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精选(治学励志篇).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115
治学励志篇
1. 【标题】董遇“三余”时间
【故事】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名叫董遇,他从小喜欢学习。
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总是带着书,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学习。
后来,董遇成了大学者。
有人问董遇:“你是怎么读书的?”董遇回答:“我遇到读不懂的书,就反复地看,反复地读。
”这个人反问:“反复读一本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呢?”
董遇说:“那就利用‘三余’的时间。
”
这个人好奇地问:“什么是‘三余’的时间?”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剩余,夜晚是白天的剩余,下雨天是晴天的剩余。
只要用好了这‘三余’时间,就有时间读书了。
”
【启迪】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可见,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尤其珍贵,而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来进行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董遇“三余”时间,充分体现了他善于学习和善于利用时间的方法。
服刑人员不妨借鉴其方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同时需要记住的是,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
2. 【标题】孔子“三十而立”
【故事】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父亲死得早,家里很穷困。
孔子的母亲带着他,靠给人洗衣服、做针线维持生活。
而孔子从小就勤奋好学,
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读了很多诗书,并学会了各个国家的礼仪。
随着孔子的学问越来越深,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慢慢地有许多人来向他求教学习。
在孔子30岁那年,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
只要是诚心来学习的人,不分贵贱,孔子都用心教导。
由于孔子知识渊博,而且课也讲得好,所以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他的私塾最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启迪】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阐明了各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和懂得哪些道理。
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人到了三十岁这个年龄,就应该承载起社会责任并立足社会。
这个故事告诉服刑人员:勤奋好学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品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经过勤学苦练才逐步走向成功的。
3. 【标题】沈括上山看桃花
【故事】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学习,喜欢思考。
有一次,他读白居易的诗。
当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他感到不可理解: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谢了,山上的桃花才刚刚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天气还有些冷。
沈括几经寻找后,终于发现了几处桃林,满树的桃花开得正艳。
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因此花期才比山下来得迟。
正是凭着这种求索精神,沈括后来写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百科全书—
—《梦溪笔谈》。
【启迪】沈括为了解开疑惑,毅然决定实地考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求索的精神,他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并且后来成为了北宋时著名的科学家。
服刑人员在学习中一样会遇到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像沈括那样认真执著,付诸实践,才能彻底地解开迷惑,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4. 【标题】魏照拜师
【故事】郭泰是东汉时期的大学者,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当时有很多人向他求教。
有一个叫魏照的年青人,也拜郭泰为师。
在向郭泰讨教几次之后,他就把行李也搬了过来,要住在郭泰的家里。
郭泰很奇怪,就问他:“别人都是早上来晚上走,你为什么要住在我这里?”魏照诚恳地说:“我很佩服您的学识和为人。
现在有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但能传授做人道理的却不多。
而您正是这样的人,所以我希望能时刻伴随您的左右,朝夕学习。
”郭泰听了很受感动,就留下了魏照,从此更加用心地教导他。
后来,魏照也成为了大学者。
【启迪】我们除了要虚心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悉心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一个真正品学兼优的人。
魏照拜师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德学兼备、完善自我吗?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要想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学会做人做事之道。
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只要找到了为人处世的方式,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5. 【标题】陆羽痴迷写《茶经》
【故事】陆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人称“茶圣”。
相传他曾经为了写《茶经》而到四川三峡一带考察。
一路上,他遇到山就上山采茶,遇到河就到河边品尝水的滋味,然后分别记下这些茶叶和水质的特点和区别。
他回家时,行李中的全是一路记载的笔记和收集的资料。
后来,陆羽从南京来到浙江,在山间隐居,专心写书。
这期间,他经常到山上四处寻找、采摘茶叶或品尝山泉,每次都是天要黑了才回来。
不了解他的人都叫他“楚狂”。
正是对茶道的热爱加上勤奋好学,陆羽写出了我国茶叶史上的经典之作《茶经》。
【启迪】古人说:“做任何事情,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陆羽之所以能成为“茶圣”,正是因为他对茶道的热爱和乐此不疲的态度。
