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资企业沟通要诀 报告、联络、商谈

日资企业沟通要诀 报告、联络、商谈

日资企业沟通要诀 报告、联络、商谈
日资企业沟通要诀 报告、联络、商谈

2006年,本刊连载日本企业“报、联、商”的商务沟通制度后,频频接到企业、学者的反馈信息。本文则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更具体地介绍了实施报联商的做法和应避免的局限性。

亲历“报、联、商”

日本企业大都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都致力于营造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文化。但是有一点是各个企业都非常重视的,那就是团队中的沟通。而商务沟通的基本要领就是报、联、商,尤其是对于刚到公司的新员工,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

我刚到日资企业工作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是“报、联、商”,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写报告。开会后要写报告、会见客户后要写报告、出差回来要写报告,甚至打个电话后也要报告。除了事事报告,还有定期报告,大多数企业每周一次召开业务报告会,有的企业甚至要求员工

把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写成日报汇报给主管。

一天,日本主管吩咐我打个电话给客户,由于刚来公司不久,主管指示的内容非常具体、详细,按照他的指示完成打电话的工作应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事实上我完成得也的确不错,工作很顺利。可是临下班的时候,主管问我电话打了没有,我回答打过了,他说你应该把打电话的情况报告给我,即使没有新情况需要报告,你也应该告诉我你打过电话了。当时还有些不理解,我即使告诉你打过电话了,你又能怎样?但是后来回想起来,从接收指令,到执行,再到反馈,刚好是工作的一个循环,“报告”履行了反馈的职责。这些做法从管理理论上根本不难理解,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容易被忽视,日本企业就是在事无巨细的报告制度中培

养员工的工作习惯的。

当“报、联、商”成为一名员工的基本常识和自觉行动后,报告的形式就可以比较灵活。比如:不一定每天都报告,不一定事事都写书面报告,但是报告依然是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所占比例相当高的一项内容。当我成为一名业务骨干的时候,我需要年轻员工协助我的工作,这时候我也开始了对新员工的“报、联、商”培养。就这样,“报、联、商”作为一项基本的商务沟通技能在日本企业员工中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与西方社会“重视结果”的价值取向不同,日本企业普遍遵从“重视过程”的价值取向。认为一名员工只要工作态度积极、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予比较高的评价,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的好坏很多时候不在个人的控制范围内。所以,员工们也愿意把工作的过程与上级和他人分享,告诉他人自己做了什么工作,工作状况如何,即使最终

工作未能取得成功,也能获得理解。

2003年,正是我国钢铁行业引进外国设备的高峰时期,我所在的项目组同时跟踪了几个中方钢铁企业的设备引进项目,项目组里的每个人都特别忙,也都特别努力。这一年我有超过半年的时间都在出差,遗憾的是最终一个项目都没有拿下来。在付出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但却一无所获之后,项目组的成员没有人因此受到责难,相反有的人因努力而获得认可,被派去承担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项目了。

“报、联、商”解决什么问题

我的体会,“报、联、商”是三个内容有区别但又相互关联的沟通方式。报告多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进展状况和相关信息,联络是实现信息共享的主要途径,而商谈是进行决策的主要方式。联络和商谈通常伴随报告而发生,根据报告的内容,有时候需要把内容通报给相关部门,或者根据报告内容做出相应决策。

“报、联、商”作为企业内部商务沟通的基本方法,强化了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他利用企业的资源为企业工作,他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对于企业而言,员工应该没有什么需要保留和保守的秘密,他有义务把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中获得的信息与企业的其他相关人员共享。这样,有利于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形成企业统一的文化价值观。从另一方面看,“报、联、商”本身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构建了企业员工统一的信息平台,员工对企业外界表现出统一的立场和形象,这一点对于大型企业

集团来说尤为重要。

“报、联、商”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员工及时主动地把工作状况和信息报告给上一级,上一级因为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就可能从较高层面来判断信息的价值,协调各个员工的工作关系,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员工之间的无效劳动,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劳动效率。还以2003年我们跟踪钢铁项目为例,由于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跟某一具体的钢铁企业进行前期技术交流,往往无暇顾及其他钢铁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正是办公室里的其他业务员及时把其他企业传递到办公室的消息告诉给我,才使我及时掌握情况,并根据眼前正

在交流的项目决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报、联、商”沟通方式构建了一个企业的组织系统。而沟通在构建企业组织系统过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尤其面临危机时,人们很容易发现沟通的重要性,察觉到它的价值。因为紧急的、频繁的沟通大多发生在这个时候,而实现了信息共享,就减少甚至避免了危机发生或扩大的潜在可能性。当然,正是因为没有了危机,日常才显得“报、联、商”很琐碎、很微不足道。实际上“报、联、商”维持着沟通的渠道,这个渠道是常态的,是具有高稳定性的,所以它比非常态的紧急沟通更可靠,更能够解决问题。

“报、联、商”的局限性

凡事都有两面性,“报、联、商”沟通方式在为企业商务沟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性之一表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员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信息都通过“报、联、商”成为群体或组织的共同资源,员工的一举一动都在组织的掌控之中,员工失去了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机会,也无法体会个人成功的喜悦。员工把个体行为完全纳入了群体行为当中,个人的成功群体分享,个人的失败集体承担,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地工作,像一台巨大机器上的齿轮,毫无精彩可言。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虽然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但却缺少新的发明与创造的现象。

局限性还表现在事无巨细的“报、联、商”降低了市场响应速度。由于员工没有太多的自主决策权力,凡事首先履行“报、联、商”的程序,然后集体决策。然而,报告过程很简

单,可是“商谈”的过程却很繁琐,即便是上下级一对一的商谈,也需要上级搞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才能做出决策,而一个上级往往对应多个下级,商谈并不是那么容易安排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市场的响应效率。在与中国企业的交往中,中国企业最不满的往往是日本企业的反应迟钝。日本汽车企业丧失在中国的先行者优势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报、联、商”还经常成为员工推卸责任的途径。具体经办某一工作的一线员工是最了解工作进展状况和前景的,很多时候当员工意识到某一工作前景不妙的时候,就会利用“报、联、商”营造某种有利于推卸责任的氛围,使工作的失败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可避免,员工在工作失利中又是那么的无辜。另外一些时候,当明知道某一项工作已经无可挽回失利的局面时,员工却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势,做出一些华而不实的试图挽救危局的举动,因为“重视过程”的价值取向,会让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无为劳动给员工带来正面的评价:“他还在积

极的争取最后的机会。”

怎样对待“报、联、商”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尽管我们历来主张“上传下达”,可是实际上“下达”沟通远远强势于“上传”的沟通。企业一线员工对市场的感受,对顾客的意见和建议都缺乏常态的沟通渠道。企业各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少得可怜,各部门都只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事情,造成企业资源的内耗和浪费。所以,我们的企业应该建立一种适合的内部沟通机制,持积极的态度对待日本企业的“报、联、商”沟通方式。

