīkǎo chuàng zào 宝和脑思考创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陶行知。原题为《手脑相长歌》。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附作者介绍:

陶行知(1891~194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原名文,后改知行、行知,安徽省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人有两个宝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人有两个宝》 说课稿【公 开课】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有两个宝》。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等五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共六行三句话。主要讲人有双手和大脑两个宝以及它们的作用,合作才有创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这篇文本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写本课“人、个、手”等八个生字,会认“两、宝、双”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知道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着“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的原则,我制定

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识字和在田字格中写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3、理解“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二、说教法教学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的特点,我运用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问答法、游戏法等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用手用脑的成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通过学生自读互评、加动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 四、说过程这篇课文我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第一句中出现的四个生字,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是指导学生书写剩下的四个生字,认识逗号和句号,背诵课文,深入理解课文,进行知识拓展。现在我具体介绍一下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猜谜导入成功的导入是每一节课

1 人有两个宝

1 人有两个宝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谈话:小朋友们身上有许多小宝贝,我们来猜个谜语,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2.小朋友能用小手做些什么呢?(尽量拓展学生思维,说出能干很多事情。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说起,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大在哪儿?) 3.师述:是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都是人的劳动创造的。(板书:人)请小朋友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4.“宝”是宝贝的意思,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教学生尝试提问,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过渡:人有哪两个宝?打开课文,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2.听老师范读。说说人有哪两个宝贝。(及时表扬认真倾听的小朋友)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有不懂的字多看看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问老师和小伙伴。4.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双手(都是翘舌音)、做工(“做”是平舌音)、思考(“思”是平舌音)、创造(前翘舌音,后平舌音) 5.指名分句读课文,结合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人、个、手、大;第二句:工;第三句:用、又、才。 学习“手”字时,拓展朗读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共有十个手指头。 6.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读,再朗读包含这个生字的句子。 7.游戏:小白兔采蘑菇 学生扮作小白兔,把“蘑菇”上的生字词读正确才能采摘到这个蘑菇,摘到后带领大家齐读。8.齐读全文。 三、指导写字:人、个、手、大 1.记忆字形。 人:两笔写成,一撇一捺;个:人字头下面加一竖;手:起笔是撇,稍平;大:一横中间站个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提示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有脚,写到脚时停一停,轻轻提笔写脚尖。

《人有两个宝》

10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一、教学目标 1.采用部首记忆法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使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偏旁部首,并运用这种方法自学其它生字,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采用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借助拼音,预习课文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课件: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真聪明!世界上人的本领最大,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是人发明创造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有两个宝”,一起去寻找答案。 2.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1 人有两个宝(学生齐读课题。) (2)师:人有两个宝,这个“宝”指的是什么呢? 那课题说人有两个宝,这“两个宝”到底指的是什么宝贝呢?

(二)观察图画,初感韵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仔细听,要求不会读的词语小声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识记生字,检查初读。 1.刚才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这些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考考大家了,你们能接受考验吗?多媒体出示词语: (1)指名朗读,强调:双手(都是翘舌音)、做工(“工”是后鼻音)、创造(前翘舌音、后平舌音)。 (2)开火车读。 (3)再次齐读。 2.同学们,这些词语带拼音读的非常棒,那么去掉拼音,你会读吗?多媒体出示: (1)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2)再次齐读词语。 3.字词都读好了,相信我们再去读课文,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出示课文) 强调:每行后面都有一个标点符号,像个小蝌蚪的叫逗号,像个小圆圈的是句号。看到

1、人有两个宝

教学内容:《1、人有两个宝》主备人:卞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手、脑这两个宝的作用。 2、认识两个笔画。 教学准备:课文投影,课文全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前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看图说题意 1、小朋友,请大家猜猜看,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人的本领最大) 请小朋友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正音。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人有哪两个宝)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的十分钟】 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自己不会或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2、汇报:指名读课文,正音。 “双手”(都是翘舌音),“做工”(“工”是后鼻音),“创造”(“创”是翘舌音,造是平舌音) 学生练读,指名读。 3、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读一读。要求: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 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呢(讲解:“。”表示一句话。) 5、分句朗读,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人:“人”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撇比捺高。 2、个:“人字头”要舒展些,最后落笔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

上。 3、手:第一笔撇要写平一点,第三笔横最长,且要写在横中线上, 最后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4、又:横撇和捺都要写的舒展。 四、自主练习 描红、练写这四个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3、学习后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齐读。 (二)学习第二句【我的五分钟】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你知道吗到课文中去找 找。 2、谁来读读第二句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指导看图,理解“做工”。 书上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在干什么 谁能用“有的用双手——有的用双手——还有的用双手——”连起来说一说 你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习说话:我的双手会…… 总结:做工就是做事、工作。 4、启发看图想象,理解“思考”。 大脑会干什么 “思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你们看,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5、齐读第二句。 (三)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 2、什么是“创造”小朋友,你们做过哪些东西是怎样做出来

