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

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

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
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

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探讨

刘海江1 李林1 王田2

(1.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 110023;2.沈阳秋鸿商贸有限公司, 沈阳 110020) 摘 要: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保护乘客安全、节约能耗、改善候车环境的功能。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屏蔽门系统逐渐成为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功能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不同城市要根据不同的线路与车站进行分析定位,以确定选择加装不同结构形式的屏蔽门系统。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系统 全高屏蔽门 半高屏蔽门 安全 节能 运营成本 候车环境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安装于地铁站台边缘,将站台和隧道区间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

地铁屏蔽门分为全封闭式屏蔽门、开式全高屏蔽门和开式半高屏蔽门。

除了保障了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安全之外,屏蔽门还可以有效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站台冷热气的流失,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候车环境的影响。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应用,能够使空调设备的负荷减少35%以上,减少车站空调系统的年运行费用30%,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应结合地铁的运输能力、当地的气候条件、人员舒适性要求和运行及管理费用等因素进行技术综合比较,作为确定车站是否设置屏蔽门的依据。

1.地铁屏蔽门系统介绍

1.1地铁屏蔽门系统分类

地铁屏蔽门系统按照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全封闭式屏蔽门、开式全高屏蔽门和开式半高屏蔽门。全封闭式屏蔽门可以较好地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站台冷热气的流失,一般用于有空调节能要求的地下站台;全高屏蔽门与屏蔽门结构形式相似,只是其上部不封闭,门体下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口,通过借助地铁活塞风对站台进行空气置换;半高屏蔽门主要应用于地面站、高架站及旧线改造加装,具有设备自重轻、安装接口少、维护方便等特点。

1.2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

屏蔽门系统结构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系统;门体结构由承重结构、顶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及门槛等组成。

承重结构包括底部支承部件、门机梁、立柱、顶部自动伸缩装置等部分,能够承受屏蔽门的垂直载荷、通风系统产生的风压、活塞风形成的正负方向水平载荷、乘客挤压力和地震、震动等载荷。

顶箱由铰接前盖板、后盖板及门楣等组成,内部装设门机系统等部件。前盖板上设有盖板锁,盖板周边有橡胶密封条,当盖板关闭锁紧后,形成完整的封闭腔体,有效防护顶箱内电气设备。

滑动门由玻璃、门框、门吊挂连接板、门导靴、手动解锁装置等组成。正常情况下,滑动门是乘客上下列车的通道,也是紧急情况下,列车到站后乘客的疏散逃生通道。

固定门由玻璃和门框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在结构立柱上,固定门不可开启是站台与列车运行区域隔离的屏障之一。

应急门由玻璃、门框、转动铰轴、推杆锁等组成。应急门是紧急情况下故障列车进站后,列车车门无法对准滑动门时,乘客进出列车的疏散逃生通道。门体中部装有推杆解锁装置,乘客可以推压推杆将门打开;在站台侧,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专用钥匙解锁开门。

端门由玻璃、门框、闭门器、门锁和手动解锁装置等组成。端门设置在站台两端屏蔽门与站台设备房外墙之间,作为站台到区间隧道和设备房区域的进出通道,也是紧急情况下,乘客从隧道逃生疏散到站台的通道。

门槛包括固定门门槛和滑动门门槛,表面设有防滑齿槽,具有防滑及耐磨的功能。门槛结构中设有滑动导槽,与滑动门导靴配合辅助导向。

门机系统由电机及减速箱、传动装置组成,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电机轴与减速箱为一体化设计防护等级高、免维护,减速箱输出轴装有同步驱动带轮。

传动装置由皮带和滚轮挂板等组成,皮带选用重载齿形阻燃橡胶皮带,确保两扇门运动同步、稳定;滑动门通过滚轮挂板悬挂在导轨上,沿导轨水平滑动开启和关闭。

2.地铁屏蔽门系统功能探讨

2.1安全性

地铁屏蔽门安装于地铁站台的边缘,将站台与隧道区间完全隔离。当列车到达站台时,列车车门与屏蔽门的滑动门正好对齐并同时开启,乘客上下列车后,列车车门与屏蔽门的滑动门又同时关闭,屏蔽门重新形成一道完全封闭的屏障将站台与隧道区间隔离,列车开动驶离站台。因此地铁屏蔽门可以有效防止乘客跌落轨道而发生危险,同时也防止乘客物

品掉落轨道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营。另外,地铁屏蔽门系统可根据需求加装障碍物探测传感器,在滑动门关闭后传感器启动检测,一旦有障碍物存在于列车与屏蔽门之间的缝隙,传感器将发出的信息给信号系统阻止列车驶离站台,同时系统将控制滑动门反向开启,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夹人夹物的安全隐患。

2.2节能性

由于地下车站和隧道区间是长条形的地下建筑,只有车站的出入口、通风亭和隧道洞口与室外相通,因此需要安装环控系统来确保乘客安全、舒适以及设备使用安全。设置屏蔽门后,车站候车区与隧道区间完全隔开,避免了环控系统空调冷气流入隧道,同时减少隧道区间的热量进入候车区,并且减少站台出入口由于列车活塞作用吸入大量新风所带来的负荷。既降低了能量损耗,又减少了环控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据2012年地铁行业运营报告显示,使用屏蔽门系统可降低环控系统的空调能耗约35%以上,减少车站空调系统的年运行费用30%,并且减少空气污染,有效保护环境。

2.3降低日常运营成本

为了保障乘客候车和上下车安全,在运营时地铁车站一般都至少配备2~3名站务人员在站台层值守。装设屏蔽门之后,可以在地铁车站实现站台层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达到减员增效、降低日常运营成本的效果。