学习日本企业的沟通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企业内部由于缺乏沟通,员工普遍缺少对企业目标的认同,结果表现出来的是经常发牢骚,对企业不满,对领导不满,对同事也不满。“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就是这种状况的形象写照。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沟通不利,“报、联、商”可以促进沟通,增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培养“主人

翁”意识和团队精神。

从小的方面来看,沟通不利带来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大多数企业缺乏信息沟通的平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拥有的信息其他人很少了解,如果某一员工出差或休假,他所负责的工作其他人很难替代,从而丧失了很多机会,而这种丧失的机会又缺少考量的机制。再比如: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市场部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采用激励措施争取顾客,而客户服务部认为繁杂的顾客给服务带来了不便,进而不承认或否认市场部的激励措施,损害了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员工之间互相掣肘或者互相拚争,都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影响了企

业的发展。

我国企业学习“报、联、商”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日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根源。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中国和日本都是重视群体力量的国家。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中国和日本都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讲究“忠”和“义”。“忠”的表现是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和对事业的忠心,“义”则表现为“当为则为,当不为则不为”,即表现为敬业。

当然,我们也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报、联、商”,去伪存真,避免它的局限性。

但是,有的局限性具有共性,还有可能在我国的企业环境中变得更突出,比如: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很多企业刚刚从原有的所有制桎梏中解脱出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充满着干劲和激情,这种热情是企业发展的财富,应该受到保护。然而原有体制的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遗留,尤其是大型企业表现得就更突出。我们学习“报、联、商”,但应该避免“报、联、商”

不利于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局限,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责任编辑:王缨

日企内部如何沟通?

在日本公司工作要做一个“菠菜社员”,日文写作“菠草”,恰好与“报·联·商”三个日文汉字谐音。“报·联·商”这三个日文汉字是“报告·联络·商谈”三个单词字头的缩写,也就是说,如果您在一家日本公司工作,就要做一个善于报告、联络和商谈的员工。报告、联络、商谈,这是日本企业普遍认同的商务沟通方式,统称就叫“报·联·商”。

于是,今井繁之在日本国内开发了以报·联·商为代表的沟通培训课程,对人们约定俗成的报·联·商沟通习惯进行了定义,并结合商务工作与社会生活实践,对报·联·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中日员工为何总是“较劲”?

组织中的管理之所以难,就是因为管理的本质是管人,而管人难就难在工作中的沟通。说到跨文化管理,或者跨文化沟通,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例如:日资企业里商务人员所谙熟的“报·联·商”沟通方式,在那里工作的中国员工似乎就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事无巨细的做法只会带来工作上的繁琐和掣肘。于是,工作中常常出现报告不及时、联系不到位、商谈不主动的情况。结果,中日员工时常会发生处理误会和纠葛,甚至影响彼此的信任关系。

沟通,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包括两个方面:即“意义的传递与理解”。我们再换一句话来表述:沟通就是“发出信息的人得到了收到信息的人的回应”。如果企业中沟通不畅,必然造成工作上的障碍,以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企业的衰败。企业是由人来运作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在这些日常沟通中,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报告、联络、商谈;而最常见、最常用、最常出现问题的环节,也就是报·联·商。我们往往会因为主观上的一念之差,在进行报·联·商时采取了不同的对应,致使对工作的成败产生重要影响。

何不“融”他人之所长?

有人的地方必有沟通。在国内一些企业的培训课程中已不同程度地引进了“报·联·商”的内容,由此可见,商务沟通管理是没有国界的。尽管中日之间的管理文化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中国重结果效益,日本重管理过程。但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全球化大势中,管理文化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两势取强则会相得益彰。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内一些企业广泛吸收日本企业本土管理文化中的精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文化。如:日本企业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以及现场改善等管理手法,得到以海尔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的重视和应用。

其实,不限于企业,事业团体或是行政部门都需要向上级、客户或外部人员进行报·联·商。做好了报·联·商的沟通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带来更多商机和效益,而且对提高信誉也不无裨益。

需要报·联·商的现实理由

协同不可缺

日常工作中,完成了上级指示的工作,会打声招呼报告说工作完成了;预定召开的会议日程变更了,会同预定的与会人员进行联络;工作上发生了什么棘手问题,会同上级商谈善后处理方法。

在组织内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报告”、“联络”、“商谈”。而且不限于组织内,与客户、顾客之间也同样频繁地发生着报·联·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沟通,沟通中最重要的也是报告、联络、商谈。在组织中,上下级之间,相关工作部门之间,协同工作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报·联·商。

例如:下级根据上级发出的指示和命令,或是提出的要求进行工作,上级则通过来自下级的报告、联络、商谈来判断情况,发出下一步工作的指示和命令。换言之,上级正是通过来自下级的恰如其分的报告发挥自己作用的。

用人的身体来打个比方,骨骼如同公司的组织构架,肌肤和容貌则代表了公司的外在形象,遍布全身的血管就好比是沟通的管道,血管中流淌的血液就是公司日常工作沟通中使用最多的报告、联络、商谈。如果血液流通不畅,胆固醇积聚,血管逐渐丧失弹性,就会导致动脉硬化,以至于整个人体就无法发挥功能了。

与人体同样,作为组织血液的报·联·商,倘若不能恰如其分地有效进行,组织也将无法发挥自身的机能而趋于瘫痪。因此,对组织来说,报·联·商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随着企业组织日益庞大,工作日益复杂,以电子邮件普及为代表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多样化起来。这种背景下,越来越需要恰如其分、准确无误的报·联·商。

未必真到位

报·联·商虽然很重要,但在组织中未必真正贯彻到位了,原因有四个:

认识差距:处于报·联·商一方位置的人有时会认为:区区小事无需特意报·联·商。与此相反,处于接受报·联·商位置的人却期待着报·联·商。双方认识上存在着差距。

上级有时会吩咐下级:“把这封信用快件发出去。”作为上级的认识是:既然说了用快件发出去,下级会把这封信当作一个重要文件的,发出去后自然会报告一声。

然而在下级那里,虽然上级吩咐了要用快件发出,但并没有说需要报告,所以常常会把文件发出后就完了。

可上级没有得到下级的报告,会追问:“我让你发的文件发出去了吗?”下级回答:“已经发出去了。”上级说:“既然发出去了,应该告诉我一声嘛。”同时,上级的脸上也会显出不悦的颜色,脑子里想:“这个家伙真是不开窍!”

上级认为理所当然应该报告,下级却认为没有必要报告,二者存在认识上的差距,这正是贯彻实现报·联·商的最大理由。

时机难握:报·联·商的时机很难把握。对方看上去很忙,或者满脸不高兴的样子,这时就会犹豫是不是该报·联·商。或者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不在场,本打算以后再找机会进行报·联·商,可却在忙别的事情中忘记了。有一天上级突然问起,这时即便回答“我正要报告”,也难于获得上级的信任了。上级会把自己经常不在现场这件事撇开,而认为:这个下级实在糟糕,起码的报·联·商都不懂。

上级发火:尤其当发生了问题,对问题负有一定责任的人在报·联·商时会受到斥责;有时上级怒火冲天,或絮絮叨叨说教不停,报·联·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拖延。拖到不得已再报告,反遭上级更大的火气:“怎么搞成这个样子才报告,早干嘛呢?”

