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及其实施条件的若干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9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及其实施
条件的若干思考
[摘要] 实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需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的具体标准和程序,也应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与其他相关培养、管理制度的配套衔接。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这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
之一。[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态势下,加强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首次提出“制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中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上述文件中所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是在全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以及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1.实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从制度上
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既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具备了其实施的相关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波澜壮阔的高等教育改革大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改革调整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现状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教学实际效果离其应有的功能和地位还有差距,离党中央和社会的期待还有差距。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
况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成为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关键因素。由于我国长期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标准,导致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源多样,参差不齐。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看,部分教师并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背景,有些教师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所学专业相关度低,这样就容易导致其理论功底欠缺,其教学效果打折扣。从制度上保证“适合于并乐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员进入到队伍中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才真正成为可能,而只有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实现协同发展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才能真正有明显改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不仅是加强队伍建
设的必然要求,也具备了实施的相关条件。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建设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了充足稳定的教师来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具备了严格入职的条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历程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任职要求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具体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过了队伍初建、补充完善、严格入职等几个阶段。[2]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初步建立起来,主要是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师资。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全国各高校开始恢复正规化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开始通过不同途径,大幅度增加教师数量,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注重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首次明确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历要求。[3](p104) 90年代初至现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开始了正规化建设阶段,且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实施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这个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如何既保证数量又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较高的素质,是这个阶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1991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提
出了较具体的思想和业务要求:思想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业务上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包括担任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这是官方文件首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的具体要求。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均提出了要实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应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发展,保证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才来源,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稳定充足的教师来源。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从中选拔“适合于并乐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条件。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也具备了实践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选拔机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近年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为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伴
随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始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教育部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中,已经明确提出:“马列主义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一般以在职为主。教育部和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应有计划地举办暑期讲习会、理论讨论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等,使广大马列主义教师都能不断得到提高”。伴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的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愈加受到重视。从2007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开始联合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进行系统轮训,目前已举办20多期,培训1 800余人。各地各高等学校也制定了教师培训规划,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此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在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造性探索,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如《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6—2010年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职业资格制度”,有的高校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从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学历等方面设定了教师任职的标准,从政治立场、年度考核、学历等方面设定了退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条件。尽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的探索,各地区、各高校总体处于“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