2.4改善候车环境,提升地铁和城市形象

加装屏蔽门系统之后,在站台和隧道区间形成一道物理屏障,可以大大降低列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候车环境的影响,能够降噪20~25分贝。此外在那些没有使用屏蔽门的车站,活塞风会把隧道内的垃圾和灰尘带至站台,对候车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加装屏蔽门后可将有效防止垃圾和灰尘进入站台,使站台能保持一定的舒适度和清洁度。可见,加装屏蔽门系统,能够构建一个相对安静、清洁、舒适的候车环境,同时有利于提高地铁装备水准、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

综上所述,地铁屏蔽门系统能够给地铁车站增加安全性、降低能耗、降低日常运营成本、改善候车环境、提升地铁和城市形象。但是,加装屏蔽门系统会增加地铁初期建设资金压力也是不容忽略的。在目前的情况下,不是所有的车站都适合加装屏蔽门系统。各地在考虑加装屏蔽门系统时,要根据不同的线路与车站进行分析定位,以确定是否加装屏蔽门或加装哪种类型的屏蔽门。

参考文献:

1. 蒋玉琨.东京地铁南北线的站台屏蔽门系统[J]. 地铁与轻轨,1994 (1)

2. 刘承东.屏蔽门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 (1)

3. 谢瑞春.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6 (3)

4. 李毅.地体屏蔽门系统构成分析[J]. 机电设备,2005 (3)

地铁屏蔽门结构工程分析

地铁屏蔽门结构工程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7T16:48:00.3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顾雷 [导读] 摘要: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项集土建、机械、钢化玻璃、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保护乘客安全、节约能耗、改善候车环境的功能。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摘要: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项集土建、机械、钢化玻璃、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保护乘客安全、节约能耗、改善候车环境的功能。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屏蔽门系统逐渐成为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功能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不同城市要根据不同的线路与车站进行分析定位,以确定选择加装不同结构形式的屏蔽门系统。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系统;全高屏蔽门;半高屏蔽门;安全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项集土建、机械、钢化玻璃、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安装于地铁站台边缘,将站台和隧道区间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地铁屏蔽门分为全封闭式屏蔽门、开式全高屏蔽门和开式半高屏蔽门。 除了保障了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安全之外,屏蔽门还可以有效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站台冷热气的流失,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候车环境的影响。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应用,能够使空调设备的负荷减少35%以上,减少车站空调系统的年运行费用30%,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应结合地铁的运输能力、当地的气候条件、人员舒适性要求和运行及管理费用等因素进行技术综合比较,作为确定车站是否设置屏蔽门的依据。 1.地铁屏蔽门系统介绍 1.1地铁屏蔽门系统分类 地铁屏蔽门系统按照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全封闭式屏蔽门、开式全高屏蔽门和开式半高屏蔽门。全封闭式屏蔽门可以较好地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站台冷热气的流失,一般用于有空 调节能要求的地下站台;全高屏蔽门与屏蔽门结构形式相似,只是其上部不封闭,门体下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口,通过借助地铁活塞风对站台进行空气置换;半高屏蔽门主要应用于地面站、高架站及旧线改造加装,具有设备自重轻、安装接口少、维护方便等特点。 1.2地铁屏蔽门系统结构组成 屏蔽门系统结构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系统;门体结构由承重结构、顶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及门槛等组成。承重结构包括底部支承部件、门机梁、立柱、顶部自动伸缩装置等部分,能够承受屏蔽门的垂直载荷、通风系统产生的风压、活塞风形成的正负方向水平载荷、乘客挤压力和地震、震动等载荷。顶箱由铰接前盖板、后盖板及门楣等组成,内部装设门机系统等部件。前盖板上设有盖板锁,盖板周边有橡胶密封条,当盖板关闭锁紧后,形成完整的封闭腔体,有效防护顶箱内电气设备。滑动门由玻璃、门框、门吊挂连接板、门导靴、手动解锁装置等组成。正常情况下,滑动门是乘客上下列车的通道,也是紧急情况下,列车到站后乘客的疏散逃生通道。固定门由玻璃和门框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在结构立柱上,固定门不可开启是站台与列车运行区域隔离的屏障之一。应急门由玻璃、门框、转动铰轴、推杆锁等组成。应急门是紧急情况下故障列车进站后,列车车门无法对准滑动门时,乘客进出列车的疏散逃生通道。门体中部装有推杆解锁装置,乘客可以推压推杆将门打开;在站台侧,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专用钥匙解锁开门。端门由玻璃、门框、闭门器、门锁和手动解锁装置等组成。端门设置在站台两端屏蔽门与站台设备房外墙之间,作为站台到区间隧道和设备房区域的进出通道,也是紧急情况下,乘客从隧道逃生疏散到站台的通道。门槛包括固定门门槛和滑动门门槛,表面设有防滑齿槽,具有防滑及耐磨的功能。门槛结构中设有滑动导槽,与滑动门导靴配合辅助导向。门机系统由电机及减速箱、传动装置组成,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电机轴与减速箱为一体化设计防护等级高、免维护,减速箱输出轴装有同步驱动带轮。 传动装置由皮带和滚轮挂板等组成,皮带选用重载齿形阻燃橡胶皮带,确保两扇门运动同步、稳定;滑动门通过滚轮挂板悬挂在导轨上,沿导轨水平滑动开启和关闭。 2.地铁屏蔽门系统功能探讨 2.1安全性 地铁屏蔽门安装于地铁站台的边缘,将站台与隧道区间完全隔离。当列车到达站台时,列车车门与屏蔽门的滑动门正好对齐并同时开启,乘客上下列车后,列车车门与屏蔽门的滑动门又同时关闭,屏蔽门重新形成一道完全封闭的屏障将站台与隧道区间隔离,列车开动驶离站台。因此地铁屏蔽门可以有效防止乘客跌落轨道而发生危险,同时也防止乘客物品掉落轨道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营。另外,地铁屏蔽门系统可根据需求加装障碍物探测传感器,在滑动门关闭后传感器启动检测,一旦有障碍物存在于列车与屏蔽门之间的缝隙,屏蔽门系统障碍物探测功能开启,传感器将发出的信息给信号系统阻止列车驶离站台,同时系统将控制滑动门反向开启,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夹人夹物的安全隐患。 2.2节能性 由于地下车站和隧道区间是长条形的地下土建,只有车站的出入口、通风亭和隧道洞口与室外相通,因此需要安装环控系统来确保乘客安全、舒适以及设备使用安全。设置屏蔽门后,车站候车区与隧道区间完全隔开,避免了环控系统空调冷气流入隧道,同时减少隧道区间的热量进入候车区,并且减少站台出入口由于列车活塞作用吸入大量新风所带来的负荷。既降低了能量损耗,又减少了环控设备的容量和数量。据2012年地铁行业运营报告显示,使用屏蔽门系统可降低环控系统的空调能耗约35%以上,减少车站空调系统的年运行费用30%,并且减少空气污染,有效保护环境。 2.3降低日常运营成本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现代化地铁工程的必备设施,乘客跳下轨道捡拾物品或不小心从站台跌落轨道的险情也时有发生,为保证乘客安全,应该沿地铁站台边缘设置,将列车与地铁站台候车室隔离。地铁安装屏蔽门系统后,不仅可以防止乘客跌落或跳下轨道而发生危险,让乘客安全、舒适地乘坐地铁,而且屏蔽门系统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所具有的节能、环保和安全功能,减少了站台区与轨行区之间冷热气