尽管一般谁都明白报·联·商的重要性,却仍然犹豫不决,不能适时报·联·商,最大的原因就是上级发火。

厌恶制约:人生来就是不愿意进行报·联·商的。一般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工作,本能上讨厌别人这个那个地进行干预,也不愿意对周围一切一一报告、商谈。

倘若报告后上级一般性地表示“明白了”还罢,若是遇到那种动辄添加各种要求,或吹毛求疵的上级,不知不觉就会厌恶报·联·商。

但是,上级对结果负有最终责任,自然会惦记布置下去的工作进展情况。既然是在组织中工作,纵然开展得一帆风顺,上级进行检查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人人都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工作,讨厌进行报·联·商,组织也就无法健全运营运转了。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理由,绝对需要下级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效的报·联·商。当然,建立有效的报·联·商机制,不是某一方面的单向沟通,而是相互作用的双向沟通。

报·联·商的各自内涵

报告:即告知执行上级指示和命令的过程和结果。而上级听过下级报告之后,才好发出下一步工作的指示和命令。指示、命令,与报告应当是配套的。

报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告知接受指示所做工作的现状和结果,可称为“义务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结果(完成与否)、工作方法(如何进行)、工作进行状况(完成的程度)、工作变化(情况及环境变化)及工作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和工作预见(今后怎么办)等。

另一种是下级主动报告自己根据所见所闻所挂虑的事项,可称之为“提供信息型报告”。这是在上级的指示和命令之外,向上级传述实际情况和变化,如:顾客的动向、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动向、行业的动向、社会及政府的动向等广泛的信息。

联络:与报告很相似,但不附加自己的意见,仅向有关人员告知简单的事实信息。报告的大部分场合是上下级之间的垂直型沟通;联络的大部分场合是与同事、其他工作部门以及客户之间的水平型沟通。

联络也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执行上级指示,与有关方面联系有关事项的“义务型联络”;另一种则不伴随义务,是本人“希望告知”或“最好告知”的“自由意愿型联络”。

联络较之报告的范围更广,有时超越所属部门不断横向展开。通过巧妙地运用联络这一沟通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关系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有时,有些信息对自己或本部门来讲并没有什么直接意义,然而通知给其他部门却可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如将听来的顾客信息转达给相关部门,可以建立起互通有无的良好人际关系,归根结底也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好影响。

商谈:指的是遇到问题苦于判断、犹豫不决时,听取上级或是老员工的参考意见,决定处理方案。

商谈是进行商谈的人和接受商谈的人共同把握问题,发挥相互的智慧,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商谈与报告、联络所不同的是,报告和联络的比重放在告知事项上,多是由被告知的一方作出判断,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商谈与二者之间的区别还在于,虽然商谈也是在报告和联络的延长线上征求意见,但通常多是提出商谈的本人苦于找不到解决方案而征求有效建议,与进行商量的对方共同思考解决方案。

总之,报·联·商之间存在着基本差异,但同时,又很难在它们之间划一条绝对的界限,故而将它们放在一起使用,更为完善。

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

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

————————————————————————————————作者:————————————————————————————————日期: 2

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 现在众多企业都趋于扁平化,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部门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按说沟通应该比较容易。但现实的情况是,部门之间协调的成本相当高昂,这种沟通成本不仅存在于大规模组织内,同样也困扰着中小型公司。 许多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以至于要搬出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来协调。绕了大大的圈子,走了长长的弯路,耽误了你我他的宝贵时间。俗话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这其实就是高昂的沟通成本。有句话说得很直接,搬出上司来协调,就是你我他的沟通无能。有效的沟通,能节约大家的时间,避免占用上司的时间。 那么,造成跨部门沟通如此高昂的成本原因何在呢?原因可能有三:一、职能部门未能将各自的目标有效地整合在组织目标之下——尽管各自制定的目标似乎都无懈可击,但都各自为政。如A部门在某件事情上做出让步,对B部门有利、对组织整体也有利,但对A部门不利,则跨部门沟通就不好协调了。二、由于部门不同,大家在认知上难免有差异。如果再加上沟通的信息不对等、不能及时反馈等因素,就会导致目的或结果预期的不同。三、组织所倡导和形成的文化氛围及员工的互动方式,决定了沟通效率的差别。 在公司里,员工和中级主管花在内部沟通的时间大约占其工作时间的40%~50%,而对于高层主管,这个比率会更高。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呢? 一、有效整合部门目标 有部门就必然存在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大家理论上都知道要摒弃小团体利益,要从公司整体来考虑问题;但一旦公司利益侵犯到部门利益时,这个部门一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部门利益,而不是简单地首先牺牲小团体利益。这是人的自利本性造成的;即使部门经理不想这么做,但迫于部门基层员工的压力也不得不这么做。这个问题的根子在于两者利益的不一致性,或者说是两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为此,我们应该整合那种各自为政的部门目标,使部门的各个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同心。如很多大企业给部门设定预算目标时,都采取企业内部的计算依据;这样便于考核,但显然这种内部的计算依据是不面向市场的,也就是说部门的预算目标不是面向市场,而企业是面向市场的,它们的方向就明显地不一致。这种企业设置的指挥棒方向性不一致,直接导致部门和企业的想法不一致,“志不同,不与谋”,故而沟通难以为继。 二、换位思考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非常重要。对于一个部门经理来说,换位思考也即应该多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运作情况,多从其他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理解其他部门的难处。这样才能沟通无极限。当其它部门不配合你的工作时,你应该检讨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埋怨、抱怨。

内部沟通机制完整

构建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医管三期马晓衡 医院管理中的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是重点。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其结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医疗工作是一个高智力的工作,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关键。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员工保持快乐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1.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指人们把信息、观念和想法,通过一定的符号形式,传递给别人的活动过程。它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沟通可分为外部沟通和内部沟通两种形式。内部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人员交流与传递组织信息,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使内部相互协调,增强团队精神。 内部沟通有多种形式,按照沟通工具可分为电话沟通、会议沟通、书信沟通和新型电子技术沟通;按照沟通程序是否经过组织事先安排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根据沟通的方向又可分为纵向(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按照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类,沟通还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内部沟通的意义 判定一个医院是否充满活力具有发展潜力,并非仅仅看其投资收益回报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其内部是否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沟通体系,进而营造出互相信任、令人满意的员工关系,使医院有着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高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 内部沟通渠道顺畅,可以使得各种管理信息得以及时地传达和反馈,促进员工之间加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医院内部的运行效率。并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团结,以便彼此了解,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特别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力、财物、时间等资源的浪费,使各部门间更好地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管理沟通技巧案例分析启示

