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

对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7~2018.10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4例,按入

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2例,分别予以静脉化疗治疗、腹腔灌

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

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晚期

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不良反应。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静脉化疗;腹腔灌注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由

于癌细胞位于盆腔深处,早期无典型症状,出现腹胀、腹痛、消瘦等临床症状时,多为晚期,主要体征为盆腔包块以及腹腔积液[1]。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内分泌等

有关[2]。对其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在化疗后,常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

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4]。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

良反应情况,本次选取6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组探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

对其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07~2018.10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53.24±4.26)岁;其中FIGO分期:Ⅲ期19例、Ⅳ13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8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透明细胞癌3例、

子宫内膜样癌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54.24±4.31)岁;其中FIGO分期:Ⅲ期20例、Ⅳ12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9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透明细胞癌2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预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治疗:第1d,取紫杉醇(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378,5ml:30mg/瓶),剂量标准为150mg/m2,静脉滴注,1次/d;第1d~3d,取顺铂(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3,6ml:

20mg/瓶),剂量标准为25mg/m2,静脉滴注。化疗次数1次/3周,持续化疗6次。

观察组采用腹腔灌注+静脉化疗治疗:第1 d静脉滴注紫杉醇,剂量标准为150mg/m2,同时第1~8d予以腹腔灌注;灌注前如有腹腔积液,先将积液吸出,

取生理盐水,加热至42~46°,后加入顺铂,剂量标准为37.5mg/m2;同时腹腔注

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剂量分别为5mg、2mL,防止患者出现腹膜粘连及发热

情况。化疗次数1次/3周,持续化疗6次。

1.4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参照(WHO)颁布的治疗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作出判定:完全

替吉奥静脉联合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腹水患者的临床研究

替吉奥静脉联合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腹水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替吉奥静脉联合腹腔治疗方案在胃癌腹水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胃癌并发腹水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组)60例,对照组(传统疗法组)60例,观察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在胃癌腹水中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观察组4例腹水量为重度,比例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5例(75.00%)疗效为CR+PR,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并发腹水,效果较好,可以推广。 标签:替吉奥;胃癌腹水;静脉联合腹腔化疗;肿瘤 胃癌是肿瘤科常见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预后较差。有效控制腹腔积液的产生及发展,对于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笔者所在科治疗胃癌并发有腹腔积液患者采用替吉奥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的方案,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晚期胃癌并发有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组)60例,对照组(传统疗法组)60例。观察组60例胃癌并发腹水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59.42±10.57)岁,术后保守治疗患者42例,未行手术治疗18例,腹水中量39例,腹水大量21例。对照组60例胃癌并发腹水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0.34±11.47)岁,术后保守治疗39例,未行手术21例,腹水中量41例,腹水大量19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患者比例、腹水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的方案,替吉奥胶囊每次根据患者表面积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剂量,当体表面积<1.25m2时,给药剂量为40mg/次;当1.25m2≤体表面积<1.5m2时,给药剂量为50mg/次;当体表面积≥ 1.5m2时,给药剂量为60mg/次,每次早晚餐后给药,一周期为d1~14,q4w。多西他赛40mg/m2,静滴,d1,治疗前1d起开始口服地塞米松,15mg/d,口服2次/d,一共口服3d。腹腔化疗方法:于化疗周期的第1天开始进行,腹腔置管在腹腔化疗之前的2~3d进行,缓慢并且持续的将腹腔内腹水放净,同时取少量腹腔积液化验。腹腔内化疗药物配制:在恒温箱中将50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加温到40~42℃,然后将顺铂(60mg/m2)+200mg浓度为0.2%的利多卡因+10mg地塞米松加入到加温后的氯化钠溶液中。配制好的溶液从导管中滴入,灌注完毕后嘱患者经常变化体位;在第一次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复杂性卵巢癌治疗中应用及护理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复杂性卵巢癌治疗中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复杂性卵巢癌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促进早日康复。方法:9例复杂性卵巢癌患者在减灭术中或腹腔镜下行腹腔热灌注化疗,隔日1次,化疗液温度约43℃,灌注时间约1.5小时。结果:通过掌握热灌注后的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后配合完善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完成腹腔热灌注治疗,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耐心细致的护理,症状缓解。结论:术前完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做好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后做好留置导管、化疗不良反应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标签:腹腔;热灌注化疗;卵巢癌;护理 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7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以腹盆腔播散、种植为主要转移途经。手术减瘤合并化疗即使是完全缓解的患者,仍然有50%~70%限于腹盆腔内复发,最终导致死亡。腹腔热灌注化疗是一种新的能有效降低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率的治疗手段,综合了区域性化疗、热疗的抗癌作用,并充分利用了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提高化疗疗效以及局部用药能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在治疗转移性、晚期复发性卵巢癌中,疗效显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被誉为肿瘤的“绿色”疗法。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3年4月~2013年10月共治疗9例复杂性卵巢癌患者,年龄55~65岁,平均年龄59岁,8例为卵巢癌并腹水,采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腹腔置管引流术,1例患者为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术后经多次化疗后效果不佳,在腹腔镜下行腹腔置管热灌注化疗术。 方法:9例患者术中有腹水者尽量放净腹水,分别在左右下腹腔及左右上腹腔各留置硅胶引流管,引流管外口接上一次性引流袋,关腹后用缝线将引流管固定于腹壁皮肤。连通机器后分别接上两条进水管和两条出水管,每次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4000~5000ml在体外预热至43℃,每分钟350ml循环持续灌注1.5小时,第二次行腹腔顺铂热灌注化疗,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拔除引流管。 结果 9例患者均完成热灌注化疗1个疗程,术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3例,腹痛2例,腹胀3例,低钙4例,即刻给予补钙、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后缓解,经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好转出院。 护理