现代地铁屏蔽门电气控制系统

现代地铁屏蔽门电气控制系统 引言:地铁屏蔽门系统是典型的现代化地铁工程必备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设施,沿地铁站台边缘都必须有它的设置。它的功能是将列车与地铁站台候车室隔离,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了列车运行噪音与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同时在设计上对乘客跌落或跳下轨道而发生危险也要做到充分考虑,达到让乘客乘坐地铁安全、舒适的目的。屏蔽门系统要求节能、环保和安全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对现场总线技术在其系统中的应用、屏蔽门系统与其他相关专业接口问题。 关键词:构成、功能、继承集成、现场总线、接口。 1现代地铁屏蔽门电气控制系统构成 地铁屏蔽门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控机或称中央接口盘(PSC)、站台端头控制盒与就地控制盘(PSL)、门机控制器或称门控单元(DCU)、以及操作指示盘(PSA)、声光告警装置、站台控制开关(PCS)、总线网络等组成。其中主控机(PSC)是由主监视系统(MMS)、两个单元控制器(PEDC)、接线端子、接口设备及控制配电回路组成。典型站的配置一般有一个中央接口盘(PSC)与两个就地控制盘(PSL)以及每扇滑动门一个门控单元(DCU)组成的。 2现代地铁屏蔽门电气控制系统系统功能 2.1、具有控制功能。 系统级控制(SIG)、站台级控制(PSL)、手动操作控制以及火灾模式(IBP)组成屏蔽门控制系统控制功能。其中手动操作控制是优先级最高的,但是系统级是最低的。进行低级别的操作,必须只先执行完优先级的操作。由信号系统(SIG)直接对屏蔽门进行控制的方式称为系统级控制;在站台,列车驾驶员或者站务人员通过就地控制盘(PSL)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称为站台级控制(PSL);站台人员或乘客对屏蔽门进行的操作称为手动操作控制;为避免发生火灾时,车站环控系统还有执行火灾模式控制。 2.2具有监视功能。中央接口盘(PSC)核心部分是主监视系统(MMS),主监视系统(MMS)通过监视单元控制器(PEDC)、门控单元(DCU)、电源系统、主控系统(MCS)与系统维修终端(SMT)的通讯来完成每侧屏蔽门单元相关信息的集成来完成收集PSC,PSL,IBP 以及屏蔽门电源的信息、通过内部屏蔽门网络收集全部DCU信息、提供维修数据、容许对DCU参数进行修改、容许下载新的DCU软件、把屏蔽门数据通过光纤送到MCS、屏蔽门故障警报储存,屏蔽门正常系统运行记录、MMS的储存采用硬盘。储存量满足信息储存要求、打印数据、MMS能储存DCU的故障诊断信息、MMS从MCS下载GPS时钟等十几种功能。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接口设计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接口设计 前言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包括全高闭式屏蔽门(通常简称屏蔽门)、全高开式屏蔽门(通常简称全高安全门)、半高屏蔽门(通常简称半高安全门或简称安全门),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政策的推行,带来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从市效到效区和从郊区到市中心的交通迅速增长;为满足当今的公共出行要求,需要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舒适、安全、节能的要求,地铁站台屏蔽门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作为地铁站台的一项主要设备,屏蔽门系统安装过程中与车站公共区结构施工、装修施工、扶梯施工、钢轨铺设等存在着施工接口,妥善处理好这些施工接口是保证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及相关专业施工顺利进行,实现预期工期目标的前提。 1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与土建结构的安装预留 1.1 对下部结构(站台板)预留要求: 由于要考虑绝缘和安装踏步板等需要,一般要在安装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有效站台长度范围内站台板边缘预留安装安装槽(屏蔽门或全高安全门一般预留300mm(宽)×150mm(深)的安装槽,半年高安全门一般预留300mm(宽)×150mm(深)的安装槽) 1.2 对上部结构的预留要求: 由于地铁屏蔽门、全高安全门立柱上部通过上部钢连接件与上部土建结构梁连接,所以对上部土建结构梁的位置等均有要求。从屏蔽门安装需要及列车限界需要出发,对上部土建结构梁的要求:梁底到站台装修完成面的高度为3100~3600mm,主要是考虑到吊顶装修完成后能遮挡住钢立柱上部钢连接件、保持美观及考虑到如果土建结构梁高度太高,对门体的变形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梁中心线到站台边缘线为170±30mm,主要是考虑到列车限界的要求以及确保能尽量选择较小的钢连接件;梁厚200~240mm,上部土建结构梁的厚度与屏蔽门的安装没有太大的影响,建议将上部土建结构梁的厚度设置在