管理沟通技巧案例分析启示 1,“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 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开始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说:“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启示:全球著名的快餐企业麦当劳,有着非常值得借鉴的“下行沟通”之举,他让我们看到了克罗克的良苦用心。下行沟通,指的是对下级提供指导、控制,对业绩进行反馈、解释政策和程序等。由于在公司中的职位不同,经理人可能与员工的观点不一致,这是两者相互沟通的严重障碍。沟通双方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职位,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下级的需求,我们要认真倾听,对于他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心理解和分析,放下架子,腾出时间去与他们促膝谈心,互动交流!如此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下级做好沟通。 2,惠普公司“敞开式的办公室”与“直呼其名”的沟通政策, 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下级之间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下级的恐惧心理而形成障碍。一方面,如果上级过分威严,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或者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不愿体恤下级,都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恐惧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下级自身心理畏惧,向上沟通时可能会“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影响信息沟通。 为了更好地鼓励上行沟通,国内外很多知名的优秀企业都想方设法,制定了各式各样的“沟通政策”,用于保证有效的上行沟通。例如,制定完善的投诉程序;高层领导的开门政策、座谈会或热线电话;电子邮件或音频、视频对话;咨询、态度问卷和离职访谈;正式或非正式地参与决策;授权策略创造开放信任;外聘的独立调查员。以下是几家知名企业在上行沟通方面的特色作法。 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惠普公司的每个人,包括最高主管,都是在没有隔墙、没有门户的大办公室里工作的。尽管这种随时可以见到的做法也有其缺点,但是惠普公司发现这种做法的好处远远超过其不利之处。 启示:管理哲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惠普公司“敞开式的办公室”与“直呼其名”的沟通政策,这个做法鼓励并保证了沟通交流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而且是自下而上的。同时,为了打消企业内部的因为等级差异而产生的沟通障碍,惠普公司要求对内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沟通,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3,马拉松冠军的秘诀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获得世界冠军。有很多人为此置疑。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再次获得冠军。

内部沟通机制

一、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存在的原因 1. 企业专业化的分工导致的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差异。分工的专业化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部门进行划分的标准。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环节的处理。虽然企业有整体上的目标,但划分到各个部门时,会因不同的侧重而致使目标的差异性,如公司的销售部门侧重于市场需求,愿意卖有大量需求的产品;但对于公司的生产部门来说,侧重于产量,需求大产品的可能在生产上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由此可见,部门之间由于绩效考核的不同产生目标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成为部门之间沟通有效性的障碍。 2. 公司内部没有形成有效沟通的机制。公司内部的沟通缺乏一个平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大部分是临时性的、个人性的,而不是一种有规律的集体的行为,由于受到部门内部各项繁琐事物的牵绊,部门之间的沟通往往就不受到重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克服沟通障碍的根本的方法。 3. 沟通意识和沟通氛围的缺乏。企业中的部门之间、甚至是在部门的内部,由于成员缺乏沟通的意识,从来不主动寻求沟通,比起与其他部门合作解决问题,更倾向于孤军奋战,而这种有个人沟通意识上的缺乏往往造成企业整体上沟通氛围的缺失,从而不利于跨部门的有效沟通的开展。 4. 沟通能力欠缺。在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时,缺乏通过沟通来解决的观念,往往会搬出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来进行协调,绕了很大的圈子,也耽误了自己和上司的时间,导致沟通成本的高昂。这就是由于员工沟通技巧上、能力上的不足,并且不能换位思考造成的。当员工不了解其他部门运作时,只从自身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一旦其他部门不配合就产生抱怨的情绪,由此更引发了沟通的障碍。 二、部门之间如何提高沟通协作的效率 1.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分工在企业中是需要的,各部门职能的划分也是必须进行的。明确部门所属的职能范围,并同时分清楚哪些属于部门之间协作的范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会在部门之间形成合作的观念,而不只是单单强调自己部门的重要性。 2. 有效整合各部门目标。由于各部门职能的划分致使其目标在整体上的不一致性,甚至会出现矛盾。是由于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的存在而产生的。由此,应该整合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目标,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合理去调整各个部门的目标,保证符合企业的大方向,达到各部门相协调的效果。同时改变相应的绩效考核的标准,与整体的目标相一致,不是在一个割裂的环境下进行绩效标准的制定,从而达到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和协作,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3. 改变绩效管理模式。将在部门之间经常出现的一些协作性的问题,纳入到考核中来,完善绩效考核的体系,从而有利于各个部门之间沟通的加强,协作问题的改善。 4. 提倡沟通文化,建立沟通机制。员工沟通意识的缺乏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企业对于沟通文化的重视性不高。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沟通的机制和倡导沟通的文化。从公司的主管开始以身作则,可以有效引导员工对于沟通的重视,形成沟通的氛围;在员工培训中,强调有效的沟通,不论是在部门内部还是部门之间;还可以通过建立“客户”意识,来提高沟通的效率。每一个需要进行协作的部门都当成是“客户”,把客户的满意,当成工作的职责,可以形成制度上的约束,并在未来成为员工的习惯,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来。并通过有效沟通机制和平台的建立,使员工在进行部门之间沟通时有有效的途径。 5. 提高沟通技能。沟通被成为是一项艺术。部门之间的沟通,作为组织内部最难的沟通方式,更要重视沟通的艺术。沟通技能的提高,包括有效倾听及保持沟通的简洁准确性。在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中,往往急于表达而疏于倾听,更重视自己部门的要求而不考虑协作部门的诉求。如果双方或至少一方多一些专注倾听,适时复述、提问以确认关键信息,并予以适当的反馈,沟通的准确、省时、较少冲突性,也就是沟通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沟通的效率也会有所改善。 6. 提高沟通意识。企业中的员工往往在遇到问题时更愿意自己解决,而不是靠部门之间的协作,主要是沟通意识上的缺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嫌麻烦。部门之间除了在开会中进行沟通之外,还要时刻保

公司内部沟通合作制度4(2).doc

公司内部沟通合作制度4 公司内部沟通协作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管理,强化部门职责,加强内部协调配合,确保公司内部实现快速、无障碍营运,着力推进效能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部门及员工。 三、要求与规定: 1、人力资源部为公司各部门协调部门,各部门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及问题、建议、反映效果,要主动和人力资源部及时沟通,共同研究处理解决办法,并明确专人负责落实。 2、各部门负责人是部门之间配合协调责任人,要依照职责行使职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当职能发生交叉时,要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主动加强协调,妥善理顺关系,不得争权扯皮或强调本部室利益。 3、公司决定或董事长指令性交办的事项,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抓落 实,明确责任人和参与人,并跟踪、指导和督办,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涉及到两个以上部门的事项,由董事