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探讨

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析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6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7%,护理满意度為96.7%,同对照组患者的26.7%、8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卵巢癌术后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标签: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对策 卵巢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在各种妇科肿瘤疾病致死中,卵巢癌位居第一,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癌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分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6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经医学筛查、病理切片确诊为卵巢癌,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比较,不具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1.2.1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取仰卧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进行穿刺,给予碘伏消毒,并铺设孔巾,手术医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18号套管针穿进腹腔,成功后与一次性输液器相连,灌入温度为40~C 的地塞米松10mg+氯化钠500mL,之后灌入奈达铂100mg+氯化钠500mL,再之后灌入氯化钠500mL,拔出套管针,并对穿刺点予以按压。 1.2.2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护理:加强术前访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疾病有关知识,并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心情,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治疗。2)灌注前护理:给予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并详细介绍病情,争取获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准备好有关手术器械与化疗药物等,确保患者治疗顺利展开。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析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8T09:18:30.47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作者:王德顺[导读] 探究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分析以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王德顺 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湖南宜章 424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分析以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治疗后,经联合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灌注;静脉化疗;胃肠道肿瘤;疗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我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目前,在我国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晚期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来说,这并不是根治肿瘤的理想疗法[2]。因此,针对晚期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腹腔灌注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且均为胃肠道患者78例,所有患者手术探查后不能行根治术。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47例和31例,患者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46.12±9.76)岁;病变类型:胃癌:34例,直肠癌:25例,结肠癌:19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单独静脉化疗的治疗方案。以患者的肿瘤大小为用药依据,第一天注射85mg/m2的奥沙利铂,第一、二天注射200mg/m2的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注射第一天,后续以5-氟尿嘧啶1200mg/m2化疗泵持续静脉给药46小时,14天重复2次化疗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 试验组:以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基础,辅以腹腔灌注治疗。从留置的腹腔引流管中将利多卡因(5mL)、氟美松(5mL)和康莱特注射液(200 mL)三种溶液混合,加热混合液后注入患者的腹腔内,致使药物的混合液充分接触患者的腹腔,患者应定时的改变体位。 1.3观察指标[3]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有无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情况。以WHO实体瘤的评定标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共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治疗后,经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的肿瘤疾病中,以胃肠道肿瘤较为常见。在其发病的过程中,病灶面积会逐渐扩大,且发生转移,转移方向多以腹腔内的组织或是器官为主[4]。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其死亡率就位居恶性肿瘤排行榜的首位,是让医学界极为恐惧的“冷酷杀手”。近些年,虽然手术治疗提升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疗效欠佳。其是因为胃肠静脉内的血液均以门静脉系统为回流重点,进而决定了肿瘤的转移方向,由腹腔向肝脏转移,最终加速了病情的发展。近些年,研究显示,我国胃癌患者的局部及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6.7%~41.7%和42.5%~61.6%,且具有38.9%的肝转移率。因此,说明对患者进行后续的化疗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临床研究证实化疗对于肿瘤的腹腔内转移及复发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5]。