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系统的调试

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系统的调试 前言:随着大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公 共交通工具,以其运行快速、正点、不受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不影响周围生产生活的优点,成为大城市理想的公交手段,目前国内地铁设施功能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改善地铁系统工程及其配套设置、优化地铁候车环境,提高城市交通水平,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要求。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屏蔽门将地铁车站站台与列车运行空间隔开,避免了冷量损失,节省了大量空调运行能耗,同时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本章综合分析了安装屏蔽门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其在我国地下铁道大客流量车站的广泛应用的必然趋势。 一、屏蔽门概述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包括全高闭式屏蔽门(通常简称屏蔽门)、全高开式屏蔽门(通常简称全高安全门)、半高屏蔽门,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 1.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 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 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 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包括全高闭式屏蔽门、全高开式屏 蔽门(通常简称全高安全门)、半高屏蔽门(通常简称半高安全

门或简称安全门),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 1.1 屏蔽门类型地铁屏蔽门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闭式和开式,闭式屏蔽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铁屏蔽门,开式屏蔽门即我们通常说的安全门,开式屏蔽门又有全高开式屏蔽门和半高开式屏蔽门两种。 开式屏蔽门:半高开式屏蔽门主要的作用是保证乘客的安 全,高度一般为1200—1500mm由于它不能完全隔绝列车运行的空气流动风和噪声对乘客的影响,因此,这种结构多用在敞开式地面站台或高架站台。全高开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功能外还能阻挡列车进站的气流对乘客的影响,高度一般为2800 —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没有空调系统的地下站台。 闭式屏蔽门:除具有保证乘客的安全的作用外,还具有隔断区间隧道内气流与车站内空调环境之间的冷热气流交换的功能,所以要求屏蔽门的气密性良好,这样才能使车站与区间的热交换减小到最低程度,达到节能的目的。门体高度一般为2800 —3200mm这种结构多用于设有空调系统的站台。 1.2 屏蔽门的系统构成及功能: 屏蔽门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门体结构、门机系 统,门机控制器(DCU,车站级控制、监视系统。 1.2.1屏蔽门门体结构及门机系统屏蔽门门体结构一般由滑动门、 固定门、应急门、端头门及 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接结构等构成,地铁屏蔽门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并形成连续的屏障,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

地铁屏蔽门结构安装接口设计及预留

地铁屏蔽门结构安装接口设计及预留 随着轻轨及地铁在各大城市的普及应用,轨道交通站台门目前已基本成为了站台上的标配产品,其安装方法及对土建结构的预留要求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站台门与土建结构连接的技术要求及实施方法,重点讨论了轨道交通站台门对土建结构预留条件的要求,供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设计、监理、施工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台门,接口,绝缘,等电位。 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政策的推行,带来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从市效到效区和从郊区到市中心的交通迅速增长;为满足当今的公共出行要求,需要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舒适、安全、节能的要求,地铁站台屏蔽门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作为安装于地铁站台的一项主要设备,屏蔽门系统要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站台门与土建结构连接的技术要求及实施方法,重点讨论了轨道交通站台门对土建结构预留条件的要求。 屏蔽门概述 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称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简称屏蔽门。包括全高屏蔽门、半高屏蔽门。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 全高屏蔽门系 统 半高屏蔽门系统

1.1屏蔽门的功用 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作用: (1)保障乘客的安全:屏蔽门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有效地改善了站台上的安全,防止乘客掉落轨道。 (2)增加基础设施的有效使用率:安装屏蔽门后,可节省站台边缘设置的一米警戒线空间,使站台有效使用面积增加。 (3)保障运营的安全:屏蔽门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可避免未经许可的人进入隧道。 (4)减少能量消耗:使用全高封闭式屏蔽门,可减少隧道空调流失,避免电能浪费。 (5)改善站台环境:使用屏蔽门可减少由隧道进入站台的灰尘,减少来自地铁列车的噪音,减少列车的活塞效应所引发的气流。 1.2屏蔽门类型及系统构成 1.2.1屏蔽门类型 地铁屏蔽门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闭式和开式,闭式屏蔽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铁屏蔽门,开式屏蔽门即我们通常说的安全门,开式屏蔽门又有全高开式屏蔽门(俗称全高安全门)和半高开式屏蔽门(俗称半高安全门)两种。 1.2.2屏蔽门的系统构成: 屏蔽门系统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传动系统,电气部分包括供电和控制系统。 门体结构主要包括承重结构、固定门、应急门、滑动门、端门、顶箱、门槛、预埋件、密封件、绝缘件等;门机系统主要包括门机梁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门锁及其它相关附件;供电系统主要包括驱动电源、控制电源、电源监视系统等;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设备(、、、等)、现场总线网络及相关软件。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及安全防护装置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及安全防护装置 在现代社会中,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对车站的乘车安全、车站环境、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在相应的不断提高。屏蔽门系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现的。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的一种安全装置,它将列车与车站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自动开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同时,地铁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存在的间隙是屏蔽门系统中的一个不安全因素。为了消除这个安全隐患,保护装置也应运而生。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 1 屏蔽门系统简介 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地铁以其安全、正点、舒适、快捷等优点,已经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屏蔽门系统是普遍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种安全装置。在地铁站台上安装屏蔽门是地铁建设发展的方向,它设置于地铁站台边缘,将站台和列车运行区域隔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其自动开启,为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地铁屏蔽门分为封闭式、开式和半高式,其中开式和半高式通常被叫作“安全门”,只起到安全和美观的作用。封闭式的通常才被人们叫作“屏蔽门”,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除保障了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绝对安全之外,地铁站台安装屏蔽门还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司机望次数,并且能有效地减少空气对流所造成的站台冷暖气的流失,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车站的影响,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具有节能、安全、环保、美观等功能。地铁屏蔽门系统,使空调设备的冷负荷大幅度减少,环控机房的建筑面积也相应减少,空调电耗明显降低了,在车站节能方面起到很大效果。 2 屏蔽门的组成及材质的选择 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顶盒、站台端头控制盒(PSL)、主控机柜(PSC)、操作指示盘(PSA)及站台监控厅内PSAP等组成。 在每一侧站台上,对应一列编组六节列车的车门,共设24档滑动门和2扇端门,总长112.8米。屏蔽门包括滑动门(ASD)单元、固定门(FD)、应急门(EED)及端头门(MSD)。 屏蔽门直接面对乘客,是地铁车站占用面积最大、最醒目的设备。因此,对屏蔽门外表的装饰及制造工艺应有严格的要求。屏蔽门材料通常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外加表面处理或直接使用不锈钢钣金属件。 3 屏蔽门性能 (1)滑动门关闭时,能够探测到的障碍物的最小厚度为4mm。(2)滑动门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