长分配工作任务,或由人力资源部协调分工。各参与部门都要积极主动做好分配的工作,并积极协助、帮助其他部门按期完成,积极发挥团队作用。 4、公司利益是整体,各部门如同这个整体上的一个部件。公司各部 门都负有为其他部门配合协作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推诿,不能应付,必须快速反应,积极主动进行配合 5、请求配合协作的部门应主动申请,讲清情况,态度要诚恳,并要 认真听取配合协作部门的意见,相互协商对配合协作能力作出评估,切合实际地提出配合协作要求,不能主观臆断,不能颐指气使、强加于人。 四、工作流程: 五、责任处理: 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需求配合部门负责人行政过失警告: 1、工作态度颐指气使、强加于人的; 2、未事先衔接沟通,擅自安排配合协作部门人员工作的; 3、主观臆断,开出的《部门联系单》脱离实际,严重超出配合协作

管理沟通经典案例及其分析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资料 小B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小B从西安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 S 市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小B 最终选定了 S 市的一家金融企业,她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目前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较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小B加入,则她将是公司专门负责人力资源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小 B 就陷入了困境中。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老板的眼里,只有业绩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小B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小B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小B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B,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见客户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 小 B 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中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

关于加强公司部门间沟通与关系协调的方案

关于加强公司部门间沟通与关系协调的方案一、公司部门间沟通与关系协调的重要性 公司内各部门间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协调,有助于公司各项经营决策的有效执行,能够加强部门间的凝聚力,使管理效能有力的服务于效益的获取,从而促进公司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公司部门间沟通与协调的现状 目前,公司各部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比较完善,且在不断地运行中加以调整和改善,但是在具体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部门间沟通时的信息不畅导致沟通障碍,造成部门间相互推诿责任、扯皮等现象,阻碍了部门日常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调的具体方案 针对目前公司部门间沟通所出现的问题,建议开展一个阶段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管理提升活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1月—日,自查自纠阶段。各部门负责人要广泛发动本部门员工,以恳谈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围绕一些影响工作和谐、部门间沟通协调不畅通的典型事例,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全员对照本岗位找差距、排问题,要从自身职责出发,对照同事之间“谦敬、包容、礼让、关心、通力合作、真诚待人”标准进行自查。以“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我如何为我的团队提供助力”“我如何为企业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心进行自我评议,群策群力,深挖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注:各单位进行自查自纠要形成会议纪要,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人力资源部。 2、第二阶段月日—月日,分析检查阶段。董事长(副总)组织召开各部门负责人管理提升座谈会,对照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提出的突出问题,排查不足,管理人员不仅要站在个人角度做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要针对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如何为公司内部客户提供服务,感动客户、感化下属等方面做出详细的阐

内部联络单管控规定

一、目的。为规范《内部联络单》的填写、传递、回复、跟进等操作,特制订此规定。 二、适用范围。所有部门。(横向:部门→部门,纵向:总/副总经理→部门,部门→总/副总经理,) 三、定义。 1、工作联络单:指将公司内部所产生的沟通,进行书面化的规范表格。 2、发文部门:发出文件的部门。(有问题需要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部门) 3、受文部门:接受文件的部门。(协助问题解决的部门) 四、职责。 1、发文部门:在《内部联络单》上,填写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进行及时的追踪与监督。 2、受文部门:受文部门对《内部联络单》上要求完成或协助的事件,按要求处理,对处理过程要实行监控。 3、行政部:负责保存,并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 五、格式。 1、《内部联络单》采用外发印刷,一式三联:第一联由发文部门保存,第二联由受文部门存档;第三联由行政部存档。 2、《内部联络单》的文件编号,原则上采取部门大写字母+日期+序号,比如项目部1号文件,XMB-20150630-0001,也可部门自己编号,但是一定要有序号,以便自己归档和备查。 五、流程。 1、各部门如工作需请其它部门协助完成,均需以《内部联络单》形式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会签(签字)后,正式执行。 2、发文部门,填写《内部联络单》内容,在《内部联络单》性质一栏注明特急、紧急、急。 3、发文部门,向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提交《内部联络单》。受文部门对事件没有异议时,签字接受工作任务;如有异议,由双方共同商讨确定事件处理方法和时间。 4、发文部门,对受文部门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对受文部门完成的效果要随时掌控,提前发现问题。 5、受文部门对未按要求完成《内部联络单》事件负主要责任,发文部门若跟催不到位,与受文部门负同等责任。 6、《内部联络单》上的事件如完成不了,受文部门必须提前和发文部门协调修改相关《内部联络单》内容。 7、《内部联络单》上需要处理的事件完成后,由发文单位在《内部联络单》上记录完成结果如何,以供今后工作参考。 六、说明。 如多个部门同时涉及,且需高层主管核准的事项,请以会议形式与各部门主管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再以通告形式进行宣布,无需走联络单流程。 七、本办法自总经理批准之日起实施。 行政部 2015年6月29日

企业沟通案例分析报告

组长:组员:企业之沟通

目录 学理介绍: (3) 一、企业沟通的定义 (3) 二、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3) 三、企业沟通的障碍及改善措施 (4) 企业内部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4) 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改善 (6) 四、企业内部沟通的技巧 (8) 沟通案例 (9) 一、企业背景 (9) 二、风雨飘摇的IBM (9) 三、案例分析及总结: (12)

企业之沟通 (注:本小组主要侧重企业内部沟通) 学理介绍: 一、企业沟通的定义 企业沟通就是通过反映经营者思想的语言、文字,对与本企业生产销售和产品购买等相关人员的一种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以求得认识的统一和目标的一致,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顺利、财路畅达。 企业沟通与其他组织沟通或人际沟通不同的是,它带有明显的经济利益目的,也就是说,它的语言交流与信息传达是为创造经营价值而服务的,所以,企业沟通对于想谋求更大利益的经营者来说一直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 企业沟通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经营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客观存在的一种人心管理和信息管理。 企业沟通也同属于传播学的范畴,它是基于沟通本身的信息流动特性而产生的信息影响力。 企业沟通又同属于营销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的商业利益特质而附加的利益追求功能。 企业沟通还同属于公共关系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沟通的对象的群体性(内部员工群体和社会公众群体)特征而不可忽视的形象策略和表达技巧。 二、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磨擦、矛盾、冲突、误解。这将影响到公司的气氛工的士气、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人为内耗成本增大,甚至导致企业死亡。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增进文化沟通。