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谢菲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谢菲 发表时间:2018-07-05T09:21:30.6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作者:谢菲 [导读] 研究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谢菲 重庆市肿瘤医院 4000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诊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90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腹腔热灌注化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有着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晚期卵巢癌;护理分析 卵巢癌属于常见的女性恶性生殖肿瘤,临床表现为消瘦、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等,严重危及女性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晚期卵巢癌多采用腹腔热灌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预后[1]。本文分析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护理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90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确诊为晚期卵巢癌,符合诊断标准,其中浆液性卵巢癌54例,粘液性卵巢癌36例,均具有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指证。患者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的年龄为(47.5±0.2)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8.4±0.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症类型等数据可比。 1.2治疗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方法如下:常规实施腹腔穿刺术,在距离腹部做长度为3cm的切口,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度控制为20cm左右。将生理盐水预热,温度设定为45℃,将剂量为2000ml的生理盐水与50mg顺铂药物配置成灌注剂,一次引流腹水剂量为1500ml,每日灌注总量不得超过3000ml,连续治疗3周。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对患者讲解热灌注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方法等,提前告知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首先是治疗前探视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治疗护理配合[2]。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情绪,护士要有足够的责任性和同情心,主动关爱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若患者有焦虑、抑郁等情绪时要多安抚患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心理疏导技巧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不安。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以治疗优点来鼓励患者,从护理的细节上让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提升患者的家庭支持,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饮水。在腹腔热灌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保证患者有良好的治疗适应症。预热好热灌注药物的温度,在治疗期间随询问患者是否有灼热感和疼痛等,不可摩擦患者的腹部皮肤,避免出现感染[3]。顺铂药物治疗后会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适当给予止吐药物,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化疗药物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要保证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肾脏功能损伤,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抢救处理。 1.3护理效果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良反应例数,心理状态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血清肌酐升高和脂肪硬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数据差异,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X2检验,只有检验结果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件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卵巢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危及女性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当前治疗中主要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产生较好

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常规

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常规 概述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是用恒温的灌注液充盈体腔,利用热灌注治疗系统持续循环、恒温、灌注一定时间,使大剂量的温热化疗液体与体腔内的癌细胞或肿瘤病灶充分接触,利用温热直接杀死和诱导凋亡肿瘤细胞的作用,热化疗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达到预防的治疗体腔恶性肿瘤种植转移的目的。 一、适应症: 1.侵及浆膜的腹腔内恶性肿瘤可手术根治者,尤其适于进展期胃肠道肿瘤,肝、胆、胰恶性肿瘤,恶性腹膜间皮瘤,腹膜假性粘液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 2.术后预防腹、盆腔的种植转移; 3. 恶性腹水患者; 4. 已有腹膜弥散微小转移癌结节,仅可姑息切除原发灶的恶性肿瘤患者; 5. 手术后腹腔内复发转移者,结合减瘤手术应用。 二禁忌症: 1 腹腔严重粘连导致穿刺伤及脏器的危险性增加的患者; 2 腹腔广泛粘连形成无法突破的分隔,腹腔容量小于1000ml; 3 有明显肝肾功能不全者; 4 骨髓抑制; 5 严重心血管系统病变; 6 腹腔估计有炎症病变时; 7 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 8 肠梗阻患者。 三、护理