服刑人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有这种痴迷的钻研精神,它将成为你学习之路上精益求精、攻克难关的致胜法宝。
一旦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6. 【标题】孔子诲人不倦
【故事】孔子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他教导过许多学生,号称“孔门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一位良师,他讲课时总是力求把要点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于启发,他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特长都开发出来。
因此,孔子的学生思想都很活跃,而且许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颜回、子路等学生,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望的人。
正是由于孔子学问高深,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后人才把他尊称为“孔圣人”。
【启迪】孔子认真负责地教育学生,并且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这是他对待教育的一贯态度,令人钦佩。
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服刑人员也承担着教人的工作,有的在狱内传授文化知识,也有在车间从事工艺流程指导,还有的直接传授技术等,在传授或指导别人时,一定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力求使每个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诀窍,这样才不愧为人师。
7. 【标题】萨都刺一字之师
【故事】萨都刺是元朝的著名诗人。
一次他在山上游玩,天突然下起了雨,就只好到附近的寺庙里避雨。
这时,寺庙的晚钟响了,声音宏亮而悠扬。
萨都刺灵感突发,写出了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这两句诗意境空阔,很快在当地传扬开来,大家纷纷称赞。
不料一位老者听了,说:“也不怎么样嘛。
”
萨都刺听说后,马上找到那位老者请教。
老者说:“这两句诗里,上句有个‘闻’字,下句有个‘听’字,都是一个意思,不如把‘闻’改成‘看’字。
”萨都刺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拜老者为师,此后经常找他谈论诗句。
【启迪】再高明的学者也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即使成就很高的人,也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孔子曾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的,只不过喜欢读书并不耻下问而已。
”著名诗人萨都刺的故事,再一次告诫服刑人员,无论对待何种形式的学习,都要以勤奋钻研、虚心求教的态度去践行。
8. 【标题】刘完素虚怀若谷
【故事】刘完素是宋朝很有名的医学家。
有一次他生了病,吃了许多药,病情也不见好转。
一天,他的朋友张元素来探望他。
张元素也是个大夫,他提出给刘完素看病。
刘完素心里有些不愿意:自己的病如果被他治好了,那不是很没面子?但他转念一想:我平时最提倡同行间互相学习,怎么轮到自己就糊涂了呢?于是,他很高兴地请张元素帮他治病。
两人一起分析病情,研究药方,终于找到了病根。
不久,刘完素恢复了健康。
此后,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医学上的疑难问题,医术都大有长进。
【启迪】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的人向知识贫乏的人请教,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时,你的缺点正好是别人的优点,学习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刘完素的故事告诉服刑人员,知识再渊博的人也有不足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虚心接受并采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诚挚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9. 【标题】愚公移山
【故事】古时候有个老人,人们都叫他愚公。
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王屋山,一座叫太行山。
这两座山挡住了出门的路,于是愚公决心把这两座山搬走,他带着他的儿子开始挖山。
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说:“你们这样做实在太愚蠢了,山这么大这么高,就凭你们几个人根本不可能把它挖掉。
”愚公就说:“我们父子是挖不完,但我死后还有子子孙孙。
这两座山虽然高,却不会再长。
我每天挖一点,总有一天会把它挖掉。
”就这样,愚公每天坚持挖山。
后来,愚公的精神感
动了上天,上天派来两个山神,把这两座山给搬走了。
【启迪】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
要想学有所获,就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需要坚持,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西晋文学家左思整整花了四年的时间,才完成他的著作《三都斌》;张海迪花了49年的时间完成了200万字的著作。
其坚强的毅力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堪为典范。
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事实告诉人们,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取得的,都是持之以恒、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的结果。
10. 【标题】孔子后生可畏
【故事】一次,孔子坐着马车经过一条小路,半路上遇到一个孩子用泥土堆了个城堡,挡住了去路。
孔子就问他:“你不让路,我怎么过去呀?”小孩说道:“从来只有马车给城堡让路的,哪有城堡给马车让路的?”孔子没想到这小孩这么会说话,非常吃惊,就表扬他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懂的事情可真不少。
”小孩回答:“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水,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在地上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么大小之分吗?”孔子听了这话更是钦佩,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启迪】孔子博学多才是众所周知的,连他都觉得后生可畏。
这就足以说明孔子在对待知识的问题上,是极其谦虚的。
因此,在改造生活中,服刑人员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哪怕对方比自己年轻,资历比自己浅,只要别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强,就应该放下“面子”,谦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11. 【标题】谈迁重写《国榷》
【故事】谈迁是明朝末年的穷秀才,他历尽千辛万苦,花费27年时间,写出了一部关于明朝的史书,并将其定名为《国榷》。