目次(征求意见稿)2020年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屏蔽门系统设计 (3) 3.1 一般规定 (3) 3.2 设计要求 (3) 4 屏蔽门系统基本构成 (5) 4.1 门体结构 (5) 4.2 门机 (5) 4.3 监控系统 (6) 4.4 电源系统及接地 (7) 5 工程样机检测 (9) 5.1 工程样机组成 (9) 5.2 工程样机测试试验 (9) 5.3 工程样机测试见证及试验签署 (10) 6 安装与验收 (11) 6.1 设备进场检查 (11) 6.2 控制基标交接检验 (11) 6.3 测量及交接检验 (11) 6.4 工程质量验收 (12) 7 运营、保养与维护 (18) 7.1 屏蔽门系统日常运行使用 (18) 7.2 屏蔽门设备计划检修 (18) 附录A 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 (22) 附录B 控制基标交接记录表 (23) 附录C 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 (24) 附录D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25) 附录E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26) 附录F 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27) 1

本规范用词说明 (28) 引用标准名录 (29) 条文说明 (30)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Design (3)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3) 3.2 Design Principles (3) 4 Platform Screen Door Basic Structure (5) 4.1 Door Structure (5) 4.2 Door Mechanism (5) 4.3 Monitoring System (6) 4.4 Power System and Grounding (7) 5 Inspection of Prototype (9) 5.1 Structure of Prototype (9) 5.2 Prototype Testing Trial (9) 5.3 Testing Witness and Sign for Prototype Testing and Trial (10) 6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11) 6.1 Equipments Receiving Inspection (11) 6.2 Inspection of Control Base Standard Handover (11) 6.3 Inspection of Mesurement and Handover (11) 6.4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12) 7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18) 7.1 Daily Operation of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18) 7.2 Checking Plan for Platform Screen Door Equipments (18) Appendix A Acceptance Recording Sheet of Equipments Receiving (22) Appendix B Handover Recording Sheet of Control Base Standard (23) Appendix C Inspection Recording Sheet of Civial Works (24) Appendix D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ing Sheet of Subdivisional Works (25) Appendix E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ing Sheet of subprojects (26) Appendix F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ing Sheet of subunits (27) 3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作者:发布时间:2008-9-5 22:31:05 作者:刘鑫美: 摘要: 地铁屏蔽门系统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本文以广州地铁为例,阐述了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对现场总线技术在其系统中的应用及屏蔽门系统与其他相关专业接口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关键词: 构成、功能、现场总线、接口、原理框图。 1、引言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沿站台边缘布置,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了列车运行噪音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提高了地铁的服务水平。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广州地铁2号线是国内首次引入屏蔽门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地铁线路。目前已建成的地铁线路有些正在筹备加装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如广州一号线),新建线路多数设计采用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 2、系统构成 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接口盘(PSC)、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通讯介质及通讯接口及外围设备等组成。中央接口盘(PSC)又由主监视系统(MMS)、两个单元控制器(PEDC)、接线端子、接口设备及控制配电回路组成。典型站配置一个中央接口盘(PSC)、两个就地控制盘(PSL)、每扇滑动门一个门控单元(DCU)。 3、系统功能及实现 3.1、控制功能

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系统级控制(SIG)、站台级控制(PSL)、手动操作控制、火灾模式(IBP)。其中以手动操作控制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只有在执行完优先级的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低级别的操作。 3.1.1、系统级控制(SIG)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信号系统(SIG)直接对屏蔽门进行控制的方式。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如:±300mm),信号系统向屏蔽门每侧单元控制器(PEDC)发送“长/短车开/关门”命令,单元控制器(PEDC)通过门控单元(DCU)对每扇滑动门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屏蔽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单元控制器(PEDC)与门控单元(DCU)通过可靠的硬线连接。 3.1.2、站台级控制(PSL) 站台级控制是由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在站台的就地控制盘(PSL)上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可在就地控制盘(PSL)上通过“专用钥匙”及”开/关门按钮”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操作,实现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操作。 3.1.3、手动操作控制 手动操作是由站台人员或乘客对屏蔽门进行的操作。当控制系统电源故障或个别屏蔽门操作机构发生故障时,站台工作人员可在站台侧用“专用钥匙”或乘客在轨道侧通过“开门把手”打开屏蔽门。并将相关状态信息上传。 3.1.4、火灾模式控制(IBP) 在隧道/车站发生火灾时,为了配合车站环控系统执行火灾模式,屏蔽门系统必须接受控制,由车站工作人员通过在车站综合控制室的应急后备盘(IBP)上的按钮对屏蔽门系统进行紧急操作。所有连接采用硬线连接。 3.2、监视功能 主监视系统(MMS)是中央接口盘(PSC)核心部分,完成每侧屏蔽门单元相关信息

