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新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新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总得分评定等级

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9—75分为良好,74—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评分表学校:教师:年级:

课题:课型: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量表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量表

信息技术课学生评价表

信息技术课学生评价表 标题:信息技术课学生评价表 评价表说明:本评价表旨在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的评价,提供学生对课程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对象:信息技术课学生 评价时间: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 您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2. 请简要评价以下教学内容(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 网络与互联网 -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 程序设计与开发 - 信息安全与保护 3. 您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清晰易懂、基本清晰易懂、不清晰不易懂) 4. 对于您在课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教师是否给予了足够的解答和指导?(给予足够的解答和指导、基本给予足够的解答和指导、未给予足够的解答和指导)

【教学效果】 1. 请评价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成果(理解深刻、基本理解、理解不深刻) 2. 您是否能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能够熟练运用、不能熟练运用) 3. 您认为对于提高您的信息技术能力,这门课程的作用如何?(很大、一定程度、不大) 4. 请简要描述您在课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可以选填) 【教学方式】 1. 您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2. 教师在课程中是否充分运用多媒体和实例进行讲解和示范?(充分运用、基本充分运用、未充分运用) 3. 您是否对课程中的互动环节(如讨论、小组活动等)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4. 您认为课堂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如何?(很大、一定程度、不大) 【教师评价】 1.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热情和认真?(热情和认真、基本热情和认真、不热情和认真) 2. 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给出您的评价,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可以选填)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分表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分表 评分标准 本评分表旨在评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帮助教师 和学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成果。以下是我们针对小学信息技 术优质课的评分标准: 1. 教学目标(20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表达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教学目标(20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表达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2. 教学内容(20分):根据课程大纲,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内容(20分):根据课程大纲,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实 际生活联系紧密。 3. 教学方法(20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探究和合作研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教学方法(20

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探究和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资源(15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资源。教学资源(15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丰富的参 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5. 教学组织(15分):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和学生活动等,确保课堂秩序良好。教学组织(15分):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和学生活动等,确保课 堂秩序良好。 6. 学生参与(10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想法,促进互动和合作。学生参与(10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想法,促进互动和合作。 7. 教学评估(10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口头提问、作业、小测验等,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学评估(10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知识与能力评价标准明确,具体可操作。同时,教学内容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熟悉教材,突出重点,处理难点,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也是教学内容的评价标准。 教学设计需要合理、紧凑、灵活,教学过程需要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方式。研究环境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研究氛围,激发研究兴趣。同时,示范操作需要熟练规范,演示清晰,指导范围大,针对性强,效果好,学生练充分。软硬件系统需要安装到位且正常运行。 教学行为需要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评价方式需要多样,手段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尊重学生的研究成果和人格。

教师素质需要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相关教学仪器设备。对设备故障等突发事情能正确、灵活处理。教态需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使用普通话,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学生活动需要明确研究任务,研究兴趣浓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乐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参与度需要每个学生都参与研究活动,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参与研究的活动时间充分。同时,学生需要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认真地、有条理地思考。多数学生能完成研究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需要有明确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课堂氛围需要民主、和谐、宽松、有序,师生交流顺畅、有效,合作融洽,学生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愿望。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的道德意识。同时,注重信息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系统,掌握信息技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表 学校班级授课教师课题授课时间 评价项目1评价 项目 2 评价标准 权 重 权 值 得分 姓 名 教学准备教 学 工 具 .1.机房硬件环境及常用软件素材的准备 1 5 5 2.课堂教学素材的准备 5 3.建立文件共享服务(如:FTP服务器) 5 教学设计教 学 思 路 4. 教学选材基础、典型、有代表性。(范例设计) 25 1 5. 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5 6.教学设计科学、连贯、系统,难度层层递进,符合学 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 1 教学实施与调控习惯 养成 7.注重学生上机习惯的养成。 40 5 过程 与 方法 8.注重“方法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9. 启发式教学。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具体 的问题解决后,教师总结一般规律,在作品设计的基础 上总结技巧、积累经验。 10.注重“过程体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操作,或 者边探索边操作(不是老师的技术表演)。1 11.教学任务分解恰当,衔接紧密,渗透性强。(范例分 解) 教学 方式 1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师生共同探究以及合作学习 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规范的技术探索来完成作品。(不 是学生跟着老师简单的模仿) 1 0 情感态 度与审 美价值 观 13.教学中有意识渗透“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品德修养、 价值观”等某方面或几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5 教学效果评估组织 效果 14.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尊重个性,目标明确,调控得当, 活动高效,秩序井然,注意力集中。 20 1 0 达成 度与 迁移 效果 15. 学生兴趣高,思维活跃,操作认真,交流积极。 5 16.教学目标任务达成度高。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17.知识生成,能力发展,习惯养成,素养发展。 5 综合得分100 综合评价