1 腹腔热灌注化疗前的护理 1.1 一般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完善患者的各项检查如腹部CT、B超、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1.2 心理护理:灌注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热灌注的知识和治疗过程、治疗的可行性和优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及家属能理解和认识热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能认识治疗的目的,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3 术前准备:术前一天行肠道准备,进食无渣流质,术前晚清洁灌肠,术晨留置胃管。 2 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护理 2.1 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神志清醒后予舒适体位,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禁食 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热疗时随着体温升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机体代谢增加、血管扩张、心率加快、机体耗氧量增加。因此,术后注意有无低血压、肺水肿和高血容量的表现。 2.3 观察电解质变化:反复监测电解质,检查Na、K、Ca、CI等变化。 2.4饮食护理: 由于手术对腹腔脏器的广泛刺激及麻醉影响,使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大量气体内积而出现腹胀,因此,要待患者腹胀减轻、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拔管后仍需禁食1 d,观察患儿无呕吐、腹胀,然后给予流质饮食,忌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1~2 d后如无腹痛、腹胀可进食半流质,注意少量多餐,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忌食生冷、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 对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7~2018.10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4例,按入 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2例,分别予以静脉化疗治疗、腹腔灌 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 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晚期 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不良反应。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静脉化疗;腹腔灌注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由 于癌细胞位于盆腔深处,早期无典型症状,出现腹胀、腹痛、消瘦等临床症状时,多为晚期,主要体征为盆腔包块以及腹腔积液[1]。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内分泌等 有关[2]。对其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在化疗后,常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 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4]。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 良反应情况,本次选取6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组探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 对其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07~2018.10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53.24±4.26)岁;其中FIGO分期:Ⅲ期19例、Ⅳ13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8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透明细胞癌3例、 子宫内膜样癌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54.24±4.31)岁;其中FIGO分期:Ⅲ期20例、Ⅳ12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9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透明细胞癌2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预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治疗:第1d,取紫杉醇(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378,5ml:30mg/瓶),剂量标准为150mg/m2,静脉滴注,1次/d;第1d~3d,取顺铂(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3,6ml: 20mg/瓶),剂量标准为25mg/m2,静脉滴注。化疗次数1次/3周,持续化疗6次。 观察组采用腹腔灌注+静脉化疗治疗:第1 d静脉滴注紫杉醇,剂量标准为150mg/m2,同时第1~8d予以腹腔灌注;灌注前如有腹腔积液,先将积液吸出, 取生理盐水,加热至42~46°,后加入顺铂,剂量标准为37.5mg/m2;同时腹腔注 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剂量分别为5mg、2mL,防止患者出现腹膜粘连及发热 情况。化疗次数1次/3周,持续化疗6次。 1.4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参照(WHO)颁布的治疗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作出判定:完全