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现在众多企业都趋于扁平化,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部门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按说沟通应该比较容易。但现实的情况是,部门之间协调的成本相当高昂,这种沟通成本不仅存在于大规模组织内,同样也困扰着中小型公司。 许多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以至于要搬出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来协调。绕了大大的圈子,走了长长的弯路,耽误了你我他的宝贵时间。俗话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这其实就是高昂的沟通成本。有句话说得很直接,搬出上司来协调,就是你我他的沟通无能。有效的沟通,能节约大家的时间,避免占用上司的时间。 那么,造成跨部门沟通如此高昂的成本原因何在呢?原因可能有三:一、职能部门未能将各自的目标有效地整合在组织目标之下——尽管各自制定的目标似乎都无懈可击,但都各自为政。如A部门在某件事情上做出让步,对B部门有利、对组织整体也有利,但对A部门不利,则跨部门沟通就不好协调了。二、由于部门不同,大家在认知上难免有差异。如果再加上沟通的信息不对等、不能及时反馈等因素,就会导致目的或结果预期的不同。三、组织所倡导和形成的文化氛围及员工的互动方式,决定了沟通效率的差别。 在公司里,员工和中级主管花在内部沟通的时间大约占其工作时间的40%~50%,而对于高层主管,这个比率会更高。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呢? 一、有效整合部门目标 有部门就必然存在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大家理论上都知道要摒弃小团体利益,要从公司整体来考虑问题;但一旦公司利益侵犯到部门利益时,这个部门一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部门利益,而不是简单地首先牺牲小团体利益。这是人的自利本性造成的;即使部门经理不想这么做,但迫于部门基层员工的压力也不得不这么做。这个问题的根子在于两者利益的不一致性,或者说是两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为此,我们应该整合那种各自为政的部门目标,使部门的各个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同心。如很多大企业给部门设定预算目标时,都采取企业内部的计算依据;这样便于考核,但显然这种内部的计算依据是不面向市场的,也就是说部门的预算目标不是面向市场,而企业是面向市场的,它们的方向就明显地不一致。这种企业设置的指挥棒方向性不一致,直接导致部门和企业的想法不一致,“志不同,不与谋”,故而沟通难以为继。 二、换位思考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非常重要。对于一个部门经理来说,换位思考也即应该多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运作情况,多从其他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理解其他部门的难处。这样才能沟通无极限。当其它部门不配合你的工作时,你应该检讨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埋怨、抱怨。

内部工作联系单管理规定

公司部门工作联系单管理办法 (暂行) 公司所属各部门、各项目监理部: 为了便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快捷、规范处理各项事务,依据公司部门职责,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 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工作联系程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的责任性及可追溯性,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之间内部的相互书面沟通。 三、程序及要求 (一)工作业务中,各部门安排工作或认为必须要让对方或其他部门知晓、配合、解决或需进行洽商的事项,未达到正式行文的程度但需向相关部门书面转达,就可采用《工作联系单》形式进行联系。它是及时快捷地处理工作中各种业务关系的记录文件。 (二)《工作联系单》是部门之间工作相互配合、支持、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文件,如需回复应说明希望回复日期。 (三)《工作联系单》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多事,所需要配合解决的问题描述要明确,行文言简意赅,分寸得当。 (四)发出《工作联系单》的部门应在联系单中写清需要联系、协助、配合的相关事项和相关要求。 (五)若部门之间,对配合完成工作有不同意见,由双方共同商讨确定事件处理方法和时间,协商未果,可采用请示公文的形式将相关处理意见及建议,报公司主管领导批示。 (六)接收部门应按联系单的要求做好配合工作。 (七)所有发出去的《工作联系单》上必须要有编号,以便查询追踪方便。

(八)做好《工作联系单》的归档工作。 四、运行程序 (一)《工作联系单》的提出:由提出部门人员负责起草,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主管领导签发。 (二)发出《工作联系单》时按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发给相应的部门。 (三)发单部门编号后印发接收部门。 (四)本工作联系单最少一式二份,签字齐全后各方存档。 (五)存档时应在联系单后附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措施及处理结果。 五、执行日期 自公司正式下发文件时,开始执行。 附件:内部工作联系单 二○一四年十月十三日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我与公司总经理的一次错误交流 一、案例简介: 2006年12月,作为分管公司生产经营副总经理的我,得知一较大工程项目即将进行招标,由于采取向总经理电话形式简单汇报未能得到明确答复,使我误以为被默认而在情急之下便组织业务小组投入相关时间和经费跟踪该项目,最终因准备不充分而成为泡影。事后,在总经理办公会上陈述有关情况时,总经理认为我“汇报不详,擅自决策,组织资源运用不当”,并当着部门面给予我严厉批评,我反驳认为是“已经汇报、领导重视不够、故意刁难,是由于责任逃避所致”。由于双方信息传寄、角色定位、有效沟通、团队配合、认知角度等存在意见分歧,致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被动,恶性循环,公司业务难以稳定发展。 从该案例分析,这实际上是一个上下级没有有效沟通的典型案例。 二、推敲与分析 个性上来说我是一个精力充沛,敢作敢为的人,且具有敏锐的市场敏感度,由于以前工作的成功经验,自认为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但是由于角色转换,新任分管领导,缺少一定管理经验和沟通技巧,最终导致了总经理对我的偏见认识,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我忽略了信息组织原则,在得知企业有一个很大机会的时候,我过于自信和重视成绩,在掌握对方信息不足及总经理反馈信息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决策,扩大自己的管理幅度,并没有有效地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发挥企业最强的竟争优势,致使准备不充分谈判失败。 第二:我忽视了正确定位原则,作为分管副总经理,没有努力地去争取上级总经理的全力支持,仅凭自己的主观和经验,而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分析,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获得沟通批准,使总经理误以为抢功心切,有越权之嫌疑。 第三:我没有运用好沟通管道。事后对结果没有与总经理提前进行面对面及时有效沟通和总结,而是直接在总经理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想法,造成总经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言语误会,慢慢的通过领导者的影响力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关系紧张。 第四:我缺少组织团队意识。公司是一个团队,而我的小部门成员只是一个工作组,当我获得了一个给企业创造利润的机会时,我没有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公司最有效资源,也没有让员工有一个明确的团队目标,就凭着干劲去工作。这样一来,不但没给企业带来好的绩效,而且损伤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而在该事件的另一主体,总经理作为决策者的身份也犯了一些严重的沟通障碍。导致了企业的凝聚力下降,企业经营业绩不佳。主要表现有:第一:总经理缺乏同理心倾听。沟通是双方面的,当我给总经理电话汇报工作方向信息时,总经理没有核查对我所传达信息的理解,也没有积极的回应,让我以为默认做出不正确判断。事后,我给总经理陈述我的想法时,他也没有认真