地铁屏蔽门构成及原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屏蔽门设备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2) 第一节屏蔽门功能介绍 (2) 第二节技术参数 (3) 第三节门体结构 (4) 第四节驱动系统 (10) 第五节控制系统 (11) 第六节电源……………………………………………………………………………… 19 第七节与其他系统接口 (22) 第八节定义与缩写 (26)

第九节一期工程屏蔽门设备配置 (27) 第二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操 作 (28) 第一节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28) 第二节安全操作制度 (28) 第三节屏蔽门设备操作 (29) 第三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应急处理 (31) 第一节屏蔽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暂行) (31) 第二节运营针对1号线一期工程屏蔽门故障各岗位人员行动指引 (33) 第四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维护 (40) 第一节设备维护分类 (40) 第二节设备维护程

序 (41) 第三节设备维护工具 (44) 第四节重要部件的检修方法(适用于1号线一期工程屏蔽门设备系统) (45) 第五章屏蔽门设备专用钥匙管理办法 (47)

第一章屏蔽门系统设备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屏蔽门功能介绍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方引入应用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新兴机电设备。屏蔽门系统安装在站台边缘,形成将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隔开的一道屏障。当列车正确停靠车站时,与列车车门相对应的屏蔽门将与车门同时开启,使乘客可以上下列车。在列车车门关闭时屏蔽门也关闭,从而使得在列车离站后保持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的隔离。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安静、更舒适的乘坐环境。同时屏蔽门的应用还可以为地铁的运营者节约运营的成本。 目前国际上象伦敦、巴黎、新加坡、歌本哈根等城市的地铁已纷纷采用屏蔽门。中国的广州地铁二号线也成为内地第一条已正式投入运营并使用屏蔽门系统的地铁。同时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地铁也将采用屏蔽门系统。屏蔽门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化地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上海市浦东科技信息中心黄时 夏摘编 2010-09-03 关键字: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浏览量:594 一、屏蔽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有8个国家和地区共21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在使用或加装屏蔽门系统。有关屏蔽门的供货商也在逐渐发展起来,英国westinghouse、法国Faiveley、瑞士KABA 和日本Nabco4家公司成为最主要的屏蔽门生产厂家,都已经承担过一些地铁线路的屏蔽门工程,到目前为止,它们提供了世界上约90%的屏蔽门系统。它们也是当今世界上安装、设计、制造屏蔽门最有经验的几家公司。 在国内地铁屏蔽门市场,国外公司大多采取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

广州地铁二号线屏蔽门工程中标方就是广州澳 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与英国西屋公司;深圳方大集团于2000年与法维莱公司开始合作之后,双方共同成功承建了泰国曼谷地铁等屏蔽门工程项目;瑞士卡巴公司也与江苏金创集团合作在国内承接屏蔽门工程项目;日本那博克公司与重庆川仪集团也就屏蔽门项目进行着合作。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屏蔽门研究的是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 司和深圳方大集团,之后逐渐增加了广州广日集团、上海通用冷气机有限公司、重庆川仪总厂有限公司等。到目前为止,屏蔽门系统的国产化程度还相当低,目前国内有10家以上的公司正加大对屏蔽门系统的研发力度,以加快屏蔽门系统国产化的步伐。 二、两款最新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一)、贝加莱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贝加莱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在上海九号线(徐家汇—松江)的一期项目中,共9个站,共安装贝加莱22个控制器PCC2003,20个15”触摸屏4PP120。在此第一期项目中贝加莱公司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摘要: 本文从屏蔽门的概念入手,然后从屏蔽门的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分类、基本设计原则、屏蔽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中的基本功能等方面对屏蔽门系统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屏蔽门构成控制 一、屏蔽门的概念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即Platform Screen Doors,简称PSD 系统,也称站台门或月台幕门)是上世纪80 年代出现的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一种安全节能装置。它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设置于地铁站台边缘,将列车与地铁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自动开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站台屏蔽门系统作为保障乘客在站台候车时的屏障现今在国内外已有了广泛的应用,运行效果良好。 二、屏蔽门的系统构成 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电源与控制等4个部分组成。 门体结构一般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头门及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接结构等构成。 门机是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悬挂机构、锁定解锁机构组成。 电源是屏蔽门系统运行的动力能源,为了保证屏蔽门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高可靠性,必须采用一级负荷与双路互为备用的电源。 控制系统设备由中央控制盘、远程监视设备、就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门机控制器、就地控制盒组成。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和检测 2 项基本功能。控制模式按操作的方式和地点不同分为4 种: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此4 种控制方式可分别实现屏蔽门系统的3 种运行模式,即正常运行模式(系统级控制)、非正常运行模式(车站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紧急运行模式(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屏蔽门单元中所有设备的状态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传达到每个屏蔽门控制子系统的主控单元上,可以查