浅谈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浅谈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9-08T15:10:13.6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2期作者:鹿艳 [导读] 对卵巢癌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腹腔热灌注顺铂化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摘要】目的:对卵巢癌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腹腔热灌注顺铂化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卵巢癌住院化疗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全程护理和严密观察,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对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确保化疗顺利完成,确保化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214-02 卵巢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患者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通常超过70% 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了,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措施是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1],为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还要辅以有效的护理,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卵巢癌住院化疗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患者的年龄为24~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2岁。患者的主要情况为:20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70例患者完成一次手术治疗,10例患者完成两次手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在化疗之前有腹水症状发生。 1.2 方法 从化疗开始的第1天,护士嘱患者在进行化疗前将膀胱排空,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协助医生为患者实施腹腔穿刺。若患者有腹水情况要先引流腹水,再灌注化疗药液,一次引流腹水 1500mL,每天总量小于等于3000mL,再用顺铂80~120mg加入到500ml的生理盐水置温箱中加热到46℃,注意要避开光,注入完成之后再注入干扰素1000u和地塞米松5mg。腹腔注药完毕后,将穿刺针拔出,局部使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每3~4个星期灌注化疗1次,化疗三次为一个疗程,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治疗疗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患者普遍会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士应转换角色,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理解患者的苦闷心情,并主动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向患者讲解治疗与护理的具体情况,告诉患者为其采取的治疗与护理都是较安全、高效的,不必担心,放松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使患者缓解了不良的心理,积极面对治疗与护理。 2.2 化疗前的准备工作 在化疗前要为患者做全身的体格检查,如果患者某些指标存在异常,要提醒医生注意,避免在化疗后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的情况。并且要注意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有腹水者要测量腹围。 2.3 化疗中的配合 在化疗中护士要协助医生,注意操作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要准确,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 2.4 化疗后的护理 药物灌注后12小时之内护士要告诉患者定时变换体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药物在全方位都产生作用,以较好地发挥药效,每个体位持续15分钟效果最佳[2]。并且护士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在化疗之后的情况,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5 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2.5.1胃肠道毒性反应造成化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最严重的化疗药物之一就是顺铂,所以在进行灌注化疗时要对患者的进食情况、呕吐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的时间通常是在用药后的1~2h之内。为了避免或者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况,在化疗前要为患者静脉注入格拉斯琼止吐剂,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患者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但是要注意营养均衡。 2.5.2肾脏毒性反应化疗通常应用的药物是顺铂,这种化疗药物对患者的肾脏损害是很大的,因此,护士嘱患者要多饮水,或者是为患者补液,之后可以利用甘露醇或者是速尿,促进顺铂的排泄。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情况,并且要严密地观察患者的尿量和颜色,以免肾脏毒性反应发生。 2.5.3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长期化疗患者的白细胞会降低、血小板减少,一半情况下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在化疗结束之后的两周会下降到最低限度,而在这个时间患者一般都已经出院了,因此,在化疗以前应该向患者说明这个情况,让患者心理有数并在出院两周后回院复查血象。依据查血结果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主要的保护性隔离措施为:嘱患者减少外出活动,护理患者的皮肤,保持其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确保口腔清洁卫生,护士要嘱咐患者在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对体温也要予以定时的监测。护士要观察患者有没有发生如下情况:鼻衄、皮下淤血等,定时监测患者的血象,以防发生发生感染、出血。 3.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全程护理和严密观察,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 4.讨论 卵巢癌属于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女性身体健康与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对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应用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这种治疗措施效果好,主要是使腹腔内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达到最高,药物能够全面、充分地发挥效果,药物主要在盆腔内组织产生作用,只有少部分进入腹腔,那么对内脏的影响较小,对肝肾产生的副作用小,因此这种方法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另外,通过灌注给药的方式,还减轻了患者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为患者在灌注前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有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护士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3],从而提升配合度,在灌注的过程中与在完成灌注之后,护士要为患者实施高质量与人性化兼具的护理干预措施,密切

胃癌术后静脉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711002636.html, 胃癌术后静脉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临床分析 作者:程燕周恒根李亚莉倪敬中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30期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5一氟尿嘧啶500 mg/m2,d1~5;亚叶酸钙200 mg,d1~5;奥沙利铂130 mg/m2,d 1化疗6周期,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5-氟尿嘧啶术后腹腔灌注+奥沙利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75.o%;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8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3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腹腔灌注化疗;晚期胃癌;疗效 胃癌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晚期胃癌多数患者会出现腹腔转移,往往会形成腹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采用腹腔灌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60.0%),女16例(40.0%),年龄39~69岁,平均51.9岁;其中胃体部肿瘤14例(35.0%),胃窦部肿瘤19例(47.5%),贲门部肿瘤6例(15.0%),全胃肿瘤1例(2.5%);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22例(55.0%),低分化腺癌18例(45.0%)。对照组男23例(57.5%),女17例(42.5%),年龄41—70岁,平均52.1岁;其中胃体部肿瘤15例(37.5%),胃窦部肿瘤18例(45.0%),贲门部肿瘤6例(15.0%),全胃肿瘤1例 (2.5%);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21例(52.5%),低分化腺癌19例(47.5%)。两组一般 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5一氟尿嘧啶500mg/m2,d1~5;亚叶酸钙200 mg,d1~5;奥沙利铂130 mg/m2,d1化疗6周期,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5一氟尿嘧啶术后腹腔灌注+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于上腹部做一正中切口,腹部探查后,进行胃癌根治术,手术结束后,使用温热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待冲洗液清亮后,腹腔内注入5-Fu,仍保留部分无菌生理盐水,同时,腹腔内放置静脉化疗泵,并引流至腹腔外。于术后第7、14、21天,通过引流至腹腔外的静脉化疗泵,注入1 000 mL 5-Fu及无菌生理盐水,同时注入100 mg利多卡因和10 mg地塞米松。给药期间,告知患者大约每15min变换1次体位,于术后第22天,开始静脉化疗,大约持续6个周期的治疗。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大肠癌根治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效果观察

