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329.58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信息及其度量

1.信息化

(1)概念

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转型。

(2)影响

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信息技术成为劳动工具,作为劳动对象的信息资源则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正在出现一种具有以知识、科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构成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促使传统的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

2.信息

(1)信息、数据、知识和智慧

①信息

a.狭义

狭义上的信息是指可通信并有关联性和目的性的结构化、组织化的客观事实。

b.广义

广义上的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事物。

c.一般定义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式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可以使消息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的意义。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③知识

知识是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是对事物内在规律和原理的认识。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相结合,产生了知识。

④智慧

智慧是人基于知识所做出的推理、判断和主张。

(2)信息的性质

①事实性

事实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

②时效性

时效性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③不完全性

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这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关系。因此数据收集或信息转换要有主观思路,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还要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正确地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④等级性

管理系统是分等级的,处在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有不同的职责,处理的决策类型不同,需要的信息也不同,因而信息也是分级的,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三级。

信息是可变换的,它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载体来载荷。这一特性在多媒体时代尤为重要。

⑥价值性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3.信息的度量

(1)信息量的影响因素

①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信息内容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②利用概率来度量信息

只要可能性范围缩小了,获得的信息量总是正的;如果可能性范围没有变化,获得的信息量就是零;如果可能性范围扩大了,信息量变为负值,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也就变得更模糊。(2)熵

熵是系统的无序状态的量度,即系统的不确定性的量度。信息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是负熵。信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熵值愈小,反映了该系统的无序程度愈小,有序化程度愈高。信息度量表述了系统的有序化过程。

4.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

(1)概念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

(2)知识

①概念

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是对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在社会的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

②特点

a.可以共享;

b.可以越过时空传递;

c.可以重复使用;

d.可以再生。

③分类

联合国经合组织将知识分为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技能知识(知道怎样做)和人际知识(知道谁有知识)四类。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

a.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要靠实际摸索和体验来获得;b.显性知识相对易于管理,而隐性知识则相对难以管理;

c.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为宝贵;

d.隐性知识所包含的经验、技巧等知识难以共享,而且它会随着人员的变动而大量流失。(3)知识管理内容

①需要的知识内容;

②知识的领域,获取和挖掘知识;

③知识传播、共享、有效利用;

④创造新的知识;

⑤存储、更新和保护知识。

二、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1.系统和信息系统

(1)系统

①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②特征

a.整体性

一个系统至少要由两个或更多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它是这些要素和子系统的集合。作为集合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的总和还大。

b.目的性

人造系统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目的就是系统运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它表现为系统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系统目的或功能决定着系统各要素的组成和结构。

c.相关性

系统内的各要素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这里所说的联系包括结构联系、功能联系、因果联系等。这些联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这些联系是构筑一个系统的基础。d.环境适应性

系统在环境中运转,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系统。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进行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交换。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

(2)信息系统

①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②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