1,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8个生字,认识字形.3,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要并用才能有创造.2,理解课文词句.教学准备投影片,拼音卡片,电脑教学时间_2_课时教学过程思考调整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大概意思,学习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思考1,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课题中有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领读理解:"宝"就是"宝贝"的意思.2,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想想这两个宝是什么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借助拼音,自读两遍课文.2,读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多读几遍.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shuāng shì qing chuàng zào sī kǎo zuò双手事情创造思考做工cái néng láo dòng liǎng bǎo bàn dào才能劳动两个宝办不到2,指名读课文.3,齐读课文.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1,课文有三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2,这两个宝该怎么用指名读第二句3,课文最后说了什么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六,识字,写字:1,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生词.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人:由两笔写成,一撇,一捺个:人字头下面加一竖手:起笔是平撇,不是横大:一横中间站一人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捺的写法:起笔要轻,捺要 有脚,写到脚时停一停,再轻轻提笔写脚尖.人:从上半格的竖中线上起笔,撇,捺的收笔位置要对齐.个:人写到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手:第一撇稍平,第二横短,第三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大:横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儿,不要太长.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2,学习另外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课文.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相机进行评价.2,听写:个,人,大,手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句话先告诉我们人有两个宝,然后具体讲了这两个宝就是双手和大脑.)齐读,注意词语连读.2,学习第二句: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1)指名读第二句,启发交流: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2)指导看图,理解"做工":泛

1人有两个宝

1 人有两个宝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个大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2、给“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

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 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三、总结全文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年级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1)

《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难点:1、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

1、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劳动学习要靠它,每个人都离不开它。(手)——对了,就是我们的手。 2、再来看看下一个说的又是什么?——能思考、会创造,人体当中最重要,活到老、用到老,小朋友们要用好。(脑) 3、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继续引导:是啊!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等等,都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就知道了。 4、出示课题:rén yǒu liǎng ge bǎo(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师提问:看一看这一行音节哪个没有声调?没有声调的我们称为什么声?要怎样读?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提醒学生读时强调“两个”) (2)理解“宝”是什么意思?(宝——珍贵的东西。)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一)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打开课本68页,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儿歌一遍,不懂的字用学过的拼音知识拼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的同学读得真快,现在再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把课本69页田字格里的生字圈出来。 2、认识句号和逗号 一个句号表示一句话;逗号是表示这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整,不算是一句。这首儿歌共有几句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到逗号和句号的地方要停顿一下。 3、指名读课文各句及全文,读得好的给予表扬。教师范读正音。 (二)分组读,分男女生读,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人有哪两个宝? (2)出示:shuāng shǒu dà nǎo 认读。 双手大脑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人有两个宝(2)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理解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和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的生字词,那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的复习情况。 1.全班朗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给予评价。 3.齐读课文。 一、细品课文 1.学习第一句。 全班朗读第一句,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有两个宝,这两个宝就是双手和大脑。) 过渡句:双手和大脑被称为我们的宝贝,说明它们非常宝贵,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2.学习第二句。 全班朗读第二句。请大家配合老师做一个小游戏,用彩色笔给这幅图画涂上颜色。(检查学生涂色情况,展示几位同学的图画。)

问1:同学们,我们刚才给图画上色的时候用到了我们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呢?(学生:手!!眼睛。)是的,我们就是用了我们的手去画画,那课本里面的“做工”同学们明白了么,就是做事情和工作。 问2.(没有学生提到“大脑”时)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看到的那几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学生:太阳的颜色不一样......)对的,同学们给太阳上了不同的颜色,就是因为他们想的东西不一样,那他们用什么去想问题的呢?(学生:大脑,头,脑袋......)同学们太聪明啦!大脑的作用就是思考,那思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 对的,你们在想答案的时候,就是在思考。那思考其实就是“想问题”的意思。 3.学习第三句。 全班齐读第三句,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用好这“双手”和“大脑”这两宝,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创造)很好,同学们在课文里找到了答案。那么,创造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不理解)老师引导: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扫地机器人、飞机、大炮;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什么新东西?像桌子一样大的南瓜、正方形的西瓜、彩色玉米。 小结: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新东西、新事物,都是人“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用手做,用脑想,手和脑一起用就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 二、课堂练习 1.齐读课文。

人有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 能联系课文,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文动画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吗? 人: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读准翘舌音。 2、世界上人的本领最大,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是人发明创造的。 3、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生看拼音认读课题。(指名读) 师指导:“个”本来是第四声,谁来读一读?在数字后面变成轻声,要读得轻一点,师范读:两个宝生跟读。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师怎样来写人的这两个宝呢?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课文。(播放课文动画) 2、小朋友,你喜欢这篇课文吗?那就试着读一读吧。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课文。要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句子读通顺。读好了,就用身体告诉老师。 3、课文中平翘舌音的字比较多,我们要把课文读正确,就要读好这些平翘舌音的字。 4、出示课件: 课文中翘舌音的字共有四个:人双手创 平舌音的字也有四个:做思才造。 5、很多小朋友的拼音本领学得不错,个别小朋友,平时要注意复习。既然平翘舌音分得那么清楚,相信这些带有平翘舌音的词语一定能读准。 出示词卡:双手大脑做工思考才能创造 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6、这个词组会读吗? 用手有用脑 7、生字词语都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顺了。 课文共有几行?几句话? 认识逗号和句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请三位小朋友每人读一句。评议。 谁愿意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个别读、齐读,注意停顿:逗号停一停,句号停两停) 三、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句 1、现在你们一定知道人的两个宝是什么了吗?是呀!人的两个宝是双手和大脑。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写。板书:双手大脑 2、你们的双手呢?大脑在哪?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有这两个宝贝,真幸福呀!谁来读好这句话? 3、老师也想读一读,想听吗?请小朋友看好老师是怎么读的,范读,老师和刚才小朋友读得有什么不同呀?对呀,加上动作能让我们读得更好,谁来和老师比一比? 4、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过渡:小朋友,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它们各自有什么本领呢?我们读读课文第二句话就知道了。 学习第二句 1、先来说说,双手能干什么? (1)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双手会做工)(板书:做工) (2)出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出示:小朋友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 (3)同桌交流:你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 学生练说:我的双手会________。(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师相机表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