不料,就在书稿完成后不久的一个晚上,谈迁家里闹贼了。
小偷见谈迁家里没什么可偷的,就顺手把谈迁的书稿拿走了。
变迁发现书稿丢失了,不禁痛哭流涕。
这一年,他已经53岁了。
但谈迁很快就振作起来,并对自己说:“我的手还在,怎么能这么消沉呢?”于是他决定重新写《国榷》。
4年过去了,谈迁终于重新写出了一本《国榷》。
这部书资料翔实,内容完备,成为后世学者研究明史的必读之书。
【启迪】一介穷书生,用27年的时间编纂史书,他所付出的精力和遭遇到的窘境是可想而知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他53岁那年,书稿丢失,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境是何等悲痛。
但谈迁并没有消沉,再一次重写《国榷》,成为了千古美谈。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去应付一切不幸。
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就惆怅、迷惘、灰心丧气,这是软弱的表现。
”
12. 【标题】孔子有教无类
【故事】只要有人想学习,就应该教育他,而不要管他是什么出身、什么品性,这就是“有教无类”。
这个主张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他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子贡是商人,颜涿聚当过强盗,
子张是做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国籍也各有不同,曾子是鲁国人,子张是陈国人,子游是吴国人;学生性格也有很大差异,高柴愚笨,曾参迟钝,仲由鲁莽。
有人问子贡:“孔子的学生怎么这么杂?”子贡回答:“老师自身很端正,想来的人都不拒绝,想走的也不阻止,所以很复杂。
”而“杂”正体现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启迪】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样能促使我们完善自身,服刑人员虽然身陷囹圄,但仍然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克己勤勉,永不懈怠。
这样,你才能为将来回归社会后筹集到有效的资本。
13. 【标题】吕蒙读书
【故事】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
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
”吕蒙便开始读书。
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
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
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
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
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启迪】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
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
”当前,服刑人员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
所以,服刑人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14. 【标题】毛空道听途说
【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最喜欢从别人那里打探各种传闻,然后再去讲给朋友们听。
一次,他告诉他的朋友艾子:“咱们这里有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鸡,昨天这只鸡居然生了个鸭蛋。
”艾子听了直笑,他问毛空:“怎么可能呢?”毛空见艾子不信,就急忙说:“哎,真的,那天有只野鸭子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了,那只鸡吃了野鸭肉,后来就生了个鸭蛋。
”艾子心想:野鸭能飞多高呀?还能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于是他反问:“那你告诉我那只鸡是谁家养的?”毛空见艾子刨根问底,只好支吾着说:“这事儿是我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
【启迪】听到小道消息就到处传播,实际上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道听途说的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便在无形中拉开了你与道德之间的距离。
所以,服刑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对于道听途说未经证实的事情,不应轻易相信,更不应四处传播,千万不要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
15. 【标题】车胤囊萤夜读
【故事】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
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
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
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
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启迪】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在文化、技术等方面都比较匮乏的服刑人员来说,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16. 【标题】李谧青出于蓝
【故事】南北朝时,李谧18岁就拜当时的大学问家孔璠为师。
孔璠知识渊博,为人谦虚,学生们都很敬仰他。
李谧拜他为师后,学习非常刻苦。
没过几年,甚至连孔璠都有不如李谧的地方了。
一次,孔璠读书时不太理解书中的一段话,就请教李谧:“你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李谧认真地分
析了那段话,然后详细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有人问孔璠:“你做老师的倒要请教学生,就不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吗?”孔璠不在乎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老师也不是固定的,谁懂得多,谁就可以做老师。
”问他的人听了,信服地点点头。
【启迪】《增文贤文》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孔子说:“后生可畏。
”李谧的老师孔璠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可见,对于任何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我们都不能轻视,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前人已一语道破了其中玄机。
服刑人员应该知道:只要别人比我们懂得多,无论他是什么出身和什么年龄,都有资格做我们的老师。
同时,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懂就问,虚心请教,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17. 【标题】孔子以渔夫为师