大肠癌根治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大肠癌根治术后实施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化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实施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的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大肠癌;静脉化疗;腹腔化疗;临床疗效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其发病年龄趋老年化,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的首选方式,但术后腹腔局部复发率占58%~68%,肝转移率占13%~32%,死亡率持续升高。本文对5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了腹腔化疗联合术后静脉化疗治疗,疗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8.13±7.88)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9.22±7.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300 mg亚叶酸钙、500 mg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腹腔化疗治疗,即放置0.2 cm的硅胶管于患者病灶附近,另一端从左下腹或右下腹引出;在术后第3周开始,采用2 g/m2的5-FU加入1000 ml生理盐水,灌入腹腔,然后变动体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 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过治疗,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没有发现腹腔局部复发或者肝转移。有效:经过治疗,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发现腹腔局部复发或者肝转移。无效:经过治疗,患者不能恢复正常生活,发现腹腔局部复发或者肝转移。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胃癌术后辅助腹腔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分析

胃癌术后辅助腹腔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静脉与腹腔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5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的静脉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静脉与腹腔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化疗药物为L-OHP(奥沙利铂),5-Fu(5-氟尿嘧啶),CF(亚叶酸钙),进行6周期的辅助化疗;对两组比较差异患者DFS(无病生存期)与OS(总生存期),与3年内出现腹膜的复发转移率及肝转移率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其DFS是(21.8±1.2)个月,其中位DFS是18.0个月,而对照组其DFS是(16.8±1.3)个月,其中位DFS是15.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DFS延长明显。观察组其OS是(35.9±1.3)个月,对照组其OS是(34.8±1.2)个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内其腹膜的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46.0%,P<0.05),两组3年内其肝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22.0%,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静脉与腹腔联合化疗,不仅能够延长患者DFS与OS,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腹膜复发的转移率与肝转移率,效果确切,应予推广。 标签:静脉化疗;腹腔化疗;胃癌 胃癌为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以来都居高不下[1],患者进行根治术后的死亡最主要原因为腹膜出现复发转移以及肝转移,大约可达到80%[2],为影响患者胃癌术后康复最重要的因素[3]。本文回顾2006年5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的静脉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静脉与腹腔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DFS(无病生存期)与OS(总生存期),与3年内出现腹膜的复发转移率及肝转移率存在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9岁。上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组标准患者均系胃癌根治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系肿瘤侵犯了浆膜及伴或不伴有淋巴结的转移,之前均未进行过放化疗。化疗药物为L-OHP(奥沙利铂),5-Fu(5-氟尿嘧啶),CF(亚叶酸钙)。 1.3方法对照组应用单纯的静脉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静脉与腹腔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化疗药物为L-OHP(奥沙利铂),5-Fu(5-氟尿嘧啶),CF(亚叶酸钙),进行6周期的辅助化疗;对两组患者DFS(无病生存期)与OS(总生存期),与3年内出现腹膜的复发转移率及肝转移率存在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