地铁屏蔽门构成及原理

目录 第一章屏蔽门设备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2) 第一节屏蔽门功能介绍 (2) 第二节技术参数 (3) 第三节门体结构 (4) 第四节驱动系统 (10) 第五节控制系统 (11) 第六节电源 (19) 第七节与其他系统接口 (22) 第八节定义与缩写 (26) 第九节一期工程屏蔽门设备配置 (27) 第二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操作 (28) 第一节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28) 第二节安全操作制度 (28) 第三节屏蔽门设备操作 (29) 第三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应急处理 (31) 第一节屏蔽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暂行) (31) 第二节运营针对1号线一期工程屏蔽门故障各岗位人员行动指引 (33) 第四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维护 (40) 第一节设备维护分类 (40) 第二节设备维护程序 (41) 第三节设备维护工具 (44) 第四节重要部件的检修方法(适用于1号线一期工程屏蔽门设备系统) (45) 第五章屏蔽门设备专用钥匙管理办法 (47)

第一章屏蔽门系统设备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屏蔽门功能介绍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方引入应用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新兴机电设备。屏蔽门系统安装在站台边缘,形成将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隔开的一道屏障。当列车正确停靠车站时,与列车车门相对应的屏蔽门将与车门同时开启,使乘客可以上下列车。在列车车门关闭时屏蔽门也关闭,从而使得在列车离站后保持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的隔离。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安静、更舒适的乘坐环境。同时屏蔽门的应用还可以为地铁的运营者节约运营的成本。 目前国际上象伦敦、巴黎、新加坡、歌本哈根等城市的地铁已纷纷采用屏蔽门。中国的广州地铁二号线也成为内地第一条已正式投入运营并使用屏蔽门系统的地铁。同时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地铁也将采用屏蔽门系统。屏蔽门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化地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浅谈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浅谈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摘要: 地铁屏蔽门系统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本文以广州地铁为例,阐述了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对现场总线技术在其系统中的应用及屏蔽门系统与其他相关专业接口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关键词: 构成、功能、现场总线、接口、原理框图。 1、引言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沿站台边缘布置,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了列车运行噪音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提高了地铁的服务水平。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广州地铁2号线是国内首次引入屏蔽门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地铁线路。目前已建成的地铁线路有些正在筹备加装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如广州一号线),新建线路多数设计采用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 2、系统构成 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接口盘(PSC)、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

通讯介质及通讯接口及外围设备等组成。中央接口盘(PSC)又由主监视系统(MMS)、两个单元控制器(PEDC)、接线端子、接口设备及控制配电回路组成。典型站配置一个中央接口盘(PSC)、两个就地控制盘(PSL)、每扇滑动门一个门控单元(DCU)。 3、系统功能及实现 、控制功能 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系统级控制(SIG)、站台级控制(PSL)、手动操作控制、火灾模式(IBP)。其中以手动操作控制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只有在执行完优先级的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低级别的操作。 3.1.1、系统级控制(SIG)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信号系统(SIG)直接对屏蔽门进行控制的方式。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如:±300mm),信号系统向屏蔽门每侧单元控制器(PEDC)发送“长/短车开/关门”命令,单元控制器(PEDC)通过门控单元(DCU)对每扇滑动门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屏蔽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单元控制器(PEDC)与门控单元(DCU)通过可靠的硬线连接。 、站台级控制(PSL) 站台级控制是由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在站台的就地控制盘(PSL)上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可在就地控制盘(PSL)上通过“专用钥匙”及”开/关门按钮”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操作,实现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操作。