员工沟通反馈流程

员工沟通反馈流程 一、目的 为促进公司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交流,加强员工沟通,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诉求,培养正确的沟通心态和积极的沟通习惯,提高沟通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减少误解和矛盾,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形成健康良性的问题反映、反馈和解决渠道与机制,为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特制订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和员工之间涉及到文件沟通、会议沟通、面谈及其他形式沟通时均适用本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的沟通: 1)面谈:主要指一对一或多方面对面谈话。 2)会议:包括专题讨论和工作协调会议、员工座谈会、班组晨会、管理例 会和干部或员工大会等方式。 3)书面沟通:包括会议纪要、工作报告、文件、联络单、管理看板、班组 园地、宣传栏和内部刊物等方式。 4)网络沟通:包括电话、电子邮件与网络即时联络工具等方式。 5)其他如意见箱等方式。 三、内部沟通原则 1)自上而下沟通,可以越级检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紧急情况除外)。 2)自下而上沟通,可以越级申诉,但不可以越级报告(紧急情况除外)。 3)沟通应以尊重、信任、耐心的态度进行,应避免冲突,以基于事实、出 于工作目的和解决问题为主,严格要求对事不对人。 4)部门间的沟通,尤其是重大分歧或不确定事项,应职责明确、以书面信 息为主,做到沟通和沟通记录及时、准确、真实等。 5)下级对上级的报告请示或建议,应避免简单提交问题,而应提出对解决 问题的几个备选方案且明确选择倾向,供上级决策选用。

特别地,劳动合同、员工工作岗位安排和岗位薪酬、绩效考核等属于员工个人与公司劳动关系的一部分,除相关管理人员外,员工只应就个人相关事宜做逐级沟通,不得向无关人员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不得串联其他同事或擅自散播负面信息、煽动群体性事件。 四、管理职责 (一)生产经理 1)生产经理负责各班组的员工沟通情况予以监督和指导,并组织对班组长 及以上管理人员、特殊部门与岗位的员工进行相关沟通技能的培训。 2)生产经理应积极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召集恳谈会,及时 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需求。必要时,应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正式或非 正式)。 3)对员工反映的问题,生产经理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及时答复 和解决;解决有重大困难的,应专题上报领导,并跟踪解决方案,及时 反馈员工、形成工作闭环。 (二)车间主任及各班组长 1)应按要求参加出席会议、执行会议决议;并根据会议要求、上级指示或 工作需要,向所属部门、员工及时传达会议决议及公司的政策、规章、 要求等; 2)应及时召开部门员工会议、做好专题沟通和培训,形成会议决议并追踪 落实; 3)各部门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跨部门事务的联络、协调、催办,必 要时对部属加以考核或提起跨部门投诉; 4)应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主管做员工思想状态和员工沟通的专题汇报; 特别地,每一位有团队下属的管理人员,应对团队成员进行入职谈话、转正谈话,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表现与绩效沟通谈话等;并按规定和要求,对入职转正评价、绩效考评等做出书面评价、签认和沟通。对核心员工,应会同人力资源部明确其定向培养和发展计划。

管理沟通 经典案例分析

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沟通期中考试试题: 案例: 韩鹏的竞聘 韩鹏,2001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应聘到了大连MV商业集团公司工作。由于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韩鹏工作富有激情,并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很快便得到集团领导的赏识。2001年10月,新入职员工的岗位分配时,按照韩鹏个人的第一志愿,他竞聘到了集团营销部工作,负责集团内部报刊和广告方面的工作。 进入营销部后,韩鹏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善于钻研,经常向部门内部的前辈和其他科室的领导请教工作方法以及业务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业绩也很突出,受到了营销部主管领导的好评。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韩鹏觉得目前的机关工作不利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于是他协调各方面关系,终于得到了集团下属公司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一次工作调动的机会。 2005年2月,韩鹏调至集团下属最大的分公司营业部大连A区营业部担任服务经理助理职务。韩鹏在这个职务上如鱼得水,很快便成为营业部的骨干。2005年10月,韩鹏被任命为营业部服务经理,全面负责营业部的顾客服务工作。一直积极要求上进的他工作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正在韩鹏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2007年3月,MV集团公司决定拓宽业务领域,成立国际名品经营公司,面向集团内部招聘一名总经理和两名业务经理。韩鹏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能够适合国际名品公司业务经理的要求,决定再一次挑战自己,便报名参加竞聘业务经理。 2007年3月20日,MV集团国际名品公司岗位竞聘大会在集团总部大楼会议室举行,集团总裁、总部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和集团各分公司总经理出席了会议。参加业务经理竞聘的除了韩鹏外,还有MV集团大连B营业部的业务经理徐志强和2004年刚刚加入MV集团的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生王嘉实。由于认真准备了讲稿,加之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充满自信,韩鹏认为此次竞聘成功的概率很大,至少自己比入职不满三年的王嘉实的工作经验丰富很多,胜算也大得多。 由于竞聘的顺序是按照姓名的拼音排序,所以韩鹏第一个走上了讲台。整个演讲过程都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答辩。 为了给自己原来的部下鼓劲,营销部孟总第一个提问:“韩鹏,你在刚才的演讲中提到自己工作能力很强,能讲一讲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吗?” “作为入职集团近五年的大学生,我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仔细思考,认真执行,同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时常向老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员工请教工作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所以即使我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一个,但我一定是进步最快的一个!”韩鹏满怀信心地答道。 “你刚才提到零售企业的顾客服务工作十分重要,甚至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深入地说一说服务的主要作用吗?”为进一步考察韩鹏的工作能力,集团总裁继续提问。 “我从2005年2月到现在一直从事服务工作,处理的棘手问题很多,我认为服务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对公司的持续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就拿我工作的大连A营业部来说吧,两年内我处理的顾客投诉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起了,客服部的工作很重要,工作开展也很难,有些顾客如不给予经济补偿就百般纠缠。我们营业

内部联络单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统一公司内部沟通程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有效合作团队,促使沟通更有效性、时效性、责任性以及追溯性,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各车间及其内部的相互书面沟通 三、定义 工作联络函:指将公司内部所有部门、车间之间或公司内部所产生的沟通进行书面化管理 (1)请求协助:指请求一个或一个以上部门或车间给予本部门或车间协助的书面沟通 (2)工作指令:指上级对下级下达非口头性指令的书面沟通(3)事件跟催:指相关部门或车间之间两次以上口头沟通达不成协议或效果时所使用的书面沟通 (4)申诉建议:指部门或个人之间对相关部门的申诉建议,领导或者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现象,所 使用的书面沟通 四、职责 发文部门:对《工作联络函》上所要求处理的事件要进行技术

追踪与监督 受文部门:受文部门负责人对《工作联络函》上要求完成或者协助的事件按要求处理,对处理过程要实现监控 人力资源部(企管部):负责每月统计各部门工作联络,对相关部门或车间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进行绩效考核 五、流程 (1)发文部门或车间根据血药处理的时间准确完整的填写《工作联络函》内容,注明性质(请求协助/工作指令/申诉建议 /其它) (2)发文部门或车间负责人可直接向发文内容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或车间提交《工作联络函》,受文部门或车间对事件没有 异议时签字接受任务;如有异议由双方共同商讨确定事件 处理方法和时间;若遇受文部门或车间不予配合,发文部 门或车间可直接报总经办处理 (3)发文部门或车间有权对受文部门或车间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对受文部门或车间完成的效果要随时掌控,提前发现 问题,必要时可多次发文跟催性质的《工作联络函》,同一 事件发放两次以上,第三次必须知会总经办,并报备人力 资源部(企管部) (4)受文部门或车间对未按要求完成《工作联络函》事件负主要责任,发文部门或车间若跟催不到位,又没有多次发书 面跟催单与受文部门负同等责任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经典实用)