信息技术新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信息技术新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授课人:课题:班级:时间: 项目评价指标得分(打√) 教学目标 、准备与反思(20分) 教学目标 学期教学进度及单元目标合理,教材及学情分析准确 5 4 3 2 三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关键点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 教学准备 问题情境、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教学手段等方案科学有效 5 4 3 2 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合理,教学组织、师生交流便捷高效,学习资源获取方便 学生电子作品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案科学可行 5 4 3 2 学生电子作品的提交、保存、展示、评价及评价汇总方案科学适用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设计实施情况能进行及时反思,对亮点、问题及启示有记录 5 4 3 2 教学过程 (60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科学严谨、主线明朗,取舍、拓展及整合合理,容量适中 5 4 3 2 以学习需求为主线,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准备多层次的学习资源 选例及任务设计真实、科学、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 教师活动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关注的问题切入课堂教学 5 4 3 2 演示讲解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激发兴趣 5 4 3 2 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具有启发性、讨论性和开放性,教育时机得当 5 4 3 2 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强,教学环节流畅、自然,课堂延伸自然、有效 5 4 3 2 注重学生探究,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任务及要求合理,且在实践前布置到位 5 4 3 2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点评、解惑既有针对性,又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5 4 3 2 学生活动 学习方式多元化,能利用网络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参与学习实践探究的兴致高 5 4 3 2 围绕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展开的自评与互评公正、积极,点评作品的热情高 5 4 3 2 学生上机实践不少于课堂时间的50% 5 4 3 2 师生互动 教师抛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5 4 3 2 学生的困惑能得到点拨与鼓励,成果能得到欣赏、肯定与更高层次的引导 5 4 3 2 教学效果 (10分) 95%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任务,学生开心,教师愉悦,课堂气氛和谐 5 4 3 2 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基础差的学生信心逐渐恢复 5 4 3 2 教师素养 (10分) 具备新课程理念,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 5 4 3 2 能熟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板书(或课件)设计精准、科学、合理、清晰、美观 5 4 3 2 教态自然、亲切、端庄,服饰得体、大方,语言准确、规范、有感染力 使用说明总分90以上优秀;80~89良好; 60~79合格;60以下不合格 得分等级

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价量表(110322)

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评价量表(1103) (教师自评+评委评价+课堂教学调查) 评委:

相关条目备注: 1、教学思想: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 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主动意识,尊重其独特体验,保护其积极性。 2、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大纲要求和教材、学生实际。 3、教师基本素养:(1)教态自然、从容,热爱学生,作风民主;(2)课堂语言 准确、生动、简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3)板书规范,条理清楚,设计合理;(4)具备知识功底和学科素养,有组织能力、应变能力;(5)能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6)根据教学实际,正确取舍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理解、驾驭教材,突出重点,有效化解难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7)善于发现和运用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和对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教学过程:目的:以问题解决为思路,来源于问题,最后用于问题解决,在 这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1)体现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注重形成立体学科教学环境, 使学科学习成为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活动。 (2)科学调控教学进程,自然出现探究的层次性和梯度。 (3) 创新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面向全体,启发、点拨到位,思维能力得 到提升,师生交流充分。 (4)围绕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对形式主 义,追求高质实效。 (5)问题暴露充分,反馈及时,解决透彻。 (6)课堂练习设计典型、合理、有梯度,体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7)课堂结构完整,时间安排得当,学生学习紧张有序,学习效果好。 (8)教学手段运用得当(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9)课堂练习完成质量好(完成的人数、题数,完成的正确率),做到堂堂清(落实与点评); (10)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好(听、说、想、做几个方面)。 (11)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价值、有力度、有成效,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得以进一步养成。

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曹马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迫切要求。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技能转变的情况进行评价,以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维需求。 二、评价原则 a)评价方法多样化 《信息技术》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和操作技能评价学生,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如:面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竞赛、操作性考试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b)评价时间全程化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应该伴随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表现,及时总结,及时进行评价。 c)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内容 《信息技术》课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操作实践能力评价。 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对有关信息技术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来确定。 操作实践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见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