地铁屏蔽门如何保证安全

地铁屏蔽门如何保证安全 发表时间:2017-11-28T09:54:20.5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作者:岳辉刘义壮 [导读] 新建地铁将会迎来高峰期,地铁屏蔽门的市场需求也将会迎来高峰,国内地铁屏蔽门企业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铁的建设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但是,地铁车站站台的安全事故却不断发生,并且能耗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铁屏蔽门系统应运而生。随着地铁投入运营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地铁安全保障和节能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屏蔽门控制系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地铁屏蔽门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使用于地铁站台。屏蔽门(又称月台幕门或安全门,英文:Platform screen doors(PSD)或 Platform-edge doors),是指在月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安全 主要安全作用 现阶段屏蔽门系统设计上要求门体的安装位置需要满足车辆限界,这导致了屏蔽门与车体之间的间隙理论宽度为200—240mm。此宽度在列车门和屏蔽门关闭后形成了一个不安全的封闭空间,极端情况下此封闭空间足够容下体型瘦弱的人或者儿童,如果乘客被夹在屏蔽门与列车车体之间,则列车此时启动行车会出现重大伤害事故。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方式很多,总体概括起来主要有:被动式物理方式、主动式物理方式、非接触式红外或激光探测方式。 1、被动物理方式 此种类型方案的设计思路是在屏蔽门的轨道侧门体上安装物理结构件,尽可能缩小或消除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乘客意外进入该区域。该方式一般不具备报警功能。 1.1滑动门斜面防站人挡板: 在滑动门底部设计斜面防站人挡板,安装了挡板之后人就无法在滑动门与列车门之间站立或逗留,在满足列车界限要求的前提下,防站人挡板安装在滑动门框轨道侧的底部,以杜绝乘客主观逗留在滑动门门体和列车门之间的非安全状况。 被动式防护装置没有报警功能,所以对正常运营不存在干扰,接口简单,简单易行,装置成本很低。但是不能完全避免乘客进入屏蔽门与车辆之间的缝隙内,任然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作为一种基本的防护装置,已经被各城市屏蔽门系统广泛采用。 2、主动物理方式 此种类型方案的设计是通过屏蔽门上的机械结构部件来探测障碍物,当遇到障碍物时可以阻碍滑动门的关闭,配合门控单元的检测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屏蔽门的安全性。 2.1滑动门金属挡板: 除了在沿滑动门底部安装金属防攀爬挡板之外,距离门槛300~1000mm高度范围内,在两扇滑动门底部边缘设计安装金属挡板,挡板位于滑动门与列车门之间,材质为不锈钢材料,不仅美观可靠、性能稳定,而且与滑动门扇外观材料相吻合。通过金属挡板来探测障碍物的存在,当存在障碍物时会增大滑动门的关门阻止力,当关门阻止力达到阈值时,门机控制器会做出判断,实现接触式障碍物探测。 3、非接触式红外或激光探测方式 仅仅依靠物理的方式检测屏蔽门与列车之间是否有障碍物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需要考虑到美观和车辆限界,也不太可能将物理式的探测装置做的很大,充满整个缝隙空间。所以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或激光探测的方式来检测障碍物。 3.1红外光幕: 红外光幕主要由两部分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构成红外线控制系统的发射与接收器分别安装在滑动门的二侧,使二扇门之间形成一道光的屏幕。红外检测装置启动和停止受门控制单元控制,当滑动门关闭且锁紧后门控制单元启动红外检测装置监测列车和门体之间是否有人存在,如果物体阻断了光幕,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发射光的信号则发出报警信息。如果没有物体阻断光幕,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发射光的信号则表示正常,可以发车。 每对光幕上可以设置8条光束,尽可能覆盖较大缝隙范围。红外光幕的探测对较小的物体无影响。扫描距离小于5米,有效防止红外线束的发散角现象。由于红外线束存在2°-3°的发散角,决定了红外光幕的扫描距离不会很远,要对整侧屏蔽门进行探测,需要多对红外光幕,增加了故障点,可靠性要比激光探测装置降低一个数量级。 3.2激光探测: 激光障碍物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由激光发射器发出激光脉冲,然后在接收端检测激光脉冲信号,如果激光接收器收到激光脉冲信号,就表明在此区间内没有障碍物,如果激光接收器没有收到激光脉冲信号,就表明在此区间内有障碍物。检测结果由控制器传送到屏蔽门系统。 激光束的方向性极好,因此光能集中,传输效率非常高。在发射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在100m或200m远时的激光功率密度是红外对射探测器功率密度的数百倍,而且不受背景、温度等环境影响。激光束的单色性极好,抗外界杂散光和电磁干扰的能力强。合理的光接收器和高功率密度发射器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现代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地铁服务水平要不断地提高。对乘客安全、车站环境、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屏蔽门系统正是应地铁系统节能与安全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地铁设备系统,其在国内外地铁系统中的应用,给各国乘客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站台屏蔽门降低了由于列车行驶引起的活塞风,改善了站台环境,给乘客创造了一个明亮、舒适、现代的候车环境。屏蔽门系统还提高了整个地铁系统的服务水平,为地铁系统的无人驾驶创造了条件,它在以后的新建地铁或旧地铁线路改造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另外从行业趋势来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统一部署,根据《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调整方案、《铁路“十一五”规划》和铁路运输需要,国务院已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共涉及22个城市,2020年之前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将超1万亿元。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5个城市的5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主要是地铁项目,在地铁项目规划中,地铁屏蔽门系统已成

浅谈地铁屏蔽门

浅谈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作者:发布时间:2008-9-5 22:31:05 阅读次数:1436 作者:刘鑫美: 摘要: 地铁屏蔽门系统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本文以广州地铁为例,阐述了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对现场总线技术在其系统中的应用及屏蔽门系统与其他相关专业接口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关键词: 构成、功能、现场总线、接口、原理框图。 1、引言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沿站台边缘布置,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了列车运行噪音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提高了地铁的服务水平。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广州地铁2号线是国内首次引入屏蔽门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地铁线路。目前已建成的地铁线路有些正在筹备加装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如广州一号线),新建线路多数设计采用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 2、系统构成 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接口盘(PSC)、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通讯介质及通讯接口及外围设备等组成。中央接口盘(PSC)又由主监视系统(MMS)、两个单元控制器(PEDC)、接线端子、接口设备及控制配电回路组成。典型站配置一个中央接口盘(PSC)、两个就地控制盘(PSL)、每扇滑动门一个门控单元(DCU)。 3、系统功能及实现 3.1、控制功能

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系统级控制(SIG)、站台级控制(PSL)、手动操作控制、火灾模式(IBP)。其中以手动操作控制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只有在执行完优先级的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低级别的操作。 3.1.1、系统级控制(SIG)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信号系统(SIG)直接对屏蔽门进行控制的方式。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如:±300mm),信号系统向屏蔽门每侧单元控制器(PEDC)发送“长/短车开/关门”命令,单元控制器(PEDC)通过门控单元(DCU)对每扇滑动门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屏蔽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单元控制器(PEDC)与门控单元(DCU)通过可靠的硬线连接。 3.1.2、站台级控制(PSL) 站台级控制是由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在站台的就地控制盘(PSL)上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可在就地控制盘(PSL)上通过“专用钥匙”及”开/关门按钮”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操作,实现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操作。 3.1.3、手动操作控制 手动操作是由站台人员或乘客对屏蔽门进行的操作。当控制系统电源故障或个别屏蔽门操作机构发生故障时,站台工作人员可在站台侧用“专用钥匙”或乘客在轨道侧通过“开门把手”打开屏蔽门。并将相关状态信息上传。 3.1.4、火灾模式控制(IBP) 在隧道/车站发生火灾时,为了配合车站环控系统执行火灾模式,屏蔽门系统必须接受控制,由车站工作人员通过在车站综合控制室的应急后备盘(IBP)上的按钮对屏蔽门系统进行紧急操作。所有连接采用硬线连接。 3.2、监视功能 主监视系统(MMS)是中央接口盘(PSC)核心部分,完成每侧屏蔽门单元相关信息的集成,其通过监视单元控制器(PEDC)、门控单元(DCU)、电源系统和与主控系统(MC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