一、案例分析()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之一——被拒绝的计划(人际沟通) 下面的谈话发生在一家大公司的两名员工之间。阅读完后,请你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刘伟(刘):昨天与毛石农(注:公司市场部经理)的会谈怎样? 赵国栋(赵):嗯——啊——这不是很重要。 刘:看起来你心情很不好 赵:是的。这次会谈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让我说,我希望将这件事忘了。 刘:事情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赵:对极了,对那家伙抱希望简直不可能。我认为上交的计划是非常清楚而周到的,但他全盘否定了。 刘:你说他一点都不接受。 赵:对。 刘:老赵,我们以前见过你的工作,你总是一流的。我很难想象你的计划被毛石农否决。他怎么说的? 赵:他说不现实,很难实施…… 刘:真的吗? 赵:真的,当他这么说时,我觉得他实在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但另一方面,我也很恼怒,因为我认为我的计划很好,要知道,我对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花了巨大精力。 刘:我能肯定。 赵:对我真是一个打击 刘:我敢打赌,遇到这种事,我也会沮丧的。 赵:毛石农肯定有些什么事要反对我 刘:尽管你对这些计划尽了很大努力,但还是不能分辨毛石农的行为到底是反对你,还是反对你的计划,对吗? 赵:对,你又能怎样分辨呢? 刘: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困惑与迷惑,你感到毛石农的行为是不合情理的。 赵:我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当然。如果他说你的计划不切实际,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是如何去处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的?这也许太笼统了。他是否提了一些具体的事件?你有没有要他指出问题或要他将反对的原因说得更具体一些呢? 赵:好主意,但你知道——受到拒绝,我是多么失望,简直就像在云里雾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是的,那是一次不成功的经历。你是那么的自尊,以至于想通过尽快放弃计划来挽回留下的一点自尊。 赵:对极了,我只想在我说出令人后悔的话之前,尽快逃离那里。 刘:然而,在你的思想背后,你也许想着毛石农并不会仅仅因为不喜欢你本人而让公司去冒险。但是……计划是好的!这其中的矛盾很难处理,对吗? 赵:完全这样,我知道应该让他说出更多的想法,但我站在那里是像个木偶。但你现在又能做什么呢,事情已经弄成这样了。 刘:老赵,我不认为全失败了。我的意思是你告诉我的,——他讲的与你讲的——我认为这还不是结论,也许他未理解计划,也许这天本该他休假。谁知道?有很

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论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 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无边界沟通,扩大沟通途径;加强总分关系、ET关系、左右关系之间的沟通,避免“企业病”;利用网络技术等方法提高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的效率。 -、关键词 沟通与协调;无边界沟通;总分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 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的各部门就像是人体的各个器官。企业的CEO相当于人体的大脑眼睛耳朵,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各种因素把握企业全局,制定发展和运营目标:企业的采购部类似于人体的口腔,采购原材料、生产用物资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食物”:生产部相当于人体的胃,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处理形成产成品,把“食物”消化成能被企业吸收的间接“营养”;在通过销售部的销售活动把产成品转化成真正的“营养”——利润被企业吸收;通过财务部的各项财务指标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这些财务指标像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一样显示着企业的健康状况。犹如人体一样,企业内部要上通下达,能“吃”能“排”,这样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就非常重要。 二、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无论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必然存在沟通协调的问题。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与企业经营成败存

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管理中,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失衡,往往会造成企业止步不前,更别提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当然在某一程度而言,企业内部的竞争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如果部门与部门间之间沟通与协调严重失衡,务必会给整个企业带大很大影响。因此,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内部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是成功的关键。 三、企业内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 企业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各部门、各岗位均应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按照企业本身的规律运行,管理各环节应当顺畅而有序,彼此配合,彼此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推进。然而,许多企业尤其是那些规模大、历史久一点的企业,有许多机构病,部门之间高墙壁垒,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官僚习气盛行,岗位之间互不买账,人员之间矛盾重重,或面和心不和,推卸责任,邀功诿过,纪律松弛,各自为政,还有组织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等等企业病。这些企业病所折射出来的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沟通途径不够 部门之间需要增进了解,沟通途径不够。片面性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问题暴露后,引发类似用人、工作量、职责的讨论,而这讨论的

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

"为客户创造价值 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 现在众多企业都趋于扁平化,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部门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按说沟通应该比较容易。但现实的情况是,部门之间协调的成本相当高昂,这种沟通成本不仅存在于大规模组织内,同样也困扰着中小型公司。 许多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以至于要搬出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来协调。绕了大大的圈子,走了长长的弯路,耽误了你我他的宝贵时间。俗话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这其实就是高昂的沟通成本。有句话说得很直接,搬出上司来协调,就是你我他的沟通无能。有效的沟通,能节约大家的时间,避免占用上司的时间。 那么,造成跨部门沟通如此高昂的成本原因何在呢?原因可能有三:一、职能部门未能将各自的目标有效地整合在组织目标之下一一尽管各自制定的目标似乎都无懈可击,但都各自为政。 如A部门在某件事情上做出让步,对B部门有利、对组织整体也有利,但对A部门不利,则跨部门沟通就不好协调了。二、由于部门不同,大家在认知上难免有差异。如果再加上沟通的信息不对等、不能及时反馈等因素,就会导致目的或结果预期的不同。三、组织所倡导和形成的文化氛围及员工的互动方式,决定了沟通效率的差别。 在公司里,员工和中级主管花在内部沟通的时间大约占其工作时间的40%-50%而对于高 层主管,这个比率会更高。如何提高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的运营效率呢? 、有效整合部门目标 有部门就必然存在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大家理论上都知道要摒弃小团体利益,要从公司整体来考虑问题;但一旦公司利益侵犯到部门利益时,这个部门一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部门利益,而不是简单地首先牺牲小团体利益。这是人的自利本性造成的;即使部门经理不想这么做,但迫于部门基层员工的压力也不得不这么做。这个问题的根子在于两者利益的不一致性,或者说是两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为此,我们应该整合那种各自为政的部门目标,使部门的各个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同心。如很多大企业给部门设定预算目标时,都采取企业内部的计算依据;这样便于考核,但显然这种内部的计算依据是不面向市场的,也就是说部门的预算目标不是面向市场,而企业是面向市场的,它们的方向就明显地不一致。这种企业设置的指挥棒方向性不一致,直接导致部门和企业的想法不一致,“志不同,不与谋”,故而沟通难以为继。 、换位思考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非常重要。对于一个部门经理来说,换位思考也即应该多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运作情况,多从其他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理解其他部门的难处。这样才能沟通无极限。当其它部门不配合你的工作时,你应该检讨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埋怨、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