【故事】一天,孔子与众弟子在树林里休息,孔子弹琴自乐。
附近河岸边的船上有个老渔夫,他问孔子的弟子:“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贡说:“他就是以仁义、忠心而闻名的孔圣人啊。
”渔夫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啊。
”孔子听到后,立刻走到渔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说:“我从小就开始求学,现在都69岁了,还没听过如此高深的教导,因此来向您请教。
”渔夫毫不客气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孔子听了很受启发,不断地点头。
最后,孔子谦卑地对渔夫说:“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运,我愿意做你的学生。
”
【启迪】孔子自己曾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
师的人。
对他们的优点要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借鉴改正。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服刑人员在改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进步,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18. 【标题】陶侃惜光阴
【故事】陶侃是晋代的名将,曾为东晋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可是他小时候却很贪玩儿,不愿用心读书,母亲很为他着急。
一天下大雨,陶侃没去上学,就在母亲的织布机旁玩儿。
母亲让他背书,当他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时候,母亲问他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解释不出来。
母亲告诉他说:“意思是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像织布机的梭子一样快。
你现在读书这么不用心,日子就这么过去了,是不是很可惜啊?”陶侃听了之后,便下决心好好儿读书。
从此,陶侃终日苦读,学业渐渐好了起来,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迪】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得好:“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它。
”时间比金子还要珍贵,因为再多的金子也买不到时间,这是至理之言。
古今中外,珍惜宝贵时间勤奋学习而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是不乏其例的。
宋代欧阳修4岁时死了父亲,家里贫穷。
他学习勤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后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理学院读书时,晚上到读书管区读书,10点钟以后,她就回到自己房间,点上煤油灯继续攻读。
后来,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这和
她抓紧学习十分不开的。
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大学时,由于开革命活动而被开除,他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自学完了大学4年的课程,后来参加大学毕业考试,得了第一名。
在监狱这所特殊的学校里,服刑人员也同样需要珍惜所有时光,认真学习。
要知道,时间飞快流逝,转眼之间,你就会步入中年、老年,到时,后悔就已于事无补了。
19. 【标题】阮大铖学不尚行
【故事】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其名的戏曲家,在诗歌的创造上也很有成就。
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起。
后来,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
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可不一定。
”后来,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
阮大铖知道后很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
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阮大铖后来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
【启迪】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才;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不了本性。
阮大铖虽然在戏曲上很有成就,但他爱慕权势,和奸党魏忠贤勾结在一起,为非作歹,最终落得了惨死的下场。
服刑人员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千万不要步入阮大铖的后尘,为非作歹。
20. 【标题】孔子学琴
【故事】孔子不但是春秋时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他会弹奏许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唱歌。
他跟师襄学过一首曲子,曲名叫《文王操》。
孔子练习很多天后,师襄说:“你的曲子弹得已经很好了。
”孔子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还没学会技法。
”孔子又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子说自己尚未掌握乐曲的主旨。
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得可以了,但是孔子还是不满足。
他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
孔子的这种不厌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
【启迪】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是很不容易的。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跟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
服刑人员在监狱提供的劳动岗位上学习操作技术时,应当像孔子一样不厌其烦,反复揣摸,真正掌握技术精髓,成为优秀操作手。
21. 【标题】陈子昂大器晚成
【故事】唐代初期的陈子昂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
他家里比较富裕,年轻时的陈子昂并不把钱财当回事,常和一些好朋友到处游山玩水,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儿读书。
18岁时,陈子昂在学识上还是一无所知。
后来,他的父母对他严加教育,他才开始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感到非常惭愧。
于是,他开始奋发图强,再也不和原来的那些朋友玩了。
他以成年男子的身份,和几岁的孩童一样到乡里的学校求学。
经过几年没日没夜的苦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